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导师岁数太小

毕业论文导师岁数太小

发布时间:

毕业论文导师岁数太小

你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没有水平,你就赶紧换个老师知道吧,因为你会发现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影响着你毕业以后的决定,你会发现在很多情况下,你毕业的时候都会做到一定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慢慢的你就会发现。作为一个有职业操守的人。毕业论文是可以为别人而奋斗的。

而30岁,年龄有点大,人的体力和精力跟不上,工作年限多了,基础知识早已忘却。再加上往届生基本上接触社会较多,也不便于管理,很多人功利性考研的又多,所以研究生导师更偏向于要年龄小的,特别是应届本科毕业生。在生活层面,30岁的时候考研,你就要面对家人的不理解,还得挤出来时间复习,确定自己的读研目标,这都是很难的事情。如果有家庭,还得承担家庭的责任。如果有工作,还得想清楚是在职考研还是辞职考研。辞职考研又该如何处理,在职考研又得如何努力?

所以说理想虽好,但是现实很骨感。不过,也有一些大毅力的人选择辞职考研,考上了985名校,改变了命运。但这毕竟是少数人,而更多的人在30岁以后,并不适合再读研了,他们更多的是为生活所累,对学术研究早已没了热情,也很难做出成绩来。

考研路上的成功只给那些有梦想和愿意努力的人!世事无绝对,虽然不建议年龄超过30岁的人考研,毕竟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都已经不适合读研了。但是也有不少超过30岁的人成功读研的!今年一位福州的姐姐以46岁的年龄成功读研,这其中不仅来源于她家庭的支持,还有她朋友的鼓励和帮助。这位姐姐报考的是福建师范大学的古典文献学专业,而且今年只有她一个人上线,其他的缺额考生都是从其他专业和学校调剂过来的。因为她工作过,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也知道自己读研为了什么,所以目标明确,知道如何努力和坚持,也非常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读研机会。导师们虽然会介意往届生的年龄,但是并不绝对,因为往届生有其优点,即使年龄很大,只要不断探索专业的方向和深入研究,也一样会被导师看重的!

如果说你的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没有水平的话,那么我认为这真的是非常难受的一种体验了,你需要去找一些更好的老师对你进行指导,或者是通过你这么长时间以来在学校所积累的人脉关系,找到一些更好的老师,这些都是比较有用的办法。

研究生的导师不喜欢年龄特别大的学生自己看你读的是什么专业,读的是什么样的类型的,如果你读学术型硕士,你的老师一般都喜欢应届生,尤其是第1次就考上的那种,喜欢这样的年龄越大的搞学术越不占优势的。

学术型硕士的老师会比较看重学生的年龄,甚至说会看重男生女生的性别,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学术型硕士以后你有读博的机会,专硕以后就是面向就业,专硕是不能读博的,想成为博士你只能考学术型硕士,然后你才能读博,但是你要是年龄比较大,你说读研究生的时候就25了,等毕业了你28了,你要是再去读博士,你可能毕业都30多了,你年龄太大了,老师也知道你那么大年龄也不太可能继续读了。

一般来说学术型硕士的老师他比较喜欢,要应届生第1年就考虑的这种更好了。比较喜欢要男生,因为男生承受压力能力比较强。同样的一个成绩老师更应该有男生的这是现实,男生一般来说脸皮比较厚,骂两句说两句没关系,但是现在女生好多都脸皮挺薄的,老师不想因为这个脸上麻烦,当然这只是很微弱的一个因素,两者条件完全一样的情况下才会有一丢丢的影响你不会考虑这么多,老师喜欢应届的第1年就考上的学术型硕士,因为这样他以后读博的话,毕业了也才28而已,年龄不大。

如果是专业性硕士或者说你读博士,那没有什么影响,自己大学的时候有个老师现在已经40多了还在读博士,因为他是研究生毕业毕业好多年之后觉得学历不太够用,然后又考了一个博士,但是人家考博士这无所谓的呀,以后我不会对导师带其他学生有影响,人家这么多年本身就是老师自我学习能力绝对是有的像研究生那就不行了,老师要花费很多的心思教导的。

学士毕业论文导师60岁

在中国,杨振宁的名字从知识阶层,到平民百姓,可谓家喻户晓。一位从事自然科学的学者具有这样宽泛的知名度,不仅因为他是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之一(另一位得主是同为美籍华裔学者的李政道教授),还因为他是1949年新中国建国以后第一个回国访问的卓有成就的美籍华裔学者。 合肥小男孩从厦门走进清华园 2001年10月29日下午,杨振宁应上海市海外联谊会邀请,在浦东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作《21世纪的科技》演讲后,又以“八十自述”为题即席演讲。他用亲切的语调对大家说:“按中国旧历的算法,今天我整整八十岁!” 台下响起一片深情的掌声…… 1922年,杨振宁出生在安徽合肥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家庭。当他未满周岁时,父亲杨武之先生考取美国公费留学,去了著名的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整整6年,他一直没有见到过自己的父亲,甚至不认识父亲。 6年过去了,父亲从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受聘于厦门大学数学系。母亲带着全家人从合肥老家出发,风尘仆仆地赶往厦门与父亲团聚。他们一路水陆兼程,途经上海。当杨振宁站在上海这座东方大都市的大马路上,望着生平第一次见到的往来穿梭奔驰的汽车,他的惊愕程度绝对不会逊于《子夜》里那位从乡下初到大上海的吴老太爷!尔后,他在下榻处,又第一次看到了手指一揿便会涌出哗哗流水的抽水马桶。这个富于想象的孩子第一次朦胧地感受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无比伟力! 父亲任教的厦门,是一个给杨振宁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他们家住的那栋小楼就坐落在大海的边上。在那段美妙岁月里,他看到了蓝天大海无穷无尽的变化,看到了伟大宇宙无边无际的奥妙。这片广袤无垠的天地,在杨振宁的心里,种下了对大自然、对祖国河山的深深情种,以及对探索自然奥秘的无穷兴趣。 后来,父亲受聘于清华大学,一家人又去了北平。 杨振宁在清华园生活了8年,这8年恰恰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青春岁月。杨振宁曾多次谈到,清华园的8年,在他的一生中留下了至为深刻的印象。过了半个世纪,20世纪70年代以后,他欣然应聘出任清华大学名誉教授。近年来,在他从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和香港中文大学退休后,他更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的完善和发展上。 当然,在这8年里,杨振宁也跟所有的中国人一样,亲历了日本军国主义入侵祖国东北三省事件,亲历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这段历史自然是终身难忘的。 卢沟桥事变以后两周,杨振宁与全家人一起回到了合肥。原以为会像上海“一·二八”事变后一样,日本人会撤退。但事与愿违,几个月后,日机开始大规模轰炸,回北平的梦成了泡影。 西南联大的感情链 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随后就是那场人类历史上野蛮血腥、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这是一段令杨振宁,也是令整个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耻辱历史。 烽火岁月里,父亲带着一家人从合肥经汉口等地到了昆明。杨振宁在那里进了西南联大,那所在战时极负盛名的大学。父亲也在那所大学任教。 西南联大由战前中国最有声望的三所大学合并而成,它们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天津的南开大学。 杨振宁在西南联大读了4年本科,尔后,1942年至1944年,还是在西南联大,他又完成了研究生学业。 杨振宁在西南联大读的是物理系。当时在西南联大任教的教授多为留学欧美归来的年轻博士。他坦率直言,在西南联大,最为成功的当推数学系,而给他留下印象最深的三位数学教授是:陈省身,华罗庚和许宝路。 说到物理系的老师们,杨振宁的眉宇间更是洋溢着一种难以抑制的怀念之情。那些当年亲手把他引入科学圣殿的业师们,都是中国物理学界不可多得的杰出人才哪! 杨振宁是一个非常念旧重情的人,对于他来说,师恩终身难忘。他十分尊崇已故的赵宗尧教授,80年代,他曾与国内的物理学界同行共同撰文,赞扬赵老师在物理学研究和教育中取得的重要成就。还有吴大猷和王竹溪教授,在杨振宁的眼里,这两位老师当年的教育对他的一生都起到了重大的影响。 杨振宁在上大学四年级时,曾就毕业论文一事求教于吴大猷教授。吴大猷当时给他出了一个题目:“群论在分子光谱学中的运用”,而分子光谱学正属于吴大猷本人当时的研究范围。在吴大猷的指导下,杨振宁完成了这篇论文。就在完成这篇论文的过程中,杨振宁第一次步入群论研究这一神奇之谷,群论在未来物理学研究空间中的重要地位,群论所展示的那种令人赞叹的奇特的美,在这位未来的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心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自此以后,杨振宁一生所从事的研究几乎都与群论有关。 从美国学成归来的上海籍教授王竹溪是从事统计力学研究的,一位优秀的教师对学生日后的学术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杨振宁一生从事的研究中,有三分之一的内容是统计力学。 韩愈曰,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杨振宁后来的事业,已被历史证明是超过了他的老师,但是,对他而言,没有这些优秀的甘为人梯的老师们,就不会有他杨振宁的今天。师恩难忘哪! 1944年,杨振宁在西南联大获硕士学位。同年,清华公费留美发榜,杨振宁榜上有名。 为了护照、签证等事,前前后后,足足拖了一年。父亲虽为教授,但战时持续通货膨胀,入不敷出,可谓捉襟见肘。迫于生活,杨振宁在等待出国的这一年里,做了西南联大附中的教师。他自然没有想到,这一年的教职,竟促成了他一生的美满良缘。 今天我们都同意,是她先看到我了 杨振宁说,他很感谢那一年的中学教师生活,因为那段生活使他对中学生、中学老师的生活有了真切的了解。特别是,在自己任教的那个班上,他认识了后来的太太、当时的学生杜致礼。 1945年,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杨振宁决定在印度加尔各答搭乘去美国的运兵船。等了两个月,终于等到了床位。于是,经地中海、红海和直布罗陀海峡……最后到达了美国。 “上岸至今,已经有56年了。”2001年10月,在浦东上海国际会议中心的演讲大厅,对着上千位听众、同胞,他十分有感触地说了这样一句话。 跟当年父亲一样,杨振宁也选择了芝加哥大学。他希望著名的物理学大师费尔米做自己的导师,结果如愿以偿。 费尔米在当时已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和实验物理学家之一,这位非凡的科学家同时在上述两个领域都做出了第一流的工作。 杨振宁在芝加哥大学念了两年半,获得了博士学位。尔后,又留校教了一年书。杨振宁在芝大的力学老师是当时年龄还不到四十的泰勒教授,那位泰勒后来被誉为氢弹之父。杨振宁记得,泰勒有一种非常反传统的性格。有时候,他会在走廊上拉住你,兴致勃勃地谈他刚萌生的一个新见解。而此后不久,他又毫无惧色地纠正了自己。也许,在泰勒的10个新见解中,有9个半是错误的。但这对杨振宁一生的科学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因为,科学研究,发现、揭示真理,这确实需要一种异乎寻常的率真和勇气,而在这份勇气中,自然也包括了敢于认识和纠正自己错误的自信和大胆。 离开芝加哥大学后,杨振宁去了普林斯顿研究院。这所独立的研究机构有二十几位专职教授,没有学生,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00多位研究人员。 杨振宁在普林斯顿呆了17年。这是他生命中十分重要的17年,在那里,他邂逅了自己在西南联大附中教书时的学生,后来成为他太太的杜致礼。 那是1949年的一次不期而遇。 “今天我们都同意,当时是她先看到我了。”杨振宁说。也许是太太不在身边,说这话时显得旁若无人。 邂逅的地点在普林斯顿的一家饭店。 “杨老师,你还认识我吗?”那天,杜致礼突然出现在杨振宁的面前,明眸含笑地问道。 人生的改变有时是从一句寻常到不能再寻常、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寒暄语开始的。 就像所有的有缘男女一样,这对年轻人很快坠入爱河。8个月后,他们喜结连理。 在普林斯顿研究院这块学术圣地中,最负盛名的人物,便是被公认为20世纪人类科学史上的骄傲的爱因斯坦,以及同样令世人高山仰止的科学大师奥本海姆。 在普林斯顿研究院的绿色草坪间,年轻的杨振宁经常能够看到爱因斯坦步行而来。他从来不开汽车,与他同行的,是他那位杰出的助手戈登。 与伟大的前辈同饮一池之水,自使杨振宁备享“开光”之泽,获益终生。 1957年,因提出“弱互作用下的宇称不守恒现象”这一重大理论,年仅36岁的杨振宁与他在美国的中国同行李政道博士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居世界一流科学家的行列。 在普林斯顿生活了17年之后,杨振宁收到了来自纽约的邀约函。纽约州正在筹建一所新的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这所大学的校长怀广纳贤才共襄盛举之心,盛情邀请杨振宁加盟,助其为新校发展出力。 杨振宁欣然受聘,前往石溪分校走马上任。这一年是1961年。 “乒乓外交”开启回国之门 1971年,在中美关系史上,先后有毛泽东邀请他的老友、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走上天安门、“乒乓外交”等震惊中外的大事,这一系列重要信号预示着中美关系解冻在即。 1949年以后,杨振宁一直与在上海的父母弟妹保持着联系。他曾经四度跟家人在瑞士日内瓦和香港等地见面。面对着这些世界名城的湖光山色,如画美景,与家人久别重逢的片刻喜悦却无从消除长期离别的苦涩愁情。 当他获知“乒乓外交”的信息后,立即给父亲去信,要求回国探亲。忐忑不安地,父亲将此事向有关方面作了请示汇报。很快,杨武之教授就接到来自国务院的答复:“欢迎!让你的儿子到中国驻法大使馆去签证。”当时中国和美国之间没有建交,许多中美之间的重大外交谈判都在巴黎进行。 就这样,杨振宁,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便成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成绩卓著的美籍华裔科学家回国访问的第一人。 杨振宁在上海华山医院见到了父亲杨武之。当时父亲已经罹病住院,但他气色不错,特别是见到爱子归来,更是喜出望外。 两年以后,杨武之教授在华山医院故世。这位老人离去时的心情当是安详自如的,因为他为社会、为祖国、为世界奉献了一个杰出优秀的儿子,而且,在他有生之年,终于能与远隔重洋的儿子在祖国重逢。 大饼油条摊的“粮票风波” 杨振宁1971年第一次回国,上海是他的第一站。他住在锦江饭店。 住进饭店的第二天一清早,他就被宣传喇叭给吵醒了。他随手取了照相机走出饭店。他看到,马路对面有一家大饼摊。好香哪!大饼,油条,还有豆浆、粢饭团,这里面,有多少儿时的欢乐,多少青少年时代的往事!他走近大饼油条摊,把手伸进裤袋,袋里有弟弟杨振汉头天晚上给他的一些人民币零钱。他看见一位中年妇女在舀豆浆。 “一碗豆浆多少钱?” “两分钱。” 掏钱。伸手接豆浆。 “同志,粮票——” “粮票,什么粮票?” 他一脸惊愕。对方却是一脸疑惑。 他一想不妙,回身就走。豆浆也顾不上拿了。 他继续漫无目标地走,略微显得有点心神不宁。忽然,他瞥见前面不远处那一长排修剪整齐的法国梧桐树中间,有一个小男孩的身影。一定是在摸知了——真像自己的童年哪!杨振宁一时童心大发,举起手上的照相机,便要把这动人的一幕记留下来。 “不要动!” 猛然间,他听到一声断喝。他的手一哆嗦,照相机差点跌出手去。 抬头望去,那是一张警觉的脸。很认真很执著。对方示意他站在原地不要动。 那是一个对许多事许多人保持着高度警惕的时代,站在杨振宁前面的是一位阶级斗争的弦绷得紧紧的市民。 那人叫来了一位正在茂名路上值勤的解放军。解放军是懂纪律的,他对杨振宁说:“你先站着,我去请示一下。” “误会了,这是我们请来的客人!” 幸好,一位锦江饭店的工作人员看着杨振宁从饭店大门口走出去,见他久久不归,便走出饭店张望一下,不想正好给杨振宁解了围。 一场虚惊。 风波过后,杨振宁的父母坚持让弟弟陪哥哥同住,以免再有什么希奇古怪的事情发生。 他把毛主席诗词看了10天 杨振宁那一年回国,到了很多地方。他发现,虽然当时中国很落后,城市居民只能勉强度日,但他们生活得很自信。 在北京,杨振宁故地重游,一呆就呆了10天。 他住在长安街的北京饭店。在他房间的墙上,挂着水印木刻的毛泽东主席的墨迹:“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杨振宁看着这两句诗想了很多很多。他的子女是美国人,而他自己、他的父母是中国人,他不能回避这样一个十分现实又十分敏感的问题,他不能不面对这些萦绕脑际挥之不去的问题。 他反复思考的结论是:中美之间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他,杨振宁,将竭尽己力,努力促进中美关系的好转。尽管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科学家。 回到美国后,这位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到各处作了多场演讲,身体力行地为中美两国关系的改善而奔走呼号。 1973年夏,已经步入晚年的毛泽东主席在北京中南海会见了杨振宁。 在这次会见时,杨振宁十分吃惊地发现,日理万机的毛泽东竟然对自然科学抱有十分浓厚的兴趣。那天,他跟杨振宁兴致勃勃地讨论了基本粒子的结构问题。 毛泽东把身子靠近杨振宁,兴奋地笑着,用一口浓重的湖南乡音告诉对方:在中国,那些古代哲学家们也曾试图解释过物质的结构。这位充满睿智的老人还风趣地引用了一些古典著作中的话,这一切激发了诺贝尔奖得主的很大的兴趣。 毛泽东伸出手指,比划着问杨振宁:“在你们的领域里,对‘理论’这个词和‘思想’这个词是如何用的?” 杨振宁显然给问住了,他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两个词之间的区别。他停顿了好一阵,向对方作了一个他自己也并不满意的答复。随后,话题又转入这两个词在中文和英文中的含义,并把它们放入物理学学术这个特定领域里加以比照,以找到这两个词之间的细腻区别。杨振宁认为,这一关于“理论”和“思想”的词义讨论似乎没有得出任何具体的结论,但令他印象至深。 中国在10年里有望问鼎诺贝尔奖 从1971年杨振宁第一次回国至今,已经30年了。 2001年的金秋,在上海西南角的衡山宾馆11楼,这位年近耄耋的老人轻轻撩开南窗的窗帘,显得十分感慨:短短的几年间,上海这座城市已经变得让所有熟悉她的人都认不出来了! 杨振宁已经有7、8年没有去上海了,他本想看看市容,唤起多年以前的记忆,但他已无从找到这座城市原来所给予他的印象,他看到的是一座全新的城市! 杨振宁认为,新中国已是一个新新中国了。 杨振宁还认为,中国在20世纪的科技进步非常之快,而且现在还继续保持着这种进步。再过三四十年,中国一定能够居于世界科技的前沿。 当谈到父母当年对自己的教育时,杨振宁十分坦率地承认,父母当年对自己的教育很明智。他小时候数学好,但父亲并没有刻意地向他灌输数学知识,上初一、初二时,还让一位著名的历史教授教他《孟子》。 对于当前出现低龄出国留学现象,杨振宁的看法很辩证:一个人的目标是在学术上和科技上有所成就,那最好的办法是在国内念好的中学和大学,到国外去念研究生;假如是求得将来的生活优裕,那么低龄出国的成功率比较大。 他还认为,中国的机会比外国的机会多。 他说:“清华的学生比美国大学的学生水平高。这话我不是随便讲的,是认真想过的。中国的学生数是美国的4倍,而中国的大学远远没有美国多。所以我说,哈佛大学学生的水平不能跟清华大学比。中国学生在美国念研究生,一开始有吃亏的地方,这是中国的教育制度太注意稳扎稳打所以导致学生的胆子小,一开始手脚放不开,时间长了,也就适应了,步子也快了。” 谈及中国科学家什么时候能够在本土问鼎诺贝尔奖,这位诺贝尔奖得主信心十足地回答:“20年完全可以,10年里希望也很大!” 他说,他对冯友兰晚年提出的“旧邦新命”论完全赞同。 “这是因为,今天的中国,在21世纪是一个新的国家,一个旧邦中生长出来的新的国家。对于21世纪的世界,这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哪!” 杨振宁 (Chen Ning Yang) 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中国安徽省合肥市。原籍安徽省原凤阳府。杨振宁的父亲杨克纯(字武之)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数学博士,回国后曾任清华大学与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主任多年。杨振宁1938年至1944年在中国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读书,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杨振宁的学士论文的导师是吴大猷,硕士论文导师是王竹溪。1945年赴美求学,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58年至1979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和波兰、美国等6所院校的物理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研究员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是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66年起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艾伯特·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1999年5月21日正式退休,石溪分校同日将理论物理研究所命名为“杨振宁理论物理研究所”,同年被该校授予一等荣誉博士学位。 杨振宁于1956年与李政道教授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因而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原理彻底改变了人类对对称性的认识,为人们正确认识微观粒子世界开辟了新天地。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大大促进了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研究。在粒子物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另外,杨振宁还是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诸多领域中重要研究方向的先驱和奠基人。 1971年以来,他多次到中国探亲、访问和讲学,同时努力帮助中国学者和留学生在美进行科研和学习,在促进中美科技交流和合作中起了重要作用。1998年6月,清华大学授予杨振宁为清华大学名誉教授,1994年6月他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 夫人杜致札(已故)是杜聿明的女儿,她是杨振宁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附属中学教书时的学生。他们于1950年结婚,生有两子一女:长子杨光诺、次子杨光宇和女儿杨又礼。 2004年12月24日,杨振宁与潮汕女子翁帆在汕头市民政局涉外婚姻登记处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

姓名:杨振宁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22年10月1日 籍贯:安徽合肥 学历:博士后杨振宁是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后来他的出生日期在1945年的出国护照上误写成了1922年9月22日)。他出生不满周岁,父亲杨武之考取公费留美生而出国了。4岁时,母亲开始教他认方块字,1年多的时间教了他3千个字。杨振宁在60岁时回忆说:"现在我所有认得的字加起来,估计不超过那个数目的2倍。" 1928年杨振宁6岁的时候,父亲从美国回来,一见面就问他念过书没有?他说念过了。念过什么书?念过《龙文鞭影》。叫他背,他就都背出来了。杨振宁回忆道:"父亲接着问我书上讲的是什么意思,我完全不能解释。不过,我记得他还是奖了我一支钢笔,那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 杨振宁读小学时,数学和语文成绩都很好。中学还没有毕业,就考入了西南联大,那是在1938年,他才16岁。1942年,20岁的杨振宁大学毕业,旋即进入西南联大的研究院。两年后,他以优异成绩获得了硕士学位,并考上了公费留美生,于1945年赴美进芝加哥大学,1948年获博士学位。 1949年,杨振宁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做博士后,开始同李政道合作进行粒子物理的研究工作,其间遇到许多令人迷惑的现象和不能解决的问题。他们大胆怀疑,小心求证,最终推翻了宇称守恒律,使迷惑消失,问题解决。杨振宁在1957年诺贝尔演讲中这样说道:"那时候,物理学家发现他们所处的情况就好象一个人在一间黑屋子里摸索出路一样。他知道在某个方向上,必定有一个能使他脱离困境的门。然而究竟在哪个方向呢? "原来,那个方向就是宇称守恒定律不适用于弱相互作用。" 杨振宁对物理学的贡献范围很广,包括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除了同李政道一起发现宇称不守恒之外,杨振宁还率先与米尔斯()提出了"杨-米尔斯规范场",与巴克斯特()创立了"杨-巴克斯方程"。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赛格瑞()推崇杨振宁是"全世界几十年来可以算为全才的三个理论物理学家之一"。 杨振宁谨记父亲杨武之的遗训:"有生应记国恩隆"。他在1971年夏,是美国科学家中率先访华的。他说:"作为一名中国血统的美国科学家,我有责任帮助这两个与我休戚相关的国家建立起一座了解和友谊的桥梁。 我也感觉到,在中国科技发展的道途中,我应该贡献一些力量。" 杨振宁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20多年来,他频繁穿梭往来于中美之间,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学术联系工作。他写过这样两句诗:"云水风雷变幻急,物竞天存争朝夕。"

杨振宁 (Chen Ning Yang) 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中国安徽省合肥市。原籍安徽省原凤阳府。杨振宁的父亲杨克纯(字武之)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数学博士,回国后曾任清华大学与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主任多年。杨振宁1938年至1944年在中国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读书,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杨振宁的学士论文的导师是吴大猷,硕士论文导师是王竹溪。1945年赴美求学,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8年至1979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和波兰、美国等6所院校的理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研究员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是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66年起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艾伯特·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1999年5月21日正式退休,石溪分校同日将理论物理研究所命名为“杨振宁理论物理研究所”,同年被该校授予一等荣誉博士学位。杨振宁于1956年与李政道教授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因而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原理彻底改变了人类对对称性的认识,为人们正确认识微观粒子世界开辟了新天地。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大大促进了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研究。在粒子物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另外,杨振宁还是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诸多领域中重要研究方向的先驱和奠基人。1971年以来,他多次到中国探亲、访问和讲学,同时努力帮助中国学者和留学生在美进行科研和学习,在促进中美科技交流和合作中起了重要作用。1998年6月,清华大学授予杨振宁为清华大学名誉教授,1994年6月他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夫人杜致札(已故)是杜聿明的女儿,她是杨振宁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附属中学教书时的学生。他们于1950年结婚,生有两子一女:长子杨光诺、次子杨光宇和女儿杨又礼。

是对历史有贡献,人家是美国人,对他的祖国,美国有贡献,看看和他一起出去的科学家吧,他呢?老了。不中用了,回来娶了小孩,开始走穴,唾弃!

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才25岁

选择一个好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对于研究生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他们会对研究生的研究方向、论文质量和未来职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下是一些选择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的建议:1. 了解教师的研究领域和经验:选择一个与自己研究方向相符合的教师,可以让研究生得到更好的指导和支持。此外,教师的学术成果和经验也是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2. 了解教师的性格和风格:研究生应该选择与自己性格相似或者互补的教师,以便更好地进行沟通和交流。此外,教师的指导风格也很重要,研究生应该选择那些能够给予充分支持和指导的教师。3. 了解教师的工作量和时间:研究生应该选择那些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来指导自己的教师,以避免出现时间上的冲突和指导不足的情况。4. 了解教师的声誉和评价:研究生可以通过查询教师的学术成果、评价和声誉等方面的信息,来评估其是否是一个好的指导老师。5. 与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在选择毕业论文指导老师之前,研究生应该与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他们的研究方向、指导风格和工作量等方面的信息,以便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总之,选择一个好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研究生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来做出选择。

没事的,指导老师不会为难你的,不用急...

我是08年毕业的,上半年就是在做毕业设计。我们学校的是学生自己选择老师,但是每个老师带的学生数量有限,所以如果过多学生选择同一个老师的话,那样就会有一部分被分配给别的老师。选择个副教授不是个坏事,用句比较不上台面的话来说就是“比较罩的住你”。这样的老师带毕业设计的经验会多些。自己的老师永远不会在毕业答辩的时候为难自己的学生,那样对他绝对没有好处。也许在准备毕业设计的时候对你的要求会严格些,但是这样对你毕业答辩顺利通过肯定是有好处的。别的老师看在你的指导老师的面子上也不会为难你。

论文指导老师选择不要专注于老师的头衔来选择导师。

在大概率的情况下,越有声望的老师,他就越可能没有时间来指导你,例如,当你选择院长的话时,但他可能太忙了,根本无法给本科生提供指导论文。当然,要做的是让其他老师或他的博士生带头。

最后,论文就要成型了,再看一遍。只要签上你的名字。(研究生毕业后,可以由教师扔给博士生)。

毕业论文的基本教学要求是: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处理数据和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使用;提出论点、综合论证、总结写作等基本技能。

毕业论文导师太水

她读研的时候,有一个同学选到了水货导师。整个研究生生涯没见过几面,导师就搞自己的,也不管她。毕业论文,自己选题自己做,导师完全没有过问。最后的答辩很顺利,她的导师很满意。

就一个感觉,天知道论文是怎么写出来的。成熟得理论没有,所谓的理论只是某些大牛的一个最新的概念阐述;最新研究文献少,而且都是概念型的;数据没有。。。具体论文写作过程,就是根据大牛的概念,把它量化,并自我找到研究方法,根据不存在的数据,写出一篇核心期刊论文和很有逻辑的毕业论文。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还很有见识的教育你,:“你的论文得自己想,老师的思路能成你的吗?”

有一种全部都要靠自己去努力,有时候研究出问题,导师还不能给出指导建议。已经不指望导师了。

真是苦不堪言啊,自己上研究生就是想着跟着一个不错的老师,然后自己心情彭拜,有着理想,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而今水老师,自己想有能力但使不出来。

毕业论文太拖导师

做人难,做科研更难,身为学生做科研是难上加难。在非全日制研究生提高毕业标准的大形势下,在「翟天临事件」的恶劣影响下,全日制硕博生的处境雪上加霜:不但毕业论文提高要求,连毕业要求发表的期刊论文也相应提高要求。这果真应验了那句老话:论文论文,学生的命根。凡事赶早不赶晚,发表期刊论文也好,完成毕业论文也罢,既然都跟学生的切身利益相关,那么学生着急上火,也是正常的。然而很多时候,导师不给力,好好的论文被拖起。这该怎么办呢?有的学生开启催债模式,围追堵截,处处紧逼;还有的学生变身嗜血狂暴,跟导师大吵大闹,撕破脸皮。为杜绝这种状况,构建和谐社会,营造新型社会主义师生关系,笔者悄悄制定了《关于硕博生催导师改论文的指导意见》。该意见仅供参考。关于硕博生催导师改论文的指导意见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前言无论期刊论文还是毕业论文,师生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肯定都想把论文写好改好发好发高。每个导师也都希望遇到一位积极的学生,跟自己达到学术探索的「同频共振」。因此,一位水平高,有想法,又能听得进建议的学生来催导师改论文,导师一定很开心,一定会积极予以配合,完全不可能存在抵触情绪。换言之,只要方法得当,导师大概率会按时保质地完成论文的修改工作。第二条 宗旨结合硕博生催导师改论文的现状,针对具体的方式方法和时机,为硕博生催导师改论文提供指导,减少该过程中不愉快的体验,维护师生亲密关系。第二章 准备与计划第三条 准备充足,计划可行作为催改论文的发起者,硕博生有必要在发起催导师改论文的行动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并制定可行的计划。第四条 认清自己须知导师们最害怕的,是那种只想催导师为自己解决问题,同时又不打算自己出力的学生。所以,在催导师改论文前,应先认清自己属于哪种学生。第五条 学生种类催导师改论文的硕博生种类如下:(一)充分消化导师先前表达的内容,完成后再催导师尽快讨论并给予反馈;(二)盲目积极,思考不成熟就已成文,并催导师改论文;(三)导师交待的工作拖很久,甚至催过几次都未完成,最终拿出完成度只有 1 分的论文,想让导师改到 10 分。第六条 导师对待不同种类学生的态度对于第五条第一种学生,导师很喜欢,觉得很靠谱;第二种学生,导师觉得也还不错,至少有上进心;第三种学生对导师而言则是一场灾难。第七条 引起导师反感的种类容易引发导师高厌恶的种类如下:(一)学酥体质,喜欢拍脑袋做决定,花一周写出小综述,就想让导师尽快改完尽快发表;(二)学渣体质,早先觉得离毕业还早,自己不着急,后来临近毕业自己着急,夺命催导师改论文;(三)学婊体质,自己偷懒实验做得少,论文不够扎实,却还想顺利毕业,甚至想早毕业。第八条 文献的准备在催导师改论文之前,需对相关领域的文献做广泛阅读,因为导师随时可能会发起讨论,万万不可在学术讨论中露怯。第九条 方案的准备既然是交给导师修改的论文,说明该论文并不完美。在催导师改论文之前,必须对论文现有的问题足够了解。相应的,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也有大致的准备。第十条 熟悉时间线无论是期刊论文,还是毕业论文,都有流程对应的时间线。硕博生在催导师改论文之前,应对时间线足够熟悉。一方面防止错过时间,一方面随时提醒导师所剩时间。第三章 方式方法与时机第十一条 催改强度切记不可对导师催得太紧。这会给导师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影响导师心理健康。第十二条 不可吵架案例:研究生小王某天很不开心,同学问他为何。他说:「我导师最近被我师姐一直催着改论文,昨天还吵了一架,导师受了不少气,他心情不好,于是迁怒于我。」第十三条 预约在通讯发达的今天,预约是一种良好的会谈习惯。催导师改论文也应尽量提前预约,并且要注意在预约后进行确认,以避免导师寻机跑路。第十四条 追踪对于习惯性躲避催改论文的导师,可利用社交平台进行追踪并展开围追堵截。国内就读建议使用微信朋友圈,国外就读建议使用推特或者 FB。第十五条 方式方法硕博生催导师修改论文,应注意方式方法,切忌单刀直入。直接问导师是否改完论文是最伤害师生感情的方式之一,其他各种类型的疑问句也多不可取。建议采用如下陈述句的主动方式:XX 老师,之前给您的论文初稿中在 XX 还有个小瑕疵,我重新查了下文献,没准儿可以 XXXXX,我一会儿把文献发到您邮箱里。第十六条 功底催改论文的方式方法与硕博生自身的学术功底直接相关。如果文献阅读量太少,基础太薄弱,说明不具备发表期刊论文或完成学位论文的水平,故不建议以任何形式催导师改论文。第十七条 时机好的时机是成功的一半(另一半是合适的方式方法)。不建议在用餐甚至聚餐时间催导师改论文,更不可半夜三更发信息或打电话催导师改论文。比较好的时机是只有两个人的电梯内,因为私密而狭小空间会拉近两人的距离,提高亲密度,进而增加成功率。第十八条 时间对于有拖延症前科的导师,硕博生务必留下充足的时间去「催」。如有读博之需要,可提前制定详细的导师培养方案,以免在关键时刻掉链子。第四章 反馈与跟进第十九条 明确终点很多硕博生对催导师改论文的操作流程存在误解,认为其终点是导师改完论文,这其实大错特错。催改论文的终点应是论文发表,或者顺利毕业。第二十条 及时反馈导师改完论文后,硕博生应及时反馈,保持互动。最忌讳的操作是,催导师改论文的时候非常 push,等导师给完意见让继续修改的时候,又一拖再拖。正是「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二十一条 反馈周期建议硕博生在得到导师的修改意见后,尽快给出反馈。反馈周期:小修改一周内完成,补数据等大修改一个月内完成。如果不幸未能快速完成,也应向导师及时汇报修改进度。第二十二条 分歧与新想法硕博生在修改论文时,想法难免会与导师的思路有冲突。当师生出现分歧时,应及时沟通,尽快弥合。在修改中产生的新想法,也务必第一时间与导师沟通。这样既能够让导师知道硕博生对论文很上心,同时又可趁热打铁地提高沟通效率,否则导师极容易很快忘掉论文的细节。第二十三条 反馈豁免若硕博生出现阅读和写作方面的语言障碍,导师可独立承担论文的修改直至发表的全部工作,但须先由硕博生本人写出书面申请,并出具相关证明。

咳咳,,留英的表示,非要说来不及找戴 ,写,也只推荐你找coursework的 戴,写,dissertation这个实在重要。。不负责的提一下,e s s a y PHD的戴, 写,听说口碑还可以。

你这个问题说实话没看懂。正常情况下,论文能不能发表,取决于论文质量。导师没有为学生提供论文发表一条龙的义务,不过可以对你的论文写作或投稿提供建议。至于能不能刊登,这不取决于导师。除非你的导师承诺肯定会发表。如果导师执意不发,那你就应该自立,自己去发表。祝你好运,望采纳

做人难,做科研更难,身为学生做科研是难上加难。在非全日制研究生提高毕业标准的大形势下,在「翟天临事件」的恶劣影响下,全日制硕博生的处境雪上加霜:不但毕业论文提高要求,连毕业要求发表的期刊论文也相应提高要求。这果真应验了那句老话:论文论文,学生的命根。凡事赶早不赶晚,发表期刊论文也好,完成毕业论文也罢,既然都跟学生的切身利益相关,那么学生着急上火,也是正常的。然而很多时候,导师不给力,好好的论文被拖起。这该怎么办呢?有的学生开启催债模式,围追堵截,处处紧逼;还有的学生变身嗜血狂暴,跟导师大吵大闹,撕破脸皮。为杜绝这种状况,构建和谐社会,营造新型社会主义师生关系,笔者悄悄制定了《关于硕博生催导师改论文的指导意见》。该意见仅供参考。关于硕博生催导师改论文的指导意见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前言无论期刊论文还是毕业论文,师生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肯定都想把论文写好改好发好发高。每个导师也都希望遇到一位积极的学生,跟自己达到学术探索的「同频共振」。因此,一位水平高,有想法,又能听得进建议的学生来催导师改论文,导师一定很开心,一定会积极予以配合,完全不可能存在抵触情绪。换言之,只要方法得当,导师大概率会按时保质地完成论文的修改工作。第二条 宗旨结合硕博生催导师改论文的现状,针对具体的方式方法和时机,为硕博生催导师改论文提供指导,减少该过程中不愉快的体验,维护师生亲密关系。第二章 准备与计划第三条 准备充足,计划可行作为催改论文的发起者,硕博生有必要在发起催导师改论文的行动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并制定可行的计划。第四条 认清自己须知导师们最害怕的,是那种只想催导师为自己解决问题,同时又不打算自己出力的学生。所以,在催导师改论文前,应先认清自己属于哪种学生。第五条 学生种类催导师改论文的硕博生种类如下:(一)充分消化导师先前表达的内容,完成后再催导师尽快讨论并给予反馈;(二)盲目积极,思考不成熟就已成文,并催导师改论文;(三)导师交待的工作拖很久,甚至催过几次都未完成,最终拿出完成度只有 1 分的论文,想让导师改到 10 分。

  • 索引序列
  • 毕业论文导师岁数太小
  • 学士毕业论文导师60岁
  • 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才25岁
  • 毕业论文导师太水
  • 毕业论文太拖导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