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毕业论文 > 传媒设计类专业毕业论文

传媒设计类专业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传媒设计类专业毕业论文

本文在对视觉传达设计师各个创作阶段进行了详细分析的基础上,从视觉传达设计师的非数字化创作时期及数字化创作时期出发,将个人创作的完全独立时期、合作创作时期和主导创作时期进行比较,得出了创作独立性不是一个单纯的线性发展的历史,而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变化的事件。文章最后讲述了关于认识创作独立性对于我们规划未来的现实意义。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书籍设计者维岑斯创造了“视觉传达设计师”这个名称,形容“使印刷传达有结构和视觉形式的个人活动”①行为。它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预示了视觉传达设计师工作方式的独立性。从传达设计开始的一个人独立工作的创作方式,到现在由自己决定创作概念并同他人合作的创作方式,设计师们的创作状态有了很大的变化。如何正视这种变化,正确认识到自己的创作独立性所处的状态,从而帮助我们更好的发展,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一 独立创作的视觉传达设计师 非数字化时代的视觉传达设计师在数字化设计高度发展以前,每一个设计师在设计创作时,基本上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人包干。他们通过一个人去探索主题的计划性,掌握用颜料绘画不容许有失误的技术能力,进行个人创作,直至完成作品。他们这种独立创作状态和现在处于学习阶段的视觉传达者的创作状态极其相似。正如我们所知,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并不长,很多的设计师现在依然从事着设计工作。例如:日本的田中一光、福田繁雄、户田正寿、南部俊安,波兰的Wieslaw Walkuski等。在欣赏他们的作品时不难发现,虽然不是在同样的时间、地点进行创作,但他们都具有相同的特征,即扎实的手绘功底,以及从他们独特的个人视角诠释的设计作品。正如户田正寿所说:“多少年前,在设计创作时,我基本上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人包干的。”②他们所处的正是非数字化时代的视觉传达设计师的一种普遍状态,即在创作概念、制作过程上拥有主控性的独立创作状态。相对与他们,数字化时代的创作者的独立性就有了些限制,但仍有这样的一部分人群拥有创作独立性,视觉传达学习者、独立创作的设计师占拥有创意独立性人群的绝大部分。 数字化时代的视觉传达学习者社会的不断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学习关于视觉传达的知识,掌握了如:Photoshop、FreeHand、Illustrator、Coreldraw这样的数字处理软件,期望能就此走入视觉传达的设计世界。他们大多通过进行假的设计课题,或参与非商业性质设计比赛的方式来学习。在这种脱离了市场运作的状态下,他们也同样拥有对创作概念上的主控性。最普遍的例子就是在学校学习的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当然还包括喜欢视觉传达这个活动的人。在中国平面设计在线设计长廊的竞赛传真③中的16个展示中,设计者不仅是设计师们,还有更多处于学习阶段的人们。对于同一个比赛命题,正是因为有了创作者在创作概念上的主控性,才有了这缤彩纷呈的设计。想在结束学习后继续保持其创作独立性,就需要定准自己的目标,是与人合作还是进行个人创作。最好能多观察数字化时代的独立创作者的创作与运营方式,结合自身的实力求发展。数字化时代的独立创作者同视觉传达学习者有所区别的是,数字化时代的独立创作者大多是应运市场要求和个人愿望而诞生的个人工作室的创立者,或大型设计公司的设计总监、艺术指导类的设计师。在市场的双向选择下,这些创作者依照客户的要求进行着设计创作,他们同样拥有对设计创作概念上的主控性,有时还不仅如此。户田正寿认为“作为艺术指导,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决定创作概念,定了概念之后,就要挑选合适的创作人员。挑选创作人员时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事,是一定要合适那个创作概念的。否则,即使那人再优秀,也还是不用为好。②”从他的观点中不难发现这类人的创作独立性已经发生了改变,更多的是对关键事宜的独立思考,且其垄断和主控性在此得到了一定的体现。不过这并不是说他们不需要合作,脱离社会的设计是不存在的。以上三类视觉传达设计师虽在创作方式上有所不同,但数字化时期和非数字化时期的设计师有一个本质上的相同点,就是他们都是独立的创作者。但正如历史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样,设计师的独立性也是不能用是否数字化来区分的,它始终是个发展的事件,独立性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就是对这种螺旋形运动的事件的分析。二 视觉传达设计师创作独立性的变化成为一个视觉传达设计师就如同其他专业的人一样,都有一个学习的过程,因此从历史的普遍性上讲,他们大多都有过如下的几个时期:技术上学习,思想上独立的创作状态→技术上合作,思想上也合作→技术上合作,思想上独立的创作状态。我们不难发现这其中有个循环的变化。但设计师的这种循环和一般时间的那种线性链接的循环是迥然相异的,不光是设计师个人上的不同,更大的不同在于现代社会融合的趋势使得设计师们的独立创作状态,在不断的复杂互渗之中有别与最初的独立状态。个人创作——即完全独立状态这是一种完全按照个人的意念、愿望来进行创作的状态。学生的创作和部分设计师的意念创作,还有一些为自己进行个人推广而进行的创作状态都属于这个范畴。追求和表现自己独特的观念、认识,并创作出能有效体现设计思想的作品,是这种创作状态存在的根本原因。维也纳的设计师卓思乐认为:“设计必须有个人风格,并传送艺术信息,个人的演绎最为重要。”④他的话在很大程度上描述的正是个人创作状态的设计师们的心里所想。这种状态如果向极端发展就会造成设计师的理想与市场的脱离,但如果发展得好就会获得巨大的成功。我在对艺术资源网世界设计师中列举的54名设计大师的统计中发现,仅有丹·赖辛格、塔帕尼·阿尔托姆、小岛良平、约瑟M·特里亚、松永真5位设计师在设计公司或广告部门工作过,其余的49名设计师要么在学校任职,要么就在毕业的时候就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或协会。他们大多都通过参加各种国际性展览来展现自己,其作品也大都被各博物馆和美术馆收藏。这可以说是个人创作状态成功方式的具体例子。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事物的背面,随着社会的发展设计被放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上。于是,一些设计师便产生一种“救世主”的心态,似乎一切问题都可以通过设计来解决,他们往往认为自已的思想走在普通消费者之前,而消费者根本不懂设计,因而不屑于了解消费者的思想,反而责怪消费者不懂得欣赏自己的设计,就象一个孤芳自赏的“现代艺术家”。沃尔特·格罗庇乌斯在1922年就曾意识到这点:“我们都很清楚。我们周围的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以我们发展中的哲学为后盾的。”⑤包豪斯也曾意识到这点——“一旦包豪斯失去与外部世界的工作及其工作方式的联系,它将成为怪人的避难所。学校有义务训练那些清楚地了解他们所生活的世界的本质的人和那些有能力用他们的综合知识和想象力来创造能够象征这世界的典型形式的人。”⑤因此,我们应尽量避免进入这样盲端的个人创作当中。应当记住设计最终是为传达信息,传播资讯,与客户、技术人员以及更多的相关人员的合作能够更好的实现设计的最终目的。至于怎么样既保持创作独立性又能实现最佳的传播,在合作创作及主导创作的分析中有详细的说明。 合作创作——参与创作但服从创作概念的制作合作创作讲的就是合作,同客户合作;同设计同行合作;同需要我们的人合作。它同个人创作有着一种承接的关系,当然那种“我如何去想,决定了我怎么去设计”的想法在此是绝不适用的。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进入公司后的设计师大多从事的是局部的设计与调整,对于创作概念的决定上处于被动的位置上。只有在设计师在做自我推广时,才恢复到独立创作的个人状态中。当个人创作状态的学习者初融社会时,就会面临这样一个需要转变态度的时期。自动装置(伦敦皇家美术学院研究生视觉传达课程的产物)认为:“设计必须与客户合作,必须鼓励对话与增长创意,以建立吸引人们目光与注意力的支流。每个设计都以平等的方式处理,每个解决方案都是一个不断发展中的对话的自然而然的产物。”⑥“骑工作室”始终把同客户的交流作为他们创作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在《非常设计——世界著名工作室作品展例》所列举的42个工作室里有5个象这样明确指出同客户合作重要性的工作室。在与客户合作的基础上最大的变化就是创作概念的主控性上的转移。大多没有社会实践经验的设计师,最初进入公司的时候只是整个设计流程中的一个工作部分。从文案创意到设计中的美工、设计师、美术指导都是服从于创作概念的。如果说一个设计分为:构思过程--创造事物(或产品)的意识,以及由这种意识发展、延伸的构思和想法。行为过程--使上述构思和想法成为现实,并得以最终形成客现实体(或产品)的可行性判断和形成过程。实现过程--以最合目的性、实用性和经济价值为目标贯穿于整个设计活动.并将完成的事物(或产品)实现其所应有的综合价值。处于合作时期的设计师大多就只是行为过程的执行者。这个时期也许压抑了很多设计师的个人化语言,但我们依然有展示自己的空间。台湾有一个名为“垃圾桶里的创意”的设计比赛,所有只要你自己认为是好的设计,不论是被主管还是老师枪毙过的作品都可以参加。它宽泛的参赛资格(只要对创意工作有兴趣,不分社会人士或学生,黑秀网会员或非会员皆可参加。⑦)就是为了提倡不论在什么时期都应重视个人的创意,而这正是对创作概念主控性追求上无时期差别的体现。正是因为设计师们对创作概念上的独立性追求,这种参与创作但服从创作概念的创作时期一般被作为一个向主导创作发展的缓冲期。主导创作——构思独立制作合作的状态 在社会不断强调设计重要性的当今,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他们在创意构思上独立,在制作上合作,这就是设计师创作独立性的另一种状态。例如:“假发”工作室在给大西洋唱片公司制作的唱片标签与标志的案例中,“假发”工作室的设计师迈克尔·罗宾森先是同摄影师合作,接着请照片处理师合成照片取得了乐队想要的效果,最后同其他的设计师合作制作了乐队的标志。⑥他决定了创作概念,在定了概念之后,挑选了适合的创作人员,虽然合作创作贯穿了整个设计,但我们更应看到他对整个设计的主导性。同样从户田正寿对挑选创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当中,我们不难发现,对于创作的主导性是一个贯彻于每个细枝末节的。用迈克尔·罗宾森的话说,主导创作就是:“先有一个理念,然后让很多有才华的人来分工完成。”⑥它与完全独立状态的制作相比集众家之长的设计具有相当的优势。它既能体现设计师独特的设计想法,又能补充制作上的不足,有时还能帮助设计师从被动转换到主动设计的状态。即,策略型设计。“韩湛宁:成为一个平面设计师的初期困难吗?做为一个闯入者,你如何被大家所接受,你又是如果开展业务的?欧宁:在我决定进入设计界的时候,我已胸有成竹。我不想象这个行业的大多数人一样,听命于客户的要求,因此我独立开发自己的设计项目。《北京新声》原计划是一个独立出版物,我投了一点钱用于前期的采访和拍摄,后来它得到湖南文艺出版社的支持,它完全是一个百分百体现我自己意念的项目,出版社未加任何意见。对于创作型的人来说,创作比经营更加有趣,我不想失去这种乐趣。”⑧可以说有这种想法的设计师不在少数,福田繁雄就曾在西门子移动创意营中解释过,为什么他没有工作上的助手一直都是一个人创作,“创作是那么的有意思,为什么要把这么有意思的事交给别人去做呢?”可见设计创作的乐趣正是主导性创作者所拥有的,设计师们处于个人创作时期拥有过,在合作创作时期失去了。但视觉传达学习者同样也可以进行主导性创作。也许他们有一个很好的创意,但在技术上却不能达到当初的设想,这时候寻求技术上的合作将创意最终通过最好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创作也可以认为主导性创作。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完全可以通过合作进行弥补,最重要的是不成熟的创意和想法可以在磨合中逐渐完善。即实现了最初的想法,又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更学会了怎么与人合作。三 创作独立性的现实意义通过观察视觉传达设计师个人创作、合作创作,以及主导创作三个时期,我们看到视觉传达设计师创作独立性变化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个人在面对社会需求和创作需求上的转换。目的性可以作为一个坐标,如同文化有回归和超越的两种动机一样,独立性的变化更多是一种超越。从个人创作时期发展到合作创作时期是因为技术上的不足,以及人生积累上的匮乏导致;当设计师们在积累了足够的基础后,便又从合作创作时期转换到主控创作时期,这个转换意味着处于这一时期的设计师们已经将他们的目的转为对设计创作的主控性以及设计创作乐趣上的追求了。创作独立性是具有普遍性的,表现无非是三种:一,一直保持个人创作状态完全没有进行反复变化就自我超越的一群设计师们,这样的人有福田繁雄、GUNTER RAMBOW以及在完成学习阶段后就直接在高校进行教育工作以及各个设计组织的创立者等等;二,完成从个人创作到合作创作,再到主控创作三个时期的设计师们,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变化历程;三,就是从其它行业转入,直接进入了主控创作时期的视觉传达设计师,欧宁、图形大破坏工作室的成员们便是其中的佼佼者。针对个人需求上的转换,每人的经历又个有不同,用一与多的辨证关系来说,我们可以从中寻找到自己的一个定位以及发展方向。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这三种状态的交错性,对于属于数字化时代的我们更要能随时调整独立性的状态才能更好的适应发展。在个人创作时期的学生个人创意的发挥应该处于独立的状态,在不断吸收知识的基础上发挥个人创作意识,开动个人的潜能是为将来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掌握好各类设计技能、知识,也就给自己摆脱步入合作创作时期创造了一个机会。当然连纯粹的自我都不存在,我在此所说的独立都是相对的,是指设计创作概念上的。前面说到过学习阶段的主导性创作,应被更多的重视,通过这样的锻炼我们能在协助他人的创作中将合作时期提前化,也能进行主导性创作的锻炼。当视觉传达设计者们依然缺乏商业社会的实际经验时,就应该进入合作创作时期,这样既可以学到知识、积累经验,又能避免设计师步入“现代艺术家”心态的盲端之中。学会合作,就是这个时期的首要任务。正如蒋华所言“设计作品不仅仅是做给设计师自我欣赏的,而是涉及到其它很多方面,比如涉及到最本质的传达与沟通,涉及到基本原则和技巧,涉及到客户与受众,因为设计本身是商业行为,它需要设计师与其他人之间的交流。”⑧在商业味十足的设计行业中,如何与顾客沟通?这段话也许能教会我们怎么调整我们的位置“我们首先要以朋友的心态顾客沟通,交流和讨论。这样才能真正了解、理会顾客对设计的构想和最终达到的效果。‘融合与沟通是关键’,先听顾客的想法,再提自己的观点,真正做到‘不去说服你,尽量靠近你’。要在尊重顾客个性和喜好的前提下结合自己的创意,通过讨论达到共识来设计作品,只有这样才能在设计中创造出与顾客的期望相近而又体现了设计师的水平的作品。如果顾客对设计方案有些不同意见、见解。应当与顾客交流感情,取得共识。但绝不能用‘外行’为理由指责顾客的想法。如果设计师能拿出正反两面的范例,与顾客进行交流,即不盲从盲顾客的观点,又注意从实用美学角度对顾客耐心引导,只要方法得当就会取得顾客的理解,从而双方达成共识。”⑨在这个时期,设计应归位到原点,设计的目的依旧是传达信息,传播资讯。此时的个人推广与商业创作是一致的,“潘沁:我们认为艺术性的设计与商业性的设计是一致的,是共通的,平面设计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即——传达。”⑧另一方面,就是注重设计家自身的个性修养,而个性修养则是设计师在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而成,这个过程越有弹性,这种对周边作品的吸纳也就越有效,对作品的排斥也就越小,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个性积累本身对个性发展有一种推动作用,而个性的发展又能使自身的个性积累日益丰富。积累到发展是一个过程,维护这个过程是相当重要的,它是将来的主控创作时期的基础。可以说,通过合作时期的锻炼过后,已经能够认清自身的能力并积累了足够的阅历向主导性创作发展了。学习阶段的主导性创作同经历过合作时期后的主导性创作在创作的主导性上是一致的,但从实践上又有所区别。学习阶段的主导性创作带有更大的未知性发展。就我为例:我的毕业创作构想是通过照片的flash展示构建一个完整的我。完整是指通过镜头展现别人和我眼中的我的外表、个性特点,通过寻找共同点来表达我的各个方面,从而完成一个从外在环境到内在性格的摄影作品的体现,并通过flash的互动和背景音效使观者达到立体的感官理解。这个设计的定义一开始就明确了他人的参与,因为是表达她们眼中的我,在摄影图片的形式上我就不能进行干预只能在内容上制定一个概念。对比户田正寿“定了概念之后,就要挑选适合的创作人员,……一定要合适那个创作概念”②的标准相比,学习阶段的主导性创作在合作人员的选择上有很大的局限,这就要求在学习阶段主导性创作者在保持概念的同时更好的寻求合作。再从创作目的上对比,我的毕业创作是进行一个个人性探索,而户田正寿说“艺术指导要做的不是按着个人爱好去做事”②,这就是说进入社会化以后的主导性创作相比学习阶段的有了一个实用性的限制,创作目的从自己角度出发的创作转换到了从观赏人群出发的创作。最后对比修改完成阶段,户田正寿认为“最后到了开始印刷的阶段,从这个时开始艺术指导开始进入真正属于他一个人的世界。是否完整地表现和反映了自己所要的那种画面感觉?……在这个过程里,作为艺术指导向他挑战的是他自身,他要战胜的也是他自己”②,他说到的属于他一个人的世界在学习阶段主导性创作时期也是同样的,但不同的是在照片素材收集完成后我就进入了属于我一个人的世界。当然这个是只是个个案,但主导性创作是一个学习阶段中后期最应采取的创作方式,融合技术上的积累进行创作、合作能更早的适应步入社会后的各种环境。四 结语作为数字化时代的学习者,面临的是即将步入社会后的双向选择,确立自己的目标也许并不困难,但维持理想也不是那么的容易。一个视觉传达设计师只有记住个人创作时期对设计概念上独立构思的状态,并在合作创作时期依然能维持这种个人性思考,才能最终发展成为一个优秀的独立创作人。且我们当注意到创作独立性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在变化中掌握好构思独立性及协同创作时的合作的角色转换,正确处理个人在面对社会需求和创作需求上的矛盾,避免脱离社会进入孤芳自赏、锢蔽自封的怪圈也是所有的视觉传达设计师应当注意的。虽然设计师的创作状态在不断的改变,但设计的目的始终是一致的,那就是传达信息,传播资讯。表达个人思想的传播和为客户进行的传播是不一样的。在主导性创作时期不论是如何进行主控,合作都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在学习阶段在发展个人创作的同时也兼顾着多进行主导性创作的尝试,能帮助我们提前适应步入社会后的工作、学习。适应社会最主要的就是要学会同客户合作,让我们记住这句话“设计必须与客户合作,必须鼓励对话与增长创意,以建立吸引人们目光与注意力的支流。每个设计都以平等的方式处理,每个解决方案都是一个不断发展中的对话的自然而然的产物。”视觉传达仍在不断的发展,视觉传达设计师创作独立性也在不断的改变,随着设计师自身的不断进步,及对创作独立性上不同程度上的追求,创作独立性应同创意、技法一样被人重视。人们通过了解它,认清自身所处的创作状态将作品发挥到最佳的水准,并更好的计划未来同视觉传达一起发展。

篇一:设计题目:新闻专题娱乐化现象走向研究 1 毕业设计的内容和意义 1, 理论意义 在我国新闻界,日益明显的新闻专题娱乐化趋向已形成一种潮流,大有左右新闻传媒之势.有人对此持反对意见,将新闻专题娱乐化视为洪水猛兽,认为新闻的娱乐化必将导致媒介的庸俗化; 也有人完全赞同,将新闻专题娱乐化看作争取受众和市场的法宝.应该如何看待当前愈演愈烈的新闻专题娱乐化现象这需要我们深入用传播学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好新闻与娱乐的关系 2, 现实意义 对新闻专题娱乐化倾向的影响,可以说国内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人对新闻专题娱乐化持反对意见,视其为洪水猛兽,认为"新闻专题娱乐化"将导致传媒流于庸俗,最终使传媒的权威下降,公信力丧失,甚至危害社会风气.而有的人则将"新闻专题娱乐化"当作争取受众和市场的法宝.有的人认为新闻专题娱乐化有利又有弊,既要杜绝其负面影响,又要充分发挥其优势.]新闻专题娱乐化已经成为中国的新闻传播业界的宠儿,这一现象之所以会在中国成为一种时尚,不单是步世界传媒发展之后尘.中国新闻专题娱乐化现象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2 文献综述 1, 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目前,我国理论界对新闻专题娱乐化无简单明确的定义,一般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来加以阐述:内容上,偏向软新闻(西方媒介称之为"大众新闻")或尽力使硬新闻软化.其表征是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从最初强调新闻写作中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加强贴近性,衍变为一味片面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以上阐述强调了新闻专题娱乐化现象的三点特征:一是内容上注重软性新闻,二是挖掘硬新闻中的娱乐性因素,三是形式上强调吸引力. 2, 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美国新闻界出现了新闻与娱乐融合的趋向,这种新闻专题娱乐化现象根源有二:快乐主义原则是笃信个人主义的现代美国人追求的目标,受众的新闻消费行为同样如此,这是其社会基础;传媒市场化使公众利益向商业利益倾抖,利润化的原始动力使媒介完全受"大数法则"支配,原先新闻选择与制作的新闻理念为强调受众广度,制作成本及与利益集团利益冲突程度的市场理念所取代.由此,美国新闻专题娱乐化有其必然性. 3, 国内研究的综述 对"新闻专题娱乐化"概念,目前学界还没有一个标准的或令人信服的定义.概要地说,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或尽力使硬性新闻软化,即所谓"硬新闻软着陆".娱乐性节目比例大量增加,严肃新闻节目的比例下降,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 3 工作计划及方案论证 1.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定量分析是目前世界各国传播学研究普遍采用的方法,它的优点是标准化和精确化程度较高,逻辑推理严谨,研究结构更为客观准确.在论文中,主要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通过对新闻专题娱乐现象的这些统计量的解释形成评价结论. 定性分析可以比较完整地把握研究对象现状,深入了解内部运作的过程和行为.本论文中将采用观察,访问等方法,收集有关调查对象各种特性的文字资料,经过分析后对调查对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 2.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和预测性研究相结合 在论文中,将有对选择一些个案的描述性研究,并且对这些描述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使人们更深一步对财经日报发展现状有所认识和了解,把握新闻专题娱乐化的发展脉络,并且寻找影响其发展的症结,并对其未来发展作一预测. 3.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是研究的一种类型,是对印刷文字,影片,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中显性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一项研究技术.通过对各类媒介新闻专题娱乐化的内容分析,对其发展变化,趋势各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 (1)选题,定题:2008年3月20日; (2)资料查询:2008年3月21日至2008年23日; (3)写出开题报告及提纲:2008年3月24日; (4)初稿:2008年3月24日初至2008年4月25日; (5)第二稿:2008年4月25日; (6)中期检查:2008年5月20日; (7)定稿:2008年5月26日; 4 参考文献 [1]. 林晖:《市场经济与新闻专题娱乐化》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第2期 [2]. 史安斌:《美国电视新闻专题娱乐化的四个趋势》 [3].李希光.畸变的媒介(修订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李良荣.娱乐化,本土化――美国新闻传媒的两大潮流[J].新闻记者.2001(3). [5].[美]希伦・A・洛厄里.梅尔文・L・ 德弗勒.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第三版)(中译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林晖撰写:《市场经济与新闻专题娱乐化》,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1年的3期; [7].张国良主编:《新闻媒介与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 参见《每日新报》(2002年6月初); [9] 参见南方网(2002年10月28日); [10] 参见《中国日报》网站(2002年10月30日); [11] 参见《北京青年报》(2002年10月30日); [12].《娱乐新闻和新闻的娱乐化》 [13].《美国早间电视新闻节目透视》 [14]黄 开民,周艳主编《中国传媒市场大变局》,中信出版社 2003年8月第一版P170 [15].《外国新闻事业史》张允若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年10月第一版 篇二: 1.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当今影视行业正处于竞争激烈的年代,而随着计算机和电讯急速发展,影视制作与多媒体已经结为一体。目前各行各业对活动影像的需求大大增加,尤其是大企业、大机构,纷纷成立媒体制作部,借助活动影像进行形象树立、产品推广和促销、内部管理、员工训练等活动。近二年,多媒体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专门从事广告片制作,纪录片拍摄,企业推广,多媒体教学,互动节目制作等。 二:在影视作品中影视合成最关键影视合成技术就是将多种来源不同的素材混合成一复合画面的技术处理过程。影视合成主要体现在节目的包装,包括片头片尾动画,片花演绎,字幕、logo的花式。影视作品中若干个不同内容的画面, 通过合理组接, 构成一个个完整的蒙太奇段落。 三:影视创作者而言,单个画面就是词汇和句子, 而画面的组接技巧则是语法和修辞。因此,影视创作必须要掌握好影视合成处理技术。研究影视合成技术的常见处理方法及探讨数字化影视的意义将动画的创作理念、创作方式和科技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有机结合,培养我形成一种系统性的、创造性的专业思维习惯也可以锻炼我将理论联系实践的动画操作能力。 我比较热衷于影视艺术,通过这次毕业设计可以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不仅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也让我对影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以后的事业有所帮助。 2.已了解的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自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随着计算机硬件环境和视音频我软件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录像节目的后期制作进入数字时代。其特点是采用了在线和非在线的非线性我,视频我的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压缩技术的实用化的使脱机我和非线性我成为可能。 二,市场资源丰富,但是国内的作品还不是很成熟,对于人才方面更是缺乏。 三,动画及多媒体产业具有当今知识经济的特征,涉及文化、艺术、科技、传媒、出版、商业等多种行业。在欧美、日韩等国家,已经形成了完整成熟的产业链,形成了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结构,为动画及多媒体产业带来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影视是一种媒体,也是媒体的一种,所以它根多媒体技术专业与影视媒体艺术专业是有本质上联系的!媒体专业是比较广泛的! 当前,后期特效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电影制作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后期特效就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实现的电影特效。 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影视后期制作就是对拍摄完的影片或者软件做的动画,做后期的处理, 影视制作使其形成完整的影片,加特效,加文字,并且为影片制作声音等等。 合成技术就是将多种素材混合成单一复合画面的技术处理过程。既要又好的素材更要熟 熟悉影视合成处理技术。 1:获取影像 通常用肉眼来观察周围的世界,由于我们可能会用某种摄像机来拍摄一些类似的影片,所以我们也需要学习摄像机是如何感觉这个世界的。最重要的是要记住在使用摄影机就是用来拍摄场景的表达.距和视角合成师处理的的一个任务就是提取出元素并决定它们在场景中的深度位置。视角的不同是由于场景从两个不同角度进行拍摄的缘故。如果我们靠近或远离某个指定场景,场景内的物体间的空间关系也会随之改变,会扩大或压缩,一个很常见的错误概念就是认为差异是因为使用不同镜头拍摄的缘故。事实上确实不同焦距的镜头可以用来表示这种差异,但是认为镜头只是用来对场景进行一定量扩放的简单装置。 2:影像的合成处理 在合成中,来源的素材肯定是不一样的,要构成同一画面,必然要经过的一步就是调色,谈到调色,现在在premiere pro中,就开始引入了After Effects的内核。影视剪辑是影视创作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每一部影视作品都是由若干个画面组合而成。以FLASH的小动画穿插。 4.本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进度安排 2011年9月 至 2011年12月:资料的查阅搜集整理及素材的搜集,确定影视合成作品的主题 2011年12月 至 2012年 2 月:总结遇到的问题并对作品进行修该和完善,影视合成作品初步完成,撰写毕业论文初稿 2012年4月:对毕业论文进行审查,为毕业答辩做好充分准备,提交毕业设计作品及毕业论文。 5.已查阅的主要参考文献 [1] After Effects CS4影视特效风暴 [M] 曹金元,徐志,周庆儒编著北京科海电子出版社 2009年08月 [2]After Effects CS4影视后期特效实例精讲(2DVD) [M] 思维数码编著 北京希望电出版社 2009年08月 Fash可以把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信息集成。在Flash中动画片断和场景的跳转都可以使用Action来实现控制,Fash提供了多种交互类型,可以创建出具有强大交互功能的课件,使用者还可以通过鼠标、键盘等输入工具与课件交互,为制作者提供的强大的功能满足需要。 [3] 影视后期:特效制作理论与实践 [M] 刘荃 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01月 [4] PHOTOSHOP完美创意设计Ⅱ [M] 点智文化 编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8年01月 Flash ActionScript 动画教程 [M] 皮特斯 著,王汝义 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年04月 [5] Adobe Flash CS3中文版经典教程 [M] 美国Adobe公司 著,冯晓艳 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年03月

1、首先论文内容:论文内容需简洁明了,突出主题。2、其次论据和论证逻辑要清晰严谨,逻辑合理。3、最后结构要严密分寸要恰当,如果不能使用前言、概述句,国家开放大学电信传媒毕业论文即可完成。

方面有很多的,大纲与大致写作方向

传统媒体专业毕业论文设计

将一种传播媒体推广到5000万人,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用了15年,而因特网仅用了5年。因特网诞生前后,一直是作为一个在国防、科技、教育领域使用的通信交流工具而存在的。直到90年代初期万维网(WWW)出现后,大量的信息源以超文本格式(HTML格式)进行全球链接,终于形成了一个跨国界的全球性新型媒体。联合国新闻委员会1998年5月举行的年会正式提出第四媒体的概念。1998年6月的法国世界杯、克林顿绯闻案,因特网以其特有的交互性,第一次压倒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确立了第四媒体的地位。 1999年第46届戛纳国际广告节将网络广告列为继平面广告,影视广告之后的第三类评奖形式,成为三大赛项之一。在中国,1998年6月国中网报道世界杯足球赛获200万人民币广告收入一事,标志着网络媒体广告在内地登陆成功。 一句话,网络和网络广告已取得与传统媒体和传统媒体广告相抗衡的地位。 一,传统广告媒体与传统媒体广告的特点 广告媒体众多,既有电视,广播,报纸等大众性传播媒体,又有路牌,灯箱,交通工具等户外媒体,以及POP,包装物,电话黄页,产品目录等其它媒体,甚至也包括人体,厕所墙壁等一切可资利用的"新"媒体,当然还有日益兴起的INTERNET媒体。其中,报纸,广播,电视是公认的三大传统广告媒体。通过这三大媒体发布的广告是主要的传统媒体广告。 分析传统广告媒体与传统媒体广告,其特点表现在: 1、覆盖域 任何媒体都有特定的传播范围与对象,如地区性的,全国性的,国际性的。覆盖域是在制定媒体战略,具体选择媒体时的一个重要指标。电视媒体的传播范围虽然广泛,但是电视广告对象针对性不强,诉求对象不准确。 广播广告的传播对象广泛,几乎是全民性的。而且还有相当数量的文盲无阅读能力,但可以借助广播获得信息。这是任何其它媒体都无法与之相比的。 报纸的传播范围比较明确,既有国际性的,又有全国性的和地区性的,既有综合性的又有专业性的。 2、到达率 电视,广播,报纸的媒体覆盖域都很广泛,而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获得各类信息的主要途径,广告主在这些媒体上投放广告,其到达率是比较高的。 3、并读性 并读性是指同一媒体被更多的人阅读或收看(听)。电视,广播,报纸都是并读性较高的媒体。 4、注意率 注意率即广告被注意的程度。 电视广告由于视听形象丰富,传真度高,颜色鲜艳,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并易于记忆而注意率最高。广播媒体的最大优势是范围广泛。报纸媒体覆盖域广,但注意率较低。 5、权威性 电视媒体,中央电视台与地方电视台的广告相比,前者比后者具有更明显的权威性。广播,报纸同样如此。 6、感染力 从现代广告信息的传播角度来分析,电视对于消费者的影响高于其它媒体,对人们的感染力最强。报纸以文字和画面传播广告信息,即使是彩色版,其传真效果和形象表现力也远不如电视,广播,感染力是最差的。 7、实时性 电视和广播是最适合做时效性强的广告的媒体,报纸次之。 电视由于设备等因素制约,时效性不如广播。但在电台发布广告受到节目安排及时间限制。 8、持久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三大传统媒体的持久性都不强--实时性强。 二、网络媒体和网络广告的特点 网络媒体具有传统媒体的特点,并且有自己的优势,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特点。 (一)、网络广告的心理优势 网络媒体和网络广告与传统媒体和传统媒体广告相比,其最大优势不在技术上,而在心理上。对网民的研究表明,消费者所以点击广告,心理因素是主要动因。网络广告是一种以消费者为导向,个性化的广告形式。消费者拥有比传统媒体面前更大的自由。他们可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是否接收,接收哪些广告信息。一旦消费者作出选择点击广告条,其心理上已经首先认同,在随后的广告双向交流中,广告信息可以毫无阻碍的进入到消费者的心理中,实现对消费者的100%的劝导。(当然,如果消费者选择不点击,就是100%的无效传播!) (二)、其它特点 1、覆盖范围广泛 它是由遍及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各种网络按照统一的通信协议组成的一个全球性的信息传输网络。从广告用户市场看,用户市场遍及世界各个角落,即使是一家小企业上网,都有可能一夜成为国际性公司。 2、信息容量大 在INTERNET上广告主提供的信息容量是不受限制的。不必顾虑传统媒体上每分每秒增加的昂贵的广告费用。 3、视听效果的综合性 网络广告由于先进的科技,具有了传统媒体在文字,声音,画面,音乐,动画,三维空间,虚拟视觉等方面的一切功能,实现了完美的统一。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广告在传播信息时,可以在视觉,听觉,甚至触觉方面给消费者以全面的震撼。 4、实时性与持久性的统一 网络媒体具有随时更改信息的功能,广告主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进行广告信息的改动,广告主可以24小时调整产品价格,商品信息,可以即时将最新的产品信息传播给消费者。 并且网络媒体也可以长久保存广告信息。广告主建立起有关产品的网站,可以一直保留,随时等待消费者查询。从而实现了实时性与持久性的统一。 5、广告投放准确 网络广告的准确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广告主投放广告的目标市场的准确性。网络实际是由一个一个的团体组成的,这些组织成员往往具有共同爱好和兴趣,无形中形成了市场细分后的目标顾客群。广告主可以将特定的商品广告投放到有相应消费者的站点上去,目标市场明确,从而作到有的放矢。而信息受众也会因广告信息与自己专业相关而更加关注此类信息。另一方面体现在广告受众的准确性上。上网是需要付费的,消费者浏览站点的时候,只会选择真正赶兴趣的广告信息,所以网络广告信息到达受众方的准确性高。

新闻传播专业论文如何定题目

首先看是什么专业的题目

其次根据专业和教授的口味来定

题目尽可能不要大众化

(一)选题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应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本科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长,选择适当的论文题目,但所写论文要与本专业所学课程有关。

(二)查阅资料、列出论文提纲

题目选定后,要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展调研和进行实验,搜集、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加工、提炼,然后列出详细的写作提纲。

(三)完成初稿

根据所列提纲,按指导教师的意见认真完成初稿。

(四)定稿

初稿须经指导教师审阅,并按其意见和要求进行修改,然后定稿。

以下题目仅供参考:

1. 试论大众传播受众权利的保护

2. 试论“媒介殖民主义”

3. 我们为什么喜欢上网

4. 浅论网络传播环境净化策略

5. 大众传播受众价值的再认识

6. 民营网吧生存状况思考

7. 试论网络时代的贫富差距

8. 试论互联网络中的舆论引导

9. 我国大众传播受众权益保障状况及思考

10. 由我国大众传播现状引发对“社会责任理论”的再认识

11. 受众行为对大众传播的作用

12. 我国大众传播内容与社会道德教化的冲突及思考

13. 试论网络传播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14. 论我国大众传播工作者的素质

15. 试论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并存状况下大众传播效果

16. 从蔡智恒网上小说看网络小说

17. 从《人生》和《平凡的世界》看路遥

18. 《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

19. 试论余华的《活着》

20. 试论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

21. 大众传媒与“少年作家”诞生与生长

22. 试论小说与其改编的电视剧间的互动关系

23. 试论受众对传媒的需求

24. 试析信息不对称的后果

25. 试论手机对传统传播理论的颠覆

26. 试析我国大众传播受众权益的保障状况

27. 试论传播媒介发展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28. 媒介为我们营造了什么样的世界

29. 职业记者的危机——互联网络、手机对记者职业的影响

30. 大众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31. 试析“易中天现象”

32. 浅析央视10频道“百家讲坛”的选题策略

33. 试论新闻的经济监督职能

34. 试论新闻的法制监督职能

35. 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研究(具体的作家作品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定)

36. 美学与新闻(具体题目同学自定)

37. 美学研究(具体题目自定)

38. 文艺理论研究(具体题目自定)

39. 从“富士康”事件谈新闻工作者的素质

40. 试论在权力和资本影响下的新闻现状

41. 从新闻的内容谈新闻美

42. 从新闻的形式谈新闻美

1. 论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平衡

2. 新闻传播中保障知情权与隐私权保护的平衡

3. 新闻侵权诉讼的应诉对策研究

4. 新闻侵权诉讼的防范与对策研究

5. “新闻审判”的中西比较

6. 论新闻侵权案审判中“公共利益”原则的适用

7. 对舆论监督引发新闻侵权纠纷的实质分析

8. 论信息公开制度对新闻采访权的保障作用

9. 论新闻媒体对保障公民知情权的作用

10. 试论新闻侵权的法律责任

11. 论报道自由、评论自由与“新闻审判之界限

12. 论传播权利的保障和救济

13. 对电视法制节目未来走向的思考

14. 如何克服电视法制节目的负面效应

15. 虚假广告的治理与媒体的责任

16. 电视名牌栏目的广告效应分析

17. 虚假广告治理的对策研究

18. 电视法制栏目的个案分析(选择某一法制栏目,如“拍案说法”或“今日说法”,进行分析)

19. 论“新闻审判”产生的根源

20. 论“新闻的真实”与“法律的真实”

21. 对新闻侵权案件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的思考

22. 论表达自由的限制

23. 论保障知情权与表达自由的实现

24. 论法制新闻报道的价值选择

25.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对新闻法治的价值

26. 论表达自由与名誉权保护的平衡

27. 论司法与传媒的良性互动

28. 论新闻记者的职业权利

29. 新闻自由的法律界限

30. 舆论监督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31. 论新闻媒体侵权的责任豁免

32. 宪法司法化与新闻自由权利的保障

33. 论新闻法制与党对新闻的领导

34. 政府官员的名誉权与舆论监督

35. 舆论监督中“公众人物”的名誉权问题

36. 对新闻侵害名誉权案件审判中存在的误区及其分析

37. 论舆论监督的法律界限

38. 论隐性采访的法律限制

39. 论广告传播对社会流行的影响

40. 广告对传统的性别偏见的固化作用

41. 对广告新闻化的思考

42. 盲目的偶像追捧与媒体的社会责任

43. 从传媒的影响力看“超级女声现象”

44. 从整合营销传播的视角看“超级女声现象”

45. “超女热”对文化的冲击及其分析——从“超级女声”到“梦想中国”

1. 报纸版面设计趋势分析

2. “厚报”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 “厚报”的产生与发展

4.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新崛起

5. 论大众传媒与和谐社会

6. 论报纸的形态及变化

7. 中英新闻标题比较

8. 论编辑思维

9. 对美国“新闻自由”的解析

10. 论新闻图片的作用

11. 论报纸头版的新功能

12. 论新闻标题的特点

13. 报纸新闻标题与网络新闻标题比较

14. 论报纸的新闻语言特色

15. 论传统报纸的走向

16. 论编辑的素质要求

17. 《重庆时报》的版面分析

18. 论新闻策划

19. 论报纸副刊的变化及作用

20. 报纸专栏分析

21. 论报纸评论的特点与作用

22. 论新闻编辑的创造性劳动

23. 论报纸编辑的隐性劳动

24. 论编辑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

25. 论新闻编辑人才的培养

26. 论编辑处理与舆论传播导向

27. 网络新闻编辑的特点

28. 对新闻编辑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29. 论编辑的人文情怀

30. 论毛泽东的编辑思想

31. 都市报的“同质化”分析

32. 论新闻的世俗化

33. 对当前新闻教育的思考

34. 论网络媒体中编辑的角色变化

35. 新闻的“软化”现象思辨

36. 论媒介品牌的建立及注意的问题

37. 论传媒的影响力

38. 论传媒的公信力

39. 论传媒的涵化功能

40. 解读施拉姆的“受众信息选择公式”

41. 网络时代的新闻编辑思维

42. 论新闻编辑的境界

43. 论新闻编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44. 论民生新闻报道现状

45. 论精确新闻报道

46. 论调查性新闻报道

47. 论媒介素养

48. 新闻评论现状分析

49. 论新闻编辑理念

50. 电视产业的困境解析

51. 报业生存现状分析

52. 论媒介产品走向媒介商品的变化

53. 论新媒体变革编辑方式

54. 论新媒体变革传播方式

55. 论新媒体变革传统媒体

56. 论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走向

57. 论传媒整合发展

58. 论网络新闻标题的特点

59. 论网络新闻编辑策划

60. 从美国成立新媒体部队看美国对信息自由流动的威胁

1. 简论新闻的意识形态性质

2. 新闻“真实”的本质探寻

3. 新闻语言特征论

4. 论新闻的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即从“三个代表”的角度来讨论“新时期新闻”的特点)

5. 试论新闻与哲学的关系

6. 试论新闻与道德的关系

7. 试论新闻与文学的关系

8. (从生活中某一具体的新闻事件)试论新闻的社会作用

9. 新时期“新闻种类”的再认识

10. 重新认识新闻与生活的关系——针对目前新闻界存在的“等新闻”现象感言

11. 新闻风格论

12. 新闻的民族特点初探

13. 新闻与文学的关系

14. 现代中国新闻流派初探

15. 新闻美学的理性探讨和认知

16. 从“接受”的角度来谈新闻的写作

17. 新闻“阅读”的心理机制探寻

18. 从“普利策”奖看中西新闻意识的不同

19. 再论新闻批评的性质和任务

20. 关于新闻评论性质的再认识

21. 新闻中的美学规则

22. 新闻传播与民族文化的模铸

23. 可视性新闻与语言性新闻未来的展望

24. 如何正确地认识新闻的“工具”作用

25. 新闻价值论

26. 论大众传播中的个性风格

27. 论新闻自由与自由新闻 ——关于网络媒体现状的思考

28. 论新闻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29. 关于当今中国新闻理论研究的思考

30. 应当正确地开展新闻批评——关于中国新闻批评现状的思考

31. 论新闻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32. 关于新闻的经济价值的思考——从中国资讯业的繁荣看新闻价值的另一极

33. 新闻学与传播学现实关系的正确认知

34. 大众传播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研究

35. 中西方传播理念之异同

36. 现代传播学论

37. 试论新闻的政治监督职能

38. 试论新闻的经济监督职能

39. 试论新闻的法制监督职能

40. 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研究(具体的作家作品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定)

41. 美学与新闻(具体题目同学自定)

42. 美学研究(具体题目自定)

43. 文艺理论研究(具体题目自定)

44. 从“富士康”事件谈新闻工作者的素质

45. 试论在权力和资本影响下的新闻现状

46. 从新闻的内容谈新闻美

47. 从新闻的形式谈新闻美

1. 传播效果浅论

2. 略论传播效果的提高

3. 传播效果评价

4. 博客管理初探

5. 中西采访技巧比较

6. 中西新闻价值观比较

7. 中西电视谈话节目比较

8. 中外电视新闻节目比较

9. 外国电视节目的借鉴与改进

10. 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风格比较

11. 广告的文化策略

12. 电视广告的现状与发展

13. 中国电视广告20年概论

14. 广告创意论

15. 广告的理性诉求与感性诉求

16. 新闻写作的创意

17. 新闻采访中的心理焦虑

18. 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

19. 从突然公司事件看记者的社会责任感

20. 新闻出版“气功热”反思

21. 民生新闻与社会和谐

22. 浅论突发事件报道

23. 社会和谐与新闻人的社会责任感

24. 科学发展观与经济新闻

25. 科学发展观与新闻传播

26. 社会和谐与社会新闻

27. 新闻报道与社会和谐

28. 隐性采访浅论

29. 独家报道浅论

30. 都市报的现状与发展

31. 中外动漫产生比较

32. 动漫创新初探

33. 法制新闻中的隐性采访

34. 新闻采访中的新闻侵权行为

35. 批评报道与新闻侵权

36. 科学发展观与科技新闻报道

37.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新闻

38. 浅论网络传播

39. 网络传播与社会和谐

40. 短信传播浅论

41. 新闻媒体传播比较

您的新闻传播专业论文具体是什么题目呢

有什么要求呢

论文是需要多少字呢

开题报告 任务书 都搞定了不

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写作过程顺利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可参考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选题如下:

新媒体环境下的品牌建设研究——以拼多多为例。

新媒体时代基层政府形象的定学号姓名位与塑造为例——以 XX市为例新媒体时代Vlog新闻的影响力。

当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转变后——定制化交互所带来的语言表达的变化新媒体传播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分析。

新媒体时代互联网企业危机公关管理研究———以马蜂窝旅游网为例网络综艺与传统综艺对比研究——以《火星情报局》与《天天向上》为例自媒体发展的现状及优化路径研究——以抖音为例。

浅析民俗文化纪录片的纪实性和艺术性——以《敦煌》为例。

针对 IP 产品的沉浸式VR影像设计与应用——以盲盒公仔《嫌疑人》为例。

论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反转的原因——以"榆林孕妇坠楼事件"为例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暴力的社会效应与思考。

选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自己感兴趣且有一定把握的内容,这样写的时候不至于一头雾水。

2、在确定研究方向之后,通过关键词全面搜集研究课题的相关资料文献,了解目前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3、选题范围不能过大,最好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

4、切忌空和泛。如果题目的观念模糊、研究方向不清晰就会导致论文的研究缺乏指导和依据,无法得出明晰的结论,更谈不上实践指导作用了,甚至可以说是毫无价值和意义。

5、要避开有争议性的选题。在选题时一定要避开具有争议性或者发展方向还不明朗的选题,因为这些选题的参考文献较少,所以极有可能会存在很多主观性的内容,而这有悖于学术论文的严谨和客观。

新闻传播专业论文如何定题目首先看是什么专业的题目其次根据专业和教授的口味来定题目尽可能不要大众化(一)选题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应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本科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长,选择适当的论文题目,但所写论文要与本专业所学课程有关。(二)查阅资料、列出论文提纲题目选定后,要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展调研和进行实验,搜集、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加工、提炼,然后列出详细的写作提纲。(三)完成初稿根据所列提纲,按指导教师的意见认真完成初稿。(四)定稿初稿须经指导教师审阅,并按其意见和要求进行修改,然后定稿。 以下题目仅供参考: 1. 试论大众传播受众权利的保护2. 试论“媒介殖民主义”3. 我们为什么喜欢上网4. 浅论网络传播环境净化策略5. 大众传播受众价值的再认识6. 民营网吧生存状况思考7. 试论网络时代的贫富差距8. 试论互联网络中的舆论引导9. 我国大众传播受众权益保障状况及思考10. 由我国大众传播现状引发对“社会责任理论”的再认识11. 受众行为对大众传播的作用12. 我国大众传播内容与社会道德教化的冲突及思考13. 试论网络传播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14. 论我国大众传播工作者的素质15. 试论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并存状况下大众传播效果16. 从蔡智恒网上小说看网络小说17. 从《人生》和《平凡的世界》看路遥18. 《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19. 试论余华的《活着》 20. 试论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21. 大众传媒与“少年作家”诞生与生长22. 试论小说与其改编的电视剧间的互动关系23. 试论受众对传媒的需求24. 试析信息不对称的后果 25. 试论手机对传统传播理论的颠覆26. 试析我国大众传播受众权益的保障状况27. 试论传播媒介发展对民族文化的影响 28. 媒介为我们营造了什么样的世界29. 职业记者的危机——互联网络、手机对记者职业的影响30. 大众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31. 试析“易中天现象”32. 浅析央视10频道“百家讲坛”的选题策略33. 试论新闻的经济监督职能34. 试论新闻的法制监督职能35. 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研究(具体的作家作品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定)36. 美学与新闻(具体题目同学自定)37. 美学研究(具体题目自定)38. 文艺理论研究(具体题目自定)39. 从“富士康”事件谈新闻工作者的素质40. 试论在权力和资本影响下的新闻现状41. 从新闻的内容谈新闻美42. 从新闻的形式谈新闻美 二 1. 论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平衡2. 新闻传播中保障知情权与隐私权保护的平衡3. 新闻侵权诉讼的应诉对策研究4. 新闻侵权诉讼的防范与对策研究5. “新闻审判”的中西比较6. 论新闻侵权案审判中“公共利益”原则的适用7. 对舆论监督引发新闻侵权纠纷的实质分析8. 论信息公开制度对新闻采访权的保障作用9. 论新闻媒体对保障公民知情权的作用10. 试论新闻侵权的法律责任11. 论报道自由、评论自由与“新闻审判之界限12. 论传播权利的保障和救济13. 对电视法制节目未来走向的思考14. 如何克服电视法制节目的负面效应15. 虚假广告的治理与媒体的责任16. 电视名牌栏目的广告效应分析17. 虚假广告治理的对策研究18. 电视法制栏目的个案分析(选择某一法制栏目,如“拍案说法”或“今日说法”,进行分析)19. 论“新闻审判”产生的根源20. 论“新闻的真实”与“法律的真实”21. 对新闻侵权案件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的思考22. 论表达自由的限制23. 论保障知情权与表达自由的实现24. 论法制新闻报道的价值选择25.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对新闻法治的价值26. 论表达自由与名誉权保护的平衡27. 论司法与传媒的良性互动28. 论新闻记者的职业权利29. 新闻自由的法律界限30. 舆论监督中的法律问题研究31. 论新闻媒体侵权的责任豁免32. 宪法司法化与新闻自由权利的保障33. 论新闻法制与党对新闻的领导34. 政府官员的名誉权与舆论监督35. 舆论监督中“公众人物”的名誉权问题36. 对新闻侵害名誉权案件审判中存在的误区及其分析37. 论舆论监督的法律界限38. 论隐性采访的法律限制39. 论广告传播对社会流行的影响40. 广告对传统的性别偏见的固化作用41. 对广告新闻化的思考42. 盲目的偶像追捧与媒体的社会责任43. 从传媒的影响力看“超级女声现象”44. 从整合营销传播的视角看“超级女声现象”45. “超女热”对文化的冲击及其分析——从“超级女声”到“梦想中国” 三1. 报纸版面设计趋势分析2. “厚报”的问题及解决措施3. “厚报”的产生与发展4.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新崛起5. 论大众传媒与和谐社会6. 论报纸的形态及变化7. 中英新闻标题比较8. 论编辑思维9. 对美国“新闻自由”的解析10. 论新闻图片的作用11. 论报纸头版的新功能12. 论新闻标题的特点13. 报纸新闻标题与网络新闻标题比较14. 论报纸的新闻语言特色15. 论传统报纸的走向16. 论编辑的素质要求17. 《重庆时报》的版面分析18. 论新闻策划19. 论报纸副刊的变化及作用20. 报纸专栏分析21. 论报纸评论的特点与作用22. 论新闻编辑的创造性劳动23. 论报纸编辑的隐性劳动24. 论编辑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25. 论新闻编辑人才的培养26. 论编辑处理与舆论传播导向27. 网络新闻编辑的特点28. 对新闻编辑学学科建设的思考29. 论编辑的人文情怀30. 论毛泽东的编辑思想31. 都市报的“同质化”分析32. 论新闻的世俗化33. 对当前新闻教育的思考34. 论网络媒体中编辑的角色变化35. 新闻的“软化”现象思辨36. 论媒介品牌的建立及注意的问题37. 论传媒的影响力38. 论传媒的公信力39. 论传媒的涵化功能40. 解读施拉姆的“受众信息选择公式”41. 网络时代的新闻编辑思维42. 论新闻编辑的境界43. 论新闻编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44. 论民生新闻报道现状45. 论精确新闻报道46. 论调查性新闻报道47. 论媒介素养48. 新闻评论现状分析49. 论新闻编辑理念50. 电视产业的困境解析51. 报业生存现状分析52. 论媒介产品走向媒介商品的变化53. 论新媒体变革编辑方式54. 论新媒体变革传播方式55. 论新媒体变革传统媒体56. 论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走向57. 论传媒整合发展58. 论网络新闻标题的特点59. 论网络新闻编辑策划60. 从美国成立新媒体部队看美国对信息自由流动的威胁 四1. 简论新闻的意识形态性质2. 新闻“真实”的本质探寻3. 新闻语言特征论4. 论新闻的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即从“三个代表”的角度来讨论“新时期新闻”的特点)5. 试论新闻与哲学的关系6. 试论新闻与道德的关系7. 试论新闻与文学的关系8. (从生活中某一具体的新闻事件)试论新闻的社会作用9. 新时期“新闻种类”的再认识10. 重新认识新闻与生活的关系——针对目前新闻界存在的“等新闻”现象感言11. 新闻风格论12. 新闻的民族特点初探13. 新闻与文学的关系14. 现代中国新闻流派初探15. 新闻美学的理性探讨和认知16. 从“接受”的角度来谈新闻的写作17. 新闻“阅读”的心理机制探寻18. 从“普利策”奖看中西新闻意识的不同19. 再论新闻批评的性质和任务20. 关于新闻评论性质的再认识21. 新闻中的美学规则22. 新闻传播与民族文化的模铸23. 可视性新闻与语言性新闻未来的展望24. 如何正确地认识新闻的“工具”作用25. 新闻价值论26. 论大众传播中的个性风格27. 论新闻自由与自由新闻 ——关于网络媒体现状的思考28. 论新闻工作者的素质要求29. 关于当今中国新闻理论研究的思考30. 应当正确地开展新闻批评——关于中国新闻批评现状的思考31. 论新闻中的人道主义精神32. 关于新闻的经济价值的思考——从中国资讯业的繁荣看新闻价值的另一极33. 新闻学与传播学现实关系的正确认知34. 大众传播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研究35. 中西方传播理念之异同36. 现代传播学论37. 试论新闻的政治监督职能38. 试论新闻的经济监督职能39. 试论新闻的法制监督职能40. 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研究(具体的作家作品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定)41. 美学与新闻(具体题目同学自定)42. 美学研究(具体题目自定)43. 文艺理论研究(具体题目自定)44. 从“富士康”事件谈新闻工作者的素质45. 试论在权力和资本影响下的新闻现状46. 从新闻的内容谈新闻美47. 从新闻的形式谈新闻美 五1. 传播效果浅论2. 略论传播效果的提高3. 传播效果评价4. 博客管理初探5. 中西采访技巧比较6. 中西新闻价值观比较7. 中西电视谈话节目比较8. 中外电视新闻节目比较9. 外国电视节目的借鉴与改进10. 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风格比较11. 广告的文化策略12. 电视广告的现状与发展13. 中国电视广告20年概论14. 广告创意论15. 广告的理性诉求与感性诉求16. 新闻写作的创意17. 新闻采访中的心理焦虑18. 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19. 从突然公司事件看记者的社会责任感20. 新闻出版“气功热”反思21. 民生新闻与社会和谐22. 浅论突发事件报道23. 社会和谐与新闻人的社会责任感24. 科学发展观与经济新闻25. 科学发展观与新闻传播26. 社会和谐与社会新闻27. 新闻报道与社会和谐28. 隐性采访浅论29. 独家报道浅论30. 都市报的现状与发展31. 中外动漫产生比较32. 动漫创新初探33. 法制新闻中的隐性采访34. 新闻采访中的新闻侵权行为35. 批评报道与新闻侵权36. 科学发展观与科技新闻报道37.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新闻38. 浅论网络传播39. 网络传播与社会和谐40. 短信传播浅论41. 新闻媒体传播比较 您的新闻传播专业论文具体是什么题目呢有什么要求呢论文是需要多少字呢开题报告 任务书 都搞定了不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写作过程顺利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d.结论。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毕业论文传媒类

你大几的?大一的话我有十一个关于新闻学概论的题目……

可参考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选题如下:

新媒体环境下的品牌建设研究——以拼多多为例。

新媒体时代基层政府形象的定学号姓名位与塑造为例——以 XX市为例新媒体时代Vlog新闻的影响力。

当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转变后——定制化交互所带来的语言表达的变化新媒体传播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分析。

新媒体时代互联网企业危机公关管理研究———以马蜂窝旅游网为例网络综艺与传统综艺对比研究——以《火星情报局》与《天天向上》为例自媒体发展的现状及优化路径研究——以抖音为例。

浅析民俗文化纪录片的纪实性和艺术性——以《敦煌》为例。

针对 IP 产品的沉浸式VR影像设计与应用——以盲盒公仔《嫌疑人》为例。

论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反转的原因——以"榆林孕妇坠楼事件"为例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暴力的社会效应与思考。

选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自己感兴趣且有一定把握的内容,这样写的时候不至于一头雾水。

2、在确定研究方向之后,通过关键词全面搜集研究课题的相关资料文献,了解目前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3、选题范围不能过大,最好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

4、切忌空和泛。如果题目的观念模糊、研究方向不清晰就会导致论文的研究缺乏指导和依据,无法得出明晰的结论,更谈不上实践指导作用了,甚至可以说是毫无价值和意义。

5、要避开有争议性的选题。在选题时一定要避开具有争议性或者发展方向还不明朗的选题,因为这些选题的参考文献较少,所以极有可能会存在很多主观性的内容,而这有悖于学术论文的严谨和客观。

北电的学报。

学术堂整理了二十个新闻传播学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1、异地重大突发新闻的本地化报道2、浅析报刊专栏评论的创新与发展3、网络时代的新闻道德问题4、突发性事件报道与社会舆论平稳5、危机传播的界定及媒体角色定位6、"媒介审判"现象研究7、论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与法律冲突8、探寻传统媒体的"众议"空间9、论新闻自由与媒体的责任10、浅析我国电视民生新闻11、论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空间12、浅析故事化栏目的生命力13、试论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14、"民生新闻"、方言播报形式探析15、故事中的电视-由、《新闻调查》、看中国电视专题片的叙述方式16、浅谈社会新闻编辑的新思维17、从播音员到主持人再到新闻主播探讨三者的素质差异(大陆范围内)18、联系着的人--浅析新闻人物专访中的心理互动19、从车祸现场报道看新闻报道的人性化20、媒体公信力的流失、浅析不良广告对媒体公信力的影响

传媒类考研毕业论文

又是一年考研报名时,21考研的经历还历历在目。当时能够从省内双非一本考到中国传媒大学文艺学专业,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突破,而正因为自己完整地体验过备考一年的酸甜苦辣,所以在这里分享出来,希望可以帮到有相同经历的同学~

首先介绍我的情况,我本科就读于省内某双非一本的师范院校中文系,文艺学专业属于我的本科领域,并非跨考。我的考研成绩是376分,是初试第五名左右的成绩。当初选择中传,是出于地域上的考虑,北京作为首都,有着发达的经济、文化,不管是实习还是未来的就业都有着相对来说更为丰富的资源,而我在北京的就读体验也证实了这一点,身边不乏央媒、互联网头部等单位实习的同学,有就业意向的同学在择校时也可以多考虑地域相关的因素。

目录:

一、中传文艺学考研基本情况介绍

二、783专业课的备考

三、883专业课的备考

四、材料评议的准备

五、英语、政治复习建议

六、几点建议

一、中传文艺学考研基本情况介绍

对中传考研有过一些了解的同学应该知道,中传自2021年开始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考研改革。对文艺学专业而言,初试的科目变为了783主题写作和883人文社科大综合。通过初试与材料评议(比例为七比三)折合综合成绩划定考研复试线,过线者参与复试,最终初试、复试再以七比三的比例折合成综合成绩,以此成绩确定录取人员。总之,中传考研的不确定性提升了,初试、材料评议、复试,每一次都是一个崭新的考验,是真正的“过五关斩六将”,而只有放平心态,每一关都拿出关羽那样自信、沉稳、谨慎的心态来,才能收获最终的胜利。

尽管初试内容相同,相比于传播学、戏剧影视学等热门专业,中传文艺学考研难度要低一些。根据中传官方数据,文艺学每年的报录比在10比1左右,且近年来复试基本都很少刷人,是性价比较高、不是很卷的考研专业,有意向一战上岸的同学可以考虑这所院校;已经确定中传文艺学为自己目标院校与专业的同学应该坚定信心,只要认真复习,上岸只是时间问题!

总之,“初试——材料评议——复试”的录取模式,意味着考研战线将更加拉长:有志于中传的同学在大二、大三就可以开始准备做科创项目、参加实习或投稿论文,增强自己材料评议环节的竞争力;考研初试后,也需要分出一部分精力来润色简历,提高材料评议分数。然而,不管是进入复试还是最终录取,初试成绩都占有七成的重要性,因此,提高初试成绩是考研成功的关键。相比来说,材料评议的成绩并没有那么重要,因此备考的同学应当合理分配精力,将心思多花在初试上,当然各类实践活动也应适当兼顾,起码保证自己的材料不要是一片空白。

中传文艺学招生专业目录

二、783专业课的备考

中传文艺学考研初试的专业课为783主题写作和883人文社科基础,下面我们分科来谈备考方案。

(一)783的考查方式

783的考查方式是给出一段材料,考生从中提炼主题,在3小时的时间内写作一篇2000~3000字的论文。比如我当年考试的时候给的是钱穆论述城市与乡村关系的一篇文章,我的论文也围绕这个主题展开,分别论述了城市与乡村的现状与发展困境,最后探讨了城市与乡村结合的可能方式,包括艺术乡建的问题。

783部分考纲

(二)783的备考思路与时间规划

783的备考应该从框架与材料两方面入手。同样是自命题作文,783与高考作文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论文的格式,一篇合格的783论文,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783论文基本格式

“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如果说框架是一篇论文的骨架,那么材料就是一篇文章的血肉。没有思想内容的积累,就无从发挥文章的说服力、感染力。

了解了783的备考思路,接下来应该具体做哪些准备呢?框架方面,在最初备考783时,首先应该学会将论文拆解,下载一些经典论文,通过分析每部分的核心要素,掌握该部分的写作要点。接着可以分别练习各个部分的写作,发现自己擅长、不擅长的领域,查漏补缺。最后,利用模拟写作将各部分串联起来,写完后多批改,争取一次比一次写得有进步。

783备考时间规划

(三)783的材料积累

材料的积累则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首先最基本的思路是根据话题分类。“疫情”“技术与艺术”“跨文化传播”“短视频”等等都是人文社科领域的热点话题,根据话题划分进行材料的积累,上场时灵活机动地学会调整自己积累的材料,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稳操胜券。此外还需注意材料的层次,有些材料作为一种现象或一个事件,内容相对单一,只能用来印证一些简单的论述,我将它称之为“一级材料”;有些材料内容更为复杂,内涵丰富,能够加以重新的阐释与发挥,可以视为“二级材料”;有些材料近似或直接是理论,有概念的发明与视野的开拓功能,富有阐释价值,是很好的“三级材料”。在备考时,应当注重材料层级的区分,重视三级材料所拥有的强大阐释力,对材料进行深挖,深入的思考将拓宽你的思路,让你拥有一种全新的角度,如果能够在最后的试卷中呈现这一点,那一定是无可争议的高分论文!

素材的二层整理法

(四)783的参考资料推荐

最后推荐一些对783写作有帮助的书籍与公众号。在写作论文之前,首先应当知道学术论文写作的方法,了解论文的组织结构以及每个部分的要点,阅读学术论文方法论的相关书籍能够帮助我们快速、系统入门学术论文写作。在这方面,我主要推荐埃里克·阿约的《人文学科学术写作指南》。

以上是我根据该书制定的部分写作训练计划,这本书不仅能够向读者讲明论文写作的基本框架,还能让读者明白论文中每个句子是如何架构起来,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最难能可贵的是,不同于一般只讲原理,不讲实战的写作书,这本书对读者的写作有具体可操作的教导,783初期的学习如果有这本书的助力,攻克主题写作就事半功倍了。

写作素材方面,首先不建议把783和883的知识截然分开,883里面,媒介、文明史、文学的许多知识,实际上都可以化用到783的论文中。其中,特别是883的哲学部分,会直接奠定你论文写作的“眼界”。学好哲学和理论,能够极大地提高论文的思想水准、格局和境界。当年考试的时候,783关于城市与乡村关系的讨论一下子让我想到883哲学中的“天人合一”,乡村近于自然,城市多为人工,而要真正实现诗意栖居,二者都不能够偏废,古老的中国传统思想,能够在现代的城乡规划中又一次焕发生机,这也要多亏883知识的活学活用。

光明网是783重要的参考资料网站

除此之外,“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还有“人民网”“光明网”等国家顶级媒体所刊载的稿件,都是活生生的素材来源。通过学习央媒文章,能够清楚的看到国家未来的发展规划,了解各行各业的前沿进展,积累生动鲜活的人物素材,学习语言表达的相关技巧,大到论文总体的价值观导向,小到字词的灵活运用,这些都是能够在官方媒体中学习到的,值得我们花时间钻研、揣摩、积累。

人民网同样是783重要的参考资料网站

三、883专业课的备考

(一)883的考查方式与参考书目

再说883的备考,883参考书共有四本,分别是《媒介与社会》《世界文明史》《哲学导论》和《简明中国文学史读本》,考查形式有选择、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

883参考书目

(二)883的备考思路

883的主要备考思路就是:阅读——总结——背诵,全书至少过三轮,首先通读全书做好笔记,了解各书主要内容;第二轮精简,抽出四本书的主要框架。

例如《哲学概论》可以拆分成真理观、伦理观、历史观等部分,每个部分又由一连串的核心问题组成。这一轮整理的部分是每本书的精华,需要加强理解。第三轮融会贯通,在第一轮的细节记忆与第二轮整理出的框架基础上,第三轮复习的目标是打通整本书。

以《世界文明史》这门课为例,卓有成效的复习应当既能从横向看到每个文明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又能放眼全球,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电气文明三个历史发展阶段联合起来看到世界各个区域的发展变迁,如此才能算把知识学懂、学通。

(三)883的时间规划

883的时间安排围绕三轮复习展开,每轮复习有不同的侧重点,以下的思维导图对883每轮复习的时间和要点作出了简介的安排,备考883的同学按照这个节奏复习即可。

883的时间规划

(四)专业课是否需要报班?

一个中传考研er最最关心的问题是,鉴于中传全校考研初试的内容都差不多,相关的辅导班这几年很快就发展成熟了,许多备考的同学会犹豫是否应该报班,这里我也想谈谈自己的观点。首先说结论,辅导班主要提供的是一个规律的学习氛围,能够帮助考生贯彻自己的学习计划,尽管学到的知识未必十分深入,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尤其是考研后期会赋予人以信心。如果你有较强的执行力,能够按时完成自己的计划,那么无需报班,因为辅导班做的也只是资料搜集与制定学习计划的工作,但如果你的情绪不稳定,容易陷入情绪内耗,那么每天跟着辅导班的大部队按时完成自己的学习计划,可以有效让你避免自我怀疑,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背诵与理解知识上,这点不必过分纠结,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即可。

四、材料评议的准备

(一)材料评议的基本介绍

材料评议是中传独有的一种考察方式,在初试之后两三个月提交,材料评议与能否进入复试息息相关,在这里先列出中传考研需要准备的“文书”。

材料评议需要准备的文件

(二)准备材料的重点和原则

可以看到,这里面比较重要的是个人陈述和科研设想,以及本科的毕业论文和开题报告。这些材料撰写必须遵循真实可信、重点突出两条原则。真实性最为重要,我们专业审查材料的老师都在课上说,学生研究水平如何,其实只要看毕业论文就明白了。老师们都了解学生的实力,正是有不足所以才要用三年的时间来继续培养、精进,所以科研设想这块其实没必要找人帮忙润色,只要认真去搜集材料,研读文献,积极地写作与修改,老师一定能够看到你的真心。相反,如果去耍小聪明,弄虚作假,复试时问到材料评议的内容却茫然不知,那才真正葬送了自己的机会。同时,老师们都很忙,不要指望他们一字一句读完你提交的材料,因此一定要突出重点,显示你的专业性。突出重点,意味着最有价值、最能体现专业性的地方一定要显示出来,可以是适当的文字加粗或单独成段。另外,一些细节之处,比如科研设想中的注释、参考文献,这些小问题上的措辞、格式的处理如果得当,都能令老师们眼前一亮。

五、英语、政治复习建议

再简单说说英语、政治两门课。首先应当明白这两门课的地位,在考研总分中,这两门课占了一小半的地位,因此复习的重心不在这两者——专业课才是真正能拉开差距的地方。但是,每年也会有许多总分极高的选手没过单科线,因此这两门课也不能完全忽视。

(一)英语复习规划

考研英语一的难度不小,许多没过单科线的同学往往都是英语考试出了差错,总的来说,英语的备考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单词

英语考研的突破点在词汇量,而受人的记忆曲线影响,如果不勤加复习,背过的单词很容易就再次忘记了,因此准备考研的每天都应该坚持背诵单词。

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先看看朱伟《恋恋有词》,结合他的视频中对词根、词缀、记忆法的解说,我们能够对单词有更深的理解。时间有限的同学,可以简单粗暴直接从背诵单词开始,可以下载一些背单词的app,好处在于能够形成可视化的数据,随时监测自己的背诵进度。

2、阅读

单词之外,英语复习的重中之重是阅读,考研的时候我跟着唐迟做了大量的精读,近十年英语一阅读的每一句话都用分析长难句的方法去理解、翻译,这样以阅读为轴心去复习,同时不知不觉就攻克了作文、翻译,是一种效率极高的复习方法。

3、作文与翻译

作文与翻译在英语考试中也占到了不小的比重,应当予以重视,尤其是考研后期,当单词和阅读长难句分析做得多了,对句子的语义、语法有了基本的把握,从10月份到考试前,作文与翻译的练习就可以提上日程。

翻译的复习跟阅读的精译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翻译单项训练需要给自己限定时间,英语考试的时间紧张,做到翻译的时候,已经没有大量的时间供自己仔细分析了,因此,从最初的复习就应当培养这一科目的紧迫感。

作文可以参考王江涛的20篇高分写作,从中归纳出属于自己的一套表达模版,进而在真题练习中多用、活用。作文写作同样需要给自己限定时间,一般来说,小作文15分钟,大作文20-25分钟是比较合理的时间。

最后,作文与翻译的练习结束后,都需要多修改,查漏补缺,争取在下一次的练习中有更大的j进步,这样才能在最后的考试中有更好的发挥。

4、新题型和完形

这两门在英语考试中占比不大,可以到考研后期的10月后期至11月份再开始准备。在定时训练的基础上,由于这两门与阅读、词汇量的关系较大,每次做完还应当对其中涉及的生词进行复盘。以下是英语几种主要题型的复习规划:

英语复习规划

(二)政治复习规划

政治复习我当时主要跟的是徐涛网课以及肖秀荣全家桶。

肖秀荣全家桶

首先重复刷肖秀荣一千题,同时配上徐涛网课,帮助理解知识点。徐涛老师的网课堪称考研休息区,非常引人入胜,看着段子就把知识学了,当时政治基本无痛复习。

刷完几遍1000题,看过网课,考研政治选择题基本不会有太大问题。顺便一提,这时候783复习阶段看官媒的作用又有了,养成了解时政的习惯,不仅一向被认为是考研难点的时政选择题不攻自破,时政的材料也能熟悉个七七八八。最后的大题只要背住肖四、肖八,政治的分数一定不差。

政治复习规划

五、几点建议

最后想特别强调的是,第一,学习的内容是相通的,不要孤立地去学习:时政或者英语阅读的材料可以是783论文的素材或883论述题的观点;883丰富的资料、理论能够为783提供不少的借鉴,只有把所有学习科目打通,才能感受到知识给人带来的自由感,创造正向的激励效果,让人更有信心坚持学习。回顾一年的备考,我感受到的不是苦大愁深、欲哭无泪,而是每天收获新知识,锻炼新能力的喜悦,我相信这要归功于我的这种学习方式。

第二,相信努力能换来相对公平。中传考研改革以来一直备受争议,但作为完整经历过中传考研的人并且如今在中传就读的学生来说,我相信中传考研的公平性,相信报考中传文艺学的同学,只要付出了汗水,就一定有相应的回报。所以不用怀疑,不用埋怨,你只管加油就行。

第三,最最重要的是,保持这种坚定与自信。考研的那年,我经历了换学校、换考纲、推不掉的实习和前无古人的材料评议。尽管有那么多障碍存在,但我的信念坚定,不会在工作与考研之间来回摇摆,也不去想万一考研失败应该如何如何,精神力是有限的,不应把它花在内耗上,而应放在当下,放在此时此刻。

加油,秋天的CUC校园美景在等你~

考研是一条漫长的路,考中传尤其是,乃对心灵耐力的极大考验,因此最后不可免俗来些鸡汤吧!“你做三四月的事,到八九月自有答案。”请相信功不唐捐。

一、考研时间总分配这里只讲个人的备考经历,仅供参考。1.英语:从4月开始背单词,10月左右开始学习考研英语技巧,然后做真题练手2.文科:9月左右确定考中传,于是就开始一直学,越到后面学得越猛3.政治:大概10月左右才开始准备,同样,越到后面学得越猛4.绘画:4月-8月下旬都还在练,后期画画技巧掌握得差不多了,改革之后几乎没再练了。二、各科学习方法(一)绘画心得:先容我唠叨一下我在机构学习画画的情况:我在糖心柯德练习了好几个月的画画,对我来说意义重大的不仅是考研手绘的技巧,还是画画观念的变化。在机构学习的过程中,我被1v1的学姐要求画昆虫,画场景,画机甲,很多我并不擅长也不感兴趣的东西,但是在痛苦的画画磨炼之中,我才慢慢地意识到自己之前画画有多习惯性地束缚自己,也导致自己进步缓慢。于是我逐渐打破自己原有的画风,尝试多种画风,并且从害怕到越来越盼望着学姐对我的画提出问题,因为有问题才有进步。考研练习画画的时间是我那段时间里原创浓度最高的时间,也让我发现画画其实也需要积累。由此,我非常感谢糖心柯德,给了我改变自己画画观念的契机。以下是我对考研画画的总结:1.内容:画自己不擅长的东西才能有所成长,然后不断积累。2.技法:多尝试几种画法,多准备几个画风以应对不同题材。3.练习:平时的练习就是用来试错和探索的时候,内容和技法都多试试,不要局限于熟悉的东西。4.看别人的作品:不断地吸收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好的画法,学一切你能学到的。5.心态:记住是来考试的,不是来秀画技的。那就在有一定画画基础上,不可避免地要有应试画画技巧。(考研其他科目也都也是如此)6.被指出问题:有问题才有成长。学长学姐给你提出问题,可能你一开始会觉得崩溃,但是这其实也是进步的突破口。7.画得不好咋办:画画其实也需要记忆,要你记住画面到底长什么样。所以像下面的各类文科一样,记不住就多看看记多几次。(二)文科心得:作为理科生,我的文科学习有一个从模拟考倒数到最后专业课都120+的过程。我在学习中传的学科前背过艺术概论,但是无论我怎么努力、怎么做思维导图都背得很糟糕。我还记得9月多模拟考写名词解释题的时候,我写了100字就无论如何都无话可说了。我也曾经被群主劝退双文科的中传,但是最后因为中传学费真的…让穷鬼趋之若鹜,我决定拼一把(赌狗行为!)。在继续学习文科的过程中,我不断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再加上疯狂的努力,我最后在考场上前所未有地一直写到了交卷前的几分钟,写到手软,那是我那时候努力成果的最后展现,也获得了我未曾设想的分数。在糖心柯德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负责讲课的学姐和我们一起面对中传的文科改革,并且顺应改革讲课。初次改革,自然是对应初次面对,无论考生还是学姐都一样的。即使当时我刚刚受到艺术概论摧残文科分数极低,我的1v1负责人大利枝学姐用她自己的学习经历鼓励我学习。在后来模拟考成绩糟糕后,群主建议我换目标学校、我也一度想放弃中传时,大利枝学姐对我的决定表示疑惑,我从她的态度上意识到自己并非无可救药,找回了很多冲刺中传的信心。之后在1v1的课程中,大利枝学姐根据我的文章给我提出了很多有用、而我没想过的观点和角度,我惊叹于她灵活的思维,也从中受益匪浅。最终上岸中传,是离不开大利枝学姐当初对我的鼓励和支持的。①背书:1.不要死记硬背。文字是“知识内核+说话方式”的组合,而我们看文字主要是为了了解“知识内核”,不是为了让你连对方的说法方式都背下来,这不现实。找办法把知识点记住,任何准备自己熟悉的话术就好。知识点背诵也有方法,可以上b站看看那些“北大学姐教你怎么背书”之类的视频,参考下别人的方法。2.坦然接受遗忘,多多复习。遗忘是很正常的现象,文科和英语政治都一样,克服遗忘的方法只有每天去看。在第一次看时认真阅读,有不懂的地方就百度b站搜一波,不要嫌麻烦于是强行记住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的词语。最好想象一些画面,毕竟文字也是从现实中抽象出来的,想象的过程不仅减少痛苦,还能让你印象更深刻。后面就时不时去复习一下,像玩游戏,也是要天天上线才能从感到陌生到最终熟悉游戏。3.不要做总结大师,慢慢思考,适当“灌水”。我自己在一开始学习文科时,看了资料然后合上书,就只能当总结大师,把资料上的500字压缩成50字不在话下,导致连做题的时候都写不够字数。但其实现在回过头看,就是我回答得太“干”了,我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语气,在知识点足够的前提下娓娓道来,我甚至自己要求自己直接胡言乱语凑够名词解释需要的200字,感受200字到底需要容纳多少内容,也增加我说自己的想法的勇气,自学“灌水”。出现被动技能总结还有一个可能性,那就是知识点也被脑子过滤了,此时可以合上书背完后,马上回头看看到底是什么知识被自己的脑子筛掉了,以此查漏补缺。4.推荐把整个文科的逻辑顺序记下来,脑子里构建框架。比如文明史和文学史,需要你把时代或者朝代按顺序记下来,在脑子里面构建一个时间框架,像建立一本字典,便于你后期明白什么知识点该摆到什么位置下。其实作为理科生我之前一直都没有这么记忆,只要会灵活地做题就好了,但是文科和理科不一样,需要变通的点其实没那么多,但是知识量多很多,所以换个思维方式,首先把文科基础打好很重要。②答题:1.针对性地训练自己的弱项。比如字数不够?逻辑混乱?画画还能让学长学姐通过画面一眼看出问题,但是文科的问题需要自己发现。2.要有答题逻辑和框架。没错,就像我现在在一个段落开头先总结这段要讲啥。在这一点上,其实文科比理科还理科。刚学文科和写作的我感觉自己在重新学习说话,每句话的底层逻辑是什么,但是到现在我也养成了一些有逻辑地思考的习惯。(三)英语和政治心得我的政治和英语并不能说很高分,而且这两个科目大家几乎都有考,或许可以直接参考更高分的学长学姐...但是作为“踩坑大师”,我“踩坑”的经验倒是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①英语:1.背单词:建议逐个单词击破,善用背单词app,自动重复出现真的很香。个人推荐墨墨背单词(毕竟只用过这个),优点是可以自己录入不熟悉的词,还可以换词的意思、例句,DIY浓度极高,缺点是需要氪金买词的数量。2.考试技巧:不要以为背完单词就完事了,考研英语也是有考试技巧的。什么考研阅读技巧、作文模板,学到就会进入新世界。技巧很重要但是不要过度依赖技巧,背单词打好基础才是基本。3.作文模板:个人不推荐王江涛,推荐万能模板。王江涛老师写得确实又多又好,每篇各有各的好,最后很可能多到你背了然后全忘了。推荐那种万能的作文模板,b站或者知乎找找应该就有不少。②政治:政治感觉可以晚一点开始学习,早背早忘不是说笑的,做好越靠近考试复习它越猛的准备,所以前期还是多学学专业课吧。1.推荐书目和up主:徐涛的冲刺小册子,肖1000、肖四肖八。2.辅导班:其实政治不需要辅导班,有那时间听老师讲还不如直接做题。政治的辅导班一个套一个,基础班强化班冲刺班一套流程,回过头你可能发现前面都白听了,钱包可能也不知不觉变消瘦了。3.选择题:其实观察真题你就会发现选择题里面很大一部分是时政题,只有一小部分是基础选择题。因此后期的肖四肖八的选择题必须抓好。背诵量,先背得完再担忧这个问题。

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是评价研究生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答辩前准备:在答辩前,研究生需要准备好自己的毕业论文、PPT演示文稿、答辩报告等资料,并认真复习自己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准备回答答辩委员会可能提出的问题。2. 开场白:答辩开始前,研究生需要做一次简短的开场白,介绍自己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创新点等,让委员会对自己的研究有一个初步了解。3. PPT演示:接下来,研究生需要用PPT演示文稿对自己的研究内容进行展示和说明,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创新点等。演示过程中,研究生需要注意控制时间,突出重点,让委员会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研究成果。4. 提问环节:演示结束后,答辩委员会会对研究生的研究进行提问,主要是针对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进行深入探讨和评价。研究生需要认真听取委员会的问题,准确回答,如果不确定可以适当表达自己的思考和疑问。5. 结束语:答辩结束前,研究生需要做一次简短的结束语,感谢委员会的支持和指导,并简要总结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收获。总之,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是一个重要的学术交流和评价环节,研究生需要充分准备、认真演示、准确回答问题,以展示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

第一,那就是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个题目——选题。选题问题可能涉及到你的研究兴趣以及以后的研究方向,所以你要好好回答,如果你已经有了明确的研究方向并且之前已经认真了解过的话其实可以大胆告诉导师,如果还没有确定研究方向也不要紧,可以和老师说说你的选题来源以及之前搜集过的资料。第二,你的这个论文的价值是什么——价值。论文价值问题可能是老师想考察你对于现实的关注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这一部分可以回答一些论文的现实意义之类的。第三,你的论文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理论基础。理论基础考查的就是你的专业能力以及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了,所以一定要提前准备好,不能理论部分还犯一些错误,一定要扎扎实实地回答好老师的问题,老师们都喜欢踏实的学生。第四,你是如何查找相关文献,形成你的文献综述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写论文前必做的功课,只有大量地阅读之前的研究论文才能对自己的研究有一个更好的把握,文献综述可以看出你的研究能力以及搜集资料的能力。可以多积累一些查找学术论文的网站,如果有阅读过外文文献会更加分哦。第五、你的毕业论文进行的研究方法是什么——研究方法。一些专业在初试中可能不会重点考察研究方法问题,但是在研究实践中研究方法却是基础,所以基础研究方法还没掌握的同学可要好好补补课了,不然没有研究方法怎么做毕业论文的研究啊。第六,我们进行毕业论文的研究思路,或者你的毕业论文的整体思路是怎样的——思路。这就是考察你的语言表达能力了,毕竟毕业论文动辄几千字,而你要将你的思路清晰地传达给面试老师,所以一定要简练明确,有什么就说什么就好。最后一个,那就是你认为你的这篇毕业论文优点和缺点是什么。关于毕业论文的优缺点,优点你可以大胆说,只要不过分夸张就好,缺点部分可以说“研究不太深入,但在研究生阶段会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向老师展现你的研究热情和决心。

传媒类毕业论文英国

论文写作技巧:

一、写作前

1、要知道在引言中陈述论点。

2、用论文的剩余部分陈述理由和证据,使论点得到充分支持。

3、考虑一下呈现这些内容的顺序:怎样安排段落之间的结构才是最清晰、最有说服力。

二、论文结构安排技巧

1、相似的想法通常应该集中在一起,而不是四处分散。

2、每个段落应该在字体上有区别,比如缩进或在段落之间留出额外的行间距。

3、每一段只应该陈述一个要点。

4、每个段落都可以看作是一篇小短文。

5、每一段都应该使用过渡词或短语连接到下一段。

6、段落的顺序应该符合逻辑,前后一致。

7、一旦同学写好了初稿,试着用一句话总结每个段落的要点。

了解标题对于文学类、金融类、科技类等不同文体的毕业论文,标题样式繁多,但是无论哪种形式,总要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标题分层次分类总标题就是写在论文开头最中间的,有的文章还会有副标题,主要是为了点明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对总标题加以补充、解说。有时候加副标题是为了强调论文所研究的某个侧重面。分标题主要出现在论文正文当中,当然,在目录中也会出现。设置分标题的主要目的是清楚地显示文章的层次。有的用文字,一般都把本层次的中心内容昭然其上;也有的用数码,仅标明"一、二、三"等的顺序,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注重的是: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紧扣所属层次的内容,以及上文与下文的联系紧密性。总标题解说1、解释课题的实质。这种形式的标题,高度概括全文内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它具有高度的明确性,便于读者把握全文内容的核心。2、提问式。这类标题用设问句的方式,隐去要回答的内容,实际上作者的观点是十分明确的,只不过语意婉转,需要读者加以思考罢了。这种形式的标题因其观点含蓄,轻易激起读者的注重。3、交代内容范围。这种形式的标题,从其本身的角度看,看不出作者所指的观点,只是对文章内容的范围做出限定。4、判断句式。这种形式的标题给予全文内容的限定,可伸可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文章研究对象是具体的,面较小,但引申的思想又须有很强的概括性,面较宽。选题和切入点选择文章切入点选择是否得当是可以决定英国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好坏的,一旦确立了精妙且精巧的切入点往往都能使毕业论文更快速抓住老师眼球。想要写好毕业论文,就需要留学生们更深层次的读懂读透数目的内容,如果一遍没读透就读两遍,两遍不行就三遍。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千万不要泛泛而谈,而是应该从自己对这本书中的自我兴趣点出发再展开深入探讨。除了要读书本的内容之外,留学生们可以花点功夫去了解一下书目作者生平和文章的创作背景,了解这些之后留学生们对于英国本科毕业论文的整体把握有很大的益处,同时对于选取精确巧妙的切入点也十分有效。素材搜集和整理不会写毕业论文的留学生们一定要多去图书馆,多看看别人写作英国本科毕业论文,在别人的文章中找到与自己有共鸣的文章,再结合自己的理解,对自己的论文内容以及确立自己切入点下的几个支撑论点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文章内容引用规范既然是写毕业论文,在毕业论文中都应当插入一些书本原文的内容。一来老师可以知道这本书你是否是真的读过。二来这也做到了毕业论文有理有据。注意:不一定是将书中原文整段整句的复制过来,也可以仅仅是一个表达作者观念或者带有隐喻意味的词语、短语,但要记住标明在原文中的位置,这样一来文章就显得非常考究、严谨,也方便老师去验证。从书中的引用也可以证明你的论据不是自己凭空捏造出来的,而是从作者的表述中自我推断出来的,也更加切合了毕业论文的要求。

英国,写,具体内容我知道更多

硕士生在毕业阶段最头疼的就是毕业论文的写作,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不少学生知识面比较狭窄,专业知识较为薄弱,研究性学习不足;二是基本功较差,没有毕业论文的写作经验或是自身写作能力差;第三是不会安排毕业论文的完成时间,总是压到最后再去完成像在赶作业;那么广大留学生该怎样才能把英国硕士生的毕业论文写作好?下文从多个方面来指导广大留学生去写作英国硕士生毕业论文。1:毕业论文的选题很多学生不知道怎么选题,选题不了就意味着无法进行写作资料的搜集准备与整理,也无法从事论文写作。教师在选题这个关键阶段要给学生以积极指导。首先是专业选题范围指导。例如作为中文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基础课之后所选修的内容不一样,有的选修文学类,有的选修语言类。选修文学类的学生在选题时就要根据自己对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的专长和兴趣,一定选择自己所擅长的专业,而不能选择自己不擅长的古汉语和现代汉语语言专业。其次是选题范围大小指导。选题的一个主要原则就是宜小不宜大,大的选题因为难度大难以把握,不宜写得深入。小的选题能够从微观入手,深入细致的加以论述,做到“小题大做”。论文题目过大就需要大量的资料、丰富的理论知识修养、娴熟的写作技巧和旁征博引,才能全面透彻的论证问题,所以不适合硕士学生,当然也不能过于小,一定要适中。第三,指导如何进行选题。学生在选题之前一定要大量阅读文献资料,善于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搞清楚自己所从事的文学专业领域科研状况,前人有哪些研究成果,研究成果有哪些争议,摸清自己所要研究的论题在当今的社会意义和学术价值含量,不能重复别人的研究成果。选题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研究水平和能力做到量力而行。第四,选题时还要考虑到创新与写作能力之间的问题,虽然大家都主张学术论文一定要创新,但毕竟硕士学力有限,过分强调开创性不切合实际。2:材料的搜集与运用指导一旦论文选题确立之后,就需要大量搜、整理与运用资料。一篇学术论文如果没有充分的材料作为支撑,那就是等于空话连篇,得出的结论也是有失偏颇。其实学生在选题之前就应该进行阅读大量的材料了,通过大量资料的阅读和分析之后,发现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制定选题,通过大量的材料的整理与分析,才能运用好这些经过大量时间和心血准备的材料,最终得出自己所要的结论和所想解决的问题。3:论文提纲制定指导学生通过大量资料的准备、阅读、分析之后,进行论文的选题,一旦选题之后就需要缜密构思文章的提纲了。这个阶段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很多学生对于论文提纲拟定也比较犯愁,因为他们不懂得抓住论文题目的关键词汇,也就是选题的中心论点,在拟提纲时不能紧紧围绕题目的“题眼”,出现了所编制的提纲结构框架不合理、没有充分体现文章标题的中心论点,主题不突出,层次不分明,逻辑不顺畅等问题。因此在指导学生拟定论文提纲时着重强调一下几点:一是要指导学生精心设计一级标题和二级标题,使得各级标题都能全面围绕文章的一个中心论点进行,每个分论点可以采取并列式或递进式结构,大标题和小标题之间要紧紧相扣,相互衔接和呼应,大标题也都要受其主题的统领。二是指导学生进一步反复修改提纲。论文提纲拟定好之后,再结合所有的材料进行分析、整理文章的整体结构,反复推敲。把文章整体结构与各细节联系起来,确保整体与细节之间的关联性和呼应。论文结构趋于合理化有利益理清论文整体思路,突出主题,不会出现跑题、偏题等问题。提纲拟定的成败也关系到文章的写作成败,一旦匆匆忙忙拟好提纲,不加思考就动笔写,势必会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教师告诫学生切忌草率行事。当然提纲在写作过程中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改动调整,目的就是使得提纲更加缜密完善,但是也不能频繁地、较大的改动。4:写作过程中注意事项的指导万事俱备,就欠书写论文了,这时要指导学生把握写作要领,抓住论文中心环节,运用充分的材料作为写作的详实论据,运用清晰的思维、思辨的论证逻辑和规范的学术语言进行论述论文论点,将其经过深思熟虑的思想与观点,运用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语言逐一阐述出来。第一,在写作时可以按照论文提纲的体例结构顺序进行,各标题之下的二级标题都要紧扣该标题,论述时论证结合,做到论据详实、论证充分,语言表述要准确、流畅、连贯。整篇文章要符合逻辑,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如果写作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可以采取不按提纲顺序,先写思路比较清晰的部分,写完之后再去解决疑难问题。第二,注意论文格式的写作。学位论文是了为了锻炼学生基本写作方法和提高写作能力的训练,论文格式有一定的要求,对于初写毕业论文的学生往往不注重论文的格式。学位论文的格式在成绩评定中也找有一定的比分,评审老师从学生论文格式中就能判断出该生写作态度是否端正,是否受到过学术论文的写作训练。第三,指导学生运用参考资料,处理好文章与参考文献之间的关系。总之写作过程中需要辅导老师加以多方面的指导,方能使得学生顺利完成写作任务。

  • 索引序列
  • 传媒设计类专业毕业论文
  • 传统媒体专业毕业论文设计
  • 毕业论文传媒类
  • 传媒类考研毕业论文
  • 传媒类毕业论文英国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