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近10年我国学者研究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的综述

发布时间:2016-04-18 14:03

  邓小平的行政管理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10年来,随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对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的研究已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一、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的发展及渊源

  

  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的产生,离不开其深刻的理论渊源与实践渊源近10年来,专门研究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的发展及渊源的论文并不多见,每年只发表1至2篇,其主要观点如下。

  

  (一)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十分重视行政管理,把它作为国家学说和政权建设思想的核心问题加以论述邓小平的行政管理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毛泽东行政管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政权建设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创新。

  

  唐铁汉认为,邓小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行政管理本质、关于行政发展动力、关于行政管理科学化关于行政管理法制化的思想,为行政管理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创造性地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完整理论,强调了行政管理必须科学化,明确地、系统地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一系列理论此外,他与桂世镛认为,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的哲学基础主要为:正确分析国情,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实践观,是其认识论基础;正确对待群众,坚持为人民谋利益的群众观,是其历史唯物主义基石;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矛盾观,是其辩证法精髓。

  

  潘素洁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实事求是,是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的哲学基础她还认为,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毛泽东行政管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主要体现在: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对政府的领导、依法行政领导就是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领导思想、群众路线的行政工作方法等方面。

  

  吴海晶认为,邓小平把列宁的管理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并从8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述:(1)强调管理的重要性;(2)视激励为管理的基本原则;(3)关注管理的效益;(4)正确处理集中领导与民主管理的关系;(5)实行极严格的责任制;(6)同管理机关的官僚主义作坚决的斗争;(7)重视对管理人才的选拔;(8)要求干部认真学习管理知识,努力使自己成为管理的内行。

  

  (二)实践渊源理论来源于实践,存在决定意识,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的一系列基本内容,无一不是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科学的理论。学者们普遍认为,邓小平丰富的行政管理思想离不开他长期的行政管理实践经验,都认为其行政管理思想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若干阶段,但在具体划分时,意见略有不同潘素洁认为,邓小平的行政管理实践可以分为3个阶段:(1)1929年到1949年建国前,邓小平创建革命根据地领导根据地的行政管理实践,为其行政管理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2)1949年到1965年“文革”前,邓小平作为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参与管理党和国家政务活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为举世公认的成熟老练的政治家、国务活动家(3)1978年到1992年南方谈话时,邓小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充分展示了高超的智慧、杰出的管理才能。

  

  刘伟忠在对邓小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思想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将其划分为4个阶段:1978年12月以前为经验积累阶段;1978年12月到1980年8月为体系形成阶段;1980年9月到1984年12月为丰富充实阶段;1985年1月到1992年2月为深化发展阶段。

  

  李顺义则从不同的历史时期探讨了邓小平的行政管理实践(1)土地革命时期,邓小平开始了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领导农村革命根据地行政管理的历史(2)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平创建行政管理机构,探索抗日民主政权行政管理方法,积累了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3)解放战争时期,邓小平作为党政、军的高级领导人,其行政管理思想和实践增加了许多新内容(4)建国后则根据邓小平不同的领导职位而分为6个小阶段,即:从建国到1952年6月,邓小平作为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会主席、西南军区政治委员的行政管理活动,其行政管理思想和方法得到更大范围的实践1952年7月到1956年8月,邓小平作为国务院副总理的行政管理活动,创造了不少对新中国建设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1956年9月到50年代末,邓小平成为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其行政管理实践具有鲜明的全面性、复杂性特点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邓小平参与主持了全面的治理整顿,也是一次行政管理的重大调整,从而使国家行政管理走上了正常轨道70年代中期,邓小平一度恢复工作,特别是1973年周恩来患病后主持政府的全面工作,成为成熟老练的政治家和国务活动家1977年7月、8月邓小平恢复党政军领导职务后,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的创新,并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蒋国海认为,1978年12月至1980年12月,是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初步形成时期。其中,1980年8月发表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这篇文章,标志着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已经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体系。1981年以后是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成熟和发展时期。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在这一阶段不仅深化和发展了,而且已经进行规划和实施。

  

  二、邓小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想

  

  在对邓小平的行政管理思想的研究中,其体制改革的目标、内容及对现代政府体制改革的指导,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大多数学者认为,活力效率、积极性是改革所追求的目标;邓小平确定了我国行政改革的具体内容,即:调整机构,下放权力,改变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实现权力结构横向和纵向的合理配置;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和经济管理方式,实现政府职能配置科学化;精简机构,实现行政组织结构合理化;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实现公共人事管理现代化;完善行政监督体系,促进勤政廉政建设;健全行政法制,巩固改革成果等这方面的论文主要有:汤志华的《邓小平行政体制改革思想探微》席宽芳的《论邓小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思想一一兼论改革和不断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张绍春的《邓小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思想简论》蒋建新和周宝砚的《论邓小平对当代中国行政改革道路的设计》、钱振明的《论邓小平对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设计》黄德良的《论邓小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思想》、王和平的《论邓小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思想与海南特区“小政府、大社会”体制实践》、陈奇星和道良德的《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

  

  有些学者特别指出了邓小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论的时代意义、历史地位和实践价值,认为邓小平把机构改革提升到“革命”的高度,提到与党和国家命运相联的根本性问题来论述,是对马列主义国家学说和毛泽东行政管理明的时代意义我国“文革”后百废待兴,经济十分落后,在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大力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此促进市场经济的深入健康发展,可以说与1300多年前的“贞观之治”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具有深邃的哲理和崇高的历史地位邓小平关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内容方法和步骤的论述,不仅成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和工作指南,而且具有浓郁的实践性与可操作性特色。

  

  汪春劫还特别强调了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尤其是行政改革思想形成的3大背景,即邓小平丰富的行政实践对“文化大革命”的深刻反思和与发达国家对比中产生的紧迫感|8]他还根据我国行政改革的环境和特点,认为邓小平提出了循序渐进的改革策略。

  

  三、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的科学体系和内涵

  

  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的科学体系和内涵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近10年来,这方面的论文有近百篇。邓小平的行政管理思想同整个邓小平理论一样,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这是学者们达成的共i凡由于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的科学内涵与其科学体系关系密切,很多学者在研究时往往将两者结合起来。

  

  谢柯凌指出,邓小平的行政管理思想具有内在逻辑统一性。他认为:(1)现代化是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的内在逻辑规定与总目标;(2)民主化是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的本质属性;(3)法制化是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的具体实现形式;(4)科学化是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的具体行为方式;(5)人本化是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的基本手段和行为目的。

  

  史振宪认为,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根本点,以改革行政管理体制为核心,以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化国家为目标v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确保我国行政管理的正确方向;(2)坚持行政体制改革,完善和强化行政组织体系;(3)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全面而有力地发挥社会主义行政管理职能;(4)坚持“四化”标准,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人事制度;(5)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建立科学行政决策机制;(6)坚持依法治国,实行行政管理制度化、法律化!

  

blob.png

  黄辉对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的架构进行了探讨,认为:追求政府管理效率是其理论核心;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提高效率的前提;进行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是提高效率的途径;实现行政管理民主化、法制化是提高效率的保障;建立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是其行政理论体系中两个耀眼的闪光点。

  

  顾栋则从理念入手,认为邓小平行政管理理念主要包括:(1)树立效能理念,提高政府效率;(2)树立科学理念,精简政府机构;(3)树立民主理念,建立廉洁政府;(4)树立法治理念,坚持依法行政;(5)树立创新理念,推进政治体制改革|12]廖雄军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主要包括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放权行政、服务行政、民主行政、高效行政、廉洁行政、精兵简政等八个方面。

  

  徐勇、严峰和黄韬则认为,邓小平为我国社会主义行政管理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思路,其科学内涵主要包括:(1)社会主义的行政本质在于为人民服务;(2)社会主义的行政要从大局着眼; ( 3)社会主义的行政要处理好边界问题;(4)社会主义的行政有一定的规律,如从实际出发,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做好经常性工作等都是社会主义行政中十分重要的规律;(5)社会主义的行政要有权威;(6)社会主义的行政是一种技术;(7)社会主义的行政要有评估标准,S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具体化;(8)社会主义的行政要注重创新,其核心是行政机构要增强活力,具体工作要敢于试,大胆地试。

  

  邹水才也认为,邓小平设计并指导了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其行政管理思想的科学内涵主要包括:(1)社会主义行政管理的根本任务一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2)社会主义行政管理的基本立足点一一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3)社会主义行政管理的核心内容一一以人为本,提高素质;(4)社会主义行政管理的现实操作性目标一一精简人员和机构;(5)社会主义行政管理的重要保障一一加强监督,防止腐败。

  

  雷天寿对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的科学体系和内涵做了全面的概括,认为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主要包括:(1)发展经济是行政管理的重要职能;(2)建立强有力的政府工作系统;(3)坚持正确的决策,避免重大失误;(4)坚持“四化”方针,重视知识,重视人才;(5)实行权力下放,理顺各种关系;(6)加强法制建设,做到依法行政;(7)实行严格的行政责任制;(8)坚持群众路线的原则和方法;(9)强化行政监督机制;(10)改革和完善行政管理的体制他还指出,邓小平的行政管理思想博大精深,内容丰富,但核心只有一个,就是改革和完善行政管理体制,为建立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而努力。

  

  刘熙瑞认为,邓小平行政理论的精神实质是实现一场革命,因而在文章中用一种“革命跨越过程”的思路来归纳邓小平行政理论的内容,即:对传统行政体制弊端的深刻揭示与分析;对改革行政体制道路的具体设计与选择;对行政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思考与确定。

  

  郭红玲、陈洁、李素萍认为,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最基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是他的管理主体观、管理价值观、管理目的观,即以人民为管理主体以人民利益为价值标准、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管理目的其核心是人民主体观,它决定着管理价值观和目的观,决定着管理活动的方向、措施和方法。

  

  蔡放波、张中祥认为,邓小平行政思想是以服务论为中心以改革论为关键以效率论为归宿的一个思想体系,卜树春和孙凤才也专门论述了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的核心问题,他们认为,为民谋利是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的核心,由于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的内涵非常丰富,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自然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特别是关于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的核心问题,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

  

  四、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的特征

  

  对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特征的分析和理解,是深入学习和贯彻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的基础学者们对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特征的探讨也是角度不一,各有侧重。

  

  路宁从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角度研究,认为离不开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但这种继承并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而是一种辩证统一,构成了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的一个显着特征。

  

  陆卫明、韩鹏杰认为,邓小平的行政管理思想与邓小平的独特经历思维方式和领导风格密切相关,因为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了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的哲学特色,即:长远的战略性、强烈的务实性、辩证的统一性、全面的开放性、深刻的人民性和独特的创新性。

  

  更多的学者是从本质上来探讨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的特征,他们认为其特征包括:深厚的人民性、鲜明的时代性、强烈的务实性和高度的科学性、高屋建瓴的战略性等其中,深厚的人民性是贯穿在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中最为显着、最为重要的一个特征,也是学者们探讨得最多的一个特征郭济认为,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的浓厚的人民性有着多方面的具体表现,主要包括:(1)高度尊重国家的人民主人地位;(2)强调人民的国家人民管理;(3)强调人民群众在重大决策中的重要作用;(4)人民群众是行政管理成绩好坏的评价者和判断者;(5)人民群众实行民主管理需要共产党领导;(6)必须坚决反对和克服官僚主义|23]王富才认为,这种广泛执着的人民性,主要体现在对党的宗旨、群众路线和人民利益的高度重视和精辟阐发上。

  

  曹斌则从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的科学内涵入手,指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定不移的行政目标是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的首要特征,而理顺管理体制,增强行政管理活力是其又一大特色“两手抓”的行政管理方法无不体现其特色之处“一国两制”更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其构想的提出和实施,已成为人类历史上关于国家行政管理的伟大创造和奇迹。

  

  谢柯凌指出,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的突出特征在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上,无论其民主化的本质属性、法制化的实现形式、科学化的行为方式,还是人本化的管理目的,都最终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宏伟目标服务。

  

  此外,还有学者将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特征概括为:原则性、灵活性、独立性和开放性,或者具有鲜明的民主性、深刻的求实性和广泛的建设性等特征。

  

  五、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的深远意义

  

  邓小平的行政管理思想,是邓小平智慧的体现,更是全党行政管理经验的结晶。邓小平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表现出了精于哲理的睿智、运筹帷幄的才智、审时度势的机智、顾全大局的明智。邓小平的行政管理理论对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创造了必要条件,具有现实的理论意义和指导意义在这一点上,学者们达成了共识,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

  

  黄安心认为邓小平管理思想的历史地位主要表现在:

  

  (1)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体化进程中的阶段性成果;(2)为构建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基础;(3)是社会变革的产物,对指导变革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其实践意义主要为:(1)有利于更好地总结我国管理实践中的经验与得失,正确地对待管理工作的成败;(2)便于领导者更加解放思想、大胆革新,开创管理工作的新局面;(3)使党和国家的各项管理从传统的经验管理走向现代的科学管理,从人治走向法治,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管理事业的全面发展(4)积累了我党及我国革有领导、有秩序地稳定发展方面将起到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

  

  王光华认为邓小平的行政思想立足国情,着眼未来,在对社会主义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的原因分析、行政管理职能的构建行政决策体制的重构行政权力结构的调整、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设计、行政体制改革的价值评判等许多方面,不仅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都有崭新建树,而且对我国当前的行政体制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刘文光专门研究了邓小平行政改革理论的现实意义,他指出:邓小平行政改革理论深刻分析了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必然性、提出了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系统地阐明了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提出了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方法和原则,因而是指导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力的思想武器。

  

  周志强、方健则论述了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的重要意义,认为这是以马列主义的行政思想为指导,从我国行政管理的实际出发,准确把握住了中国行政改革的根本所在,为我国的行政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在邓小平行政改革思想的指导下,我国行政改革,行政管理的实践发展取得了很多显着的成就邓小平的行政改革思想对我国今后的行政改革及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仍将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正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着邓小平的行政改革思想。

  

  袁奋光则专门论述了邓小平的行政发展思想的贡献,他指出,邓小平在探索如何管理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实践中,形成了系统的行政发展思想,为我国行政管理走向现代化作出了突出贡献,从而奠定了他作为当代中国行政发展蓝图的设计者和行政发展进程的推动者的历史地位其行政发展贡献主要表现在对行政发展道路的确定、行政发展目标的选择、行政权力结构的调整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建设精干高效的政府、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和行政法制化的构想等方面。

  

  蔡放波张中样认为,邓小平行政管理思想是对毛泽东政府管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行政管理理论极大地拓宽了人们的视野。邓小平行政思想不但吸取了传统行政思想的精髓,而且实现了对传统行政思想的重大突破,也为我国新一轮机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也有学者指出,邓小平的行政管理思想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揭示,其形成标志着我们党在国家行政管理方面实现的一个质的飞跃,有利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有利于实施“以德治国”的方略;有利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六、邓小平的领导艺术和方法

  

  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邓小平都是领导艺术方面的大师。他高超的领导艺术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个被领导者,他的一言一行无不展示着超人的智慧。不少学者在描述邓小平的领导艺术与方法时,往往使用“快刀斩乱麻”、“抓的重,放的开”、“果断拍板”、“举重若轻”等来形容。其中,坚韧求实、进取大度,是邓小平最富魅力的政治风格。

  

  王荣阁认为,邓小平对1978年真理标准讨论和90年代初“姓社姓资”问题的争论所持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高超领导艺术主要表现在:(1)抓住推动全盘工作的关节点全力支持真理标准的讨论;(2)审时度势,足谋善断不搞无原则的争论;(3)创造思维,敢为人先一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丁士峰认为,邓小平的领导艺术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既带有领导活动的时代烙印,又渗透着与其他领袖人物在领导艺术上的联系,反映了邓小平领导艺术的风采,构成邓小平领导艺术的特色,即务实性、坚定性、柔刚性和人民性。

  

  徐书华对邓小平的几种主要领导方法进行了探讨,主要表现在:(1)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邓小平最根本的领导方法;(2)抓原则、抓方向、抓根本抓目标的方法;(3)“三分法”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法;(4)科学地历史地看问题的方法;(5)把群众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作为决策出发点及落脚点的方法。

  

  杨福和则认为,邓小平领导艺术的灵魂就在于实事求是“不争论”和“摸着石头过河”是邓小平领导艺术的深刻表现,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善于总结,“拿事实来说话”,是邓小平领导艺术的鲜明标志。重视实效,“抓住耗子就是好猫”,是邓小平领导作风中较有个性的主张求真务实的领导作风,则如一条红线贯穿始终。

  

  冷冰凌、蔡杰从开“不握手的会”看邓小平的领导艺术,认为这种“不握手的会”体现了邓小平不计较个人荣辱得失,敢字当头的风格。“不握手的会”看似不近人情,其实这恰恰是邓小平的高超领导艺术打破固定模式和传统习惯,依据具体时间地点和条件,随机应变地处理问题,是领导艺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开不同内容的会议,采取不同的见面方式,是邓小平领导艺术的一个闪光点。

  

  此外,一些学者还专门研究了邓小平的行政决策思想、行政法制思想行政效率思想以及邓小平的行政价值观等,许多论文不乏新意、亮点不断。目前的研究虽然已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邓小平的行政管理思想是我国现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对构建我国行政管理学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后仍需深入地研究,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

上一篇:继承和发展行政学的理论

下一篇:西方政府管理理论与中国行政哲学的交融 ——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