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毕业论文 > 教育技术学毕业论文基于

教育技术学毕业论文基于

发布时间:

教育技术学毕业论文基于

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下面是我整理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开题报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毕业论文(设计)写作的目的

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教育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所必须的重要的教学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教学要求是: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使用;提出论点、综合论证、总结写作等基本技能。

二、毕业论文(设计)的程序、时间安排及学分

毕业论文(设计)包括选题、开题报告、资料准备、调查研究、论文撰写、论文答辩六项程序。毕业论文(设计)的集中撰写时间安排在第八学期,时间六周,计6学分。

三、毕业论文(设计)的选 题

1、毕业论文(设计)原则上一人一题。

2、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应以教育技术学专业所开设专业课程为基本范围。

3、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应尽可能与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工作、学习和社会实际相结合。

4、指导教师应于第七学期向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设计)参考选题。参考选题应由本专业学术带头人主持拟定,并应根据学校发展状况每年修订一次。参考选题应有一定的学术先进性和社会应用价值,最好能与本系的学术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可以从本系提供的参考选题中选择论文题目,也可以自拟课题。

四、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中对指导教师的要求

1、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必须由有教学和科研经验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由本系办公室安排,系主任审定,指导教师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换。

2、指导教师既要指导论文,又要指导学风,特别注意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和高尚的科学道路。

3、指导教师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具体指导任务有:

(1)指导学生拟定研究计划及指导其工作内容与方法;

(2)介绍主要参考资料与文献,指导学生收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

(3)听取学生的论文开题报告并给出建议;

(4)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质量,按时进行答疑与指导。指导教师对每位学生的指导时间每周不少于1次;

(5)审阅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三次论文稿并评分、在指导时给出建议,批改学生外文内容摘要。

(6)指导学生参加论文答辩。

(7)答辩前,填写《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按第六条“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化要求”检查学生完成任务情况,对学生的三次论文稿分别给出分数,进行答辩资格审查;写出不少于100字的指导教师书面评语,评审意见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a)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期间的学习态度;

b)毕业论文(设计)任务的难度及其创新点;

c)毕业论文(设计)形式的规范性;

d)论文存在的问题;

五、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中对学生的要求

1、遵守纪律,保证出勤,因事、因病离岗,应事先向指导教师请假,否则作为缺席处理。凡随机抽查三次不到,评分降低10分。

2、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保质保量地按计划认真完成选题、开题报告、资料准备、调查研究、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各项任务,在实践中努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论文要有一定的创新性,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内容充实,材料可靠,论文撰写符合英语专业的学术规范。

4、不得弄虚作假,不准抄袭他人的论著或剽窃他人成果;否则毕业论文(设计)成绩按零分处理。

六、毕业论文(设计)的规范要求

1、开题报告的要求

(1) 立题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2) 立论根据及研究创新之处

(3) 参考文献目录

(4) 采用的研究方法、步骤、技术路线及可行性论证

(5) 研究工作总体安排及具体进度

2、论文要求

(1) 封面(题目)

论文封面包括题目 、作者、专业及年级、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等内容。(封面由学校提供)论文题目应在 20 字以内。

(2) 论文摘要和关键词(中文)(200-300 字 )

摘要300 字左右 ,主要论述研究的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关键词3-5个。

(3) 论文摘要和关键词(英文)

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是对中文摘要及关键词的英文翻译 ,此部分反映作者的英语表达能力, 应由作者独立完成 。

(4) 论文( 8000 字以上)

论文可以分为引言 、正文和结束语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是简要介绍本论文研究的目的、范围、前人研究情况及其与本课题的关系,本文将要研究的问题,引出论文的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 。正文主要反映作者的基本观点的提出和论证过程。

结束语部分, 主要是概括全文、突出中心,起加深读者印象的效果。

引言、 结束语是论文的单独组成部分 ,但 " 引言 " 、 " 结束语 " 等字眼在论文里是否写出,应视论文内容而定。

(5) 引注

引用资料可以是 " 文内夹注 " ,也可以是 " 文末引注 " 。其中: " 文内夹注 " 又称 " 脚注 " ,在引用页下面作注解; " 文末引注 " 则出现在论文的最后。

(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列示作者已经阅读过的 、最主要的,且在公开出版物上发表的文献。每篇论文的参考文献不得少于 10 篇,其中 2 篇英文资料。

(7) 致谢

致谢是作者对论文写作过程中提供帮助的人表示感谢 ,特别是对论文指导教师表示感谢。致谢的词语要诚恳、简洁恰当。

(8) 附录

此部分可以列示论文中所引用的图表 、案例;作者为撰写论文所做的调查提纲;相关文件资料等。

(9) 封底

3、格式要求

毕业论文的具体格式要求按安阳师范学院毕业论文有关要求执行。

七、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

1、成立答辩委员会,下设若干答辩小组,具体负责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由主管教学校长、系领导成员及答辩小组组长组成。答辩小组人数以3—5名为宜。成员可以是本专业教师,也可以是其他系教师或校外相当职称的.人员。

2、毕业论文(设计)完成后必须进行答辩。答辩的论文必须提前在小组答辩前五天送交答辩委员会。

3、答辩小组应写出评阅意见,并根据课题涉及的内容和要求,以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为主,准备好不同难度的问题,拟在答辩中提问选用。

4、小组答辩过程:

(1)学生可用5分钟时间报告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

a)本课题的研究历史、现状、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

b)所采用的主要原始资料;

c)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论点、基本内容及创新点;

d)论文写作的体会

(2)提问和回答约10分钟。

5、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应为每位参加答辩的学生写出评语,并给出成绩,交答辩委员会审核。

6、对有异议的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可酌情组织二次答辩。

八、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评定

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评定,应以学生的学风、论文质量和答辩水平为依据,既看学生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又要看学生的创造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重视学生答辩时的表达能力和其它有关情况。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采用综合评分方法,即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的每一进程进行综合评分,最后由答辩委员会评出总分(以百分计):按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和不及格(60分以下)评定成绩。

毕业论文的评分标准为:

1、优秀

(1) 论文选题好,内容充实,能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以正确观点提出问题,能进行精辟透彻的分析;

(2) 能在论文课题范围内 , 较全面地查阅国内外的有关文献 , 资料详实;

(3) 有自己的学术见解 , 或在资料方面有新的发现和重大订正;

(4) 论文观点成立、论证严密、充分;

(5) 论文结构严谨,文理通顺,层次清晰,语言精练,文笔流畅,书写工整,图表正确、清晰、规范;

2、良好

(1) 论文选题较好,能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并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对所论述的问题有较强的代表性,有一定的个人见解和实用性,并有一定的理论深度;

(2) 能在论文范围内认真查阅文献 , 占有较多的可靠资料并运用得当;

(3) 在理论或实际问题的分析上有一定深度 , 或在资料整理方面有一定价值;

(4) 论文观点成立、论证严密、充分;

(5) 论文结构合理,层次较清晰,行文规范,条理清楚,文字通顺,书写工整,图表正确、清楚,数字准确。

3、中等

(1) 论文选题较好,内容较充实,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2) 能查阅与论文有关的基本资料 , 使用适当;

(3) 独立完成,论点观点基本成立,围绕观点展开论证,但论据不充足或说理不透彻,对问题的本质论述不够深刻;

(4) 文章结构基本合理,表达能力一般,基本上达到文从字顺的要求。能够运用图表说明问题。

4、及格

(1) 论文选题一般,基本上做到用专业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观点基本正确,但内容不充实,缺乏自己见解;

(2) 能查阅与论文有关的必要资料 , 并对原始资料进行初步加工,使用无重大差错;

(3) 论据能基本说明问题,能对材料做出一般分析,但较单薄,对材料的挖掘缺乏应有的深度,论据不够充分,不够全面;

(4) 文字表达基本清楚,文字基本通顺,无重大数据错误。

(5) 论文写作尚能达到原定课题的最低要求。

5、不及格

凡论文存在以下问题之一者,一律以不及格论:

(1) 文章的观点有严重错误;

(2) 有论点而无论据,或死搬硬套教材和参考书上的观点,未能消化吸收;

(3) 离题或大段抄袭别人的文章,并弄虚作假;

(4) 缺乏实际调查资料,内容空洞,逻辑混乱,表达不清,语句不通。

九、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公开答辩与毕业论文(设计)存档:

1、在小组答辩结束后,要认真进行工作总结,在总结工作的基础上,从获得优秀成绩的毕业论文(设计)中推荐出若干篇优秀论文,由指导教师或其它专家写出评审意见,论文作者参加校级公开答辩,接受校级答辩委员会的考核。

2、毕业论文(设计)一式二份,一份留系存档,一份送教务处。电子稿留系存档。

3、填写《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留系存档。

十、组织领导及职责分工

1、系领导工作职责

(1)成立和领导论文指导委员会和答辩委员会,具体负责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2)定期检查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展情况,协调处理毕业论文(设计)中有关问题;

2、论文指导委员会工作职责

(1)根据学科特点,制订本系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基本要求、评分标准及工作条例管理细则;

(2)组织审查全系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做出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汇总表(包括学生姓名、题目名称、写作语言、选题方向等内容, 要求按选题方向分类);

(3)安排指导教师并向各位论文指导教师布置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任务;

(4)及时研究和处理毕业论文(设计)期间有关问题。

(5)组织、布置毕业论文(设计)审查、成绩评定等;

(6)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

3、答辩委员会工作职责

(1)具体组织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和成绩评定工作

(2)组织监督各答辩小组的工作;

(3)答辩结束后,审核每位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和《论文答辩评分表》。

(4)评选本系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并向学校推荐;

4、答辩小组工作职责

(1)答辩前对学生论文终稿评分,并审查其答辩资格。填写《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相关项目,并准备好至少三个不同难度的问题,在答辩中提问选用;

(2)答辩中,提问要严肃认真;对疑似抄袭论文要严格把关;逐项填写《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评分表》;

(3)答辩结束后,为每位参加答辩的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上写出答辩评语,并给出成绩。收齐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全部资料、成果,交系办公室统一保存。

十一、其它

1、毕业论文(设计)不及格者或没有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者不发毕业证书。一年后可申请随下一届补做一次,并向本系缴纳一定的指导费。毕业论文(设计)补做、答辩及格后,根据学籍管理规定,换发毕业证书。

2、毕业论文(设计)所需纸张、软盘、打印费用由学生自理,论文封面、封底和评审表由教务处或系办公室统一印制发放。

3、此前公布的毕业论文(设计)有关规定与本条例不相符的一律以本条例为准。

《浅析教育技术学之发展》[内容摘要] 教育技术学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在教育科学、媒体技术与系统科学方法等学科的发展与彼此渗透综合的基础上诞生的.这些学科内容的交叉形成了教育技术学及其相关学科群,教育科学媒体技术、系统方法构成了教育技术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的基础.、[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 教育技术学改革 教育技术学发展 教育技术学研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每一个国家都面临着一个如何使自己的现行教育能适应21世纪培养人才的需求、能胜任信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种种挑战的问题。教育技术学专业既面临着大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科学中的一个子学科,既是研究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领域,又是培养教育技术专门人才的专业名称.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确定培养专门人才的规格,我们的认识都不能停留在教育技术的经验层次上.恰当的教育技术学的定位,是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教育技术的规律,发挥教育技术在教育发展中的作用的必要条件.在教育科学中,按其研究对象和抽象程度的不同分为教育哲学、教育学、教育技术学三个层次.其中教育哲学是从认识上探讨人的教育的本质与观念;教育学重点研究人的教育原理与规律;教育技术学则研究运用技术方法改善教育的过程和结果.教育技术学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在教育科学、媒体技术与系统科学方法等学科的发展与彼此渗透综合的基础上诞生的.这些学科内容的交叉形成了教育技术学及其相关学科群,教育科学媒体技术、系统方法构成了教育技术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的基础.教育技术的五个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既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其中设计、开发、利用是实施教育技术时相对独立的内容与阶段,管理和评价则贯穿于上述内容与阶段之中.由此形成了诸如教学设计、教学开发、教育技术应用和绩效技术等一系列教育技术学科群.有关学科的建设,人才的培养以及教育技术的实践部应围绕教育的改善这一中心任务来展开.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育应用是目前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但它不是教育技术的核心内容.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和教育技术中的其它媒体一样,在一定阶段可以成为研究与实践的热点。作为热点会随时间的推移面转移。核心内容则相对稳定.教育技术的核心问题是教学设计,因此教学设计应摆在教育技术学研究与实践的核心位置、这是因为教学设计不仅构成了教学开发与应用的前提,便直接影响到开发与应用的质量,教学设计作为连接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它要求教学设计人员既要掌握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又要熟悉教育、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否则就难以胜任教学设计的任务.目前,我国的教育技术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由于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和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对教师需求量的大量增加,使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供不应求。各级师范院校纷纷设置教育技术学专业,一些综合性大学,甚至工科院校等也开始设置这个专业,因而使得全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数量大大增加,目前还处在不断增加的状态之中。仅江苏一个省现在就有20多个教育技术学专业,从专科生、本科生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都可以培养。尽管这样,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毕业生还是供不应求,特别是硕士生、博士生更是奇缺,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教育技术学科从无到有,已经建立了从专科生、本科生到硕士生、博士生的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尽管形势大好,但也面临着挑战。首先是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之间自身的挑战,其次是与非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之间的挑战。此外,还有计算机专业、物理专业等一些其他专业的毕业生也纷纷到学校信息技术教育中来谋求职业。但是,学校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是有限的,到一定时候就会供大于求,人才过剩。根据这样的判断,将来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的去向问题,现在就必须进行认真思考。教育技术学的科学研究和应用实践空前活跃,教育技术学在未来教育发展中的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这为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和教育技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因此,我们要找准学科的位置,明确今后的任务,努力做好工作,不要辜负时代的厚望一 对教育技术学的认识二 教育技术发展中注意的问题三 教育技术学改革的方向[参考文献][1] 希尔斯(B.seels).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M].113.[2] 刘美凤 《广义教育技术定位的确立》 《中国电化教育》2003(6)[6] 刘美凤《技术-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 《比较教育研究》 2001(11)[ 7] 吕国雄 《关于教育技术创新问题的探讨》华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 8] 黄荣怀 曾兰芳 余冠仕 《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中国电化教育,2002(9)

题目选的时候不要选的太大啊,尽量选题目的时候选小一点的。到时候好写,另外论文要写的详细,选题背景,选题意义什么的都要写的很详细了。尽量不要摘抄网上的现在老师很精明的,能看出来的。正文主要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了。我写论文的时候 无意间找到了一个很大的一个叫汇博在线 网站,里面有好多资料,可以参考的。

关于教育技术学的毕业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是师范院校的必修课程。这门课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师范生毕业质量的好坏,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现代教育技术论文2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有效性初探》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是师范院校的特色课程、必修课程,这门课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师范生毕业质量的好坏。然而,从实践反馈的信息来看,开课质量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教材、教师、学生等多方面原因,而提高该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也应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有效性

“现代教育技术”是师范院校的必修课程。如果公共教育学是师范的标志性学科,那么《现代教育技术》则是其基础性课程。这门课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师范生毕业质量的好坏,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从实践反馈的信息来看,开课质量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学生毕业后,现代教育理论不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不会操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不会制作。本文试图从教学有效性的角度,探究如何提高“高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的质量与效果,避免学生的“无效或低效学习”,以期重新建构高师“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

一、有效教学观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概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运动,特别是受到行为科学和实用主义哲学影响的美国教学效能运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根本目标,有效教学也就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了。这一概念一出现,立刻引起世界各国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和研究。

有效教学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乃至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有效果、有效用、有效率是其三大内涵,这种“多快好省”的教学要求教师遵循教学活动和学生活动的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产生尽可能好的教学效益,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

二、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中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一)教材建设滞后

一直以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材建设严重落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材内容更新缓慢。很多教材内容沿用八十年代电化教育的教材体系,依然把老式幻灯、投影、录音、电视录像等技术手段作为主要内容编入教材,殊不知这些媒体由于媒体的更新换代几乎不见踪迹,当学生意识到此问题时,就会失去对本课程学习的欲望。二是教材形式单一。传统的纸质教材有知识系统、信息稳定、使用方便、价格便宜等优势,但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纸质教材在更新缓慢,内容老旧,缺乏生动性,与生活事实、实践操作之间的断裂等方面凸显出无法避免的劣势。这些弊病使它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必需借助于其他的教学资源来解决。但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却没有相配套的电子教材,教师备课上课只能是依靠自己责任心的大小来准备电子资料,难免有责任心差的教师偷懒或者教师无暇准备而照本宣科,因而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

(二)教师教学策略欠缺

在影响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中,来自教师的因素是最主要的。诸如,教师上课照本宣科,举例不形象、不生动,导致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失去兴趣;教学模式单一,课堂缺乏生机;满堂灌的注入式教育,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当然厌学;教师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忽视学生情绪与情感;多媒体利用形式化,投影仪只是作为另一张黑板,重要概念只用鼠标点击一下,一晃而过,看似信息量大,但学生收获不多;教师上课远离学生的实际,远离学生的发展,只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化、合理化、规范化、科学化……如此种种原因就会导致学生学习的低效或无效。

(三)学生重视不够

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公共课,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专业课重要,公共课无所谓。学生认为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期末考试。认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原理、方法、概念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习。认为教师上课讲的理论多,教师又不能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显得死气沉沉,没有任何互动……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学习的有效性。

三、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一)加快教材建设

1.更新教材体系内容

基础纸质教材的陈旧、呆板、平面化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必须加以改进。对那些被时代抛弃的媒体(如,老式幻灯、投影、录像)和操作简单不需要学习即会的媒体(录音)要舍得裁掉,增加那些能代表现代前沿的技术手段(如,电子白板、多媒体、微格教室等),突出实用软件制作技术的教授(如,Photoshop、Lectora、Dreamweaver、Frontpage等),还应增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容,使学生的学习能够跟上教育技术发展的新要求。要以迅猛发展起来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支撑,致力于建设一个在教材体系结构和学法设计上与时俱进,实用性好,针对性强的好教材,以提升教材对教学的助力和对学生的引力。

2.建设配套电子教材

电子教材研究及应用是教育领域国内外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所在。这种以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为基础开发的教学系统,把电子课本、学习资源、虚拟教具、虚拟学具、学习服务、学习终端等几个方面有机地融合成一个教学系统来满足无所不在的学习需要。它的使用不但可以突破纸质教材的种种局限,而且有利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效地促进师生教学互动,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率。

(二)优化教学策略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实现其有效教学的关键是教师教学策略的转变。教师要彻底摒弃那些导致教学无效或低效的方法策略,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

1.转变角色

在信息技术条件下,传统教育的“教师本位”必须让位了。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拥有者、传授者,也不再局限于传授现成的教材内容,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参与者,教师要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要努力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与学生一道探索、分享,相互接受和汲取,在实践中、在互动中引领学生从意识到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等方面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2.优选教法

(1)合作教学法贯穿始终

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合作学习小组应在开课之初由兴趣相近的学生自愿组成。合作学习中对于每一次的教学任务,教师要针对学习小组下达学习任务,以小组为单位验收审核学习成果。在学习过程中,要鼓励小组成员互相信赖,相互支持,分享成果,协作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在“初识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中,带领学生参观了某个典型的教育技术环境,教师下达小组学习任务:用演示文稿的形式介绍自己小组的成员及特点,介绍所参观的教育技术环境,谈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初步认识等。小组成员接到任务后,经过交流、讨论,收集信息、撰写文稿、制作PPT、准备演讲,大家分工协作,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成功的机会,都力争为自己的小组作一份贡献以体现自身的价值。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极大地保护和增强了学生对教育技术学习的兴趣,也进一步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2)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已逐渐被广大信息技术教师熟知与接受。在教育技术教学中,应以若干个具体任务为中心,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介绍和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例如PowerPoint的教学中以“我的小组(介绍合作小组成员)”为任务学习PPT演示文档的文字输入及处理、版面协调设计等操作,在Flash教学中以“滚动的小球”为任务,学习动画的制作,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其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在教师指导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完成任务来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任务驱动教学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学会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同时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3)创建专题学习网站和教师个人博客

学术网站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既链接了理论知识与教育实践之间的互动、融合,又弥补了纸质教材滞后与呆板的缺陷。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及网络,积极制作多媒体学习软件,开发“现代教育技术”的课程学习网站,给学生提供网络学习的平台。教师可将大量的学习资料、制作素材放到网络课程中,供学生学习和下载;将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制成多媒体课件放到网上;利用讨论区、网站内部短消息及聊天室、教师个人博客,进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网上交流。这样,学生可通过网络自学“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各种软件的使用方法,不仅可以拓宽学习途径,减轻课堂教学负担,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加强学生学习目的性教育

一个人的行为目的越明确,所引起的意志力也越大。因而,明确学习目的,是学好教育技术的内部动力。为此,教师应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学生学习目的性的教育。这种教育可以始于开课之初课程学习目的的教育,让学生明确该课程的学习对于未来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也可以在每个单元教学前呈现学习目标,提醒学习者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为其学习提供基本导向。

总之,为了保证高师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优化教师教学策略,将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引入课堂,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加强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目的性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相信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对教学的不断深入研究,高师现代教育技术将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春燕.关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探讨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8(5).

[2]钟启泉.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余文森.有效教学三大内涵及其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2012(5).

[4]桑新民.当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未来[J].中国电化教育,1998(6).

(作者单位湖北省十堰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学院〉)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现代教育技术论文2000字

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下面是我整理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开题报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毕业论文(设计)写作的目的

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教育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所必须的重要的教学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教学要求是: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使用;提出论点、综合论证、总结写作等基本技能。

二、毕业论文(设计)的程序、时间安排及学分

毕业论文(设计)包括选题、开题报告、资料准备、调查研究、论文撰写、论文答辩六项程序。毕业论文(设计)的集中撰写时间安排在第八学期,时间六周,计6学分。

三、毕业论文(设计)的选 题

1、毕业论文(设计)原则上一人一题。

2、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应以教育技术学专业所开设专业课程为基本范围。

3、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应尽可能与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工作、学习和社会实际相结合。

4、指导教师应于第七学期向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设计)参考选题。参考选题应由本专业学术带头人主持拟定,并应根据学校发展状况每年修订一次。参考选题应有一定的学术先进性和社会应用价值,最好能与本系的学术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可以从本系提供的参考选题中选择论文题目,也可以自拟课题。

四、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中对指导教师的要求

1、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必须由有教学和科研经验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由本系办公室安排,系主任审定,指导教师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换。

2、指导教师既要指导论文,又要指导学风,特别注意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和高尚的科学道路。

3、指导教师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具体指导任务有:

(1)指导学生拟定研究计划及指导其工作内容与方法;

(2)介绍主要参考资料与文献,指导学生收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

(3)听取学生的论文开题报告并给出建议;

(4)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质量,按时进行答疑与指导。指导教师对每位学生的指导时间每周不少于1次;

(5)审阅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三次论文稿并评分、在指导时给出建议,批改学生外文内容摘要。

(6)指导学生参加论文答辩。

(7)答辩前,填写《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按第六条“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化要求”检查学生完成任务情况,对学生的三次论文稿分别给出分数,进行答辩资格审查;写出不少于100字的指导教师书面评语,评审意见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a)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期间的学习态度;

b)毕业论文(设计)任务的难度及其创新点;

c)毕业论文(设计)形式的规范性;

d)论文存在的问题;

五、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中对学生的要求

1、遵守纪律,保证出勤,因事、因病离岗,应事先向指导教师请假,否则作为缺席处理。凡随机抽查三次不到,评分降低10分。

2、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保质保量地按计划认真完成选题、开题报告、资料准备、调查研究、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各项任务,在实践中努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论文要有一定的创新性,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内容充实,材料可靠,论文撰写符合英语专业的学术规范。

4、不得弄虚作假,不准抄袭他人的论著或剽窃他人成果;否则毕业论文(设计)成绩按零分处理。

六、毕业论文(设计)的规范要求

1、开题报告的要求

(1) 立题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2) 立论根据及研究创新之处

(3) 参考文献目录

(4) 采用的研究方法、步骤、技术路线及可行性论证

(5) 研究工作总体安排及具体进度

2、论文要求

(1) 封面(题目)

论文封面包括题目 、作者、专业及年级、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等内容。(封面由学校提供)论文题目应在 20 字以内。

(2) 论文摘要和关键词(中文)(200-300 字 )

摘要300 字左右 ,主要论述研究的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关键词3-5个。

(3) 论文摘要和关键词(英文)

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是对中文摘要及关键词的英文翻译 ,此部分反映作者的英语表达能力, 应由作者独立完成 。

(4) 论文( 8000 字以上)

论文可以分为引言 、正文和结束语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是简要介绍本论文研究的目的、范围、前人研究情况及其与本课题的关系,本文将要研究的问题,引出论文的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 。正文主要反映作者的基本观点的提出和论证过程。

结束语部分, 主要是概括全文、突出中心,起加深读者印象的效果。

引言、 结束语是论文的单独组成部分 ,但 " 引言 " 、 " 结束语 " 等字眼在论文里是否写出,应视论文内容而定。

(5) 引注

引用资料可以是 " 文内夹注 " ,也可以是 " 文末引注 " 。其中: " 文内夹注 " 又称 " 脚注 " ,在引用页下面作注解; " 文末引注 " 则出现在论文的最后。

(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列示作者已经阅读过的 、最主要的,且在公开出版物上发表的文献。每篇论文的参考文献不得少于 10 篇,其中 2 篇英文资料。

(7) 致谢

致谢是作者对论文写作过程中提供帮助的人表示感谢 ,特别是对论文指导教师表示感谢。致谢的词语要诚恳、简洁恰当。

(8) 附录

此部分可以列示论文中所引用的图表 、案例;作者为撰写论文所做的调查提纲;相关文件资料等。

(9) 封底

3、格式要求

毕业论文的具体格式要求按安阳师范学院毕业论文有关要求执行。

七、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

1、成立答辩委员会,下设若干答辩小组,具体负责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由主管教学校长、系领导成员及答辩小组组长组成。答辩小组人数以3—5名为宜。成员可以是本专业教师,也可以是其他系教师或校外相当职称的.人员。

2、毕业论文(设计)完成后必须进行答辩。答辩的论文必须提前在小组答辩前五天送交答辩委员会。

3、答辩小组应写出评阅意见,并根据课题涉及的内容和要求,以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为主,准备好不同难度的问题,拟在答辩中提问选用。

4、小组答辩过程:

(1)学生可用5分钟时间报告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

a)本课题的研究历史、现状、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

b)所采用的主要原始资料;

c)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论点、基本内容及创新点;

d)论文写作的体会

(2)提问和回答约10分钟。

5、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应为每位参加答辩的学生写出评语,并给出成绩,交答辩委员会审核。

6、对有异议的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可酌情组织二次答辩。

八、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评定

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评定,应以学生的学风、论文质量和答辩水平为依据,既看学生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又要看学生的创造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重视学生答辩时的表达能力和其它有关情况。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采用综合评分方法,即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的每一进程进行综合评分,最后由答辩委员会评出总分(以百分计):按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和不及格(60分以下)评定成绩。

毕业论文的评分标准为:

1、优秀

(1) 论文选题好,内容充实,能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以正确观点提出问题,能进行精辟透彻的分析;

(2) 能在论文课题范围内 , 较全面地查阅国内外的有关文献 , 资料详实;

(3) 有自己的学术见解 , 或在资料方面有新的发现和重大订正;

(4) 论文观点成立、论证严密、充分;

(5) 论文结构严谨,文理通顺,层次清晰,语言精练,文笔流畅,书写工整,图表正确、清晰、规范;

2、良好

(1) 论文选题较好,能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并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对所论述的问题有较强的代表性,有一定的个人见解和实用性,并有一定的理论深度;

(2) 能在论文范围内认真查阅文献 , 占有较多的可靠资料并运用得当;

(3) 在理论或实际问题的分析上有一定深度 , 或在资料整理方面有一定价值;

(4) 论文观点成立、论证严密、充分;

(5) 论文结构合理,层次较清晰,行文规范,条理清楚,文字通顺,书写工整,图表正确、清楚,数字准确。

3、中等

(1) 论文选题较好,内容较充实,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2) 能查阅与论文有关的基本资料 , 使用适当;

(3) 独立完成,论点观点基本成立,围绕观点展开论证,但论据不充足或说理不透彻,对问题的本质论述不够深刻;

(4) 文章结构基本合理,表达能力一般,基本上达到文从字顺的要求。能够运用图表说明问题。

4、及格

(1) 论文选题一般,基本上做到用专业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观点基本正确,但内容不充实,缺乏自己见解;

(2) 能查阅与论文有关的必要资料 , 并对原始资料进行初步加工,使用无重大差错;

(3) 论据能基本说明问题,能对材料做出一般分析,但较单薄,对材料的挖掘缺乏应有的深度,论据不够充分,不够全面;

(4) 文字表达基本清楚,文字基本通顺,无重大数据错误。

(5) 论文写作尚能达到原定课题的最低要求。

5、不及格

凡论文存在以下问题之一者,一律以不及格论:

(1) 文章的观点有严重错误;

(2) 有论点而无论据,或死搬硬套教材和参考书上的观点,未能消化吸收;

(3) 离题或大段抄袭别人的文章,并弄虚作假;

(4) 缺乏实际调查资料,内容空洞,逻辑混乱,表达不清,语句不通。

九、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公开答辩与毕业论文(设计)存档:

1、在小组答辩结束后,要认真进行工作总结,在总结工作的基础上,从获得优秀成绩的毕业论文(设计)中推荐出若干篇优秀论文,由指导教师或其它专家写出评审意见,论文作者参加校级公开答辩,接受校级答辩委员会的考核。

2、毕业论文(设计)一式二份,一份留系存档,一份送教务处。电子稿留系存档。

3、填写《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留系存档。

十、组织领导及职责分工

1、系领导工作职责

(1)成立和领导论文指导委员会和答辩委员会,具体负责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2)定期检查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展情况,协调处理毕业论文(设计)中有关问题;

2、论文指导委员会工作职责

(1)根据学科特点,制订本系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基本要求、评分标准及工作条例管理细则;

(2)组织审查全系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做出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汇总表(包括学生姓名、题目名称、写作语言、选题方向等内容, 要求按选题方向分类);

(3)安排指导教师并向各位论文指导教师布置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任务;

(4)及时研究和处理毕业论文(设计)期间有关问题。

(5)组织、布置毕业论文(设计)审查、成绩评定等;

(6)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

3、答辩委员会工作职责

(1)具体组织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和成绩评定工作

(2)组织监督各答辩小组的工作;

(3)答辩结束后,审核每位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和《论文答辩评分表》。

(4)评选本系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并向学校推荐;

4、答辩小组工作职责

(1)答辩前对学生论文终稿评分,并审查其答辩资格。填写《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相关项目,并准备好至少三个不同难度的问题,在答辩中提问选用;

(2)答辩中,提问要严肃认真;对疑似抄袭论文要严格把关;逐项填写《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评分表》;

(3)答辩结束后,为每位参加答辩的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上写出答辩评语,并给出成绩。收齐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全部资料、成果,交系办公室统一保存。

十一、其它

1、毕业论文(设计)不及格者或没有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者不发毕业证书。一年后可申请随下一届补做一次,并向本系缴纳一定的指导费。毕业论文(设计)补做、答辩及格后,根据学籍管理规定,换发毕业证书。

2、毕业论文(设计)所需纸张、软盘、打印费用由学生自理,论文封面、封底和评审表由教务处或系办公室统一印制发放。

3、此前公布的毕业论文(设计)有关规定与本条例不相符的一律以本条例为准。

现代 教育 技术以其先进的教学理论、技术设备,不断增强了教学的效果,更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条件。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教育技术应用论文,供大家参考。

《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实践分析 》

内容摘要: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新课改形势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与内容,现代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能够有效优化教学结构,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整体效益,因此越来越得到广大教育界人士的重视与认可。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对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作用;策略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以计算机技术与 网络技术 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广泛地运用于现代教育教学领域,带来了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契机。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将一系列的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进行数字化处理,将那些原本抽象、枯燥而深奥的知识形象化、生动化、直观化,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对地理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探究热情,更能有效地突出重难点,便于学生的理解。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符合高中地理学特征,能实现高效教学。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形成稳固的学习内驱力的前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把静态、枯燥的材料融入三维空间中,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使教学更充实、形象、生动,刺激学生听觉和视觉感官,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多媒体导课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2.优化课堂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提供形象直观的演示,促进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提供多种多样的资源,扩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 方法 ;提供便利的交流工具,有效地开展协商与讨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庞大的书库也只有有限的资源,并且查找相关知识较为繁琐,这个过程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网络信息为教师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为广大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开辟了一条捷径,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料简单方便,大大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在此层次,计算机软件实现了教师职能的部分代替,如出题、评定等,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而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功能就体现出来了。此外,信息技术的进步使信息在瞬间可以传遍全球,凭借信息技术,教育和信息资源可以全球共享。

二.现代化技术在课堂中的实施策略

1.加强地图教学,提高学生识图能力。地图在整个地理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既是重要的地理学习内容,同时也是主要的 地理 学习方法 。加强地图教学这是地理学科的内在本质需求。在教学中我们要在充分运用课本插图与地图册的基础上,强化教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特殊功能与效果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加强地图教学,更好地进行知识的讲授,强化学生的理解水平,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这样学生才能通过地图实现对新知的真正理解与掌握。

2.动态模拟演示,引导学生掌握其本质。地理是一门涵盖知识面广,阐述各种地理事物及现象的产生、分布,反映各种地理事物及现象的相互联系、地区差异,探索地理事物及现象的发展规律以及和谐人地关系的学科。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模拟演示功能,可以整合图片、声音、文字等多种地理素材与信息,化无形为有形,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形象,将教材中那些用静止而抽象的文字来阐述的事物规律转换成精彩的视频,将整个过程展现出来,从而能够有效地解决地理空间的广阔性和课堂教学局限性的矛盾,使得学生能够深入地理事物与现象的本质,从而达到对这些知识的本质性理解。

例如,在学习《河流地貌的发育》这一节时,河流演变过程中凹岸侵蚀和凸岸堆积是这一节的重难点,运用挂图并不能将其形成过程直观地展现出来,为此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模拟河流横纵剖面的水流动态,再加以教师必要而精炼的语言点拨,这样学生认真观察、仔细思考,从中获取大量直观的感性材料,这样更容易上升为理性认知、本质理解。

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地理教学是现代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符合地理学科本身的特征。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不要只是停留在理论层次与 口号 上,而是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与创新,善于 总结 ,这样才能将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使之成为优化教学结构、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赵洪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中学地理教学的实践意义[J].新课程学习(上),2013(9).

[2]熊年坤.高中地理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3(9).

《 高校教育技术人员能力素质研究 》

摘要:教育技术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对高校多媒体的正常使用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提高高校教育技术人员能力、素质是十分重要的。 文章 分析了教育技术人员的职责和必备素质,并结合笔者的 经验 提出了一些提高技术人员素质的 措施 。

关键词:高校教育;技术人员;能力和素质

一、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技术等高科技手段为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根本上的变革,在高新技术引进的同时,对高校技术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也相应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高校技术人员的职责

(一)日常管理维护职责

多媒体等具有一定高科技含量教学设备的普及对高校教育技术人员的职责提出了新的要求,一般来说,技术人员必须对自己所负责的多媒体教室中的计算机软硬件设备进行及时的维护,定期对多媒体投放映设备以及音响设备进行检查,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处理。此外,高校教育技术人员还应当明白自己所负责的多媒体教室具备做哪些实验的条件。认真敦促使用多媒体教室的高校老师做好使用记录并及时的对教室中的卫生进行打扫,保持多媒体教室的整洁。

(二)相关课程实训指导职责

由于高校多媒体教学设备具有一定的高科技含量,日常的维护和检修过程对技术人员的技术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加强对技术人员进行与计算机和投影设备的技术培训是非常必要的。高校领导应当提高对多媒体教室技术人员教育的重视程度,安排专业的计算机或者多媒体设备产品厂家定期的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技术人员可以借助这样的机会同专家交流工作中所遇到的难题。

三、高校多媒体教室管理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素质

(一)良好的道德素养

在日常工作中,技术人员应当 爱岗敬业 ,珍惜并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技术人员应当深切的认识到自己所服务的对象是高校师生,他们正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所在,自己也承担着培育祖国栋梁的重任。技术人员应当做到干一行、爱一行,既然自己在负责高校多媒体教室的岗位上,就应当把自己份内的工作做好。由于高校多媒体设备比较精密,对房间环境的湿度和温度要求较高、并且容易出现问题。所以技术人员应当认真细致的做好每一项检查工作。时刻保持一种严禁的工作作风,确保多媒体设备的良好运行,为全校师生营造出一种优良的教学环境。技术人员就是为全校师生提供多媒体技术服务的人员,技术人员应当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热情、及时、专业的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服务。

(二)沟通协调素养

对于高校技术人员来说,良好的沟通协调素养是非常重要的。高校技术人员由于工作的特性不得不同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供货商、零件配备商打交道。由于当前多媒体设备在高校中的普及率相当高,多媒体技术人员需要不时的同老师和学生打交道来处理各种关于多媒体的问题。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多媒体技术人员应当注意自己说话的方式,在处理一些违反多媒体教室规定的时候应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自己的诚心和热情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在工作中,技术人员应当难人之所难,急人之所急。常常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尊重学生和老师,这样才能营造出来一种轻松愉悦的工作环境、赢得广大教师和学生对自己工作的支持。

(三)良好的专业素养

我们知道,技术人员是要靠自己过硬的技术来工作的,技术人员只有良好的品行是不够的。特别是对于高校多媒体设备来说,其组成相当的负责,包括:耳机、音响、线缆、多媒体投影仪、投影屏幕、计算机、还有各种软件等。技术人员不仅需要对这些设备的性能进行了解,还应当明白这些设备之间是怎样连接的,它们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并且掌握这些设备的安装管理办法。一旦多媒体教室出现问题,技术人员应当通过简单的检查就能大致判断出来问题所在。对于计算机软件,技术人员还应该掌握一定的外语知识和计算机语言。此外,技术人员还应当具有一定的电工知识,如果多媒体教室的线路发生问题,技术人员应当能够及时的发现并纠正。

四、培养高校多媒体技术人员素质的措施

(一)注重思想教育

高校领导应当注意加强多媒体技术人员的思想教育,由于当前我们已经迈入了信息社会,各种网络信息多而繁杂。人们容易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侵蚀。所以加大对多媒体技术人员的思想教育十分的必要,可以采用的具体方法有:1.组织高校优秀的思想教育专家对多媒体技术人员免费讲课。2.组织技术人员观看思想教育内容的优秀影片。3.对在思想教育领域有特别表现的单位或者个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为多媒体技术人员树立起来模范标兵。

(二)加大培训力度

由于当前高新技术更新换代时间比较短,多媒体技术人员要想和时代的步伐保持一致就必须不断的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就多媒体技术人员个人来说并不具备持续不断学习新技术的条件。所以高校领导应当审时度势,适时的组织多媒体技术人员进行新技术的学习。加强对他们的技术培训力度。

(三)制定良好的激励措施

良好的激励措施对保持多媒体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十分的重要。笔者认为,高校激励措施应当形成一种制度,并严格按照这种制度来实施。凡是符合激励制度规定的个人或团体都应当获得相应的奖励。只有做到客观、公证,高校针对多媒体技术人员制定的激励措施才能使人信服、才能有效调动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五、总结

文章对高校多媒体技术人员的素质、专业技术水平要求,提高多媒体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的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此外,还将技术人员的思想水平列入技术人员必备的素质当中。由于笔者水平所限,文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广大读者积极的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秦晋.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素质能力和培养策略[J].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期刊,2012,(02):102-103.

[2]张志强,赵倩宏.高校教育技术人员能力、素质与多媒体教学环境研究[J].长春大学继续教育中心期刊,2013,(07):123-125.

[3]艾伟,王雅杰.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素质能力和培养策略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15):100-102.

有关教育技术应用论文推荐:

1.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论文

2.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优秀论文

3. 有关教育技术学毕业论文

4. 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论文

5. 教育技术学本科论文

6. 教育技术研究论文

教育技术技术学毕业论文

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下面是我整理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开题报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毕业论文(设计)写作的目的

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教育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所必须的重要的教学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教学要求是: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使用;提出论点、综合论证、总结写作等基本技能。

二、毕业论文(设计)的程序、时间安排及学分

毕业论文(设计)包括选题、开题报告、资料准备、调查研究、论文撰写、论文答辩六项程序。毕业论文(设计)的集中撰写时间安排在第八学期,时间六周,计6学分。

三、毕业论文(设计)的选 题

1、毕业论文(设计)原则上一人一题。

2、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应以教育技术学专业所开设专业课程为基本范围。

3、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应尽可能与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工作、学习和社会实际相结合。

4、指导教师应于第七学期向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设计)参考选题。参考选题应由本专业学术带头人主持拟定,并应根据学校发展状况每年修订一次。参考选题应有一定的学术先进性和社会应用价值,最好能与本系的学术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可以从本系提供的参考选题中选择论文题目,也可以自拟课题。

四、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中对指导教师的要求

1、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必须由有教学和科研经验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由本系办公室安排,系主任审定,指导教师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换。

2、指导教师既要指导论文,又要指导学风,特别注意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和高尚的科学道路。

3、指导教师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具体指导任务有:

(1)指导学生拟定研究计划及指导其工作内容与方法;

(2)介绍主要参考资料与文献,指导学生收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

(3)听取学生的论文开题报告并给出建议;

(4)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质量,按时进行答疑与指导。指导教师对每位学生的指导时间每周不少于1次;

(5)审阅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三次论文稿并评分、在指导时给出建议,批改学生外文内容摘要。

(6)指导学生参加论文答辩。

(7)答辩前,填写《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按第六条“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化要求”检查学生完成任务情况,对学生的三次论文稿分别给出分数,进行答辩资格审查;写出不少于100字的指导教师书面评语,评审意见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a)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期间的学习态度;

b)毕业论文(设计)任务的难度及其创新点;

c)毕业论文(设计)形式的规范性;

d)论文存在的问题;

五、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中对学生的要求

1、遵守纪律,保证出勤,因事、因病离岗,应事先向指导教师请假,否则作为缺席处理。凡随机抽查三次不到,评分降低10分。

2、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保质保量地按计划认真完成选题、开题报告、资料准备、调查研究、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各项任务,在实践中努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论文要有一定的创新性,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内容充实,材料可靠,论文撰写符合英语专业的学术规范。

4、不得弄虚作假,不准抄袭他人的论著或剽窃他人成果;否则毕业论文(设计)成绩按零分处理。

六、毕业论文(设计)的规范要求

1、开题报告的要求

(1) 立题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2) 立论根据及研究创新之处

(3) 参考文献目录

(4) 采用的研究方法、步骤、技术路线及可行性论证

(5) 研究工作总体安排及具体进度

2、论文要求

(1) 封面(题目)

论文封面包括题目 、作者、专业及年级、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等内容。(封面由学校提供)论文题目应在 20 字以内。

(2) 论文摘要和关键词(中文)(200-300 字 )

摘要300 字左右 ,主要论述研究的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关键词3-5个。

(3) 论文摘要和关键词(英文)

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是对中文摘要及关键词的英文翻译 ,此部分反映作者的英语表达能力, 应由作者独立完成 。

(4) 论文( 8000 字以上)

论文可以分为引言 、正文和结束语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是简要介绍本论文研究的目的、范围、前人研究情况及其与本课题的关系,本文将要研究的问题,引出论文的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 。正文主要反映作者的基本观点的提出和论证过程。

结束语部分, 主要是概括全文、突出中心,起加深读者印象的效果。

引言、 结束语是论文的单独组成部分 ,但 " 引言 " 、 " 结束语 " 等字眼在论文里是否写出,应视论文内容而定。

(5) 引注

引用资料可以是 " 文内夹注 " ,也可以是 " 文末引注 " 。其中: " 文内夹注 " 又称 " 脚注 " ,在引用页下面作注解; " 文末引注 " 则出现在论文的最后。

(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列示作者已经阅读过的 、最主要的,且在公开出版物上发表的文献。每篇论文的参考文献不得少于 10 篇,其中 2 篇英文资料。

(7) 致谢

致谢是作者对论文写作过程中提供帮助的人表示感谢 ,特别是对论文指导教师表示感谢。致谢的词语要诚恳、简洁恰当。

(8) 附录

此部分可以列示论文中所引用的图表 、案例;作者为撰写论文所做的调查提纲;相关文件资料等。

(9) 封底

3、格式要求

毕业论文的具体格式要求按安阳师范学院毕业论文有关要求执行。

七、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

1、成立答辩委员会,下设若干答辩小组,具体负责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由主管教学校长、系领导成员及答辩小组组长组成。答辩小组人数以3—5名为宜。成员可以是本专业教师,也可以是其他系教师或校外相当职称的.人员。

2、毕业论文(设计)完成后必须进行答辩。答辩的论文必须提前在小组答辩前五天送交答辩委员会。

3、答辩小组应写出评阅意见,并根据课题涉及的内容和要求,以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为主,准备好不同难度的问题,拟在答辩中提问选用。

4、小组答辩过程:

(1)学生可用5分钟时间报告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

a)本课题的研究历史、现状、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

b)所采用的主要原始资料;

c)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论点、基本内容及创新点;

d)论文写作的体会

(2)提问和回答约10分钟。

5、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应为每位参加答辩的学生写出评语,并给出成绩,交答辩委员会审核。

6、对有异议的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可酌情组织二次答辩。

八、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评定

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评定,应以学生的学风、论文质量和答辩水平为依据,既看学生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又要看学生的创造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重视学生答辩时的表达能力和其它有关情况。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采用综合评分方法,即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的每一进程进行综合评分,最后由答辩委员会评出总分(以百分计):按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和不及格(60分以下)评定成绩。

毕业论文的评分标准为:

1、优秀

(1) 论文选题好,内容充实,能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以正确观点提出问题,能进行精辟透彻的分析;

(2) 能在论文课题范围内 , 较全面地查阅国内外的有关文献 , 资料详实;

(3) 有自己的学术见解 , 或在资料方面有新的发现和重大订正;

(4) 论文观点成立、论证严密、充分;

(5) 论文结构严谨,文理通顺,层次清晰,语言精练,文笔流畅,书写工整,图表正确、清晰、规范;

2、良好

(1) 论文选题较好,能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并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对所论述的问题有较强的代表性,有一定的个人见解和实用性,并有一定的理论深度;

(2) 能在论文范围内认真查阅文献 , 占有较多的可靠资料并运用得当;

(3) 在理论或实际问题的分析上有一定深度 , 或在资料整理方面有一定价值;

(4) 论文观点成立、论证严密、充分;

(5) 论文结构合理,层次较清晰,行文规范,条理清楚,文字通顺,书写工整,图表正确、清楚,数字准确。

3、中等

(1) 论文选题较好,内容较充实,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2) 能查阅与论文有关的基本资料 , 使用适当;

(3) 独立完成,论点观点基本成立,围绕观点展开论证,但论据不充足或说理不透彻,对问题的本质论述不够深刻;

(4) 文章结构基本合理,表达能力一般,基本上达到文从字顺的要求。能够运用图表说明问题。

4、及格

(1) 论文选题一般,基本上做到用专业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观点基本正确,但内容不充实,缺乏自己见解;

(2) 能查阅与论文有关的必要资料 , 并对原始资料进行初步加工,使用无重大差错;

(3) 论据能基本说明问题,能对材料做出一般分析,但较单薄,对材料的挖掘缺乏应有的深度,论据不够充分,不够全面;

(4) 文字表达基本清楚,文字基本通顺,无重大数据错误。

(5) 论文写作尚能达到原定课题的最低要求。

5、不及格

凡论文存在以下问题之一者,一律以不及格论:

(1) 文章的观点有严重错误;

(2) 有论点而无论据,或死搬硬套教材和参考书上的观点,未能消化吸收;

(3) 离题或大段抄袭别人的文章,并弄虚作假;

(4) 缺乏实际调查资料,内容空洞,逻辑混乱,表达不清,语句不通。

九、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公开答辩与毕业论文(设计)存档:

1、在小组答辩结束后,要认真进行工作总结,在总结工作的基础上,从获得优秀成绩的毕业论文(设计)中推荐出若干篇优秀论文,由指导教师或其它专家写出评审意见,论文作者参加校级公开答辩,接受校级答辩委员会的考核。

2、毕业论文(设计)一式二份,一份留系存档,一份送教务处。电子稿留系存档。

3、填写《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留系存档。

十、组织领导及职责分工

1、系领导工作职责

(1)成立和领导论文指导委员会和答辩委员会,具体负责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2)定期检查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展情况,协调处理毕业论文(设计)中有关问题;

2、论文指导委员会工作职责

(1)根据学科特点,制订本系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基本要求、评分标准及工作条例管理细则;

(2)组织审查全系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做出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汇总表(包括学生姓名、题目名称、写作语言、选题方向等内容, 要求按选题方向分类);

(3)安排指导教师并向各位论文指导教师布置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任务;

(4)及时研究和处理毕业论文(设计)期间有关问题。

(5)组织、布置毕业论文(设计)审查、成绩评定等;

(6)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

3、答辩委员会工作职责

(1)具体组织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和成绩评定工作

(2)组织监督各答辩小组的工作;

(3)答辩结束后,审核每位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和《论文答辩评分表》。

(4)评选本系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并向学校推荐;

4、答辩小组工作职责

(1)答辩前对学生论文终稿评分,并审查其答辩资格。填写《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相关项目,并准备好至少三个不同难度的问题,在答辩中提问选用;

(2)答辩中,提问要严肃认真;对疑似抄袭论文要严格把关;逐项填写《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评分表》;

(3)答辩结束后,为每位参加答辩的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上写出答辩评语,并给出成绩。收齐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全部资料、成果,交系办公室统一保存。

十一、其它

1、毕业论文(设计)不及格者或没有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者不发毕业证书。一年后可申请随下一届补做一次,并向本系缴纳一定的指导费。毕业论文(设计)补做、答辩及格后,根据学籍管理规定,换发毕业证书。

2、毕业论文(设计)所需纸张、软盘、打印费用由学生自理,论文封面、封底和评审表由教务处或系办公室统一印制发放。

3、此前公布的毕业论文(设计)有关规定与本条例不相符的一律以本条例为准。

现代 教育 技术以其先进的教学理论、技术设备,不断增强了教学的效果,更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条件。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教育技术应用论文,供大家参考。

《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实践分析 》

内容摘要: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新课改形势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与内容,现代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能够有效优化教学结构,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整体效益,因此越来越得到广大教育界人士的重视与认可。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对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作用;策略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以计算机技术与 网络技术 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广泛地运用于现代教育教学领域,带来了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契机。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将一系列的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进行数字化处理,将那些原本抽象、枯燥而深奥的知识形象化、生动化、直观化,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对地理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探究热情,更能有效地突出重难点,便于学生的理解。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符合高中地理学特征,能实现高效教学。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形成稳固的学习内驱力的前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把静态、枯燥的材料融入三维空间中,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使教学更充实、形象、生动,刺激学生听觉和视觉感官,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多媒体导课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2.优化课堂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提供形象直观的演示,促进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提供多种多样的资源,扩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 方法 ;提供便利的交流工具,有效地开展协商与讨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庞大的书库也只有有限的资源,并且查找相关知识较为繁琐,这个过程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网络信息为教师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为广大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开辟了一条捷径,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料简单方便,大大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在此层次,计算机软件实现了教师职能的部分代替,如出题、评定等,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而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功能就体现出来了。此外,信息技术的进步使信息在瞬间可以传遍全球,凭借信息技术,教育和信息资源可以全球共享。

二.现代化技术在课堂中的实施策略

1.加强地图教学,提高学生识图能力。地图在整个地理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既是重要的地理学习内容,同时也是主要的 地理 学习方法 。加强地图教学这是地理学科的内在本质需求。在教学中我们要在充分运用课本插图与地图册的基础上,强化教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特殊功能与效果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加强地图教学,更好地进行知识的讲授,强化学生的理解水平,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这样学生才能通过地图实现对新知的真正理解与掌握。

2.动态模拟演示,引导学生掌握其本质。地理是一门涵盖知识面广,阐述各种地理事物及现象的产生、分布,反映各种地理事物及现象的相互联系、地区差异,探索地理事物及现象的发展规律以及和谐人地关系的学科。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模拟演示功能,可以整合图片、声音、文字等多种地理素材与信息,化无形为有形,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形象,将教材中那些用静止而抽象的文字来阐述的事物规律转换成精彩的视频,将整个过程展现出来,从而能够有效地解决地理空间的广阔性和课堂教学局限性的矛盾,使得学生能够深入地理事物与现象的本质,从而达到对这些知识的本质性理解。

例如,在学习《河流地貌的发育》这一节时,河流演变过程中凹岸侵蚀和凸岸堆积是这一节的重难点,运用挂图并不能将其形成过程直观地展现出来,为此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模拟河流横纵剖面的水流动态,再加以教师必要而精炼的语言点拨,这样学生认真观察、仔细思考,从中获取大量直观的感性材料,这样更容易上升为理性认知、本质理解。

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地理教学是现代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符合地理学科本身的特征。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不要只是停留在理论层次与 口号 上,而是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与创新,善于 总结 ,这样才能将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使之成为优化教学结构、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赵洪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中学地理教学的实践意义[J].新课程学习(上),2013(9).

[2]熊年坤.高中地理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3(9).

《 高校教育技术人员能力素质研究 》

摘要:教育技术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对高校多媒体的正常使用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提高高校教育技术人员能力、素质是十分重要的。 文章 分析了教育技术人员的职责和必备素质,并结合笔者的 经验 提出了一些提高技术人员素质的 措施 。

关键词:高校教育;技术人员;能力和素质

一、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技术等高科技手段为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根本上的变革,在高新技术引进的同时,对高校技术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也相应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高校技术人员的职责

(一)日常管理维护职责

多媒体等具有一定高科技含量教学设备的普及对高校教育技术人员的职责提出了新的要求,一般来说,技术人员必须对自己所负责的多媒体教室中的计算机软硬件设备进行及时的维护,定期对多媒体投放映设备以及音响设备进行检查,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处理。此外,高校教育技术人员还应当明白自己所负责的多媒体教室具备做哪些实验的条件。认真敦促使用多媒体教室的高校老师做好使用记录并及时的对教室中的卫生进行打扫,保持多媒体教室的整洁。

(二)相关课程实训指导职责

由于高校多媒体教学设备具有一定的高科技含量,日常的维护和检修过程对技术人员的技术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加强对技术人员进行与计算机和投影设备的技术培训是非常必要的。高校领导应当提高对多媒体教室技术人员教育的重视程度,安排专业的计算机或者多媒体设备产品厂家定期的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技术人员可以借助这样的机会同专家交流工作中所遇到的难题。

三、高校多媒体教室管理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素质

(一)良好的道德素养

在日常工作中,技术人员应当 爱岗敬业 ,珍惜并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技术人员应当深切的认识到自己所服务的对象是高校师生,他们正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所在,自己也承担着培育祖国栋梁的重任。技术人员应当做到干一行、爱一行,既然自己在负责高校多媒体教室的岗位上,就应当把自己份内的工作做好。由于高校多媒体设备比较精密,对房间环境的湿度和温度要求较高、并且容易出现问题。所以技术人员应当认真细致的做好每一项检查工作。时刻保持一种严禁的工作作风,确保多媒体设备的良好运行,为全校师生营造出一种优良的教学环境。技术人员就是为全校师生提供多媒体技术服务的人员,技术人员应当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热情、及时、专业的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服务。

(二)沟通协调素养

对于高校技术人员来说,良好的沟通协调素养是非常重要的。高校技术人员由于工作的特性不得不同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供货商、零件配备商打交道。由于当前多媒体设备在高校中的普及率相当高,多媒体技术人员需要不时的同老师和学生打交道来处理各种关于多媒体的问题。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多媒体技术人员应当注意自己说话的方式,在处理一些违反多媒体教室规定的时候应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自己的诚心和热情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在工作中,技术人员应当难人之所难,急人之所急。常常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尊重学生和老师,这样才能营造出来一种轻松愉悦的工作环境、赢得广大教师和学生对自己工作的支持。

(三)良好的专业素养

我们知道,技术人员是要靠自己过硬的技术来工作的,技术人员只有良好的品行是不够的。特别是对于高校多媒体设备来说,其组成相当的负责,包括:耳机、音响、线缆、多媒体投影仪、投影屏幕、计算机、还有各种软件等。技术人员不仅需要对这些设备的性能进行了解,还应当明白这些设备之间是怎样连接的,它们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并且掌握这些设备的安装管理办法。一旦多媒体教室出现问题,技术人员应当通过简单的检查就能大致判断出来问题所在。对于计算机软件,技术人员还应该掌握一定的外语知识和计算机语言。此外,技术人员还应当具有一定的电工知识,如果多媒体教室的线路发生问题,技术人员应当能够及时的发现并纠正。

四、培养高校多媒体技术人员素质的措施

(一)注重思想教育

高校领导应当注意加强多媒体技术人员的思想教育,由于当前我们已经迈入了信息社会,各种网络信息多而繁杂。人们容易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侵蚀。所以加大对多媒体技术人员的思想教育十分的必要,可以采用的具体方法有:1.组织高校优秀的思想教育专家对多媒体技术人员免费讲课。2.组织技术人员观看思想教育内容的优秀影片。3.对在思想教育领域有特别表现的单位或者个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为多媒体技术人员树立起来模范标兵。

(二)加大培训力度

由于当前高新技术更新换代时间比较短,多媒体技术人员要想和时代的步伐保持一致就必须不断的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就多媒体技术人员个人来说并不具备持续不断学习新技术的条件。所以高校领导应当审时度势,适时的组织多媒体技术人员进行新技术的学习。加强对他们的技术培训力度。

(三)制定良好的激励措施

良好的激励措施对保持多媒体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十分的重要。笔者认为,高校激励措施应当形成一种制度,并严格按照这种制度来实施。凡是符合激励制度规定的个人或团体都应当获得相应的奖励。只有做到客观、公证,高校针对多媒体技术人员制定的激励措施才能使人信服、才能有效调动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五、总结

文章对高校多媒体技术人员的素质、专业技术水平要求,提高多媒体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的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此外,还将技术人员的思想水平列入技术人员必备的素质当中。由于笔者水平所限,文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广大读者积极的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秦晋.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素质能力和培养策略[J].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期刊,2012,(02):102-103.

[2]张志强,赵倩宏.高校教育技术人员能力、素质与多媒体教学环境研究[J].长春大学继续教育中心期刊,2013,(07):123-125.

[3]艾伟,王雅杰.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素质能力和培养策略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15):100-102.

有关教育技术应用论文推荐:

1.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论文

2.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优秀论文

3. 有关教育技术学毕业论文

4. 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论文

5. 教育技术学本科论文

6. 教育技术研究论文

教育技术学技术毕业论文

你好,您可以看看我的空间里的文章,或者看我贴吧发言。里面有免费使用万方数据库的办法

我之前在“我要毕业代写网”写过论文质量非常好,一次就给通过了而且是用支付宝担保交易的,很安全,不会被骗定金之类的,他们是专业代写论文包含(文案定制、论文发表、职称论文、文案策划、各种毕业论文、外语互译等)方面的服务的。公司拥有强大的队伍,保质量,包通过。创一流服务,让客户满意。哦对了您可以在百度搜索哦。

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下面是我整理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开题报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毕业论文(设计)写作的目的

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教育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所必须的重要的教学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教学要求是: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使用;提出论点、综合论证、总结写作等基本技能。

二、毕业论文(设计)的程序、时间安排及学分

毕业论文(设计)包括选题、开题报告、资料准备、调查研究、论文撰写、论文答辩六项程序。毕业论文(设计)的集中撰写时间安排在第八学期,时间六周,计6学分。

三、毕业论文(设计)的选 题

1、毕业论文(设计)原则上一人一题。

2、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应以教育技术学专业所开设专业课程为基本范围。

3、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应尽可能与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工作、学习和社会实际相结合。

4、指导教师应于第七学期向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设计)参考选题。参考选题应由本专业学术带头人主持拟定,并应根据学校发展状况每年修订一次。参考选题应有一定的学术先进性和社会应用价值,最好能与本系的学术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可以从本系提供的参考选题中选择论文题目,也可以自拟课题。

四、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中对指导教师的要求

1、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必须由有教学和科研经验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由本系办公室安排,系主任审定,指导教师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换。

2、指导教师既要指导论文,又要指导学风,特别注意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和高尚的科学道路。

3、指导教师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具体指导任务有:

(1)指导学生拟定研究计划及指导其工作内容与方法;

(2)介绍主要参考资料与文献,指导学生收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

(3)听取学生的论文开题报告并给出建议;

(4)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质量,按时进行答疑与指导。指导教师对每位学生的指导时间每周不少于1次;

(5)审阅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三次论文稿并评分、在指导时给出建议,批改学生外文内容摘要。

(6)指导学生参加论文答辩。

(7)答辩前,填写《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按第六条“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化要求”检查学生完成任务情况,对学生的三次论文稿分别给出分数,进行答辩资格审查;写出不少于100字的指导教师书面评语,评审意见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a)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期间的学习态度;

b)毕业论文(设计)任务的难度及其创新点;

c)毕业论文(设计)形式的规范性;

d)论文存在的问题;

五、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中对学生的要求

1、遵守纪律,保证出勤,因事、因病离岗,应事先向指导教师请假,否则作为缺席处理。凡随机抽查三次不到,评分降低10分。

2、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保质保量地按计划认真完成选题、开题报告、资料准备、调查研究、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各项任务,在实践中努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论文要有一定的创新性,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内容充实,材料可靠,论文撰写符合英语专业的学术规范。

4、不得弄虚作假,不准抄袭他人的论著或剽窃他人成果;否则毕业论文(设计)成绩按零分处理。

六、毕业论文(设计)的规范要求

1、开题报告的要求

(1) 立题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2) 立论根据及研究创新之处

(3) 参考文献目录

(4) 采用的研究方法、步骤、技术路线及可行性论证

(5) 研究工作总体安排及具体进度

2、论文要求

(1) 封面(题目)

论文封面包括题目 、作者、专业及年级、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等内容。(封面由学校提供)论文题目应在 20 字以内。

(2) 论文摘要和关键词(中文)(200-300 字 )

摘要300 字左右 ,主要论述研究的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关键词3-5个。

(3) 论文摘要和关键词(英文)

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是对中文摘要及关键词的英文翻译 ,此部分反映作者的英语表达能力, 应由作者独立完成 。

(4) 论文( 8000 字以上)

论文可以分为引言 、正文和结束语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是简要介绍本论文研究的目的、范围、前人研究情况及其与本课题的关系,本文将要研究的问题,引出论文的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 。正文主要反映作者的基本观点的提出和论证过程。

结束语部分, 主要是概括全文、突出中心,起加深读者印象的效果。

引言、 结束语是论文的单独组成部分 ,但 " 引言 " 、 " 结束语 " 等字眼在论文里是否写出,应视论文内容而定。

(5) 引注

引用资料可以是 " 文内夹注 " ,也可以是 " 文末引注 " 。其中: " 文内夹注 " 又称 " 脚注 " ,在引用页下面作注解; " 文末引注 " 则出现在论文的最后。

(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列示作者已经阅读过的 、最主要的,且在公开出版物上发表的文献。每篇论文的参考文献不得少于 10 篇,其中 2 篇英文资料。

(7) 致谢

致谢是作者对论文写作过程中提供帮助的人表示感谢 ,特别是对论文指导教师表示感谢。致谢的词语要诚恳、简洁恰当。

(8) 附录

此部分可以列示论文中所引用的图表 、案例;作者为撰写论文所做的调查提纲;相关文件资料等。

(9) 封底

3、格式要求

毕业论文的具体格式要求按安阳师范学院毕业论文有关要求执行。

七、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

1、成立答辩委员会,下设若干答辩小组,具体负责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由主管教学校长、系领导成员及答辩小组组长组成。答辩小组人数以3—5名为宜。成员可以是本专业教师,也可以是其他系教师或校外相当职称的.人员。

2、毕业论文(设计)完成后必须进行答辩。答辩的论文必须提前在小组答辩前五天送交答辩委员会。

3、答辩小组应写出评阅意见,并根据课题涉及的内容和要求,以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为主,准备好不同难度的问题,拟在答辩中提问选用。

4、小组答辩过程:

(1)学生可用5分钟时间报告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

a)本课题的研究历史、现状、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

b)所采用的主要原始资料;

c)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论点、基本内容及创新点;

d)论文写作的体会

(2)提问和回答约10分钟。

5、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应为每位参加答辩的学生写出评语,并给出成绩,交答辩委员会审核。

6、对有异议的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可酌情组织二次答辩。

八、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评定

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评定,应以学生的学风、论文质量和答辩水平为依据,既看学生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又要看学生的创造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重视学生答辩时的表达能力和其它有关情况。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采用综合评分方法,即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的每一进程进行综合评分,最后由答辩委员会评出总分(以百分计):按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和不及格(60分以下)评定成绩。

毕业论文的评分标准为:

1、优秀

(1) 论文选题好,内容充实,能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以正确观点提出问题,能进行精辟透彻的分析;

(2) 能在论文课题范围内 , 较全面地查阅国内外的有关文献 , 资料详实;

(3) 有自己的学术见解 , 或在资料方面有新的发现和重大订正;

(4) 论文观点成立、论证严密、充分;

(5) 论文结构严谨,文理通顺,层次清晰,语言精练,文笔流畅,书写工整,图表正确、清晰、规范;

2、良好

(1) 论文选题较好,能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并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对所论述的问题有较强的代表性,有一定的个人见解和实用性,并有一定的理论深度;

(2) 能在论文范围内认真查阅文献 , 占有较多的可靠资料并运用得当;

(3) 在理论或实际问题的分析上有一定深度 , 或在资料整理方面有一定价值;

(4) 论文观点成立、论证严密、充分;

(5) 论文结构合理,层次较清晰,行文规范,条理清楚,文字通顺,书写工整,图表正确、清楚,数字准确。

3、中等

(1) 论文选题较好,内容较充实,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2) 能查阅与论文有关的基本资料 , 使用适当;

(3) 独立完成,论点观点基本成立,围绕观点展开论证,但论据不充足或说理不透彻,对问题的本质论述不够深刻;

(4) 文章结构基本合理,表达能力一般,基本上达到文从字顺的要求。能够运用图表说明问题。

4、及格

(1) 论文选题一般,基本上做到用专业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观点基本正确,但内容不充实,缺乏自己见解;

(2) 能查阅与论文有关的必要资料 , 并对原始资料进行初步加工,使用无重大差错;

(3) 论据能基本说明问题,能对材料做出一般分析,但较单薄,对材料的挖掘缺乏应有的深度,论据不够充分,不够全面;

(4) 文字表达基本清楚,文字基本通顺,无重大数据错误。

(5) 论文写作尚能达到原定课题的最低要求。

5、不及格

凡论文存在以下问题之一者,一律以不及格论:

(1) 文章的观点有严重错误;

(2) 有论点而无论据,或死搬硬套教材和参考书上的观点,未能消化吸收;

(3) 离题或大段抄袭别人的文章,并弄虚作假;

(4) 缺乏实际调查资料,内容空洞,逻辑混乱,表达不清,语句不通。

九、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公开答辩与毕业论文(设计)存档:

1、在小组答辩结束后,要认真进行工作总结,在总结工作的基础上,从获得优秀成绩的毕业论文(设计)中推荐出若干篇优秀论文,由指导教师或其它专家写出评审意见,论文作者参加校级公开答辩,接受校级答辩委员会的考核。

2、毕业论文(设计)一式二份,一份留系存档,一份送教务处。电子稿留系存档。

3、填写《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留系存档。

十、组织领导及职责分工

1、系领导工作职责

(1)成立和领导论文指导委员会和答辩委员会,具体负责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2)定期检查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展情况,协调处理毕业论文(设计)中有关问题;

2、论文指导委员会工作职责

(1)根据学科特点,制订本系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基本要求、评分标准及工作条例管理细则;

(2)组织审查全系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做出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汇总表(包括学生姓名、题目名称、写作语言、选题方向等内容, 要求按选题方向分类);

(3)安排指导教师并向各位论文指导教师布置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任务;

(4)及时研究和处理毕业论文(设计)期间有关问题。

(5)组织、布置毕业论文(设计)审查、成绩评定等;

(6)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

3、答辩委员会工作职责

(1)具体组织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和成绩评定工作

(2)组织监督各答辩小组的工作;

(3)答辩结束后,审核每位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和《论文答辩评分表》。

(4)评选本系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并向学校推荐;

4、答辩小组工作职责

(1)答辩前对学生论文终稿评分,并审查其答辩资格。填写《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相关项目,并准备好至少三个不同难度的问题,在答辩中提问选用;

(2)答辩中,提问要严肃认真;对疑似抄袭论文要严格把关;逐项填写《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评分表》;

(3)答辩结束后,为每位参加答辩的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上写出答辩评语,并给出成绩。收齐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全部资料、成果,交系办公室统一保存。

十一、其它

1、毕业论文(设计)不及格者或没有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者不发毕业证书。一年后可申请随下一届补做一次,并向本系缴纳一定的指导费。毕业论文(设计)补做、答辩及格后,根据学籍管理规定,换发毕业证书。

2、毕业论文(设计)所需纸张、软盘、打印费用由学生自理,论文封面、封底和评审表由教务处或系办公室统一印制发放。

3、此前公布的毕业论文(设计)有关规定与本条例不相符的一律以本条例为准。

现代 教育 技术以其先进的教学理论、技术设备,不断增强了教学的效果,更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条件。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教育技术应用论文,供大家参考。

《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实践分析 》

内容摘要: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新课改形势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与内容,现代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能够有效优化教学结构,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整体效益,因此越来越得到广大教育界人士的重视与认可。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对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作用;策略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以计算机技术与 网络技术 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广泛地运用于现代教育教学领域,带来了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契机。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将一系列的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进行数字化处理,将那些原本抽象、枯燥而深奥的知识形象化、生动化、直观化,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对地理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探究热情,更能有效地突出重难点,便于学生的理解。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符合高中地理学特征,能实现高效教学。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形成稳固的学习内驱力的前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把静态、枯燥的材料融入三维空间中,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使教学更充实、形象、生动,刺激学生听觉和视觉感官,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多媒体导课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2.优化课堂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提供形象直观的演示,促进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提供多种多样的资源,扩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 方法 ;提供便利的交流工具,有效地开展协商与讨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庞大的书库也只有有限的资源,并且查找相关知识较为繁琐,这个过程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网络信息为教师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为广大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开辟了一条捷径,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料简单方便,大大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在此层次,计算机软件实现了教师职能的部分代替,如出题、评定等,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而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功能就体现出来了。此外,信息技术的进步使信息在瞬间可以传遍全球,凭借信息技术,教育和信息资源可以全球共享。

二.现代化技术在课堂中的实施策略

1.加强地图教学,提高学生识图能力。地图在整个地理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既是重要的地理学习内容,同时也是主要的 地理 学习方法 。加强地图教学这是地理学科的内在本质需求。在教学中我们要在充分运用课本插图与地图册的基础上,强化教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特殊功能与效果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加强地图教学,更好地进行知识的讲授,强化学生的理解水平,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这样学生才能通过地图实现对新知的真正理解与掌握。

2.动态模拟演示,引导学生掌握其本质。地理是一门涵盖知识面广,阐述各种地理事物及现象的产生、分布,反映各种地理事物及现象的相互联系、地区差异,探索地理事物及现象的发展规律以及和谐人地关系的学科。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模拟演示功能,可以整合图片、声音、文字等多种地理素材与信息,化无形为有形,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形象,将教材中那些用静止而抽象的文字来阐述的事物规律转换成精彩的视频,将整个过程展现出来,从而能够有效地解决地理空间的广阔性和课堂教学局限性的矛盾,使得学生能够深入地理事物与现象的本质,从而达到对这些知识的本质性理解。

例如,在学习《河流地貌的发育》这一节时,河流演变过程中凹岸侵蚀和凸岸堆积是这一节的重难点,运用挂图并不能将其形成过程直观地展现出来,为此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模拟河流横纵剖面的水流动态,再加以教师必要而精炼的语言点拨,这样学生认真观察、仔细思考,从中获取大量直观的感性材料,这样更容易上升为理性认知、本质理解。

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地理教学是现代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符合地理学科本身的特征。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不要只是停留在理论层次与 口号 上,而是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与创新,善于 总结 ,这样才能将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使之成为优化教学结构、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赵洪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中学地理教学的实践意义[J].新课程学习(上),2013(9).

[2]熊年坤.高中地理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3(9).

《 高校教育技术人员能力素质研究 》

摘要:教育技术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对高校多媒体的正常使用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提高高校教育技术人员能力、素质是十分重要的。 文章 分析了教育技术人员的职责和必备素质,并结合笔者的 经验 提出了一些提高技术人员素质的 措施 。

关键词:高校教育;技术人员;能力和素质

一、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技术等高科技手段为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根本上的变革,在高新技术引进的同时,对高校技术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也相应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高校技术人员的职责

(一)日常管理维护职责

多媒体等具有一定高科技含量教学设备的普及对高校教育技术人员的职责提出了新的要求,一般来说,技术人员必须对自己所负责的多媒体教室中的计算机软硬件设备进行及时的维护,定期对多媒体投放映设备以及音响设备进行检查,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处理。此外,高校教育技术人员还应当明白自己所负责的多媒体教室具备做哪些实验的条件。认真敦促使用多媒体教室的高校老师做好使用记录并及时的对教室中的卫生进行打扫,保持多媒体教室的整洁。

(二)相关课程实训指导职责

由于高校多媒体教学设备具有一定的高科技含量,日常的维护和检修过程对技术人员的技术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加强对技术人员进行与计算机和投影设备的技术培训是非常必要的。高校领导应当提高对多媒体教室技术人员教育的重视程度,安排专业的计算机或者多媒体设备产品厂家定期的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技术人员可以借助这样的机会同专家交流工作中所遇到的难题。

三、高校多媒体教室管理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素质

(一)良好的道德素养

在日常工作中,技术人员应当 爱岗敬业 ,珍惜并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技术人员应当深切的认识到自己所服务的对象是高校师生,他们正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所在,自己也承担着培育祖国栋梁的重任。技术人员应当做到干一行、爱一行,既然自己在负责高校多媒体教室的岗位上,就应当把自己份内的工作做好。由于高校多媒体设备比较精密,对房间环境的湿度和温度要求较高、并且容易出现问题。所以技术人员应当认真细致的做好每一项检查工作。时刻保持一种严禁的工作作风,确保多媒体设备的良好运行,为全校师生营造出一种优良的教学环境。技术人员就是为全校师生提供多媒体技术服务的人员,技术人员应当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热情、及时、专业的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服务。

(二)沟通协调素养

对于高校技术人员来说,良好的沟通协调素养是非常重要的。高校技术人员由于工作的特性不得不同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供货商、零件配备商打交道。由于当前多媒体设备在高校中的普及率相当高,多媒体技术人员需要不时的同老师和学生打交道来处理各种关于多媒体的问题。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多媒体技术人员应当注意自己说话的方式,在处理一些违反多媒体教室规定的时候应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自己的诚心和热情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在工作中,技术人员应当难人之所难,急人之所急。常常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尊重学生和老师,这样才能营造出来一种轻松愉悦的工作环境、赢得广大教师和学生对自己工作的支持。

(三)良好的专业素养

我们知道,技术人员是要靠自己过硬的技术来工作的,技术人员只有良好的品行是不够的。特别是对于高校多媒体设备来说,其组成相当的负责,包括:耳机、音响、线缆、多媒体投影仪、投影屏幕、计算机、还有各种软件等。技术人员不仅需要对这些设备的性能进行了解,还应当明白这些设备之间是怎样连接的,它们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并且掌握这些设备的安装管理办法。一旦多媒体教室出现问题,技术人员应当通过简单的检查就能大致判断出来问题所在。对于计算机软件,技术人员还应该掌握一定的外语知识和计算机语言。此外,技术人员还应当具有一定的电工知识,如果多媒体教室的线路发生问题,技术人员应当能够及时的发现并纠正。

四、培养高校多媒体技术人员素质的措施

(一)注重思想教育

高校领导应当注意加强多媒体技术人员的思想教育,由于当前我们已经迈入了信息社会,各种网络信息多而繁杂。人们容易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侵蚀。所以加大对多媒体技术人员的思想教育十分的必要,可以采用的具体方法有:1.组织高校优秀的思想教育专家对多媒体技术人员免费讲课。2.组织技术人员观看思想教育内容的优秀影片。3.对在思想教育领域有特别表现的单位或者个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为多媒体技术人员树立起来模范标兵。

(二)加大培训力度

由于当前高新技术更新换代时间比较短,多媒体技术人员要想和时代的步伐保持一致就必须不断的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就多媒体技术人员个人来说并不具备持续不断学习新技术的条件。所以高校领导应当审时度势,适时的组织多媒体技术人员进行新技术的学习。加强对他们的技术培训力度。

(三)制定良好的激励措施

良好的激励措施对保持多媒体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十分的重要。笔者认为,高校激励措施应当形成一种制度,并严格按照这种制度来实施。凡是符合激励制度规定的个人或团体都应当获得相应的奖励。只有做到客观、公证,高校针对多媒体技术人员制定的激励措施才能使人信服、才能有效调动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五、总结

文章对高校多媒体技术人员的素质、专业技术水平要求,提高多媒体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的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此外,还将技术人员的思想水平列入技术人员必备的素质当中。由于笔者水平所限,文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广大读者积极的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秦晋.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素质能力和培养策略[J].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期刊,2012,(02):102-103.

[2]张志强,赵倩宏.高校教育技术人员能力、素质与多媒体教学环境研究[J].长春大学继续教育中心期刊,2013,(07):123-125.

[3]艾伟,王雅杰.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素质能力和培养策略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15):100-102.

有关教育技术应用论文推荐:

1.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论文

2.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优秀论文

3. 有关教育技术学毕业论文

4. 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论文

5. 教育技术学本科论文

6. 教育技术研究论文

教育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信息技术教育的人文反思研究高等专科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开设现状与对策研究高师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信息技术教育方向课程设置研究关于教师教育技术职后培训的设计与实践研究远程教育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分析及培训提高方案研究从《外语电化教学》刊物看我国外语教育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教育信息化视野下的教育技术装备管理研究基于PBL的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网络平台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对语文教育负面影响研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视力缺陷补偿的实验研究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历史发展轨迹透析(19852000)论教育信息化的技术支持研究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专业发展研究吉林地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问题研究关于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发展技术本科教育的研究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在民族地区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高等教育评估方法技术研究分析徐州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研究信息技术支持的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研究基于知识发现的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基于绩效技术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模型研究教育技术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农安县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研究高师《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的实施研究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

楼主,虽然我很希望自己有很多的积分,也因为这样才来回答问题,不过我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真的帮助到你。你去网上搜索一下燕子期刊网,应该是可以帮助到你,这里的分类很多也很全面。

知网空间找不到你说的那篇文章吗?要不要我帮你在那边找 1. 中国电化教育早期历史的研究 杨登峰 华中师范大学 发表时间:2006-05-01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5THESIS书馆①为教育民众摄制教育影片,中国电影教育开始了。1930年后,电化教育得到提倡,金陵大学、镇江民众教育馆等单位进行电化教育,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成立并推行教育电影,而且此阶段“电化教育”一词出现,电化教育组织—... 3. 教育、技术与社会 王全 华东师范大学 发表时间:2007-04-01 为了推动电化教育的开展,金陵大学理学院于1941年创办了《电影与播音》杂志,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电化教育专修科于1942年出版了《电教通讯》,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印了《电化教育》资料,舒新城于1948年出版了《电化教育讲话》专著。由于旧中国经济不发达... 引证文献[1] - 参考文献 - 相似文献 - 下载指数: 4.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广西高等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发展研究 潘洪媚 广西民族大学 发表时间:2008-04-01 而从电化教育98定义可知,电化教育的研究对象是在现代教育媒体和媒传教学法作用下的学习过程,是与电教资源自然交织在一起的那些学习资源,因此,电化教育要探讨的内容是教育技术要探讨的内容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说,电化教育的内涵要比教育技术的内涵... 参考文献 - 相似文献 - 下载指数: 5. 我国早期医学电化教育史研究 白一淼 河南大学 发表时间:2009-05-01 地方民众教育馆是卫生电化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33(三)陈果夫等对促进早期卫生电化教育初步繁荣的历史作用36后记80(四)卫生宣传刊物对促进卫生电化教育初步繁荣的作用40三、卫生电化教育在抗战中继续发展(1937-1945)43(一)卫生电化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师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基于五所师范大学的案例考察 刘晓霞 重庆师范大学 发表时间:2009-03-01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的前身是电化教育系,是在创办教育技术学(电化教育)学科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下设三个系:信息技术教育系、信息传播系、摄影系。实验室建设方面,拥有一批具有教育技术特色的实验室:虚拟校园网络实验室;... 42. 五十年来教学设计的理论演进对我国教育技术学发展的启示 丁革民 福建师范大学 发表时间:2007-08-01 电化教育研究,2000,(2):3-99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0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教学系统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11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12Walter ... 61. 教育技术观念的变迁和发展 刘兴红 华中师范大学 发表时间:2001-12-01 曾有很长一段时间,电化教育界存在着姓“电”还是姓“教”的争论。回顾起来,那时对电化教育的认识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电化教育就是指媒体技术:另一种认为,电化教育是应用现代媒体进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这两种观点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把...

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下面是我整理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开题报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毕业论文(设计)写作的目的

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教育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所必须的重要的教学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教学要求是: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使用;提出论点、综合论证、总结写作等基本技能。

二、毕业论文(设计)的程序、时间安排及学分

毕业论文(设计)包括选题、开题报告、资料准备、调查研究、论文撰写、论文答辩六项程序。毕业论文(设计)的集中撰写时间安排在第八学期,时间六周,计6学分。

三、毕业论文(设计)的选 题

1、毕业论文(设计)原则上一人一题。

2、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应以教育技术学专业所开设专业课程为基本范围。

3、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应尽可能与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工作、学习和社会实际相结合。

4、指导教师应于第七学期向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设计)参考选题。参考选题应由本专业学术带头人主持拟定,并应根据学校发展状况每年修订一次。参考选题应有一定的学术先进性和社会应用价值,最好能与本系的学术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可以从本系提供的参考选题中选择论文题目,也可以自拟课题。

四、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中对指导教师的要求

1、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必须由有教学和科研经验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由本系办公室安排,系主任审定,指导教师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换。

2、指导教师既要指导论文,又要指导学风,特别注意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和高尚的科学道路。

3、指导教师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具体指导任务有:

(1)指导学生拟定研究计划及指导其工作内容与方法;

(2)介绍主要参考资料与文献,指导学生收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

(3)听取学生的论文开题报告并给出建议;

(4)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质量,按时进行答疑与指导。指导教师对每位学生的指导时间每周不少于1次;

(5)审阅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三次论文稿并评分、在指导时给出建议,批改学生外文内容摘要。

(6)指导学生参加论文答辩。

(7)答辩前,填写《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按第六条“毕业论文(设计)规范化要求”检查学生完成任务情况,对学生的三次论文稿分别给出分数,进行答辩资格审查;写出不少于100字的指导教师书面评语,评审意见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a)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期间的学习态度;

b)毕业论文(设计)任务的难度及其创新点;

c)毕业论文(设计)形式的规范性;

d)论文存在的问题;

五、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中对学生的要求

1、遵守纪律,保证出勤,因事、因病离岗,应事先向指导教师请假,否则作为缺席处理。凡随机抽查三次不到,评分降低10分。

2、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保质保量地按计划认真完成选题、开题报告、资料准备、调查研究、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各项任务,在实践中努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论文要有一定的创新性,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内容充实,材料可靠,论文撰写符合英语专业的学术规范。

4、不得弄虚作假,不准抄袭他人的论著或剽窃他人成果;否则毕业论文(设计)成绩按零分处理。

六、毕业论文(设计)的规范要求

1、开题报告的要求

(1) 立题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2) 立论根据及研究创新之处

(3) 参考文献目录

(4) 采用的研究方法、步骤、技术路线及可行性论证

(5) 研究工作总体安排及具体进度

2、论文要求

(1) 封面(题目)

论文封面包括题目 、作者、专业及年级、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等内容。(封面由学校提供)论文题目应在 20 字以内。

(2) 论文摘要和关键词(中文)(200-300 字 )

摘要300 字左右 ,主要论述研究的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关键词3-5个。

(3) 论文摘要和关键词(英文)

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是对中文摘要及关键词的英文翻译 ,此部分反映作者的英语表达能力, 应由作者独立完成 。

(4) 论文( 8000 字以上)

论文可以分为引言 、正文和结束语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是简要介绍本论文研究的目的、范围、前人研究情况及其与本课题的关系,本文将要研究的问题,引出论文的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 。正文主要反映作者的基本观点的提出和论证过程。

结束语部分, 主要是概括全文、突出中心,起加深读者印象的效果。

引言、 结束语是论文的单独组成部分 ,但 " 引言 " 、 " 结束语 " 等字眼在论文里是否写出,应视论文内容而定。

(5) 引注

引用资料可以是 " 文内夹注 " ,也可以是 " 文末引注 " 。其中: " 文内夹注 " 又称 " 脚注 " ,在引用页下面作注解; " 文末引注 " 则出现在论文的最后。

(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列示作者已经阅读过的 、最主要的,且在公开出版物上发表的文献。每篇论文的参考文献不得少于 10 篇,其中 2 篇英文资料。

(7) 致谢

致谢是作者对论文写作过程中提供帮助的人表示感谢 ,特别是对论文指导教师表示感谢。致谢的词语要诚恳、简洁恰当。

(8) 附录

此部分可以列示论文中所引用的图表 、案例;作者为撰写论文所做的调查提纲;相关文件资料等。

(9) 封底

3、格式要求

毕业论文的具体格式要求按安阳师范学院毕业论文有关要求执行。

七、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

1、成立答辩委员会,下设若干答辩小组,具体负责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由主管教学校长、系领导成员及答辩小组组长组成。答辩小组人数以3—5名为宜。成员可以是本专业教师,也可以是其他系教师或校外相当职称的.人员。

2、毕业论文(设计)完成后必须进行答辩。答辩的论文必须提前在小组答辩前五天送交答辩委员会。

3、答辩小组应写出评阅意见,并根据课题涉及的内容和要求,以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为主,准备好不同难度的问题,拟在答辩中提问选用。

4、小组答辩过程:

(1)学生可用5分钟时间报告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

a)本课题的研究历史、现状、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

b)所采用的主要原始资料;

c)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论点、基本内容及创新点;

d)论文写作的体会

(2)提问和回答约10分钟。

5、答辩结束后,答辩小组应为每位参加答辩的学生写出评语,并给出成绩,交答辩委员会审核。

6、对有异议的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可酌情组织二次答辩。

八、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评定

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评定,应以学生的学风、论文质量和答辩水平为依据,既看学生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又要看学生的创造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重视学生答辩时的表达能力和其它有关情况。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采用综合评分方法,即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的每一进程进行综合评分,最后由答辩委员会评出总分(以百分计):按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和不及格(60分以下)评定成绩。

毕业论文的评分标准为:

1、优秀

(1) 论文选题好,内容充实,能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以正确观点提出问题,能进行精辟透彻的分析;

(2) 能在论文课题范围内 , 较全面地查阅国内外的有关文献 , 资料详实;

(3) 有自己的学术见解 , 或在资料方面有新的发现和重大订正;

(4) 论文观点成立、论证严密、充分;

(5) 论文结构严谨,文理通顺,层次清晰,语言精练,文笔流畅,书写工整,图表正确、清晰、规范;

2、良好

(1) 论文选题较好,能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并能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对所论述的问题有较强的代表性,有一定的个人见解和实用性,并有一定的理论深度;

(2) 能在论文范围内认真查阅文献 , 占有较多的可靠资料并运用得当;

(3) 在理论或实际问题的分析上有一定深度 , 或在资料整理方面有一定价值;

(4) 论文观点成立、论证严密、充分;

(5) 论文结构合理,层次较清晰,行文规范,条理清楚,文字通顺,书写工整,图表正确、清楚,数字准确。

3、中等

(1) 论文选题较好,内容较充实,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2) 能查阅与论文有关的基本资料 , 使用适当;

(3) 独立完成,论点观点基本成立,围绕观点展开论证,但论据不充足或说理不透彻,对问题的本质论述不够深刻;

(4) 文章结构基本合理,表达能力一般,基本上达到文从字顺的要求。能够运用图表说明问题。

4、及格

(1) 论文选题一般,基本上做到用专业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观点基本正确,但内容不充实,缺乏自己见解;

(2) 能查阅与论文有关的必要资料 , 并对原始资料进行初步加工,使用无重大差错;

(3) 论据能基本说明问题,能对材料做出一般分析,但较单薄,对材料的挖掘缺乏应有的深度,论据不够充分,不够全面;

(4) 文字表达基本清楚,文字基本通顺,无重大数据错误。

(5) 论文写作尚能达到原定课题的最低要求。

5、不及格

凡论文存在以下问题之一者,一律以不及格论:

(1) 文章的观点有严重错误;

(2) 有论点而无论据,或死搬硬套教材和参考书上的观点,未能消化吸收;

(3) 离题或大段抄袭别人的文章,并弄虚作假;

(4) 缺乏实际调查资料,内容空洞,逻辑混乱,表达不清,语句不通。

九、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公开答辩与毕业论文(设计)存档:

1、在小组答辩结束后,要认真进行工作总结,在总结工作的基础上,从获得优秀成绩的毕业论文(设计)中推荐出若干篇优秀论文,由指导教师或其它专家写出评审意见,论文作者参加校级公开答辩,接受校级答辩委员会的考核。

2、毕业论文(设计)一式二份,一份留系存档,一份送教务处。电子稿留系存档。

3、填写《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留系存档。

十、组织领导及职责分工

1、系领导工作职责

(1)成立和领导论文指导委员会和答辩委员会,具体负责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2)定期检查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展情况,协调处理毕业论文(设计)中有关问题;

2、论文指导委员会工作职责

(1)根据学科特点,制订本系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基本要求、评分标准及工作条例管理细则;

(2)组织审查全系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做出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汇总表(包括学生姓名、题目名称、写作语言、选题方向等内容, 要求按选题方向分类);

(3)安排指导教师并向各位论文指导教师布置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任务;

(4)及时研究和处理毕业论文(设计)期间有关问题。

(5)组织、布置毕业论文(设计)审查、成绩评定等;

(6)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

3、答辩委员会工作职责

(1)具体组织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和成绩评定工作

(2)组织监督各答辩小组的工作;

(3)答辩结束后,审核每位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和《论文答辩评分表》。

(4)评选本系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并向学校推荐;

4、答辩小组工作职责

(1)答辩前对学生论文终稿评分,并审查其答辩资格。填写《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相关项目,并准备好至少三个不同难度的问题,在答辩中提问选用;

(2)答辩中,提问要严肃认真;对疑似抄袭论文要严格把关;逐项填写《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评分表》;

(3)答辩结束后,为每位参加答辩的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上写出答辩评语,并给出成绩。收齐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全部资料、成果,交系办公室统一保存。

十一、其它

1、毕业论文(设计)不及格者或没有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者不发毕业证书。一年后可申请随下一届补做一次,并向本系缴纳一定的指导费。毕业论文(设计)补做、答辩及格后,根据学籍管理规定,换发毕业证书。

2、毕业论文(设计)所需纸张、软盘、打印费用由学生自理,论文封面、封底和评审表由教务处或系办公室统一印制发放。

3、此前公布的毕业论文(设计)有关规定与本条例不相符的一律以本条例为准。

  • 索引序列
  • 教育技术学毕业论文基于
  • 关于教育技术学的毕业论文
  • 教育技术技术学毕业论文
  • 教育技术学技术毕业论文
  • 教育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