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探讨论文(共2篇)
第1篇:关于加强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探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基建投资项目的不断增加,使得市政施工企业也随之大量发展。但由于对施工质量未能进行有效地控制,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并出现了一批粗制滥造的“豆腐渣”工程,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和危害,也给社会带来消极影响。工程质量问题已成为实施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国民经济等重大决策成败的关键。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很多,在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存在着影响质量的因素,如施工时材料的质量差异、施工工艺的改变、天气环境的变化、施工设备的磨损等,都会产生质量变异,造成质量事故。因而,分析市政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因素,把握市政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方法,对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水平极其重要。
一、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施工方面质量管理的问题
由于市政工程施工有关利益主体的复杂性,虽然政府部门市政工程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一些承包商只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不对最终施工方进行质量把关,将工程层层转包以谋取更多利益;而最终施工方则偷工减料之风盛行,弄虚作假的现象时有发生,只做足施工工程的表面文章,却不狠抓内在的质量问题,只注重最终的质检审核,却不加强施工过程中建设质量的动态管理。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是复杂的,有些市政工程的施工单位并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关的质量控制手段,质量管理水平低,甚至没有最基本的质量意识和质量控制程序,施工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违法现象,这必然导致影响施工质量的环节出问题。由于质检的局限性,一些市政工程往往凭借着表面的光鲜而蒙混过关。
2、业主方面质量管理的问题
由于市政工程属于公共投资,其大部分资金来自政府财政拨款,再加之政府有关部门仍残余着“计划经济”时代的“大锅饭”思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业主责任意识不强,并不能很好地将市政工程所涉及到的百姓利益很好地作为政府切身利益进行考量,这就导致质量风险无责任人的现象时有存在。业主质量管理意识的缺失,就造成施工单位质量控制的风险性意识不到位,狠抓质量的手段不过关。甚至一些业主忽视了工程质量的问题到底该由谁来承担的问题,质量管理走过场,管理水平低下,出现质量问题则用推诿扯皮的方法应付了事。业主作为质量管理的上游若不能狠抓工程质量,那么作为中游部位的施工方,其质量管理的有效实现就显得更加困难,而最终损害的是市政工程的最下游,即享受市政工程成果的广大市民。
二、加强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建议
1、完善市政工程建设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
业主是工程建设管理的主体,单个市政工程或城市行政区域内的市政工程往往也是由地方的政府建设行政部门来直接管理或委托管理。市政工程的建设管理可从如下一些方面来予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1)建立并完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规范与指导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至竣工验收各阶段、各环节对各部门、各参建单位的各项管理工作。
(2)完善招投标管理办法,进一步开放工程建设市场,避免地方垄断。优化施工招标评标办法,使创精品工程或施工质量好的企业更容易中标,或有更多机会中标,避免施工单位的恶性价格竞争,使中标价回归理性。
(3)建立并完善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检测单位的工作监督与考核办法,形成对各单位的评级与优选制度。
(4)完善工程质量管理的奖惩制度。
(5)完善对工程建设管理单位与个人的廉政考核与处罚管理制度。
(6)建立并完善业主的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大纲,明确并规范质量管理的内容、标准、程序、方法、准则等。
2、加强质监站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质监站要切实履行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引导、指导、督导责任。形成对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的整体规划。按照工程特点、区域特点制定创优指导计划,分类制定监督方案,组织开展优质工程创建活动。实行材料供应单位信息登记与使用目录制度,施工、监理单位人员资格登记、信息公布制度,优质工程创建公示制度,工程监督验证制度,社会监督反馈制度。强化对各方质量行为、责任与义务履行情况的监督,加强质量行为、工程实体的监督抽查与验证。强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及新管理经验的推广与宣传。强化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实施,对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查处力度,促进工程建设质量的不断提高。
3、择优选择监理单位,保障监理利益,加强对监理单位的工作管理与考核,充分发挥监理在质量管理中的基础控制作用
(1)业主选择监理单位应重点考虑监理单位的业绩、信誉和以往的监理工作质量考核情况。对监理费率可在国家指导价格的基础上不作下浮,按国家的有关政策内插确定。对因拆迁等非监理原因而造成的延期,应给予监理单位一定的费用补偿。
(2)完善对监理单位的考评制度。对监理单位的考评应着重于考核组织机构与人员配备、质量控制程序执行情况、质量效果、监理机构和监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监理资料、监理对业主提供的服务等方面。对创精品工程项目的监理单位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3)给予监理更大的现场控制权,减少对监理工作的过多干涉,充分树立监理在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威信,要求其更好、更全面地履行职责。
4、加强对施工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督、考核和奖惩,促进施工质量的责任主体在保证工程质量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1)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现场施工质量的监控与考核。采用定期检查和现场临时抽查等方式对施工质量的整体运行情况和关键部位的质量状况进行监督与控制。这样的监督与控制应由业主、监理、质检站等联合控制。对监控与考核的内容应根据不同的工程内容和要求详细讨论研究制定。考虑到当前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水准和难度,质量检查应着重于重要和关键的质量工序,甚至可更深地介入这些工序的施工控制。
(2)对施工单位的施工投入、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的检查与考核。重点考虑对承包人是否有合同违法行为、承包商的组织机构及主要负责人的到位情况、主要施工设备的投入情况、质量控制程序的遵守、材料质量控制情况、施工方案、现场实体质量控制情况、内业资料等方面进行检查考核。对检查考核的结果要采取两个手段来抓:一手抓激励;一手抓惩罚。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也即一方面激励承包商在提高施工质量方面的积极性,使承包商深刻地感受到向业主提供优质产品会使承包商直接得到利益(奖励)或间接的利益(如招投标评分中给予加分、给予更多的投标机会);另一方面,加强惩罚,对施工质量差或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或存在严重质量隐患的单位,追溯责任,争取降价接收、罚款等措施。
5、重视勘察设计工作在提高工程质量中的作用
勘察工作的细致与代表性对设计与施工质量有明显的影响,设计工作质量的好坏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更大。设计工作在工程建设的两个阶段对工程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个阶段是施工前,主要涉及交通量调查与预测、设计标准与规范的采用、“三新”采用、方便施工、图纸正确性、设计方案的优化等。如适当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来解决桥头跳车、管道或窨井沉陷等质量通病。另一个阶段是指施工阶段,主要是详细的设计交底、技术指导、质量问题的处理、变更方案的审定等服务工作。因此,业主须加强对勘察设计的管理和考核,甚至采用问责制。
6、业主和质监站负责牵头抓好涉及市政工程质量的重要材料的供应商的准入控制工作,从工程质量的源头上抓好管理
一方面对钢材、水泥等原材料,商品混凝土、路面基层材料、沥青混合料、管道、道板、伸缩缝、支座、预制桩、预制板梁等成品半成品,建立供应商准入名录;另一方面,结合工程使用情况反馈和对产品质量的飞行检查,建立材料供应商的动态考评记录,并定期公示。对质量考评差的供应商不予准入。
第2篇:论加强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探讨
1市政工程建设质量存在的问题
1.1质量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未做到责、权、利的统一,不能完全落实,甚至形同虚设,同时质量工作没有计划、缺乏目标,走一步说一步,干到哪儿算哪儿;未形成全员努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局面。
1.2监督不严
少数监理单位对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没有做到旁站监理或是旁站监理把关不严,不能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使少数市政工程出现质量和安全缺陷。
1.3同步建设施工质量差
位于人行道或慢车道上的同步设施,各类管线检查井标高与路面标高不同程度存在差异,致使路面平整度差。尤其是部分管线基础未按行业标准和道路设计标准进行回填和处理,使地基基础留下质量和安全隐患,造成路面沉陷。
1.4隐蔽工程和附属工程质量不高
软土地基和回填土处理不到位,致使地面出现纵向裂缝和破损;混凝土路面施工养护不到位,路面成型后出现起砂和脱皮,甚至钻芯取样试件出现蜂窝现象。同时,由于对市政工程的附属工程不够重视,人行道基础处理不到位,致使人行道道砖铺砌块出现松动塌陷。盲道下坡道与路衔接高差较大,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及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政工程建设投资和建设管理体制也在不断改革和发展中。市政工程建设投资已从单纯由政府投资发展为政府投资、企业等其他社会投资共同参与建设的新格局;市政工程质量管理也由以施工单位自控为主发展为政府监督、社会监理和企业控制相结合的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但市政工程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
2.1市政工程建设在市场规范化管理方面存在缺陷。市政工程的建设单位多为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委托)的单位(部门),有些单位由于自身的权力,不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不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有的工程开工多日还没有签订正式施工合同、监理合同;有的工程不办理规划许可证、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和施工许可证,检查时才补办;有的政府投资工程一味压缩工期,甚至缩短设计周期。这极易导致工程项目设计上的功能不全或其他缺陷和施工质量隐患,造成工程质量内在品质的降低,运行后出现大量质量问题。
2.2由于市政工程的特殊性,往往重视工期而忽视质量。各责任主体不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或对强制性标准不熟悉。有的人认为,道路工程、排水工程与结构安全无多大关系,大不了坏了再修,人为地降低了质量。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资料与工程不同步,表格不统一,后补资料甚至出现假资料。
2.3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存在问题。现在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有些建筑企业搞内部项目承包制,项目部只给公司交管理费,这种类似转包挂靠的行为削弱了企业对项目部的质量管理,极易导致质量低劣;有些施工单位不具备相应资质,只好挂靠施工;有的以包代管,质保体系不健全;有的不按图纸施工,擅自变更设计。另外,随着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和结构调整,原来的许多分包企业逐步成长为总包企业,这些新兴的总包企业往往在分包工程的质量管理控制和现场施工质量控制上存在薄弱环节。
3加强市政工程管理的措施
3.1强化工程质量意识
首先应该增强工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每一项市政设施都是城市整个系统的一个零件,若缺了它,城市就像少了一条腿,若质量上出现问题,也将给国家和群众的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二是要学习和运用抓工程质量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质量水平。三是要用反面教材,给建设者们敲质量的警钟,“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口号应化为参与市政工程建设者们抓质量的自觉行动。
3.2坚持落实质量责任制
多年的实践证明,提高工程质量必须建立层层负责的质量责任制,实施项目法人责任制。勘探、设计、施工、材料设备供应、监理等要按照分工,对工程涉及的各个环节负责,并将责任分解落实到具体人的头上,出了质量问题,要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3.3建立科学合理、精干高效的市政工程管理体制
高效的市政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为“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体现责权利相统一、建管相分离、统筹协调与分级负责相衔接、综合管理、专业管理相补充的原则。特别是要请政府牵头,深入调查研究,理顺各管理部门的职责,明确各部门与市政建设部门的职责与关系,以建立科学合理、精干高效的市政管理体制。建立质量责任制,要结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按照不同的层次、对象、业务来制订各部门和各级各类人员的质量责任制,从而使全公司形成一个职责明确、覆盖全面、纵横有序、层次分明的质量责任制网络;建立质量责任制,一定要从本公司的实际出发,踏踏实实,力求实效,任务和责任应尽量做到客观合理以及具体化和数量化,以利于执行和考核;应有配套的质量奖惩措施,实行“质量否决制,且一定要落实到位。要根据质量责任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一定要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奖罚分明。
3.4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体系文件编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质量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配套的支持性文件,其中质量手册是整个体系运行的根本性文件,规范了公司全部质量活动的要求,对内是全体员工的质量行为准则。程序文件是规范公司各项质量活动如何做的标准程序,是质量手册的细化和再说明。文件的编写可按以下步骤来进行:
(1)找一个好的咨询公司,由咨询公司派人指导文件的编写工作;
(2)组成文件编写小组,指定手册和程序文件的编审人员,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编写工作;
(3)广泛收集资料,从中汲取有益的东西。这些资料包括通过认证的兄弟单位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等;
(4)编写小组要多方征求意见,认真编写文件,保证按期拿出满意的质量体系文件。
4结语
市政工程建设项目同其它工程项目相比有许多独特之处。首先是质量和安全要求高,市政公用设施使用频率高,人流、车流集中,其质量和安全是否安全可靠,将直接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综合效益。第二是工期要求紧,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市基础设施普遍处在急需改善和加强的状况,有限的资金大多用在关键地方,要求开工建设的市政工程项目往往是急于投入使用的,故要求尽早完工。随着市政工程建设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各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封闭式工程建设管理方式由于受管理体制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已很难适应当前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需要。建立健全质量和安全体系,对市政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确保工程项目的投资、进度、质量、安全等各项目标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