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路径要求思考研究论文(共5篇)
第1篇:对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失范的思考
1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概念
道德是人们关于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光荣与耻辱的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是公务员行使公共权力的过程中所必须遵守的,以一定的善恶观念作为评价标准的,用来调节公务员与他人、社会、自然之间关系的一系列心理意识规范和行为活动准则。
2公务员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
2.1对公务员职业认识不透彻
(1)作为一名公务员,进入公务员队伍并不意味着端上了所谓的“铁饭碗”。公务员更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进取和创新精神,需要极为突出的学习能力。只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生活,才能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2)面对充满压力的工作和生活,现代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被全社会关注。公务员群体的心理问题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2.2现行的官僚体制本身缺乏道德合理性
具有道德合理性的特性角色所当遵循的道德原则或道德规范,其合理性证明就源于对人生的完美追求。这些道德规范的合理性,完全取决于目标的合理性。在此,对道德准则的检验,要看其是否能最终导向人们所设计的道德目标。
2.3行政道德素质未得到重视
由于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这样就造成了权力垄断的家长制集权经济,以官本位为导向的传统行政必然阻碍以法治为基础的现代行政道德观念的发展。在旧观念体制下,行政权力成为获取权力的手段,包罗万象,无所不能,几乎权力和利益正比例式走向,政府是全能政府,就致使现今的行政道德未得到很好的重视和改善。
2.4公务员激励机制不理想
由于激励机制不到位而出现的问题:①思想情感激励不到位。主要是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过于简单,只注重于批评而忽视了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②职务晋升激励不合理。在选拔使用上,没有真正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激励机制;③纪律惩戒激励力度不够。对问题和矛盾的处理手段疲软,个别单位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迁就照顾,出现问题遮遮掩掩,甚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和稀泥的现象时有存在,导致纪律惩戒力度较弱。
3公务员道德建设的选择路径
3.1培育健康的组织文化环境
从细节中体会环境传播文化的作用,制度“落地”了,但制度对于组织整体的文化建设来讲,只是基石,还是刚性的规范,还并没有形成完全文化建设。一般来讲,我们平时提到的组织文化,更多的是指环境这个层面的东西。组织文化环境的好坏是一个组织风气的风向标也是一个队伍的风水,因此,好的文化环境必不可少。
3.2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1)爱岗敬业是公务员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敬重自己的职业,勤奋努力,尽职尽责的道德操守。作为公务员自然要在其位谋其政,干好本职工作,真正把心思和精力放在为人民服务上。
(2)诚实守信既是做人的准则也是从业者的道德要求,即从业者应该做到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信守承诺,讲求信誉。公务员代表政府的形象,公务员自身的道德修养、诚信形象对群众有着巨大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公务员不讲信用,势必使群众产生对社会的悲观失望情绪,诱发整个社会诚信道德滑坡,严重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3)办事公道是指从业人员在办理事情处理问题时,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按照统一标准和同一原则从事的职业道德规范。
(4)服务群众。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也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队伍的工作方向和内容的集中体现。
3.3以公众为主体的立体监督体系
公务员道德修养的形成有赖于道德制度化,这也是基于现实的人性考虑。根据《管理学原理》可知,公务员是人,非圣人,也是经济体,时刻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为了防止公务员个人对行政道德的冲击,为了保障道德修养的健全,路径依赖式制度对公务员道德实施进行一定的强制,就颇为必要。要加强公务员道德修养,就必须正视人性的真实,以制度化防止道德失范的复现。
3.4建立有效的道德评价体系
公务员道德是公务员形象的反映,是行政部门永恒的主题。在公务员道德评价中引入360反馈,并以此构建公务员评价体系,使公务员及时了解来自全方位的评价,有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自身素质不断提高。评价体系的构成分为:①公务员的自我评价;②同行间的相互评价;③基层公务员的评价;④上级的评价;⑤民众的评价。同时,对于进一步完善和促进现有公务员队伍改进公务员服务质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4结语
公务员道德理想人格的确立,是国家实践精神的必然要求。但就公务员的个人修养而言,道德理想人格的造就并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这里蕴含着一个艰难的实践过程。
作者:张粉艳
第2篇:论新形势下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
职业道德在各行各业中都是人们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它是品德、纪律、责任的总和,它不仅是个人品德的体现,还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责任和义务。公务员作为政府行政管理的主体,更应注重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一、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有关要求
公务员的个体和群体行为、形象代表着政府行为和形象,因此公务员应该更加注重职业道德建设,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将职业操守、行为规范和道德自律融入到日常的工作中。各行各业都把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处事公正、奉献社会等作为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公务员除了要具有以上这些基本的职业道德外,还需要把忠于国家、服务人民、恪尽职守、公正廉洁等作为自身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强化对自己行为的刚性约束。
二、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日趋成熟,绝大多数公务员都能以一个积极的心态认知和践行公务员职业道德。在各方的大力宣传和提倡下,公务员群体的职业道德建设成效显著,但在以下方面仍存在不足。
第一,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淡化。在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中,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最为根本,然而部分公务员缺乏自觉当好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的责任感,认为管好自己,干好工作,不让群众有意见就够了,没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个人利益与群众利益的关系,存在以个人利益为重和在多做与少做上患得患失的思想,存在多做吃亏的思想,时时、处处与普通群众比较,利益面前导致心理失衡,缺少无私奉献的精神。
第二,创新精神不足。公务员不仅要善于“守成”,按规章、按程序做好常规工作,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类矛盾积聚,新旧制度融合,公务员工作面临更多复杂局面和问题,许多人都以保守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缺乏开拓创新和责任担当。
第三,本位主义日渐凸显。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致使部分公务员产生了以个人利益、部门利益优先,集体利益、社会利益在后的行为导向,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公务员为民用公权,必须优先考虑人民利益和国家利益。
第四,贪污腐败现象严重。当今社会的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也严重侵蚀了公务员队伍,奢靡之风是享乐主义心态外化成实际行动,说到底是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作用而产生的。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产生于不思进取,产生于道德滑坡,催生了贪污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八项规定”、“六条禁令”的出台,反对“四风”各项活动的展开,以及近年来“打虎拍蝇式”的反腐,极大地规范了公务员的行为,极大地震慑了腐败分子。但我们同时也看到以权谋私者、酒色贪腐者屡抓屡现,现状令人担忧,我们必须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强硬的手段来杜绝腐败。
三、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建议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自律的心态
要全面提高我国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应该先从思想政治教育抓起。任何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职业道德规范都是在继承我国优良传统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得来的,所以加大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非常有利于公务员职业道德提升的。在加大优良传统教育的基础上,还要结合时代要求,深化公务员服务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公务员是行使公共权力的代表,在公务员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时,应该将人民的利益,公众的利益放于第一位。
除了要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外,公务员也应该严于律己,把思想教育转换为自己心中的一个行为准则,这也是思想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职业道德是外在的一种规范,并不是一种约束,而要做好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工作,首要任务就是通过加强政治教育的方式来提高公务员的自制力,每一个公务员都根据职业道德规范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将“他律”变成“自律”,这才是最终的追求。
2.加大学习力度,提升职业道德素养
第一,培育职业忠诚。公务员在政治思想上要与党中央的思想一致,不仅要对党忠诚、对国家忠诚,更要对人民忠诚。对待工作要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绝对不可敷衍了事。
第二,强化职业责任感。公务员工作不同于其他职业和工作,他与国家的安定、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必须提高公务员的责任感,强化公务员的敬业精神,使其在工作中保持应有的热情和担当。
第三,公务员必须拥有良好的职业技能。公务员在思想上有所觉悟是远远不够的,没有较高的职业技能是无法实现“服务于人民”的理念的。提高公务员的综合素质是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一个重点。这需要不断加强公务员的学习工作,不仅是要学习理论思想,还要学习业务技能,将思想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不仅如此,还需要根据新时期的形势、政策、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公务员对时政的认识、工作效率,端正公务员的工作态度,强化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3.强化内部监督,严格落实制度要求
无论是什么行业都应该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对从业者进行相应的行为约束,在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中,制度的约束力显得更为重要。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为社会所广泛关注,只有加大对公务员的监督考核力度,不断完善制度规范,才更有利于公务员群体的职业道德建设,才能为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一,提高公务员的招考及录用实效,严格招考制度。目前虽然我国公务员的招考录用制度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完善,实现了以“逢进必考”为前提的公务员选拔。但公务员考试本身存在的局限性亟待突破,一方面现有的招考形式,较之实际工作能力,更突出考生的理论基础和理性思维能力,难以考察出应试者的综合素质,使得一些有理想、有能力的人被拒之门外,制约了公务员队伍的发展和壮大。另一方面,公务员招考过程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性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第二,严格公务员的年度考核及淘汰制度。要做好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必须认真落实《公务员法》,不断完善公务员的综合素质考核评价体系,对公务员的考核做到真实、科学和量化,而做到这些的重要前提就是通过立法的形式进一步明确各级公务员的职位说明。要将绩效考核与干部选用紧密结合,并且把相关的考评结果作为公务员职位升迁的重要参考,尤其是要实现对考核不合格的公务员做出“降职”或“开除”的处罚,打通公务员退出机制。
第三,加大对贪污腐败的惩治力度。公务员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群体,廉洁从政是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底线,必须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让每一个公务员认识到从事这个职业须付出更多辛劳、接受更严格的约束,必须敬畏权力、慎用权力。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反腐倡廉新常态也逐渐显现,这表明了党和国家打击腐败现象的决心,要严惩腐败,重塑公务员群体的良好形象。
作者:关媛媛
第3篇: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路径探析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我们党提出的全新理念,既着眼于现代化并以现代化为落脚点,也揭示了现代化与国家治理之间密切的内在关系。换言之,国家治理离不开现代化,建设现代国家治理体系,要有现代化的治理能力。
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特征来看,需要有一支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否则,国家治理现代化在实践层面上就会失去坚实的根基。因此,提高公务员职业道德素质,符合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的时代要求。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对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公务员
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
公务员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具体执行者,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因此,公务员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其职业道德理念和职业道德水平与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当前,在公务员队伍中存在的三种现象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第一种现象是缺乏责任意识。表现为当官不履责,为政不思政,不想做事,对应当承担的工作任务不抓落实,满足于混日子、耗时间。第二种现象是进取意识淡化。一些公务员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看摊子、守位子,推着干、看着干,工作热情不高,进取意识淡化,特别是一些任职时间较长的公务员更是觉得“船到码头车到站”,不愿再吃苦受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第三种现象是实干精神不够。一些公务员表现出干事激情不足,苦干实干精神不够,总是抱怨环境不好、干事不易,甚至以“稳定是第一位的”为借口,一味求稳,不求上进,不想创新,等等。以上现象表明,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公务员是党和国家政策的执行者,是人民利益的维护者,其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公务员法》)对公务员应当履行的义务作出如下规定:(一)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二)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四)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五)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六)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七)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八)清正廉洁,公道正派;(九)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这些公务员必须履行的义务构成了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忠于国家、服务人民、恪尽职守、公正廉洁”。[1]
⒈忠于国家、坚定理想信念是对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政治要求。概括地说,“忠于国家就是要热爱祖国,忠于宪法,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的团结,维护政府形象和权威,保证政令畅通。遵守外事纪律,维护国格、人格尊严,严守国家秘密,同一切危害国家利益的言行作斗争。”[2]公务员对国家的忠诚,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实际行动提升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没有先进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禁不起打;没有理想信念,没有民族精神,会不打自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场合都谈到坚定理想信念问题,这对党的建设、领导干部修养等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理想和信念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理想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信念是人们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的意志和动力。理想崇高,才能坚定信念;信念坚定,才能坚守理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会没有骨气,就经不起诱惑。对于每一个公务员来说,理想信念不应是生活奢侈品,而应是生活必需品,时时刻刻、日日年年,须臾不能丢弃。公务员一旦失去了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和追求,就会失掉旗帜,失掉灵魂。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缺什么都不能缺信仰;对每一个公务员来说,缺什么都不能缺少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和坚守。
⒉服务人民是对公务员职业道德的社会要求。马克思认为,人民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早在1944年9月,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指出,我们要把人民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标准。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建党8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007年12月,胡锦涛同志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提出以人为本的根本含义,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012年11月15日,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到“人民”次数达19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充分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尊重人民、依靠人民,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的执政理念。
服务人民是对公务员职业道德的社会要求。提高服务人民的能力和水平,就必须进一步树立和强化群众观念。一是要有人民立场。要以人民的利益为基本导向,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二是要有问题导向。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激发群众热情。三是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制定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要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最终标准。
⒊恪尽职守是对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工作要求。公务员代表国家和政府行使公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所以,恪尽职守要求公务员必须坚守职业精神。一是坚守职业信仰。要求公务员必须秉公用权,清清白白、坦坦荡荡地行使公权力,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二是严守职业纪律,做到权责一致。按照职级分工,是谁的职责,就由谁行使相应的权力,行使什么样的权力就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⒋公正廉洁是对公务员职业道德的伦理要求。公正廉洁是公务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大量事实证明,一个地方的工作,成在干部,败也在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这五个标准赋予了新时期好干部新的时代内涵,为如何成为新时期好干部指明了方向。
公正廉洁,首先要求公务员要克己奉公,秉公办事,遵守纪律,办事出于公心,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以权谋私。在行使公权力的过程中,必须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角度开展一系列公务活动。其次要求公务员淡泊名利,艰苦奋斗,反对拜金主义,反对享乐主义。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一些问题还相当严重,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可以说,“四风”是当前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其中,反对官僚主义,就是要解决不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反对享乐主义,就是要消除及时行乐思想和特权现象。总之,就是要求公务员要公正运用手中的权力,为人民掌好权、服好务;严格按照规定办事,始终以人民利益至高无上为基本原则,做到全心全意为民谋利益,心系群众,自觉做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公务员
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
在我国,公务员在日常工作中行使着党和国家赋予的权力,他们的一言一行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整个国家的利益、党和政府的形象以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3]因此,公务员不仅是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而且是社会道德风尚的引领者。
⒈从政治要求方面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当前,一些公务员服务意识明显不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依然存在,如责任意识淡薄,服务效果差,行政能力低等等,表明一些公务员缺乏“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4]的家国情怀。因此,对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政治要求是热爱祖国,坚定信念。
首先是热爱祖国。2013年3月,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也就是说,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热爱祖国始终是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其次是坚定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对于公务员来讲,坚定信念就是培养自己职业道德的第一粒扣子。这个扣子对于公务员的职业发展非常重要。坚定信念,就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奋斗。
⒉从职业精神方面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公务员为谁工作?为什么工作?怎么工作?判断工作好坏的标准是什么?这些都涉及到地位观、权力观、责任观、利益观、群众观等价值观问题。因此,在职业精神方面对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要求是培养政治品格,在工作中求真务实。
首先是培养政治品格。对党忠诚既是对公务员最基本的政治要求,也是公务员最重要的政治素养。只有具备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才能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面对复杂形势、艰巨任务和严峻考验,公务员对党忠诚、与党同心,站稳立场、保持定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但目前一部分公务员的政治品格还没有达到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没有满足社会公众对他们的期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当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公务员应该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利益。也就是说,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工作中才能有坚定的信念、向上的精神,才能把工作做好;只有始终保持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才能做到对党绝对忠诚。
其次是在工作中求真务实。公务员是整个社会道德的示范者,其道德水平的高下会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在日常工作中,公务员应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断提高职业道德素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自身的具体行动。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5]意思是说,用政令来管理老百姓,用刑罚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能暂时免于犯罪,然而他们却不知道犯罪是可耻的;如果我们用良好的道德行为去引导老百姓,用礼教去约束老百姓,老百姓不但会有羞耻心,而且还能自己纠正错误。因此,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和社会风气的好坏。
⒊从社会要求方面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公务员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他们更多的时候要与广大群众接触、打交道,因此,对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社会要求是树立公仆意识,严以修身。
首先要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公仆意识突出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要求公务员必须维护公共利益。但在实践中,一些公务员存在特权思想,认为“我就是法,法就是我”,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将人民赋予的权力视为个人所有,并借助于这种力量凌驾于群众之上。而公仆意识要求公务员只有把人民群众当主人,把自己当仆人,才能为民、务实、清廉,主动服务群众。因此,树立公仆意识,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让人民群众来评判自己的工作。
其次是严以修身。严以修身乃做人之本、从政之基、成功之道,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体现。《礼记·大学》中写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严以修身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是人们修身、做人、做事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人践行“三严三实”的具体举措,赋予了严以修身新的时代内涵。可以说,严以修身是公务员对党忠诚的必要条件,也是公务员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不严以修身,精神就会陷入空虚,行动就会迷失方向,就容易腐败堕落。因此,公务员时刻都要将严以修身作为道德养成的核心要求,作为找准生活定位、工作方向、精神坐标的根本途径,作为健康成长、持续发展、促进工作的动力源泉,以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在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6]由此表明在新形势下,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最重要的就是要抓好党员干部这个关键,而抓住了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这个关键,就抓住了管党、治党的关键。公务员直接服务于人民群众,代表政府和国家的形象,如果公务员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以权谋私,那就是违背了党的宗旨,就无法真正服务于人民群众。所以,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就是要让公务员常怀为民之情,常思贪欲之害,这样,才能使党的政治建设更加清明,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才能有更深厚的实践根基。
作者:尹丹
第4篇: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
何谓职业道德,即思想和行为方面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而国家公务员由于其地位和职业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不仅要遵守一般群众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而且要更加严格执守。众所周知,公务员职业道德最基本的原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新形势下的公务员要认识清楚自己的身份,我们的一言一行代表着政府的形象,因此我们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认真做一个深受人民喜爱,接受人民监督的优秀公务员。而在个人利益和人民利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自觉地无条件地服从于人民利益,为了人民的利益勇于牺牲个人利益甚至自己的生命,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因此公务员自身的修养,可谓举足轻重。
一、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面临严峻形势
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是贯彻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不断提升公务员队伍职业道德水平的重要举措,对于增强政府和公务员队伍的公信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历史一再证明,吏治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官德兴,政权安;官德衰,政权乱。今天,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同样重要。从现实来看,绝大多数的公务员道德素质良好,能坚持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认真履行职责,积极为民众服务。当然,毋庸讳言,也有一些公务员的道德水平有所滑坡,少数公务员失德问题尤为突出:有的滥用权力、以权谋私,有的欺上瞒下、报喜不报忧,有的贪图享乐,有的信念丧失、求神拜佛,有的趣味低级、包养情妇……这已成为腐败屡禁不止的重要诱因,不断突破老百姓心理承受的底线。
二、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公务员道德修养,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增强免疫力的需要。从近年来查处的公务员违法违纪案件来看,公务员滑向腐败的第一步往往是从生活作风开始的,是从道德出问题开始的。一些公务员放松了思想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乘虚而人入结果是走向罪恶的深渊。公务员只有不断提高道德操守水平,远离低级趣味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
杨善洲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生前曾任保山地委书记。在任期间,面对家属“农转非”的多次机会,杨善洲要么直接推脱,要么将申请表藏进抽屉,直到去世后才被发现。“大家都去吃居民粮了,谁来种庄稼?我们全家都乐意和8亿农民同甘共苦建设家乡。”到了退休的年纪,组织上想安排杨善洲去昆明安享晚年,他又一次婉言谢绝。
长期乱砍滥伐,大亮山生态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我要为百姓做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冲着这句承诺,杨善洲在卸任后一头扎进了荒草丛生的大亮山,住竹篾搭的屋子、睡树桩搭的床,他希望给乡亲们再造山清水秀。
自那以后,杨善洲与林场职工同吃同住,每天从早忙到晚,雨季植树造林,旱季巡山防火。创业初期资金短缺,老书记把平时种下的几十盆盆景全部移栽到大亮山上,他甚至跑到大街上去捡别人丢弃的果核,积少成多,用马驮上山。
担任林场负责人的20多年间,杨善洲不要分文报酬,只肯接受每月70元的伙食补助。他为林场争取了近千万元资金,却从未私自动过一分钱。走了不知多少路,吃了不知多少苦,杨善洲带领工人植树造林7万多亩,林场林木覆盖率超过87%,修建18公里的林区公路,架设4公里多的输电线路。
杨善洲的六十年告诉我们大公无私、坚守信念、一生奉献依然是党员干部的根本。一个人能够给历史,给民族,给子孙留下些什么?杨善洲留下的是一片绿荫和一种精神!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六十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他就是我们广大公务员学习的榜样。
三、做好广大群众的好榜样是提高职业道德的主要方式
如何才能做好广大群众的好榜样呢?
(一)一心为公、公而忘私、公道正派
1.一心为公。国家公务员是实施国家行政行为的主体,这个根本属性决定了公务员的职业行为必须无条件服从国家意志,处处考虑和维护国家的尊严和政府的声誉。
2.公而忘私。公务员要真正做到“一心为公”,必须正确处理好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作为一切言行都以合乎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高目标的公务员,个人利益必须跟从于人民利益,只有在保障人民利益的前提下,才能实现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的统一。这是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中处理利益取舍问题时最起码、最经常的要求。
3.公道正派。公务员的职业性质决定了不管他头上有没有“帽”,手中总会有点“权”。要使公务员能够正确行使权力。切实保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变,就必须具备执政为民、用权为公、正直无私、公事公办等职业道德规范。从而杜绝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等现象。
(二)说实话,办实事,做老实人
说实话、办实事,做老实人。敢说实话的公务员往往敢于面对现实,不回避现实。不哄骗上级,不欺骗人民群众,勇于道出事实的真相:发现上级领导的缺点和错误,敢于理直气壮提出批评。也正因为这样,敢说实话的公务员最终总是得到群众的好评和赞扬。在这方面,彭德怀同志以其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老实、不讲假话的崇高的道德品质,为广大公务员树立了学习榜样。办实事,是要求公务员尤其是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必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出发点,想方设法为人民多办实事,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切忌那种为了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而不惜劳民伤财的投机取巧行为。
(三)清正廉洁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洁身自好,不贪财,不利用职务和工作的便利中饱私囊,不利用职权索贿受贿、贪赃枉法。清正廉洁的职业道德规范既是公务员公正无私执行公务的需要,也是消除政府机构腐败现象的重要保证。
公务员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心系百姓、勤奋敬业、清正廉洁,才会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产生无穷的鼓舞作用,才能把人民群众紧紧地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
作者:许明
第5篇:浅谈新形势下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新要求
一、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一)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必然对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提出新要求
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原来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表述为“创新社会治理体系”,[1]将“社会管理”表述为“社会治理”,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代表着执政党一种执政理念的转变。从内容上看,社会治理是政府和社会组织共同为社会成员提公共服务,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还包括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的安定有序。[2]
简而言之,管理的运作模式是单向的、强制的、刚性的,强调的是“官管民,我管你,你得听”。而治理的运作模式是复合的、合作的、包容的,多元主体的地位是平等的,体现的是官与民共治的内涵。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要求政府以及公务员必须重新树立“社会本位”的理念和原则,在政府与社会力量的对比中,重心必将向社会倾斜,原来政府“控制和管理”社会的观念必须让位于“调控、引导、服务和整合社会”的观念,政府对社会的统治观念必须让位于政府与其他主体合作治理的观念。[3]但长期以来,受体制、文化等因素影响,公务员群体“官本位”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因此,我们极其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以适应社会治理模式下的新要求。
(二)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必然对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提出新要求
近年来,全国行政诉讼案件(即“民告官”案件)总量仍然保持增长趋势。其中,北京市高级法院发布的2013年行政案件司法审查报告显示,行政诉讼案件数量持续增长,年收案量首次突破万件。2014年前6个月,北京市受理的各类行政案件已经超过去年的总量,达11741件。行政案件数量上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民全力保障意识日益增强、行政诉讼救济渠道畅通。从长远发展看,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以及具体维权实践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但我国当前正处社会转型期,涉及体制机制、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多维度转变,导致各类社会矛盾集中凸显,社会群体仇富仇官等不满情绪普遍存在。在整体环境的影响下,公民的具体维权实践行为,极有可能因干群长期矛盾积累、基层不作为把“小事托大,大事拖炸”、公务人员不当行为而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
据统计,已有近200个市(县)先后出台公务员行为规范准则,其规范不仅细化至日常言行举止更对8小时以外的生活进行了明确要求。自2012年12月4日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的出台以来,中央以“严禁”、“严查”口吻已推出近20个禁令性文件通知,18省市出台地方版公务接待规定。从中央和地方密集出台的各类规范性文件通知,可以清晰感受到各级党政机关已经意识到,在当前公民权利意识和维权实践普遍存在进一步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紧迫性。
(三)自媒体时代的来临必然对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提出新要求
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4]在自媒体时代,公众可以轻松将公务人员的不当行为以视频、音频、照片的形式传播至公共网络平台,从而达到表达不满情绪、行使监督权利、引起公众关注、争取利益诉求等目的。
笔者通过网络检索,可以检索到大量以视频等方式举报公务人员不端行为的信息,其实录内容涉及执法人员粗暴执法、窗口单位刁难办事百姓、公务人员上班时间上网娱乐等内容。2011年,某市公务人员将一只脚从警车伸出来,让一位擦鞋妇女坐在车门口为其擦鞋。这一幕被网友拍下来发到微博上,24小时被转发上万次。2014年,某市领导干部赴现场参与搜救,因怕湿鞋而由下属背其过河。这一幕被网友拍下来传到网上,相关信息转载超百万,人民网、新浪、腾讯、搜狐等多家主流媒体相继刊发信息和评论,72小时内当事人被免职。因此,在当前自媒体时代,党政机关及公务员自身都极其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
二、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相关建议
首先,要持续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应当把理想信念教育摆在重要位置,通过理想信念教育树立和公务人员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根本上提高公务员为民服务意识。要把理想信念教育纳入公务员继续教育体系,并建立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考核体系,使理想信念教育能够“落地”。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与公务员能力提升教育相结合,提供公务员对新形势、新问题的适应性和应对能力。要坚持“常”、“长”二字,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经常和长期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要善于创新理想信念教育的形式和载体,要通过座谈交流、警示游历、话剧电影、案例回放等多种方式,提高教育的生动性和实效性。例如,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各试点通过组织党员干部观看《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廉政准则情景剧》、《“四风”之害》、《警戒线》等一系列影片,以直观的方式使党员干部切实认识到“四风”的危害,感受到优秀党员的生动召唤,有效提升理想信念教育实效。
其次,要建立职业道德标准体系。当前,首要任务是着眼发展大势和立足地方实际尽快建立一套社会普遍认同、便于操作的公务员职业道德标准体系,在强化对公务人员行为的约束力的同时,引导公众以恰当的标准和方式衡量公务人员的各项行为。在建立该体系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三个不同:一是职业道德不同于一般社会道德。职业道德主要是对职务行为的约束,而不是个人私德的约束,但个人私德在某种特定情况下会影响职业道德。因此,应当把有可能影响职业道德的某些私德一并纳入职业道德标准体系,作为衡量职业道德的重要参考。二是公务员职业道德不同于其他职业道德。与其他职业相比,公务员职业道德具有鲜明的政治性、示范性、强制性等特征,建立公务员职业道德标准体系应当充分考虑公务员所承担的职责的公共性、社会性本质。三是因职务、级别不同公务员职业道德标准应有所不同。例如,有的公务员主要从事领导和决策工作,有的公务员主要从事具体执行工作。因此,有必要针对公务员的职业类型、职级职等的差异等,分门别类地进行差异化的职业道德教育。
最后,要细化明确惩处措施。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既需要常态化的教育培训,更需要有细化和明确具体的惩处措施,从而形成强大约束力和导向作用。但目前中央和地方出台的各种约束性文件和条件,绝大部分内容是“禁而未罚”,既“只明确了公务员不得有哪些行为,而没有对应明确具体不当行为会受到哪些惩处”。此外,部分文件虽然提出了惩处措施,但具体执行标准也没有明确,从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产生很大的弹性空间,致使各项约束性文件的震慑性大大降低。例如,2002年2月21日,由人事部颁发的《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中第三十一条规定,明确了国家公务员不得滥用职权,侵犯群众利益,损害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关系等,共计14项具体内容。第三十二条规定其行为规范但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条款内容,既存在行为定性难题,也存在惩处定量难题,没有真正发挥约束力和震慑力。因此,应当尽快明确和细化对公务员不当行为的惩处措施。
作者:林苑等
热门论文
- 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路径要求思考研究论文(共5篇)
- 职业道德建设思考问题对策分析论文(共5篇)
- 企业道德建设问题与目标研究论文(共5篇)
- 公务员培训问题对策思考借鉴意义研究论文(共5篇)
- 标志设计应用研究思路论文(共5篇)
- 节水型社会建设构建思路研究探讨论文(共5篇)
- 审计职业道德建设问题对策研究论文(共4篇)
- 三农问题建设研究路径论文(共4篇)
-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与认识研究论文(共4篇)
- 浅析如何加强基层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改革途径论文(共3篇)
- 大学生爱国主义发展要求思考研究论文(共5篇)
- 论学术道德建设的建构主义路径的哲学思考
-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研究论文
-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路径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