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毕业论文 > 莫干山毕业论文

莫干山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莫干山毕业论文

“价格双轨制”的四个不同版本到底谁首先提出了“价格双轨制”?这是一个多解的问题,目前至少有四个版本在流行,中间涉及到一次学术会议、两份国家文件以及包括官员、学者、经济学家在内的多位当事人。版本之一:华生:“这是五人讨论的结果,我是其中的代表”。提到“价格双轨制”就不得不提到1984年9月的浙江莫干山第一次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讨论会。会议分了8个组,讨论了不同的问题,尤以价格小组的讨论会广为人知,按照参会人员之一华生的说法,各个主要机关和中央领导的主要秘书都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打破了计划价格的坚冰,这是目前流传较为广泛的一个版本,华生说建议实行“价格双轨制”是他和罗小朋、何家成、张少杰、高粱在莫干山会议小组讨论时得出的结论。会议期间,他代表小组发言,并在与主张继续实行计划价格的“调”派和主张完全放开价格的“放”派争论时占据上风,得到与会的领导支持,派他去向当时的国务委员、中央物价小组组长张劲夫汇报,得到首肯,被中央领导批准与采纳,进而成为风行整个80年代的一项重要政策。为了印证这一观点,华生指出,发表在1985年4月的《中国青年》上的文章《到2000年我46岁》,是对此事件的真实回顾。《中国青年》杂志社是当时会议的主办单位之一。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樊平写道:“这次莫干山会上,他(指华生)和何加成、蒋跃、高粱、张少杰四位同学一起又讨论撰写了那篇有关价格改革的论文。”第一次价格双轨制的提出是在莫干山会议上五人讨论的结果,此为版本之一。版本之二:罗小朋:“历史的事实是,我首先提出了‘价格双轨制’。”而与华生同在一个讨论小组的成员罗小朋则有不同的看法,罗小朋认为,历史的事实是,“价格双轨制”的观点,并不是五人讨论的结果,而是他在会上第一个提出来的。此为版本之二。远在美国的罗小朋在电子邮件中说,莫干山会议的时候,华生和何加成在他主持的那个小组。“根据我的记忆,他们当时的论文,倾向于放开价格。他们的论据是,中国城市居民不同收入组的支出结构比例高度一致,因此,如果把工资指数化,放开物价就不会有什么风险。这种观点在今天看来是十分幼稚的。我根据自己在河北进行价格放开试点的经验反驳他们的时候,指出计划价格和自由价格都是行不通的,只有搞双轨价格。我相信,他们是从此开始与当时研究生院的同学,包括高粱一起讨论双轨制,产生了支持双轨制的一系列论点,并由华生带头在自由辩论中战胜了田源代表的‘调派’,也就是计划价格派和张维迎代表的‘放派’,即自由价格派,双轨制因此成为莫干山会议的主流观点。”罗小朋还提到了另一位见证人,“多年前,我曾经与高粱有过一次对话,我曾经告诉过他,是我在小组会上首先提出‘双轨制’,我现在还记得高粱说:怪不得过去从来没有听见华生说起双轨制。”在罗小朋看来,华生对价格双轨制的贡献在于他的口才,“他把这个思路变成会议的主流思路,并且对于说服中央领导人起了其他人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讲,“在当时的青年一代中,他的功劳确实是最大的,他应该是‘双轨制’当之无愧的代表人物”。版本之三:张维迎:“早在莫干山会议前我就写出了‘价格双轨制’文章,并由于这篇文章入选莫干山会议。”第三个版本涉及到的人物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现任院长张维迎,他也是莫干山会议的参会者之一,会议之后,他声名鹊起,崭露头角。和华生罗小朋认为的不同,张维迎认为他在莫干山会议之前就提出了“价格双轨制”。张维迎的秘书杜鹏为此提供了三份资料,其中一份是张维迎发表在国务院技术经济研究中心能源组内部资料《专家建议》中的《以价格体制的改革为中心带动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一文,这是张维迎“价格双轨制”提法的原始文件。文章完稿于1984年4月21日,发表在1984年6月,比莫干山会议早了3个月。张维迎是因为这篇文章入选莫干山会议的。记者看到,文章中的一段话是:“价格体制改革的具体办法,可以参照农副产品价格改革的办法,实行双轨制价格,旧价格用旧办法管理,新价格用新办法管理,最后建立全新的替代价格制度。与价格调整相比,价格体制的改革是一个连续的逼近过程。问题不在于第一步是否就完全合理,问题在于它是不是趋向于合理。”这份文稿被华生称为“孤本”,即只有张维迎有这份原件,“其他人都没有见过”。不过,经记者查阅,莫干山会议后《经济日报》于1984年9月29日选登了四篇会议论文,其中张维迎的《价格体制改革是改革的中心环节》就摘录自前述一文。张维迎还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写到:“尽管我本人在1984年4月就提出并系统论证了双轨制的改革思路,但双轨制实际上是随着1980年代初经济结构调整、地方分权及乡镇企业的出现而自发产生的。我的贡献在两点:第一,明确把市场价格制度作为改革的目标模式;第二,把自发产生的双轨制现象从理论上提升为自觉的价格改革道路。这类似大禹治水中把‘堵’转变为‘疏’的思路。”既然张维迎在莫干山会议前就提出了“价格双轨制”,那么为什么会议中却又摇身为“放”派,主张放开价格?张维迎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写到:“‘放’是双轨制价格改革的核心。”“不明白这一点,就说明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双轨制改革。”与张维迎交往较多的财经评论员岑科说,“放”是张维迎历来的主张,但这个目标很难一步到位,所以他才提出“价格双轨制”,作为改革的过渡方式。至于过渡期有多长,据岑科的观察和阅读,张维迎“没有明确提及”。而对于为何直到90年代时才提出自己曾写过这篇文章时,岑科表示,这是个“伪问题”,“当初谁也想不到会有后来的争议,当然不会刻意说自己的文章比别人的观点提得更早。只是有了争议,才有澄清的需要,才会去查证谁的文章比谁的观点提得更早。”但华生认为,张维迎发表在《专家建议》中的文章其实“和改革没有多大关系”。所以,“并不能算数”。版本之四:成致平:“是吕东首先提出了‘价格双轨制’的概念。”从1982年到1990年,曾担任9年国家物价局局长的成致平肯定地说,首先明确提出价格双轨制概念并使之普及化的,是前国家经委主任吕东。他提出来的时候,是1984年,成致平此时担任国家物价局局长。至此,这成为本文的第四个版本。成致平说,价格双轨制首先是从石油行业开始的,当时,石油产量上不去,1981年,国家决定在石油行业实行包干,包干以内一个价,超出一个价,计划内100元/吨;超产的644元/吨,这种价格的差距就是“价格双轨制”。100元/吨是国内的收购价,644元/吨是国际的市场价。这也是为了防止石油外流,采取的出口转内销的办法。1984年开始在其他国民工业生产资料方面实行“价格双轨制”。成致平在《价格改革三十年》中提到,石油行业搞了几年以后,为了解决工业领域里的困难,国家经委决定在其他工业生产资料方面推广价格双轨制,让价格双轨制得以普及。他说,这里的“国家经济委员会”就是特指当时的国家经委主任吕东。

莫干山会议是经济改革思想史上的开创性事件,一批中青年经济学家脱颖而出,“中青年”成为社会广泛认可的改革时代的新名词。新鲜会风会上没有宣读论文、交换资料、泛泛议论,而是围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分若干专题,把探讨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结合起来,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会议开得热火朝天,有时火药味儿十足。从白天到夜里,讨论、争论不休。人们精神亢奋,专注,高强度,不休息,会议结束时,竟有一大半人都生了病。中青年莫干山会议之后,“中青年”成为了被社会广泛承认的改革时代新名词。在《经济研究》编辑部工作也是参会者的乔桐封说:“‘中青年’很快就成了气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经济研究》就是从那以后开始刊登青年人的文章。”

部分名单:

王岐山、周小川、马凯、郭树清、楼继伟、吴晓灵、陈锡文、李剑阁、周其仁、张维迎、华生、贾康、高梁、朱嘉明、黄江南、徐景安、许善达等等。

在1984年的莫干山会议上,正式代表有124人,他们是由会议筹备组根据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1300余篇应征论文挑选出来的。在选拔过程中,遵循不讲关系、不讲学历、不讲职称、不讲职业、不讲“名气”,凭论文水平确认代表资格。

扩展资料

2019年9月20日至22日,第十届新莫干山会议暨纪念莫干山会议35周年研讨会在浙江省德清县隆重召开。

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之际,本次会议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认识和应对”为主题,旨在纪念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1984年莫干山会议”;

同时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形势下理解和分析当前阶段的复杂世界,以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发展机遇,应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就此,会议主要包括主题大会、闭门研讨会、平行分论坛、莫干山夜话、“莫干山中青杰出学者奖”颁奖仪式、莫干山会议35周年纪念研讨会等活动,首辑莫干山从书发布会、莫干山中青书院揭牌仪式和莫干山大学启动仪式也在会议期间举行。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第十届新莫干山会议暨莫干山会议35周年纪念

参考资料来源:华西都市报-两代“中青年”的莫干山会议

莫干山毕业论文多少字

全诗一二句叙写作者乘车在下山的路中穿行,回头看抛在身后的峰峦已入莽苍。三四句写诗人还沉浸在对莫干山盘旋陡峭的山势的回味之中时,回程的路不知不觉地走完了。

“翻身复进七人房,回首峰峦入莽苍。”这是写毛泽东乘车归途回望莫干山。翻身跳进汽车里,回头看大大小小的山峰,已隐人到迷茫不清的草色中。诗人和随同人员,由莫干山的主峰塔山下来,很快地上了汽车,这时汽车已经发动。“翻身复进”即转身跃入,表现了乘车人动作敏捷,状写了上车的动作快而有力,说明心情欢愉,游兴未尽,不但体力未减,而且有所增强。杜甫《哀江头》有:“翻身向天仰射去,一笑正坠双飞翼。”毛泽东将手稿中的“复入”改为“复进”,避免与下旬中的“入”字重复。诗人将可坐七人的轿车称为“七人房”,通俗而幽默。“翻身复进七人房”一句,揭示了诗人动作轻快、心情欢愉的情状。“回首峰峦入莽苍”,轿车急驰,回头看时,莫干山的峰峦已进入苍茫的野色之中,越来越辨认不清了,形象而真切。从乘车下山,到“回首峰峦入莽苍”,对时空转换与行车速度,诗人只用“回首”二字,刻画出对名山胜境未了的兴致。诗人用“峰峦”来代指莫于山,很恰当。“莽苍”,古人多用于迷_不清、空旷无际的田野之色,诗人用于山色也很贴切。因为那里“百道泉源飞瀑布”,青竹野树翠无边,云生雾绕,远远望去,只能是迷茫一片,同广阔无边的田野浑然一体。

次句接写下山途中,车窗外的青峰翠峦随窗内视点的飞速移动和空间角度的不断变化,由大而小,由近而远,由高而低,以至于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这一句采用的是兼语句式,“峰峦”既是“回首”的宾语,又兼“入苍莽”的主语。北宋陈抟《归隐》诗曰:“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写的是梦境。“回首峰峦入莽苍”与“回首青山入梦频”句式相近,却写的是实景。“回首”照应开头的“翻身”,表现出诗人对名山胜境的顾眄留恋和未了的兴致。“峰峦入莽苍”与“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入”字,将静态的景物动态化,极为传神。

莫干山与杭州城的空间直距近百里,以路程计,当不止此数,行车决非片刻能到。但诗的艺术时空,可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晋陆机《文赋》)。如果说“回首”句是以急速变化的空间景象表现飞逝而去的时间意象的话,那么结尾两句则是采用时空变形的艺术手段,化时辰为瞬间,缩百里为咫尺,写出独特的审美感受。

“四十八盘”显示的是峰回路转、弯曲盘旋的空间意象,“才走过”却有着急遽发展的时间节奏。上一句的那个“入”字表现为一个过程,“入莽苍”当在车离山道之后。而“回首”则是一路不断地向后瞻望,全神贯注地目送“峰峦”远去。待到山色终于融入一片苍莽之中,这时转过脸来,才发现不知不觉中轿车已履平地,这便是“才走过”云云的心理依据。从山上到山下,诗人感觉到的只是顷刻间的一驰而过,于是原有的空间被极大地压缩了。作者的《七律·登庐山》的开头两句“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在展现雄伟壮阔的空间景象的同时,着一时间速率极快的“跃”字,一下子将庐山上下的空间距离缩小,生动地表现出诗人的豪情。“四十八盘才走过”的“走”字,是飞奔之意,与“跃”字有相同的艺术功能,又和下一句的“风驰”同义。而结尾句如果没有“风驰”二字过渡,就会使人产生莫干山下即“钱塘”的错觉。其实“四十八盘”只是归程的一小段,离杭州尚有百里之遥,但作者却以风驰电掣、其疾如飞的车轮转动,形象地表现了时光的高速,压缩了出发点与目的地之间巨大的空间距离。“已”回应上句的“才”,构成两句间的顺承关系。“又”则点明“到钱塘”并非初次,暗示了由杭州去莫干山,再由莫干山返回杭州的来去行踪,具有极强的概括力。

这首诗主要的艺术特色:风格轻快。体现在归途人的心情与动作的轻快上。上汽车的动作“翻身跃入”,体轻敏捷,干净利落,“跃”字传神,显得老当益壮,非常活跃。在回首山色时,看到的是“入莽苍”,反衬出汽车远离莫干山以及行驶之快,一个“又”字,更加突出车速之快,又表现了作者心情的轻快。在不知不觉当中,已经走过“千里”之程,诗人完全沉浸在轻松快乐之中,显得轻舟的神速。两者都体现了一个“快”字,表现的是一个“松”的心境。所不同的是,一个在陆上,一个在水上;一个坐车,一个乘船;一个“回首”,一个“旁观”。

全诗即景抒情,诗句轻快,语言明白如话,诗趣意兴盎然。诗人此次游兴极好,心境闲适,以致慨叹时光走得太快了。

参考资料:

莫干山位于富饶美丽的沪、宁、杭金三角的中心,系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因春秋末年,吴王派莫邪、干将在此铸成举世无双的雌雄双剑而得名,是我国著名的休闲、旅游及避暑胜地。莫干山山峦起伏,风景秀丽多姿,总面积43平方公里。它虽不及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却以绿荫如海的修竹、清澈不竭的山泉、星 罗棋布的别墅、四季各异的迷人风光称秀于江南,有着“江南第一山”的美誉。莫干山以自己的特色:竹、云、泉“三胜”,清、静、凉、绿“四优”而驰名中外。竹,是莫干山“三胜”之冠,以其品种之多、品位之高、覆盖面积之大列于全国之首、世界之最。云也极具特色,因时而异,变幻万千,动若浮波,静若堆絮,站在云海上餐饮露宿、枕云席絮,令人有“遗世而独立”之感。泉也是一胜,飞瀑流泉多达百余道,可谓峰峰有水、步步皆泉。“绿”是“四优”之一,树绿、竹绿、草绿、山绿,如绿色的海洋,满目皆翠。全山森林覆盖率高达92%。“清”也是一大优点。若漫步于竹林或憩息于林荫,或眺望于亭台,或夜坐于别墅,处处清新悦人、神舒肤爽。“凉”是避暑的主要条件,因莫干山地处一定高度,森林覆盖率高,且多流泉及储水量大的修竹,夏季气温较低,7、8两月平均温度仅 摄氏度,早晚尤为凉爽,最宜避暑。“静”,谷幽境绝,宛如世外桃源。走出久被噪音围困的圈子,莫干山能给你一个静谧的天地。

雪山牛肉干毕业论文手册

2018年已经到来,哈尔滨是一个典型的东北城市,这里的气候也是严寒刺骨,唯美的冰雪大世界以及周边的各种雪景令人称道不已,特别吸引南方游客前来探寻,下面给大家分享2018年哈尔滨自由行攻略以及注意事项。

作为一个地道的北方孩子,大学四年和毕业后一年都是在南国之南厦门以及东南亚度过的,日日花团锦簇,天空高远,阳光耀眼,每到冬天看到我的朋友圈开始下雪,心里就无比羡慕。2016年回了北京读研,结果等到18年也没等到一场象样的雪,今年尤其过分,大半个中国都下雪了,北京还一如既往地晴朗着

那么,冬天一定得去一次真正的雪国。

非常不凑巧的是,就在我出行的前两天,网上不断爆出东北旅行的新闻,先是北京林业大学的9名女生结伴出行乘坐面包车从哈尔滨前往雪乡的路上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极其惨痛的后果,然后是一篇题为《雪乡的雪再白也掩盖不掉纯黑的人心!别再去雪乡了!》的文章痛斥黑龙江的旅游乱象,“9个月磨刀,3个月宰羊”的言论甚嚣尘上。这让计划一个人出行的我心里有些忐忑,但是因此就退票“安全”地待在北京吹风当然不是我的性格,如此,就需要一场精心的谋划,来规避“被坑”和“安全”问题。

有关安全:

1、林大的几位同学是自行包车前往雪乡,这种方式在很多时候是自由行的优选,但是!从哈尔滨高铁站一出来我就被黑车司机包围了,没人管的!考虑天气原因,没保险没执照的黑车还是很不安全。

2、新闻中说9个人选择坐一辆面包车,这,没有超出我认知的话,应该是超载吧?本来路面就很难走,加上超载,有多危险可以自己想象。任何时候都是安全第一,安全第一,安全第一!我是个惜命的人。

3、宾馆酒店提前订好,这个基本上大家都会做到,但是如果是女孩子一个人或者两三个人出行还是建议定在比较繁华的路段,东北冬天到了下午四点多天就黑了,外面零下三十度,室外活动的人也不多,走夜路不安全。

4、不要轻信路边人的指路。我选择了一个带着“城管”袖章的大叔问路,他故意给我指了相反的方向,还好我机智地同时开了导航,大叔当时的表情很尴尬,说他在开玩笑,我当时的内心是——

不用怀疑,他是一位真正的城管。

后面几天还遇到穿着制服的假工作人员,实则是为了推销旅行用品。有了这次体验,我决定不轻易问路。

5、尽管各种旅途中的负面消息不断,但是我们也不必因噎废食,毕竟就算坐地铁都会遇到跳地铁的,出门买菜都有可能被撞,没有一个地方是完全安全的,如果因此就永远待在家里,会错过很多看世界的机会。

所以,重点不是害怕危险,而是规避危险。

有关“防坑”:

1、雪乡可能无论如何都没想到今年是这么上热搜的,但这次也没有刻意避开雪乡,只安排了在雪乡路过,建议下午两三点到,四五点出,这样可以看到白天的雪乡和夜晚亮起灯的雪乡,不一样的风情。全程无需买任何东西,也不用吃午饭或者晚饭,更不用住宿,这样就规避掉了最容易出现坑的”吃“”住“”买“三个环节。雪乡景区内有一个地方是“游客服务中心”,里面有免费休息的座位和热水,也有自动售卖机卖热饮和零食,价格合理,如果太冷或者累了渴了完全可以进去坐会儿,补充一下能量。

2、去山上要尤其注意,比如长白山,虽然是旅游业发展的很完善的景区,但是大厅内仍然出现了我前面提到的“假工作人员”,恐吓旅客的装备不够,上山会被冷死,鞋会滑下山之类的,然后你害怕了就会租他们的护膝、大衣以及防滑链,但是,亲测不需要,这些装备完全可以自己提前备好。

3、备够热水!去的大部分地方会提供免费热水,但长白山整个景区没有热水,买都买不到,只能通过买泡面来求热水,泡面山下10块一桶,山上20一桶,对于一年都不会吃一碗泡面的我来说,已经吃完了今年份的泡面

行前准备

1、保暖衣裤或抓绒衣裤(必备)、雪套(防寒防水)与冰爪(防滑),羽绒服/棉袄(必备)、保温水壶(必备)、保暖帽子(必备)、防风手套(必备)、冲锋衣裤(可选)、大背包或旅行箱(可选)、防水登山鞋或雪地靴加羊毛鞋垫(高帮、建议出发前穿几天)、厚棉袜两双及以上、保暖护膝(可选)、墨镜或滑雪镜(阳光强,需防雪盲)、登山杖(可选)、泳衣(泡温泉)等;

2、洗漱用品、摄影器材、个人卫生用品、相机备用电池、移动电源、足够的相机储存卡;

3、高热量零食(如:巧克力、牛肉干、奶糖、姜茶);

4、暖宝贴(必备),建议每天五片的量,用来贴膝盖、贴脚底、贴手机(减少手机在极寒天气中耗电和关机,亲测有效);

5、感冒药(板蓝根或者999必备,预防白天吹风后感冒),拉肚子药、冻伤膏、创可贴等常用药,面膜(必备),吹完一天风回来敷个面膜,你会感谢我

鉴于天气极寒,敷片状面膜实在需要勇气,所以推荐涂抹式面膜

比如

补水效果很好

6、身份证必带,其他如学生证、军官证、导游证、记者证,等等证,所有可能让你少花钱多办事的证都带上.;

7、近视的小伙伴请必备隐形眼镜,不然无法摘掉口罩的你全程看到的就是——

大地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好了,_嗦了这么多,终于可以愉快地出发了!

这里是正文!

行程用时:

1月9日——1月15日(含往返交通时间)

行程花费:

3000元左右

地点打卡:

12个

Day1:北京——哈尔滨

之所以选择这趟高铁而不是直接飞过去是因为我觉得旅途也是旅行的一部分,八小时也可忍耐,建议安排在去程,心情还很兴奋,身体还不疲惫。

我特意选择靠窗的座位,列车一路北上,窗外渐渐从只是光秃秃的黄土地变得被白雪覆盖,越来越厚,列车上的温度显示从-4℃,-8℃,-10℃到-20℃不时抬头看看,景色总有变化,是很神奇的体验。如果从广州一路坐上来,会有历经四季的感觉,更有意思吧!身边换了一波一波的乘客,东北口音越来越重。

一路上看书听歌,向着一个零下三十度的地方驶去。手机的音乐软件里存了从大学到现在听过的歌,中文、英文、法文、泰文、粤语经常会遇到有故事的歌,听着听着,就会想起在某时某刻曾经单曲循环它时的心情。

那种感觉,很奇妙。

在我安静地听音乐看书到第六个小时的时候,上来一群叽叽喳喳的年轻人,东南亚口音熟悉,泰国人,问我借笔,最终没忍住,用我退化了一大半的泰语愣是聊的每个人哈哈大笑,我是越来越话唠了

平时一直忙所谓的“正事”,好难有大段时间读闲书,这次简直太奢侈,往返路上读完三本积攒已久的书,心情大好。

分别是——

星野道夫的《在漫长的旅途中》

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献身》

刘瑜的《送你一颗子弹》

下午三点多抵达哈尔滨站,那位城管大叔就是在这儿遇到的,此后我决定选择公交车去酒店。

值得注意的是,哈尔滨站的公交站牌非常不醒目,很小的一个牌子,并且开往市区内的公交并不在站旁,站旁只有免费通往机场和其他火车站的摆渡车,去市区的公交还要拐个弯过个马路,步行几百米,很多旅客一时是找不到的,可能这也是黑车猖獗的一个原因?

不管怎样,作为一个资深路痴,我顺利找到了,并且顺利抵达,开森!

哈尔滨是个中西合璧的城市,有“东方莫斯科”之称,加上冰雪大世界的开幕,以及中央大街、果戈里大街、索菲亚大教堂、斯大林公园、极地馆等等,还是很值得一逛的。

但是刚从温暖的高铁下来,我简直像掉进冰窖一样,加上8个小时后很疲惫,四点半左右天色渐黑,一个人也没有太多心思在寒风中溜达,只路过了大教堂,市区内的其他地方都没来得及去看,不过,毕竟我这次安排的行程主要是为了自然风光,所以我遗憾的其实主要是没有吃到——

俄餐、红肠、大列巴和哈啤

建议到达当天在市区采购一些干粮备用,防寒装备如果没带够也要备齐。

Day2:帽儿山滑雪场——二浪河雪村

来东北第一项当然是去——滑——雪!

东北的滑雪场和其他地方有什么不一样?

可能最大的不一样是无需人工造雪吧,纯天然,无污染,雪质好。

我们选择的是帽儿山滑雪场,是黑龙江的两个五星级滑雪场之一,设备很专业,滑雪场的配置也很不错,可能因为是哈体院的教学基地,青春气息满满,滑雪场很大,就算人多,也不会很拥挤。

不多说,上图

一切看起来都很和谐,然而真相是总也整不利索的滑雪板、手套和雪杖无止境地摔

滑雪时间两个小时足够,因为你会被拖着沉重的滑雪板鼻涕结成冰爬上去的过程逼疯

总之,此次滑雪激起了我回北京继续磨练技术的雄心壮志。

下午就坐大巴前往二浪河雪村了,重点推荐!

同样是小村庄,比起最近名声不怎么好的雪乡,这里没有太商业化,却也能看到落满经年不化的白雪,像小蘑菇一样的房子。

还有狗狗们

据说这里是黑龙江最冷的地方之一,泼水成冰什么的,完全不是梦。

然后当地人就会看着一群从南边来的傻孩子们把一杯杯开水泼到天上去,等着它变成冰落下来砸自己,一个个还开心的不得了,不知道此时此刻他们心里在想什么

在二浪河雪村,有很多家民宿可以选择,价格比起雪乡来不要太良心!

我们选择的是豆豆家,主人很热情,大家一起包饺子,吃饺子宴,也杜绝了被天价菜坑的可能性。

晚上就两人一间住在东北传统的四人火炕上,不会出现雪乡那种四人炕睡八个人变成大通铺价格还贵上天的场景。

我房间的名字叫“炖大鹅”,莫名戳中笑点,哈哈哈笑了半天。此外,还有你们可以想到的“炖小鸡”“炖白菜”“炖豆腐”

静静睡吧。

晚安。

Day3:二浪河——大秃顶子山徒步——雪乡——牡丹江

这是我最爱的一天,没有之一!!

再次请出度娘:

秃顶山位于雪乡13公里处,主峰海拔1690米,是黑龙江境内最高峰,据说山顶积雪常年不化。一路上是被雾凇围绕的原始森林,山顶是一片平地,视野豁然开朗,几乎没有树,都是低矮的花草,这里是高山植物的宝库和野生动物的摇篮。徒步长度共十公里。

装备:

热水、登山杖、雪套(防湿保温)、高热量零食(路上补充能量)

必备:

当地向导一位

1月11号,登山这天的天空像被雪擦洗过一样,蓝的透明,天空下都是纯白色的雪野和被雾凇笼罩的原始森林,高大的落满白雪的松树,厚度达五十公分的积雪。

科普小课堂

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气遇冷凝华而成,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

雾凇非冰非雪,而是由于雾中无数零摄氏度以下而尚未凝华的水蒸气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粘的结果。雾凇形成需要气温很低,而且水汽又很充分,同时能具备这两个形成雾凇的极重要而又相互矛盾的自然条件更是难得。

因此,尽管吉林有雾凇岛,也不是任何时候去都能看到雾凇的。这次运气非常好,走到哪里,都能看到非常美的雾凇。

高大的雪松,是圣诞树本尊了!

晶莹剔透的雾凇

走着走着都变成了爱斯基摩女孩们睫毛结冰什么的,也都是真的

登顶之后,视野非常开阔,可以脑补一下这幅画面360°的样子,因为天气太好,远处的“雪龙”也十分清晰,是只有人眼像素才能记录下来的美。

一路上雪干净的让人舍不得踩上去,树上的积雪有时候会扑簌簌落下来,弥漫在周围,像下雪一样,我仰着头看,鼻子酸酸,眼睛里湿湿的,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美哭?

如果想要刺激,可以坐雪地摩托下山。很酷!!

美到词穷。

在徒步登顶的过程中,心里一直是满满的感动,登山前向导大哥的大黄狗——金毛多多,一定要跟我们一起上山,怎么赶都不回去,在雪地里打滚,卖萌,帮我们捡手套,一团团白色的雪落在它的身上,像开了花。

那一瞬间,心都要化了。

自然的美是人类的科技不管多先进都永远无法仿造出来的。

你来,或者不来,它就在那里,安静的,有一种遗世独立的美感。

徒步结束之后,坐车赶往著名的被diss的很惨的雪乡了。

雪乡本是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大海林林业局的双峰林场,上世纪被几位摄影师发现,一举成名,后来《爸爸去哪儿》热播,雪乡开始人满为患。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雪乡江湖今年的关键词是——宰客。

本来以为之前热搜文章的影响力之大,会影响雪乡的游客数量,到了之后觉得并没有,依旧是游人如织,大部分是拖着行李箱过来晚上还要住在这里的,和之前去过的地方的地广人稀形成鲜明对比。

祝他们有好运气,遇到淳朴的老板。

相比起来我们这些“过客”就显得一身轻松。

白天的雪乡VS晚上亮起灯的雪乡

说实话,是美的。

厚厚的雪房顶非常可爱。

亮起灯的时候,就像小小的童话镇。

但是,游客太多,而我天生对人群聚集的地方有排斥感。

路过,但不停留。

粗发去牡丹江住啦!牡丹江给我的第一个惊吓。

酒店楼下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

全国人民热爱广场舞的心情都是一样的,我理解。

毕竟广场舞作为国粹已经传出国外。

然而!

这里是牡丹江啊!

室外温度此时此刻零下二十八度啊!!

手伸出来十秒钟就失去知觉啊!!!

牡丹江人民,请受晚辈一拜。

你们的体格秒杀了全国泡红枣枸杞水在家葛优躺的佛系九零后。

Day4:牡丹江——镜泊湖大峡谷——冬捕——二道白河

镜泊湖峡谷距牡丹江市100公里,交通很便利。

镜泊湖瀑布老河谷朝鲜族民俗村。

据说如果春夏季节过来可以领略到朝鲜族独特的生活景致和民俗文化。有长鼓表演和每晚热闹的篝火晚会,以及勇猛激烈的摔跤和将竞技与娱乐融为一体高空秋千,并且还有风味独特正宗的朝鲜族特色饮食、民居住宿、原汁原味的民俗表演,感觉还是很热闹的。

但素!

因为我们去的时间不太对,冬天民俗村内温度太低,所有的表演项目全都不开放,也没有人在这里居住,整个村子静悄悄,但是不荒凉不破败,所有的秋千、做打糕的工具等等都好好的待在原地,所有的房间门都紧闭,就像突然被施了魔法,村子里的人都消失了,只留下没来得及带走的物件。

和一只小雪狐

湖面结了冰,好像把大朵大朵的雪花都凝固在冰面上了一样,很瑰丽很神奇

结个冰都是爱你的形状!

总之,如果想要安静的体验这种与世隔绝的感觉,可以选择冬天来走一圈,没有任何人打扰,如果想要体验朝鲜族民俗,还是其他温暖的季节过来,会更加热闹,“消失”的村民会重新出现在这里,就像《桃花源记》中所说: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离开镜泊峡谷,出发看冬捕啦!

最有名的查干湖冬捕,记忆最深的就是《舌尖上的中国》中描述的这一段:

“在滴水成冰的冬季,天还没亮,捕鱼的队伍就开始向查干湖出发。每年12月末至春节前的一段时间,查干湖就进入了冬捕的黄金时期。因为在冬季,捕获的鱼更加容易存储。这一古老的冬捕方式源于史前,盛于辽金,延续至今,千年不变。

冬捕的过程是十分艰辛的。捕捞也依然沿袭着最古老的方式,完全靠人力和马车来完成,在现场,基本是看不到现代化机械运作的,唯一能看见的是一群坚毅的汉子,弓着脊背,拉着沉重的渔网。”

好了,回到现实,其实观看冬捕作为一个旅游项目,已经被赋予了太多表演性质,你以为的冬捕:是这样的

实际上,你看到的冬捕,可能是这样的

鱼一条一条被拉出来,大家争相抱着鱼拍照

值得一提的是,去看冬捕的路上,会坐这种皮轮胎滑过去,路上是一望无际的冰面,身下是冒着寒气的冰床,头顶是和冰面无缝衔接的蓝天遇到调皮的师傅,还会故意玩个冰上漂移,让你体验到甩尾的感觉。

PS:一定要注意的是安全!

最后面的座位也是最容易被甩出去的,如果前面的座位都是空的,尽量还是不要为了寻求刺激坐在最后。另外,拉好扶手!拉好扶手!拉好扶手!重要的话说三遍。

我为什么知道?

因为我眼睁睁看着领队被甩出去,拖着走了一段。

我的心脏差点吓出来。

安全第一!

为免给大家造成误解和不必要的恐慌,还是客观说一句,正常轮胎都坐满人的话坐最后也是没有问题的,因为重量够,不会甩出去。

在冰层上,你可以变身武林高手,晚上去二道白河入住啦!

在此,要特意表扬今晚入住的酒店,房间够大、够舒适,不会失望。

当然,最吸引我的是!这是一家温泉酒店啊,有室外温泉和室内温泉可以选。

我当然选室外。

外面冰天雪地,温泉池烟雾袅袅,想想都激动,我本来打算要拍美美的温泉照的。

哪怕这样也行是不是!

然而,现实是残忍的,去泡温泉的时间一般在晚上,黑+身边缭绕的雾气,照片全都是高糊的没关系,开心就好。

然而披着一条浴巾从温暖的室内跑到零下二十度的室外,进入汤池之前,这段路程是非常要命的!

踩着冰雪,扑面而来的寒冷清冽的空气,会让你精神为之一振。

所以,深呼吸,迎着寒风,快速奔向温泉

一旦踏进池水,会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就酱,其他感受还是要留给你们自己亲自去体验。

如果是长白山上的温泉酒店,可能泡汤体验会更好,汤池周边地理环境更野,白天去泡汤,拍好照片不是梦。

宝石国际有比较好的一点是离魔界景区非常近,开车十分钟就到了。

Day5:魔界——长白山

长白山魔界景区处于长白山针叶、阔叶混交林带,景区内水质优良,常年不冻,当气温较冷时,会出现神奇的景象。水中植物在日出时,大气蒸腾形成雾凇,衬托出树和水若隐若现,仿佛到了原始社会的远古世界,摄影人称这里为“魔界”。

想要看到最美最原始的魔界风光,需要早起。六点出发,还能赶上日出。

但是,日出和雾凇一样,都是需要机缘的。

所以,如果早起了也没看到日出也不要紧,魔界的其他风光,也值得一看,随便一拍,就是大片。

和河上草色差不多颜色的衣服,有很好的环境融合感,红帽子点亮整身搭配。

如果是雪地通用的一身红衣,会更有惊艳感。

“魔界”还是“仙界”?

当天在朋友圈发了照片之后,朋友问为什么不叫“仙界”叫“魔界”,因为看起来河面上笼罩着电视剧里的袅袅烟气(仙气)。

其实和长白山比较之后就明白了,同是烟雾缭绕,雾气腾腾,魔界给人的感觉是非常清冷孤寂的,游客再多也无法融入和破坏这种感觉,有一种背景和人物的割裂感,不管是不知道多少年前倒下横亘水面的落满白雪的枯木,还是在冰雪中默默积蓄力量等待来年再生的枯黄萱草,抑或水面升腾起的烟气,旁逸斜出的黑色树枝,都在讲述着一个寂静的、诡异而又唯美的故事。

你可以来,但是无法带走这里的任何东西。

长白山就很不一样了,看图即懂。

先上一张天池镇楼!

天池表面通体雪白,都结了冰,落满雪。

远处还有云海。

前几天都是蓝天白云,无雪无风,来长白山这天早上没能在魔界看到日出,还担心天气会不好,结果太阳完全升起来以后就放心了,万里无云,不能更好!

天池的门票和长白山的门票是分开的,如果要上天池,需要另外买车票,80块。

但是,长白山天池可见的概率实在是太低了,如果天气条件有一点不允许就不会开放,开放了买票上去也不一定能看到,很大概率天池是笼罩在一片白茫茫的雾气中的,什么都看不见,就像前几天小伙伴去,看到的天池是这样的。

和上图基本上是同样的拍摄角度,但是天池完全看不到,只有光秃秃的雪山。

所以说,看天池是非常非常需要运气的。

这次天气好,看到的概率是99%,当然毫不犹豫买票上山。据当地人说,第一次来长白山就能看到天池整年都会鸿运当头!

去天池的路上坐的是四人座的越野车,山路很陡,也有很多积雪,但是很平稳,师傅开车技术也非常赞,最最重要的是,一路上的风景太美太震撼。这种震撼大概只有坐在车上的过程可以体验,照片是无法记录下来的。

之前很多次旅行,最美的记忆往往都在车上。

某年夏天去塞罕坝,行驶在草原天路上,视野非常开阔,前方天空和大地相接,路旁开满了粉色的格桑花和金黄色的油菜花,这样的场景就一直在我的心里。一次在家开车上路,赶上天气跟那天极其相似,当时的那种心情就又回来了,心旷神怡,开车的感觉也非常美好。

很多时候是这样,影像没办法记录下来的,眼睛和心会替你记着,在合适的时刻,突然喷涌而出,那种感动更甚于初见。

长白山的温泉是高度的温泉水,可达82℃,所以从北坡一路上去,看到聚龙温泉都是烟气袅袅热气腾腾的,在一片冰雪世界里,蔚为奇观。

大家都应该是知道梅里雪山的景点不错,今天小编是准备和大家说说关于梅里雪山的部分攻略,这一次是梅里雪山的转山攻略,大家可以看看相关的一些攻略,对照着看一下。【转山季节】5月-11月中旬是转山季节,其中10月份最好,这个季节层林尽染金色,风景非常漂亮,同时雨水比较少,多克拉垭口和说拉垭口的积雪也不算多【转山装备】食品:至少需要四天的食物和燃料,实物以高热量的方便食品为主,例如方便面、火腿肠、牛肉干、巧克力等。到达阿丙村之前的四天没有固定补给(转山旺季时可能会有临时茶馆,从阿丙村开始基本每天能遇到一个村庄,补给问题不大衣物:冲锋衣裤(或军用雨衣凑合一下、高帮徒步鞋(有防水功能最佳,如gore-tex、抓绒衣、速干内衣裤和袜子、遮阳帽、手套药品:感冒药、退烧药、抗生素、腹泻药、云南白药气雾剂、驱虫药、盐(防蚂蝗用必带用品:防水良好的帐篷、羽绒睡袋(强烈建议800g羽绒,即使在夏天,高海拔地方扎营也是很冷的、防潮垫、炉头、餐具、水壶、高山气罐(4个/人、墨镜、手杖(建议双杖、头灯及备用电池说明:带多了也背不动,在前期准备阶段,自己需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计划,精简实用为第一要务【关于向导】强烈建议请向导,虽说转山季节人比较多,但藏民走得较快,如果你跟不上他们的节奏,走错路的风险很大。可以在永久村请向导【关于马匹】不建议租马匹!大转是很辛苦的,如果怀疑自己的体能可以选择雨崩的小转比较轻松,做出大转的决定之前应该要明白,既然来转山就应纯粹一点,前面几天大家的体能有高低,到后面凭的都是意志力了,因此带着一颗虔诚的心上路是最好的精神力量。如果必须租马匹,可以在永久村找,但转山旺季时价格会很贵【户外环保】提前计划和准备,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冲击。使用已有步道和营地,避免开发新的步道和营地。使用便携炉具煮食,不要为了娱乐而生火。带走所产生的垃圾,并妥善处理废弃物。尊重自然,尊重他人,尊重自己。【详细路书】D0德钦(3400m-羊咱(1950m-永久村(2460m乘坐德钦到燕门乡的班车(每天很多班,最好乘坐中午以前的,羊咱下车,过阳朝桥右转,会经过一个白塔,顺大路往前15分钟,到一个叫茶里顶的小寺庙点个酥油灯取转山的钥匙,顺山路徒步到达永久村,大约2小时。永久村住宿点比较多,但转山旺季不一定够住,可以考虑露营。在永久村可以找向导和马匹。D1.永久村(2460m-多亚拉垭口(3150m-曲夏(2715m-永是通(3340m上升800米,18公里,约8小时(以下都是负重时间,轻装酌情减少,比较轻松的一天①永久-多亚拉,约2小时,永久出发,沿盘山碎石路面缓缓上行,坡度不大,到达梅里大转的第一个垭口多亚拉,在垭口可以看见白马雪山的背面。②多亚拉-曲夏,约1小时,山腰横切下行路况不错,路的左下方那个村庄就是永支,曲夏有条小溪,附近有2个帐篷大小的一块空地,曲夏不显眼,容易错过,可以在曲夏午餐。③曲夏-永是通,约5小时,曲夏一个小时后到达一个沟口,右转进入原始森林,沿隆那河上行,沿途风景很漂亮。永是通是个高山牧场,周围风光迤逦是扎营的理想地方。D2永是通(3340m-德康拉杂(3465m-多克拉垭口(4480m-咱俗通(3630m上升1140米,下降900米,13公里,约7小时,多克拉天气诡异多变,多有雨雪,连藏民也认为这里是转山途中最凶险的地方①永是通-德康拉杂,约1小时,沿隆那河上行至一片河滩,河滩上有些巨石,过河左侧上山②德康拉杂-多克拉,约4小时,德康拉杂左侧上山,路很陡,一个小时后到达高山草甸,道路变成平缓土路,可以远远看见多克拉垭口,多克拉是梅里大转的第二高度,是云南和西藏的分界线,过了垭口就进入西藏界,也是澜沧江流域和怒江流域的分水岭③多克拉-咱俗通,约2小时,垭口上多有积雪,下垭口的坡度非常陡,一定要万分注意安全,向导说有118个弯,对鞋底的防滑性能和膝盖也是个考验。垭口下方是个小牧场,可以暂时休息,继续小溪下行约1个多小时,到达一个宽阔的牧场,就是咱数通D3咱俗通(3630m-曲舍(2955m-卢阿森拉(2855m-曲那塘(2450m下降1100米,约8小时,13公里,大部分在树林里,比较轻松①咱数通-曲舍,约4小时,在森林里一路下行,如果是秋天,金黄色的树叶会亮瞎你的眼睛,路面泥泞湿滑,如遇下雨会增加行进难度,溪水在道路左侧,曲舍是森林里面的一小块草地,周围有些粗壮的树木,在这里溪水和转山的道路分开了,一直到曲那塘才会重新汇合②曲舍-卢阿森拉,约2小时,大部分都是平缓山路,走得会很舒服,快到卢阿森拉时海拔会上升60米,非常陡的坡度,上去后就是卢阿森拉垭口,这是转山路上很独特的地方,每个转经的人都会在那儿扔下自己随身的东西来纪念逝去的亲人,所以远远就有经幡,青稞、碗堆成小山,到处都挂着手链、佛珠、衣服等等,宗教气氛浓烈③卢阿森拉-曲那塘,约2小时,一路下行,有的地方坡度较陡,但基本上道路还是好走的,看见吊桥就到了曲那塘,上午伴随左边的小溪到了这里变宽了,建议不要过桥扎营,取水比较方便,过桥虽然草地好,但取水不方便D4曲那塘(2450m-辛康拉垭口(3660m-阿丙村(2190m上升1200米,下降1500米,约9小时,15公里,漫长的上升和下降,艰苦的一天①曲那塘-辛康拉,约6小时,过桥后沿河平缓前行,40分钟后开始上坡,道路在峡谷右侧的山腰横切上行,一眼看不到尽头的上坡很累,好在都是在树林里不会太晒。一路上没有水源补给,在海拔约3400的地方(约5小时有棚子搭成的小卖部,从小卖部往上继续走半小时有几个简易的木头房子,在附近可以看见缅次姆的背面②辛康拉-阿丙村,约3小时,翻过垭口后的你会觉得风景豁然开朗,垭口往下走不久就能远远看见山下的阿丙村,海拔急速下降1500米,有几段路比较滑要小心,漫长的下降是对膝盖的重大考验,到了阿丙村你会觉得膝盖已经不属于自己。阿丙村可以住不用扎营D5阿丙村(2190m-桥头(1710m-热水塘(1760m-扎那(察瓦龙1890m约11小时,28公里,干热的怒江大峡谷,道路平缓而枯燥,在怒江边泡脚是个亮点,双脚放在温泉里,看着近在咫尺的怒江滚滚而去,劳累几天的身体可以得到很好的放松①阿丙村-桥头,约3小时,从阿丙下来到公路,沿河往北走,在路边的岩石上有些佛像的石刻,小河在桥头和怒江交汇,过桥就是丙察察公路,桥头有小卖部②桥头-热水塘,约3小时,沿丙察察公路往北走,炎热的河谷会消耗更多的体力,热水塘是怒江边的一片温泉,可以泡脚,水温不太高,不建议泡澡③热水塘-扎那,约5个小时,热水塘出来一个多小时有个小卖部,前面不远便是著名的大滑坡,通过前先仔细观察,然后快速靠墙边通过,之后是漫长的河谷公路一直到扎那。扎那是察瓦龙乡政府所在地,可以补给物资或者停留休整一天D6扎那(1890m-龙普(2300m-堂堆拉垭口(3350m-格布(2340m上升1500米,下降1000米,约9小时,15公里,难度适中,堂堆拉-格布一段景色壮观,①扎那-龙普,约2小时,沿公路出来10分钟右拐,不就进入村庄,在很深的沟里行进,各种大牲口粪便的味道混在在一起,龙普是垭口下面的一个小村庄②龙普-堂堆拉,约3小时,沿树林里面的之字形路上行,路面宽敞,比较容易走③堂堆拉-格布,约4小时,垭口下来半小时,路左边是一个叫“给音”的牧场,几座藏房散布期间,周围是金黄色的树林,景色非常漂亮。给音出来沿山谷急速下坡,坡度很陡很滑,我在这里摔好几跤,万分小心!山谷的尽头有座大山挡在眼前,山下的玉曲河自右往左环绕而去,路下方几百米处河边有个村庄,左转顺河一直走,路面较平缓,中途路过拉达村(2320m,有小卖部可以买健力宝喝,继续前行一个多小时,右侧的河上有个吊桥(察瓦龙中心桥,过河就是格布D7格布(2340m-达古拉垭口(4100m-牛棚(3300m上升1800米,下降800米,约10小时,14公里,难度大,垭口下来的路需要特别小心①格布-达古拉,约8小时,格布出来不久有岔路,下面的是去西藏盐井,上面是转山路,约2小时到达一个小垭口(2600m,景色很壮观,能看见左贡方向的雪山,之后约1小时的平路到达古拉垭口下面(2750m,之后进入茫茫原始森林,漫长的上坡到达垭口。②达古拉垭口-牛棚,约2小时,从垭口下来的路不好走,许多巨石在路上形成落差很大的台阶,垭口下来约2小时到达半山腰的牛棚。体力好的可以继续往前约3小时到达玉曲河边的咱青桥扎营D8牛棚(3300m-来得桥(2550m-来得(3030m-梅求补功(4050m下降800米,上升1500米,约9小时,14公里,艰难的一天,强烈建议在梅求补功扎营,第二天早上起来有惊喜,祈祷明天好天气吧!①牛棚-来得桥,约3小时,陡坡急降和横切相结合,终于能看见卡瓦格博了,最后的考验是一段很长的滑坡路,右侧是石头和烂泥堆起来的陡坡,所谓的路就在上面,左侧下方是湍急的玉曲河,一定要万分小心,相互间距拉开一些,过了滑坡路下到底就是来得桥。来得桥边有小卖部,到这里应该是午餐时间,天气好时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好好晒晒睡袋。②来得桥-来得,约2小时,坡度很大的上升,海拔上升400米后是一段平缓路,前面就是来得村,村里有小卖部③来得-梅求补功,约4小时,从左侧绕过来得村,继续陡峭的上坡,这段路对于负重的人来说是个艰难的考验,在很陡且狭窄的路上,连合适休息的地方都不好找,我的相机就从这里滚下山坡,天色黄昏找不着,第二天又从梅求补功跑下来找。梅求补功是树林和灌木丛之间不大的一块平地,有梅里雪山观景台的美誉。据说这里有水源,但是我没有找到D9梅求补功(4050m-说拉垭口(4815m-多通木屋(4050m上升800米,下降800米,约7小时,13公里,难度大,经过8天的徒步,你的体力可能已经所剩无几,前面是最后一个垭口,坚持!①梅求补功-说拉,约4小时,早晨起来一定不要着急走,给自己一点时间好好欣赏一下美景,经过9天的徒步,这里是整个转山线路中景色最壮观的地方,前面不远处的雪山就是卡瓦格博,背面和正面的样子是不是很不一样?从这里到说拉的路不难走,一段平路后上一个陡坡之后再平路再陡坡,然后来到说拉下面,说拉垭口是转山途中海拔最高点,和前面的多克拉一样,是云南和西藏的分界,过了说拉就又回到云南了②说拉-多通木屋,约2小时,垭口下来经过一片乱石区之后急降,往前走不远是个高山草甸,这里就是扎西牧场,垭口到这里约1小时,可以在这里扎营,也可以继续往前1小时在多通的漂亮小木屋里扎营D10多通木屋(4050m-梅里石(2100m约6小时,13公里,海拔急剧下降2000米,意味着你能在几个小时内把高山草甸到灌木丛到针叶林、阔叶林,最后进入干热河谷的植物都看一遍,沿着梅里水一直下降,据说在山谷里有18个木桥,在后半段的一块石头上有个脚印,据说是卡瓦格博留下的。梅里水在山谷的尽头汇入澜沧江,看见澜沧江离转山的终点也就不远了。梅里石自古便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节点,是山外的察瓦龙、碧土等地和德钦互市的地方,同时梅里石也是转山的终点,从这里很方便搭车去飞来寺。

梅里雪山,是位于西藏察隅县东部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境云岭乡西部的一座南北走向的庞大的雪山群,全长有150公里。它在藏区称卡瓦格博雪山,同时它也是雍仲苯教圣地,和西藏的冈仁波齐、青海的阿尼玛卿山、青海的尕朵觉沃并称为藏传佛教四大神山。

爬梅里雪山的准备装备

1.高原温差大,羽绒服、厚棉衣、冲锋衣等都是必备。徒步的行程比较长,山区湿滑陡峭,要准备雨衣和徒步鞋和呼气登山杖等。

2.食物方面,就准备一些高能量、易携带的方便食品,比如巧克力、牛肉干、红牛等干粮。

3.高原地区紫外线较强,要做好防晒工作,准备好遮阳帽、遮阳伞和防晒霜。

4.大家还可以带一些户外常用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遇见雪崩千万别慌张。

莫塔毕业论文

我觉得娱乐圈的这种风向非常的不好,我们应该多关注老戏骨,而不是那些没有演技的小鲜肉,他们光只有外在没有内在,发展不会长久。

大家都是喜新厌旧,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们无法改变别人的想法,只要坚持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好

当今 巴萨的很多球员,在场上表演功夫一流.比之前的奥特加还能表演,就好像02年世界杯 里瓦尔多那样的表演都是巴萨球员.被称为影视学院简直是糟蹋巴萨,因为成为绿色好莱屋!这个名字更符合巴萨的球员表演.

因为巴萨绝大多数球员的演技很出色

莫汉毕业论文

Mamta Mohandas(玛玛塔·莫汉达斯)还参演了2020年印度电影《法医追凶》

莫寒在自己的生日会上说过自己的规划,莫寒的生日粉丝聚会在上海举行, SHN48 TEAM SII成员出席了生日聚会以提供帮助,在采访中,莫寒还谈到了自己在参加《 青春有你 2》后如何变得“更加镇定”,提到毕业后的计划,莫寒表示希望他能以自己的名义创作一些作品,这个生日聚会是SNH48 GROUP第六次最终选举TOP2的回归。

这次生日这不仅是莫寒的谐音,也是对他一路走来所获得支持的感谢。同时这个生日聚会也是SNH48偶像生涯中莫汉的最后一次生日聚会。莫寒将与SNH48第一学期学生一起从小组中毕业,并开始新的生活阶段,在采访中,记者问到莫寒是否再参加“青春有你2”之后的任何变化,莫寒坦言说,随着演唱技巧的提高,他会更加意识到自己的缺点。

莫寒的思想也有很多锻炼。现在她很冷静,现在她可以冷静地观看一些不好的评论,从容地检查,从容地思考,然后从容地忘记,当谈到毕业计划时,莫寒说他已经离开了团队,让每个人都意识到他们很难以个人的身份存在,他希望以自己的名义创作一些作品,在多年的偶像生涯中,莫寒从年轻到成熟,在生日晚会上,莫寒还为大家精心呈现了一些激动人心的阶段。

她还特别准备了经典歌曲,这表明了她对这一表演的奉献精神,精彩的表演加上梦幻般的舞台美感,也使现场的歌迷和朋友们目睹了莫寒的成长力。值得一提的是,SHN48 TEAM SII的成员也愉快地出席了这个生日聚会,并提出了与莫寒的几个合作阶段。 在现场,队友们还向莫寒致以诚挚的生日祝福,莫寒的个人光环也在生日聚会上首次发布。

还演过《法医追凶》,该电影是由Anas Khan和Akhil Paul执导,托维诺·托马斯、玛玛塔·莫汉达斯主演的悬疑、惊悚、犯罪类电影,该电影于2020年2月28日在印度上映。

  • 索引序列
  • 莫干山毕业论文
  • 莫干山毕业论文多少字
  • 雪山牛肉干毕业论文手册
  • 莫塔毕业论文
  • 莫汉毕业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