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中公式的格式如下:
1、试题: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要超越20个字(不一样院校可能要求不一样)。
2、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200字(不一样院校可能要求不一样)。
3、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文章主体中挑选3~5个(不一样院校可能要求不一样)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
4、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
5、文章主体:专科毕业论文文章主体字数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在3000字以上(不一样院校可能要求不一样)。
当代,论文经常会用到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不仅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涵盖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
论文可以用的公式:
1、第一,光标定位在公式需插入的地方。
2、然后,选择菜单栏里面的插入,找到公式。
3、在弹出的框里,进行编辑。编辑完成点右上角的退出就行了。
4、我们还要有对公式进行设置一下,找到菜单栏上的,启动。
5、找到段落,选择右下角的拓展功能按钮。
6、进入,设置行间距为,单倍。不然,公式是不可以正常显示的。
你所说的应该为帽子矩阵(Hat Matrix)含义为 :一类正交投影矩阵.对于线性模型Y=Xβ+e,E(e)=0,cov(e)=σ2I,矩阵H≙...X(XTX)-1XT是将观测向量Y正交投影到由X的列向量所生成的子空间上的投影矩阵.Y^=HY.习惯上称H为帽子矩阵.http://
在论文中,公式是表达某些科学、技术概念或数学关系的一种重要方式。其格式要求必须清晰、规范,并遵循一定的排版规则和标准。以下是几条常用的公式格式要求:1. 公式应使用专门的编辑软件,如 LaTeX,MathType等,确保精度和格式一致。2. 公式应避免使用手写体,必须采用符合规范的数学符号、字母和术语,同时要标注其意义和定义。3. 公式应当在文本中居中对齐,并应该有编号,方便文中引用。公式编号应放置在右括号或右对齐数字下方,如(1)、式 (2)等。4. 公式中使用的上下角标、圆括号、花括号、分数线、根号及各种符号要正确书写,并且符号之间要有适当的间隙。5. 如果公式非常长,可以拆分为多行书写,但需要在每行末尾添加 continuation symbol '=' 表示公式未结束。每一行编号应与第一行对齐,并在最后一行编号。6. 在文中引用公式时,应以“式(x)”或“公式(x)” 的形式进行标识,其中x为公式编号。7. 建议在论文中的相关章节中,将公式单独编制一个小节,以突出论文中公式的重要性,并方便读者查看和引用。需要注意的是,论文中公式的格式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因此作者在发表论文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公式的规范书写。
问题一:期刊里的文章编号是什么意思 是每一篇文章的编号,如1000-1000(2010)01-0001-01,分别为期刊国际标准刊号(出版年)期次-起始页鼎-该篇文章的总页数,现在已经用DIO编码代替。 问题二:论文中的文章编号是不是doi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杂志是:工程师发表评定职称论文的平台 国家级期刊,具有双刊号 发刊快 上网查询海(2-3个月龙源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 回答者是本刊编辑,欢迎投稿 问题三:国外期刊论文编号是什么意思 1、编号只是第一步,表示已经开始处理你的论文。接下来主编会初步评审你的论文,如果觉得你的工作没有意义,就会直接拒稿;如果通过初审,就会发给其他同行审稿;审稿完后,评审人员将意见发给主编,主编根据审稿人的意见决定是拒稿还是同意接收你的论文还是让你修改;正式接收后,论文转给出版社,这时候需要你签订版权协议之类;最后还要校稿,也就是最后给你一次修改一些低级错误的机会。最后你的论文才被刊出。不过具体能走到哪一步,就要看你论文的质量了。 2、原则上来说,你的行为是错误的,应该受到谴责的,叫做“一稿多投”。打个比方,你的行为好比同时跟多个姑娘谈恋爱,虽然你最后只跟一个人结婚,但这种“脚踏N只船”行为对其他姑娘是不公平的。 问题四:论文编号01-1012958表示公开发表吗 不是的,不明白你说的是什么意思。你给的这个论文编号,可能表示已经收到论文了。我还以为是杂志号呢,一看不是 问题五:论文中的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由谁填写? 一、论文中的中图分类号: 是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查找,也可上网ztflh/查询,格式: 二:文献标识码: 文献标识码分为以下五种, 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 ; 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 ; 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 ; 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 ; 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 说明: 1)不属于上述各类的文章以及文摘、零讯、补白、广告、启事等不加文献标识码。 2)中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 文献标识码:或[文献标识码]作为标识,如:文献标识码:A3)英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Document code:作为标识 规范对各类文章格式的要求有所不同。A类文章要求有中英文题名、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还要有汉语拼音的作者姓名;B类和C类文章要求有中文题名及作者姓名。 A类文献是期刊质量的一个标志。期刊中论著是期刊的核心部分,学术价值较高,一般都被定为A类文献;综述性文章一般篇幅较长,以江集文献资料为主,或着重评述,具有权威性,对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有引导作用定为A类。 论著摘要、报告、经验交流等类文章,文章标识码的统一存在一定困难,有的定为B,有的定为其它,须根据文章的具体情况分别对待。 述评、专题讨论等一般标识定为C;简短的报告、短篇报道一般定为D。 文献标识码一般不需要作者标注,而是由期刊专职人员根据文章内容划分的。 目前文献标识码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规范和统一。 三、文章编号 是由期刊专职人员给的编号,自已无法填写。 问题六:投稿论文编号是什么啊,怎么确定?或者在哪里找? 论文编号,在投稿后会自动产生一个号如 MAGA-S-09-00228,编辑办公室处理后S将变为D,编号也要变,如MAGA-D-09-00198 (通常变小)。一般情况下,期刊会发信告诉你投稿论文编号并且出现在你投稿系统的状态栏里。 问题七:如何查询论文编号 那是社里安排的 每个杂志社都不一样的吧 你是在线投稿的么
一楼的已经很详细了,楼主采纳即是。
论文检索号是在论文数据库中检索论文的具有唯一性的标识之一。
1、论文检索号:
一篇论文在所收录的数据库中只有一个检索号,而且检索号不会重复,是论文在所收录数据库中的身份证号码。检索号的唯一性有利于有利于论文的检索。通常选用“入藏号(Accession Number)”作为检索号。
2、论文检索号的作用:
论文检索号在所收录的数据库中具有唯一性,使论文的身份证号码,有利于对数据库条目进行管理以及便于人们对论文进行快速检索。此外,某些检索号还能反映出论文的一些性质,便于阅读者快速了解。
3、收录关系:
论文检索号是相对与文献检索平台而言的,一般认为是"Accession Number"(入藏号);而被收录是相对与文献数据库而言的,两者不处于同一个维度上。
具体地说,SCI对应SCIE(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文摘库,ISTP对应CPCI-S文摘库,EI对应Ei Compendex文摘库,这些文摘数据库隶属于某个检索平台,必然具有相应的检索号。从SCI和ISTP的检索号来看,新版本共用WOS标识,无法加以区分,因此,目前这些检索号不具有表征某个特定数据库的功能。那么,检索号不能成为文章被SCI、ISTP、EI收录的充分条件,而仅仅是必要条件。
扩展资料:
1、查询方法:
(1)进入ISI 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的Web of Science 分库查询到想要的论文,然后点击文章标题进去查看完整的记录,除了作者摘要等最基本的信息,显示的类型还有出版商、学科类别、IDS号、ISSN和DOI等。需要特别注意:IDS Number不是SCI收录号。
(2)进入到论文的详细描述页面后,在最底部可以看到“输出记录(Output This Record)”字样,点选下面的“全记录”,然后在右边的“保存”按钮前面可以看到一个下拉菜单,选择“保存为HTML格式”,最后点保存按钮将全记录存在本地计算机上。
(3)打开这个html文件即可在倒数第三行看到“UT ISI:000262603700008”字段,这里的“ISI:000262603700008”即为SCI论文收录号。
2、规则:
词组检索: 如果要进行准确的词组检索,应该在词组的两边加引号” “表示. 例如:输入 global warming 可找到global warming同时也可找到…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ocean warming…·输入“global warming” 可找到准确的global warming ·临近算符 Same: 检索词必须出现在同一句子中(指两个句号之间的字符串),检索词在句子中的顺序是任意的
最有影响力的三大论文检索是:sci(科学引文检索) ei(工程检索)和istp(美国科学情报研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 论文检索号
1. 文献标识码a表示:专著、论文、学位论文、报告。 格式:【序号】主要负责人。文件标题【文件类型标识】。出版地点:出版单位、出版年份。开始和结束页面(可选)。 例如:刘国军、陈少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文献编码是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评价数据规范的分类编码。它用于根据文章的内容对文章进行分类,以便于文献的统计、期刊的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具体内容如下:a——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学术论文(含总结报告);B—实践技术成果报告(科学与技术)、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总结(社会科学);C——业务指导、技术管理文章(含领导讲话、专题评论等);D——一般动态信息(沟通、报道、会议活动、专题采访等);E——文献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要求的字体为:公式编辑器样式中的数学字体。
设置方法:
1、首先打开公式编辑器。
2、点击“样式”,选择“数学”。
3、接着输入公式。
4、选中公式复制后,粘贴到word即可。
扩展资料:
数学论文的目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加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从总体上考查学生大学阶段学习所达到的学业水平。
数学论文的意义:撰写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提高写作水平是干部队伍“四化”建设的需要。
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
所需的字体是:公式编辑器样式的数学字体。
设置方法:
1、mathtype打开公式编辑器。
2、点击“样式”,选择“数学”。
3、在框子里输入论文里面的公式。(例如F=ma)
4、复制所选公式并粘贴到Word中,公式编辑器样式的数学字体就处理好了。
字体是Cambria Math
要求的字体为:公式编辑器样式中的数学字体。
设置方法:
1、打开公式编辑器。
2、点击“样式”,选择“数学”。
3、输入公式。
4、选中公式复制后,粘贴到word即可。
扩展资料:
公式编辑器的研究现状: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通过网络获取、发布和共享信息资源已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研究和交流的基本手段。数学是科学技术的基本语言,因而对于教育和科研领域来说,解决基于网页的数学公式编辑问题显得更为迫切。
事实上,它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致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各国同行也先后给出了一些技术解决方案,综合起来,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基于图片显示;第二类是基于数学公式标记语言MathML (Mathematical Markup Language)来标记数学公式;第三类是基于HTML语言编辑和显示。
1、基于图片显示
第一类方式又分为普通静态图片显示和动态生成图片显示两种,前者是直接利用某些软件(如Word等)制作数学公式图片上传到网络服务器,这种方法的主要缺陷是占用网络资源较大,且公式数据无法重用。
后者是服务器接收到公式备注信息后再动态生成图片发送至网络终端,但其中的公式备注信息需要通过深入学习才能理解和使用,对于网络交互使用十分不便,其占用网络服务器和网络传输资源较大,不能适应大并发数的网络交互应用。
此外,使用图片还会带来另一些问题,如高质量的图片虽然打印比较清晰,但是会影响到网络传输,而低质量的图片显示和打印都不清晰。
2、基于数学公式标记语言
第二类方式则需要在支持MathML的浏览器中才可以显示,但占市场主流的IE浏览器等都不支持MathML。从国际互联网协会(W3C)网站收录的情况来看,实现在主流的IE浏览器下显示和编辑数学公式的方案,无一例外地需要安装额外的软件或插件。
3、基于HTML语言
由于MathML需要安装插件,所以应用并不广泛。那么无需安装插件的在线公式编辑器,应运而生。这类编辑器以JMEditor为代表。
JMEditor(JavaScript Math Editor)是基于CKEditor、jQuery、MathQuill等组件开发的,轻量级、开放源代码、所见即所得、无任何插件的在线公式编辑器。
CKEditor与jQuery应用的十分广泛,不再过多介绍。需要指出的是MathQuill,使用HTML+CSS+JS实现公式编辑的效果,他把dom的力量发挥到了极致。
然而MathQuill并不十分完美,他依据LaTeX的语法实现,但一些较复杂的效果尚未实现,如矩阵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式编辑器工具栏组成
就是表示你这段话引用的那篇文献,上标是参考文献的顺序号.
参考文献加标注一般是在引用文字的末尾点击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选择尾注就可以了,参考文献应该属于尾注,在菜单里选“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脚注是在文章的某一页下面的注解,而尾注就是在文章最后了,打开后就可以选编码,即角码。可以自己设定类型、格式。双击编码就可以在文章和参考文献间转换。在英文输入法状态下输入[1],选中[1].按ctrl+shift++号键把光标放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在菜单栏上选“插入|脚注和尾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点击“选项”按钮修改编号格式为阿拉伯数字,位置为“文档结尾”,确定后Word就在光标的地方插入了参考文献的编号,并自动跳到文档尾部相应编号处请你键入参考文献的说明,在这里按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添加相应文献。参考文献标注要求用中括号把编号括起来,至今我也没找到让Word自动加中括号的方法,需要手动添加中括号。 在文档中需要多次引用同一文献时,在第一次引用此文献时需要制作尾注,再次引用此文献时点“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选“尾注”,引用内容为“尾注编号(带格式)”,然后选择相应的文献,插入即可。不要以为已经搞定了,我们离成功还差一步。论文格式要求参考文献在正文之后,参考文献后还有发表论文情况说明、附录和致谢,而Word的尾注要么在文档的结尾,要么在“节”的结尾,这两种都不符合我们的要求。解决的方法似乎有点笨拙。首先删除尾注文本中所有的编号(我们不需要它,因为它的格式不对),然后选中所有尾注文本(参考文献说明文本),点“插入|书签”,命名为“参考文献文本”,添加到书签中。这样就把所有的参考文献文本做成了书签。在正文后新建一页,标题为“参考文献”,并设置好格式。光标移到标题下,选“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为“书签”,点“参考文献文本”后插入,这样就把参考文献文本复制了一份。选中刚刚插入的文本,按格式要求修改字体字号等,并用项目编号进行自动编号。到这里,我们离完美还差一点点。打印文档时,尾注页同样会打印出来,而这几页是我们不需要的。当然,可以通过设置打印页码范围的方法不打印最后几页。这里有另外一种方法,如果你想多学一点东西,请接着往下看。选中所有的尾注文本,点“格式|字体”,改为“隐藏文字”,切换到普通视图,选择“视图|脚注”,此时所有的尾注出现在窗口的下端,在“尾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尾注分割符”,将默认的横线删除。同样的方法删除“尾注延续分割符”和“尾注延续标记”。删除页眉和页脚(包括分隔线),选择“视图|页眉和页脚”,首先删除文字,然后点击页眉页脚工具栏的“页面设置”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上点“边框”,在“页面边框”选项卡,边框设置为“无”,应用范围为“本节”;“边框”选项卡的边框设置为“无”,应用范围为“段落”。切换到“页脚”,删除页码。选择“工具|选项”,在“打印”选项卡里确认不打印隐藏文字(Word默认)。 参考文献格式:作者.题名[D].所在城市:保存单位,发布年份.李琳.住院烧伤患者综合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2009.其他的: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沈平,彭湘粤,黎晓静,等.临床路径应用于婴幼儿呼吸道异物手术后的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0):930-932.作者.书名[M]. 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胡雁.护理研究[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8.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丁文祥.数字革命与国际竞争[N].中国青年报,2000-11-20(15).作者.题名[EB/OL].网址,发表日期/引用日期(任选).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患者安全的10个事实[EB/OL].其他: [R]、[P]、[A]、[C]、[Z]等。
标准的做法: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尾注这样就自动标为上标格式了。
说写论文时所参考其文章名字必须用上标标出来标注上标方法选文字按格式--字体菜单里面有上标勾上了
本科论文字体格式要求如下:
1、打印及纸张。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应一律采用打印的形式,使用A4规格的纸张,左边距2、75cm,右边距及上下边距2、5cm,页眉页脚1、5cm,全文行距22磅,装订线在左侧。按以下介绍的次序依次编排,页号打在页下方,宋体五号,居中。
2、封面。
使用学校统一格式,题目居中,学号等内容靠左侧对齐,后面的下画线要整齐题目要对论文(设计)的内容有高度的概括性,简明、易读,字数应在20以内。
3、中文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 黑体三号,居中,下面空一行。
4、中文摘要。
“摘要:”顶头,黑体四号,后面内容采用宋体小四号,摘要应简要说明毕业论文(设计)所研究的内容、目的、实验方法、主要成果和特色,一般为150-300字。
5、中文关键词。
“关键词:”顶头,黑体四号,后面内容采用宋体小四号,关键词一般3-5个,以“,”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尾不加标点符号,下面空两行。
6、英文论文题目。
所有英文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黑体三号,加粗,居中。下面空一行。
7、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英文摘要和关键词除字体外同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的格式要求,但“Abstract:”和“Key words:”要加粗。内容翻译要准确,英文摘要的词汇和语法必须准确。
注意:如果内容教多,可以将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放到下页。
8、目录。
“目录”两字为黑体3号,居中,下面空一行。
第一层次标题“一、”顶头,黑体、小四号,第二层次缩进一字,宋体,小四号,第三层次再缩进一字,宋体,小四号……,页码加小括号,页码前为连续的点,垂直居中。
如果采用“1”、“1、1”、“1、1、1”的形式,则每层缩进半字。
参考文献按第一层次标题的格式。
9、正文。
正文采用宋体,小四号,每段开头空两字,要符合一般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文理科毕业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6000字,工科、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字数视专业情况而定。
论文应文字流畅,语言准确,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论证完整、严密,有独立的观点和见解,应具备学术性、科学性和一定的创新性。
毕业论文内容要实事求是,尊重知识产权,凡引用他人的观点、统计数据或计算公式的要有出处(引注),计算的数据要求真实、客观、准确。
10、标题。
所有标题左侧空两字,数字标题从大到小的顺序写法应为:“一、”,“(一)”,“1、”,“(1)”,“” 的形式,黑体,小四号,左侧空两字,或者采用“1”、“1、1”、“1、1、1”……的形式,黑体,小四号,左侧顶格。
副标题是针对主标题,是全文主旨的补充说明。一般写在主标题的下一行。
章标题,就是每一章的标题,也叫一级标题。论文里一般写成 第一章、第1章 这样的形式。
节标题,就是比章标题小一点的,也叫二级标题。论文里一般写成 第一节、这样的形式。
条标题,就是三级标题。论文里一般写成 这样的形式。
标题的写作要求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点:
1、准确
毕业论文的标题要能够直接揭示论点或课题,要明确,使人看了标题便知晓文章的大体轮廓、所论述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不能过于抽象,似是而非,使读者百思不得其解。
如《理想与现实》、《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文本》、《伤痕是那陈年的华丽》、《人、法与情》等这样的标题会使读者一时难以了解文章写的是什么,必须加上副标题进行补充说明。一般来说,文学化、形象化的语句不适合作毕业论文的标题。另外,标题中也不能采用生冷偏僻的词汇。
毕业论文的标题在明确的基础上还要写得具体,能使读者准确地把握论文的基本论点或论题。目前,不少毕业论文经常使用诸如“……的研究”这类标题,这种写法不是不可以用,但对一篇几千字的本科毕业论文来说,显得空泛。
如《倪瓒山水画研究》这个题目就比较大,容易流于空疏,而修改后的题目———《试论隐逸文化对倪瓒山水画创作的影响》则更具体集中,适合作为本科毕业论文的题目。
2、简练
论文的标题不宜过长,过长了容易使人产生繁琐和累赘的感觉,得不到鲜明的印象,从而影响对文章的总体评价。如《生动活泼的画像石艺术———从山东安丘汉墓画像石的艺术风格看东汉时期画像石的艺术成就》,在这三十八个字的标题中,“画像石”“艺术”两个词各出现了三次。
论文的意思虽然表达清楚了,但略显冗长,可以修改为《从安丘汉墓画像石看东汉画像石的艺术成就》,或者《东汉画像石的艺术成就———以安丘汉墓画像石为例》。
通过对照,可以很明显地看到经过修改后的题目鲜明了许多。标题是否简练鲜明主要在于作者的概括力与表现力,我们要善于思考提炼出简练醒目的标题。
3、新颖
标题要有独特之处,要能体现出作者的创新性,使读者获得启发。
我们在拟定论文标题时,要注意分析前人的已有研究成果,尽量避免与他人同类论题相似。
以古代文学研究为例。在以往的研究中,关于著名作家作品的研究成果较多,学生在选择毕业论文题目时就一定要注意研究切入的角度,力求有独到之处。例如以往人们对南朝诗人谢朓的研究多局限在他的山水诗上,而论文《试论家族传统对谢朓人生及诗歌创作的影响》(北京大学李鹏飞)则从家族传统入手,论点鲜明,论据充分,对谢朓的研究有新的发现。
又如论文《东坡词与〈世说新语〉》(中山大学郭幸妮)将苏东坡词和《世说新语》联系起来考察,这在以往的研究中尚不多见。新颖的标题会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读者会想:这两者有关系吗?带着疑问和好奇,读者会很感兴趣地将论文读完,并了解作者独到的见解。
论文题目格式行距的具体要求
论文题目格式中行距是比较容易忽视的简单问题,但是如果我们不注意的话我们的论文就会变得不美观,也会不符合标准!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论文题目格式行距的具体要求,欢迎大家阅读!
毕业论文中文题目一般要求使用2号宋体字加粗,单倍行距,居中,段前段后2倍行距;而期刊中文论文题目格式要求不一,这里以《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为例,论文题目格式要求3号黑体字,单倍行距,段前24磅段后16磅。
毕业论文英文题目要求3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单倍行距,居中,段前段后2倍行距;期刊英文题目一般要求小四“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单倍行距,居中,段前24磅段后16磅。
以上论文题目格式行距仅供参考,具体应以学校或期刊杂志社要求为准。
下面我们再补充一下论文其他部分的行距格式要求。
大标题:第一章 章节标题
(汉字、数字、外文字母用小3号黑体、20磅行距、段前后30磅、居中,章与题目空1个汉字距离)
一级节标题: 实验装置及方法
(汉字、数字、外文字母用4号黑体、20磅行距、段前后18磅、居左,序号与标题空1个汉字距离)
二级节标题: 实验装置
(汉字、数字、外文字母用小4号黑体、20磅行距、段前后12磅、居左,序号与标题空1个汉字距离)
三级节标题: 激光分子束系统
(汉字小4号宋体、数字、外文字母用Times New Roman 小4号,20磅行距、段前后6磅、居左,序号与标题空1个汉字距离)
(1)小标题。接排正文。 (首行缩进2个汉字。汉字小4号宋体,数字、外文字母用Times New Roman 小4号,20磅行距)
①下一级小标题。接排正文。(首行缩进2个汉字。小4号宋体,数字、外文字母用Times New Roman 小4号,20磅行距)
正文(小四号宋体、数字、外文字母用Times New Roman 小4号,20磅行距、两端对齐、首行缩进2字符) 表题与图题(五号黑体、单倍行距、居中、段前空五号字一行)
正文段落和标题行间距一律“最小值,设置值20 磅”;按照标题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段前后间距:大标题,段前后间距30磅;一级节标题,段前后间距18磅;二级节标题,段前后间距12磅;三级节标题,段前后间距6磅。
当两级标题前后连接时,保留其中的最大值。参考文献的段前后间距为30磅。参考文献正文间距取“最小值,设置值17磅”,段前加间距3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