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应重视公信力的建设
发布时间:2015-07-08 09:37
摘 要:政府公信力,是衡量一个地区社会文明及政权稳固的重要尺度,其实质体现的是政府的信用能力,它反映了公众对政府行为的信任程度,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与安全。目前政府的公信力有不断下降的趋势,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和提升。
关键词:信用体系;政府公信力;措施。
一、信用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信”,顾名思义,人言为信,凡人说话要落实方能取信于人,故又谓之“诚信”,即笃实不自欺亦不欺人。古人有“一诺千金”、“一言九鼎”的道义,皆显明“信义”的重要。如同《弟子规》所言“凡出言,信为先”,即告诫人们说话应三思而行,切勿信口开河,言而无信。可见信用作为一种基本道德准则,是要求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诚实无欺,遵守诺言。
建设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不仅是现代社会维护一个正常有效的运转秩序之要求,同时也是我们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指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2003年4月召开的全国整规工作会议提出,用5年左右的时间建立起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的框架和运行机制。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同时,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和个人也开始关注自身的信用,不少企业已经开始注重自身的信用管理,并努力树立良好的社会信用形象;从居民个人来看,很多城市居民开始把信用作为“第二身份证”。但是,笔者认为,在所有主体的信用体系建设中,政府的信用体系——公信力的建设才是目前我们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也是难点。
二、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是政府公信力的建设
对于政府公信力建设,早在2006年3月,温家宝同志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指出:在提高政府执行力的同时,还必须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执行力和公信力,是任何政府都都不可或缺并具有内在联系的两大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讲,公信力更重要,正所谓“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
政府公信力的论述,最早当属孔子。《论语》记载,子贡向孔子请教治国理政的方法,孔子回答,“治国理政,条件有三,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即百姓饱食,兵足械盈,民之信任。子贡问,如果迫不得已必须去掉一个条件,应该先去掉哪一个呢?孔子答“去兵”;子贡又问,如果再去掉一个呢?孔子答“去食”,因为“自古皆有死”,即人总是要死的;最后才是“民信”,因为无信不立,如果人民不信任,国家朝政就不可能立世生存。在西方,以“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理念而留芳史册的林肯在1859年也曾提出:“得民心则无事不成,失民心则一事无成。”
可见,无论中外,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都明白,取信于民是统治者及其政府的头等大事,政府的存在从根本上取决于是否得到公共的信任和拥护。历代统治者也比较重视以各种手段来获取公众的支持。但是几千年的封建集权统治,使得公众对政府主要地表现为一种依附关系,因此对政府的信任是基于政治强制力的结果。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公众的民主、自由等意识得以觉醒,公众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政府无力满足公众的愿望和要求、又无法安抚公众的不满情绪时,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感就会加深,不信任感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危及国家的稳定与安全。因此任何政府,无论地域、无论大小、无论层级,公信力的建设都是一个必须时刻注意的问题。
政府公信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及政权稳固的重要尺度。历史上无论哪个王朝的灭亡,信任危机都是最直接的导火索,而政府信用,是产生信任的决定性条件。在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体制下,政府公信问题更为重要。政府公信力的实质是体现政府的信用能力,它反映了公众对政府行为的信任程度。政府公信力的强弱,取决于政府所持有的信用资源的丰富程度,包括公众对政府政治合法性的信仰、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正性与合理性的认可程度、政府的财力以及政府及其行政人员的公众形象等。宏观上,良好的政府公信力可以从根本上增加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示范并引领整个社会的信用建设程度;微观上,良好的政府公信力可以起到弥补民间信用缺失所带来的种种损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的作用。但是,遗憾的是,根据搜狐网有关《人民为什么不相信政府》的专题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所有层级的政府公信力、所有公共部门的公信力都在不同程度地下降、所有类别的公众对政府的信任都在下降。调查还显示,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的表征原因包括很多,譬如腐败太多、效率太低、漠视民意、暗箱操作、两极分化以及政府在处理社会公共危机时常常出现的隐瞒、虚报现象等等,这些均是百姓认为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当然,不信任本身虽然危险,但并不可怕。政府公信力的下降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社会自治和公众政治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可以促进政府的自身反省和改进,可以发展民主,促进监督。同时,随着公众素质的提升,公众对政府的态度也在不断地理性化。搜狐网的调查证明,公众表现出来的不信任往往不是在意识形态的基础上,而是在实用主义的基础上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公众一定程度的不信任并不代表他们对国家本身的基本制度产生怀疑,而是意味着他们对更多内容的民主制度有了更高的期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促进我们政府及时重视已经出现的问题,以做到防微杜渐。正如美国,不少公众对美国政府不信任,但同时也认为美国的政治体制是世界上最好的。因此,政府公信力的建设,不能总是局限在政治层面或者意识形态,而必须落实到具体的管理制度、管理措施和操作内容上去。
面对着政府公信力的下降,一些学者希望借助传统美德的力量来重塑信任,一些学者倡导新道德观的建设,也有学者呼吁政府加强治理。笔者认为,要加强政府公信力,必须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重视历史传承的意义。一个政府公信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与其历史文化传承以及因此而形成的行政文化有关系。中国自古就讲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这种修身之道,反映在治国方面,就表现为公众对政府诚信的期望和诉求。因此,在政府的日常管理行为中,政府必须加强诚信约束,强调政府自身行为的合理性尤其是合法性,公正公开,诺行合一,这样才能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同时,公信力的建立与政府过往的历史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相对于大多数国家而言,中国有着较好的政府公信力传统,尤其是建国初期,公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府有相当高的认同度。因此,政府公信力的建立,既要善于在现实中创造绩效作为动力,又要善于从历史中寻找积极的因素作为根基。
2、要规范行政权力、建设法治政府。规范行政权力、建设法治政府,首当其冲就是要转变政府职能,管好政府应该管的事,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要处理好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把该放的权放下去,交给市场、企 业、社会和中介组织,充分尊重社会自治主体的功能,充分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其次政府要将抓经济的主要精力放在为各类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在更好地履行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再次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从源头上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交叉执法的问题,以减少政府权力内耗对政府公信力的损害。
3、加强政府行为绩效的公众参与评价。在目前政府绩效的评价体系中,由于公众所占的评价比重太轻,缺乏有效的程序保障,执行上过于随意,时间上也往往是在“受邀请时”才能进行评价,缺乏经常性的制度保障,加之公众对政府公务人员日常工作的评议渠道不畅通,这些既助长了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消极行政行为”,也直接影响了公众对政府公信力的认同。因此,政府行为绩效的公众评价机制应当尽快建立,包括建立公众满意度调查机制、公众代表座谈会机制、成立公众代表参与服务监督委员会、建立社会公众申述、投诉制度等。
4、强化社会公共事务的阳光化操作。现实中,由于不少政府部门习惯于暗箱操作,很少让行政相对人参与,致使公众缺乏必要的行政信息,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政府公信力的提高。因此,要加强社会事务的阳光化操作。尤其是在行政审批、财政与国资管理、干部人事、工程招标、土地经营、产权交易等公众比较敏感的领域,要加强政务公开。另外要切实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通过开办“政务超市”、政府热线、公开工作规则、公开热点难点、实行电子政务等措施打造“阳光政府”,增强政府公信力。
5、加强政府行为的社会化监督。广泛社会参与的政府组织系统和治理模式是政府产生并扩大公共性的基本前提,政府行为的开放性程度越高,公众对政府的监督越有实现的途径和可能,这既能够满足公众参政议政的要求,又能够提高政府管理的社会基础和群众认同度。
6、严格政府行为的问责追究机制。一个政府公信力高的政府同时还是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政府。要通过建立督查考核的制度化监督机制、开设公务员效能投诉电话等措施,将政务置于监督之下。同时,对于错误的行政行为必须及时彻底地进行处理,否则,就会引发公众的政府公共权力的抵触,导致政府的公信力危机。尤其是对于义务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群体事件等跟百姓利益息息相关的领域,公共服务的问责追究机制的建立更显得迫切。
参考文献:
[1]张旭霞:《构建政府与公众信任关系的途径》,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博士论文”。
[2]张之康:《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谭桔华:《政府行政成本简论》,2005年,湖南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信用体系;政府公信力;措施。
一、信用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信”,顾名思义,人言为信,凡人说话要落实方能取信于人,故又谓之“诚信”,即笃实不自欺亦不欺人。古人有“一诺千金”、“一言九鼎”的道义,皆显明“信义”的重要。如同《弟子规》所言“凡出言,信为先”,即告诫人们说话应三思而行,切勿信口开河,言而无信。可见信用作为一种基本道德准则,是要求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诚实无欺,遵守诺言。
建设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不仅是现代社会维护一个正常有效的运转秩序之要求,同时也是我们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指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2003年4月召开的全国整规工作会议提出,用5年左右的时间建立起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的框架和运行机制。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同时,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和个人也开始关注自身的信用,不少企业已经开始注重自身的信用管理,并努力树立良好的社会信用形象;从居民个人来看,很多城市居民开始把信用作为“第二身份证”。但是,笔者认为,在所有主体的信用体系建设中,政府的信用体系——公信力的建设才是目前我们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也是难点。
二、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是政府公信力的建设
对于政府公信力建设,早在2006年3月,温家宝同志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指出:在提高政府执行力的同时,还必须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执行力和公信力,是任何政府都都不可或缺并具有内在联系的两大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讲,公信力更重要,正所谓“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
政府公信力的论述,最早当属孔子。《论语》记载,子贡向孔子请教治国理政的方法,孔子回答,“治国理政,条件有三,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即百姓饱食,兵足械盈,民之信任。子贡问,如果迫不得已必须去掉一个条件,应该先去掉哪一个呢?孔子答“去兵”;子贡又问,如果再去掉一个呢?孔子答“去食”,因为“自古皆有死”,即人总是要死的;最后才是“民信”,因为无信不立,如果人民不信任,国家朝政就不可能立世生存。在西方,以“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理念而留芳史册的林肯在1859年也曾提出:“得民心则无事不成,失民心则一事无成。”
可见,无论中外,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都明白,取信于民是统治者及其政府的头等大事,政府的存在从根本上取决于是否得到公共的信任和拥护。历代统治者也比较重视以各种手段来获取公众的支持。但是几千年的封建集权统治,使得公众对政府主要地表现为一种依附关系,因此对政府的信任是基于政治强制力的结果。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公众的民主、自由等意识得以觉醒,公众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政府无力满足公众的愿望和要求、又无法安抚公众的不满情绪时,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感就会加深,不信任感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危及国家的稳定与安全。因此任何政府,无论地域、无论大小、无论层级,公信力的建设都是一个必须时刻注意的问题。
政府公信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及政权稳固的重要尺度。历史上无论哪个王朝的灭亡,信任危机都是最直接的导火索,而政府信用,是产生信任的决定性条件。在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体制下,政府公信问题更为重要。政府公信力的实质是体现政府的信用能力,它反映了公众对政府行为的信任程度。政府公信力的强弱,取决于政府所持有的信用资源的丰富程度,包括公众对政府政治合法性的信仰、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正性与合理性的认可程度、政府的财力以及政府及其行政人员的公众形象等。宏观上,良好的政府公信力可以从根本上增加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示范并引领整个社会的信用建设程度;微观上,良好的政府公信力可以起到弥补民间信用缺失所带来的种种损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的作用。但是,遗憾的是,根据搜狐网有关《人民为什么不相信政府》的专题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所有层级的政府公信力、所有公共部门的公信力都在不同程度地下降、所有类别的公众对政府的信任都在下降。调查还显示,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的表征原因包括很多,譬如腐败太多、效率太低、漠视民意、暗箱操作、两极分化以及政府在处理社会公共危机时常常出现的隐瞒、虚报现象等等,这些均是百姓认为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当然,不信任本身虽然危险,但并不可怕。政府公信力的下降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社会自治和公众政治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可以促进政府的自身反省和改进,可以发展民主,促进监督。同时,随着公众素质的提升,公众对政府的态度也在不断地理性化。搜狐网的调查证明,公众表现出来的不信任往往不是在意识形态的基础上,而是在实用主义的基础上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公众一定程度的不信任并不代表他们对国家本身的基本制度产生怀疑,而是意味着他们对更多内容的民主制度有了更高的期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促进我们政府及时重视已经出现的问题,以做到防微杜渐。正如美国,不少公众对美国政府不信任,但同时也认为美国的政治体制是世界上最好的。因此,政府公信力的建设,不能总是局限在政治层面或者意识形态,而必须落实到具体的管理制度、管理措施和操作内容上去。
三、政府公信力建设的措施
面对着政府公信力的下降,一些学者希望借助传统美德的力量来重塑信任,一些学者倡导新道德观的建设,也有学者呼吁政府加强治理。笔者认为,要加强政府公信力,必须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重视历史传承的意义。一个政府公信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与其历史文化传承以及因此而形成的行政文化有关系。中国自古就讲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这种修身之道,反映在治国方面,就表现为公众对政府诚信的期望和诉求。因此,在政府的日常管理行为中,政府必须加强诚信约束,强调政府自身行为的合理性尤其是合法性,公正公开,诺行合一,这样才能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同时,公信力的建立与政府过往的历史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相对于大多数国家而言,中国有着较好的政府公信力传统,尤其是建国初期,公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府有相当高的认同度。因此,政府公信力的建立,既要善于在现实中创造绩效作为动力,又要善于从历史中寻找积极的因素作为根基。
2、要规范行政权力、建设法治政府。规范行政权力、建设法治政府,首当其冲就是要转变政府职能,管好政府应该管的事,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要处理好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把该放的权放下去,交给市场、企 业、社会和中介组织,充分尊重社会自治主体的功能,充分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其次政府要将抓经济的主要精力放在为各类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在更好地履行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再次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从源头上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交叉执法的问题,以减少政府权力内耗对政府公信力的损害。
3、加强政府行为绩效的公众参与评价。在目前政府绩效的评价体系中,由于公众所占的评价比重太轻,缺乏有效的程序保障,执行上过于随意,时间上也往往是在“受邀请时”才能进行评价,缺乏经常性的制度保障,加之公众对政府公务人员日常工作的评议渠道不畅通,这些既助长了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消极行政行为”,也直接影响了公众对政府公信力的认同。因此,政府行为绩效的公众评价机制应当尽快建立,包括建立公众满意度调查机制、公众代表座谈会机制、成立公众代表参与服务监督委员会、建立社会公众申述、投诉制度等。
4、强化社会公共事务的阳光化操作。现实中,由于不少政府部门习惯于暗箱操作,很少让行政相对人参与,致使公众缺乏必要的行政信息,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政府公信力的提高。因此,要加强社会事务的阳光化操作。尤其是在行政审批、财政与国资管理、干部人事、工程招标、土地经营、产权交易等公众比较敏感的领域,要加强政务公开。另外要切实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通过开办“政务超市”、政府热线、公开工作规则、公开热点难点、实行电子政务等措施打造“阳光政府”,增强政府公信力。
5、加强政府行为的社会化监督。广泛社会参与的政府组织系统和治理模式是政府产生并扩大公共性的基本前提,政府行为的开放性程度越高,公众对政府的监督越有实现的途径和可能,这既能够满足公众参政议政的要求,又能够提高政府管理的社会基础和群众认同度。
6、严格政府行为的问责追究机制。一个政府公信力高的政府同时还是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政府。要通过建立督查考核的制度化监督机制、开设公务员效能投诉电话等措施,将政务置于监督之下。同时,对于错误的行政行为必须及时彻底地进行处理,否则,就会引发公众的政府公共权力的抵触,导致政府的公信力危机。尤其是对于义务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群体事件等跟百姓利益息息相关的领域,公共服务的问责追究机制的建立更显得迫切。
参考文献:
[1]张旭霞:《构建政府与公众信任关系的途径》,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博士论文”。
[2]张之康:《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谭桔华:《政府行政成本简论》,2005年,湖南大学出版社。
下一篇:档案行政管理主体相关研究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