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促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发布时间:2016-08-04 15:11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部署。会议提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为此构建服务型政府是促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必然选择。分析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论述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应然和实然价值取向。

 

  服务型政府理论源于西方国家的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治理理论。我国学术界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从1995年开始用服务型政府概念,并把服务型政府视为一种新的行政范式。2005年将建设服务型政府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服务型政府成为我国政府建设的目标。在党的十七大上,又明确指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由此可见,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

 

  一、行政体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撑

 

  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六次行政体制改革大体上都是根据当时的现实需要进行调整和改革的。具有很大的盲目性,缺乏科学的预见性。往往出现什么问题改什么问题,而不能进行预见性改革,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做指导。此外,在过去的若干次改革中缺乏系统性。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部门设立的随意性较大,没有充足的理论做支撑。于是,政府机构改革也总是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缺乏规范的执法性

 

  正如一句谚语无规矩不成方圆,强有力的执法是行政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保障,是改革成败的关键。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经济活动部门的事务由法律相关部门来管理协调也都由政府部门来处理。这样就加重了行政管理部门的业务量和难度性。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这就要求行政体制的改革适应市场改革需求,不断满足市场的需要,用强有力的执法手段保证经济、社会活动的顺利进行。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服务型政府理念缺乏真正的贯彻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社会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改革是为了适应社会需要为目的,只有不断地完善改革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政府角色也在不断的转变。由以前统治型政府向管理型政府转变,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又会由管理型向服务性政府转变。这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趋势也是按时代发展规律进行的,所以在改革时,要认真贯彻服务型政府理念,不能以王者自居,唯我独尊。在构建服务型政府中,不是简单地喊喊口号打打标语,而是要逐步提升服务能力。

 

促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二、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根据国情、党情、世情提出来的必然选择,是克服我国传统行政模式弊端的良好秘方,也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构建服务型政府是由我们党和人民政府的本质所决定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人民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广大人民谋利益、谋福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的进一步繁荣。从而对政府管理模式的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政府需要加快改革的步伐,破除传统的管理模式,进一步转变、优化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更好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快速、健康发展。

 

  ()构建服务型政府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

 

  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我国政府职能主要是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主体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立健全的法制体系,提高促使市场主体发展的良好环境,总之政府主要职能是为了人民提供一切良好的服务,所以构建服务型政府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构建服务型政府是促进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迫切需要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公民民主意识也得到增强,随着民主意识的增强,公民都希望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很好维护,都积极要求参与公共议程的制定和执行,这就要求政府的管理模式必须对这种参与需求做出回应,需要政府合理做好简政放权,服务和鼓励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建设。

 

  ()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推进和谐社会,维持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公共资源为稀缺资源,根据我国当前实际国情来说,公共产品供不应求,政府服务能力不是很强。改变传统政府管理运营模式,建服务型政府迫在眉睫。只有注重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使全体人民共享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成果,才能真正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兴国安邦。

 

  三、构建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取向

 

  纵观每次改革,不难发现,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关键问题在于缺乏改革的整体性和规范性。目前我们的行政体制的组织架构、权力结构依然还没有相对稳定,没有形成一种有效的治理结构。基于此,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构建服务型政府,而服务型政府的价值选择,表现为政府的理念、目标、方向等在价值固化的政府应然的行政观念,同时通过制度创新,在政府制度及其运行机制上形成有利于政府科学的决策制度、监督机制、评估和监督制度等实然的行政制度,并形成观念与制度的有效融通。

 

  ()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应然价值取向

 

  1.树立政府公民本位社会本位价值理念

 

  树立公民本位的理念,关键在于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出发点,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在考虑任何公共服务时,都必须把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人民群众的权利作为根本前提。努力使政府成为为民谋利,为民服务的亲民政府。回归社会本位就是要求政府从管制型政府服务型政府的角色转变。政府扮演的角色不单是提供服务,更多是担当了解、中介,裁判的服务。这就要求政府应当充分发挥社会上其他非政府公共组织和社会团体,灵活利用这些资源为人民服务。

 

  2.构建服务型政府以公开、透明为基本价值目标

 

  正如人类把自由、平等视为最具有普适性的价值追求,服务型政府应以公开、公正、透明最基本的价值取向。首先,政府要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功能,把政府为民服务的项目、程序向群众公开,从而扩大公民的政策参与性和积极行,同时提高了政府行为的透明度。其次,政府应当兼顾效率与公平,效率是社会发展速度的关键,公平是维系社会稳定的调节器。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确保公民权利的公平。服务型政府把公开、公平、正义、透明作为其重要的价值取向。

 

  3.构建服务型政府把民主与法制作为追求的价值方向

 

  自古以来民主和合法是一脉相承的,这也是我国政府改革的价值取向。民主的重点在于政府处理公共事务过程中调动公民的参与性。把公民的满意度作为政府活动的标准。因此,服务型政府该坚持以公民参与作为其行政决策的基本形式,通过公民参与政务情况来决定社会的价值和效应,目的是为了实现公共政策的社会化。长期以来我国政府管理未建立规范法制体系,公共权力的行使有诸多不规范问题,那么转型时期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加强对政府内部的有效管理,规范公共权力的行使,制约权力的滥用。于是必须依法行政是建立合理的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公民关系。一个依法行政的政府必然、是一个有效政府,其公共政策也才能得到落实。

 

  ()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实然价值取向

 

  1.健全的政务公开制度

 

  良好的制度是规范政务人员从事政务活动的准绳。构建服务型政府一项基本准则就是要深化电子政务的建设,不断推进政务公开,以确保公民知情权。政府要通过完善一系列的配套制度来完善政务公开制度。例如建立健全社会重大事项的公示制度、参与社会服务的承诺制度、畅通的公民信息查询、咨询制度。

 

  2.运行良好的决策机制

 

  构建服务型政府需要建立顺畅的社会沟通和协商机制,同时需要有对重大事项的专家、集体的决策制度和咨询、评估制度、决策责任追究制度等。不断推动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促进政府信息传递的透明化。

 

  3.完善的服务绩效评估体制

 

  目前,政府已经建立了绩效考评制度,但与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相差很远。因此,必须建立政府官员上下级评价和公民满意度相结合的评估体制,同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一是评估主体要明确,政府服务的好坏必须取决于人民的满意度,且评估主体需发挥社会各层次、各渠道。二是评价的标准要合理,确立规范的、合法的评价指标。当代政府应建立在公共责任和民主参与的基础上,使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成为政府的基本价值取向。

 

  四、结语

 

  综上所述,促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构建服务型政府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而是一个逐步建立和实现的过程。我们要坚持应然的价值取向与实然的制度取向,与时俱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推进行政管理机制改革,切实有效地履行好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才能成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服务型政府。

 

  作者:杨艳 来源:学理论·20155

上一篇:论行政管理效率观

下一篇:莒县积极推进夏庄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