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农村消费与提升农民收入的相关的模型分析

发布时间:2015-10-24 09:20

 摘要:2009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扩大国内需求,农村是最大潜力所在。但是农民的消费是由什么因素主要决定呢?是存款,收入,还是基本生活水平?本文选取了新疆1978—2004年的相关样本数据,通过eviews软件进行分析,得出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是刺激消费的基础,提升农民收入是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关键所在,是以内需拉动为主导的经济模式的坚实后盾。同时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了政策建议,希望多元化增收渠道,健全市场机制法制机制,保障农民切身利益来使农民收入大幅度提升。
  关键词:农村消费;农民收入
  一、导论
  农民的消费受储蓄存款,收入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我们要扩大内需,提升农民的购买力,不能仅仅从外部刺激让农民消费,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使他们增收,增强他们的购买力。新疆是一个农牧业大区,农村人口占到自治区总人口的60%以上,又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以农业为主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最后,新疆农民的收入问题更关系到边疆地区社会的稳定和民族的团结。可见增加农民收入不仅是一项经济任务,而且还是一项社会任务。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可见农业,农村,农民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可是多年来,新疆的农民收入由于收入水平的限制,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发展相对缓慢,农民消费还存在这巨大的潜力,我们是扩大内需刺激农民进行消费,还是从根本上提升农民的收入,增强他的购买力来推动农村消费不断增长呢?本文选取了新疆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到2004年间的相关数据,将农村居民消费(Y)作为因变量,农村居民储蓄存款(X1),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X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X3)作为自变量,考察这两个变量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看这三者是否对消费的影响显著,是否是影响消费的原因。
  二、实证分析
  1 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2 ADF和协整检验
  由于我们选取的是时间序列样本,所以需要对它进行是否为平稳序列的检验。根据ADF检验结果,来说明这四组数据是否是同阶单整的(同阶单整即说明二者是协整的,这是一种协整检验的方法),对四组数据分别作了单位根检验,结果如下:
  数据来源:新疆五十年的综合数据
  (1)Y,X1,X2,X3水平下的ADF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变量 Y,X1,X2,X3的t统计量的值大于下面所有水平下的临界值,因此这四组数据在水平情况下是非平稳的。
  (2)我们分别对Y,X1二阶差分,对X2,X3一阶差分再进行ADF检验结果如下:
  我们看到Y的t值小于1% 水平下的—4.394309,从而拒绝原假设,表明Y(居民消费)序列是平稳的;X1是我t统计值小于1%水平下的值,因此拒绝原假设,认为是有99%的可能是平稳的;X2的t统计值小于5% 水平下的值,因此拒绝原假设,认为是有95%的可能是平稳的。X3的t统计值小于1% 水平下的值,因此拒绝原假设,认为是有99%的可能是平稳的。这样就可以认为这四者是单阶同整的。即通过了协整检验。
  3 对数据进行基本分析
  (一)模型初步回归结果:
  我们可以看出解释变量X1,X2的值都很显著,而且整个模型的拟合程度还是很好的,但是在时间序列中常常也会发生多重共线性,这是因为,许多基本经济变量存在相关的共同趋势。我们选取的解释变量消费,收入,存款在经济繁荣时期,都趋于增长;在经济衰退时期,又会同时趋于下降。它们的样本数据往往呈现某些近似的比例关系。
  为了验证它们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的关系我们下面可以看看它们的相关系数矩阵:
  我们可以看出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很高,存在多重共线性。
  (2)对多重共线性进行修正
  我们采用了逐步回归的方法来剔除多重共线性的影响。分别作Y对X1,X2,X3的一元回归,结果如下:
  可见X2的可绝系数最高,所以以它作为基础,逐步引入X1,X3做回归
  虽然加入X1和X3后可决系数并没有多大的变化,而且加入X3后的模型,X3对Y的影响并不显著。所以可以将这两个变量剔除,估计结果为:
  我们从这个表中看到,截距项的P值大于0.05,说明它对Y的影响并不显著,所以剔除截距项,最终结果为:
  所以,最终估计的模型为:
  Y=1.591391X2
  (78.90766)
  可决系数= 0.988187,t值=78.90766,D.W值=0.969176
  (3)检验自相关
  表4中D.W值为0.969176,通过查表,在5%的显著水平下,dl=1.273,du=1.446。D.W值小于dl的值,所以模型中存在自相关。还可以通过残差图来检验:
  (4) 修正自相关
  通过广义差分法修正序列相关性的方程,我们引入AR(1)后得到的D.W值为1.974674,大于5%显著水平下的du=1.446的值小于2 ,我们可以说不存在序列相关性。
  所以方程为:
  Y = 1.566588X1 + 0.554038 AR(1)
  (38.68874) (2.862605)
  可决系数=0.990692,D.W=1.974674
  模型中反映变量间关系的结构参数估计量经济意义合理,由于以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一般不存在异方差性,统计检验全部通过。它的拟合优度值很高说明模型的整体拟合程度较好,能够说明收入对消费的影响。
  三、经济意义分析
  可以看出,方程中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是一种正向的关系,每当农村居民的收入平均增长1元,消费就可以平均增长1.566588元。上述的模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以用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来描述新疆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目前我区农民的消费仍然由收入决定,所以欲启动农村消费市场以拉动经济增长,必须研究如何提高农民的收入。
  可是现实情况是,农村居民的人纯收入低,持续增收难度依然较大。
  1.“十五”以来,新疆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都有所增长,增幅明显好于“九五”时期,但并没有遏制住与全国差距继续拉大的趋势。2001—2007年,新疆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2.28%、75.26%、80.32%、76.45%、76.26%、76.30%和76.00%[1]。2009年新疆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为3883.10元,而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为5153.17元,与全国的距离还是很大。

  2.农民收入来源过于单一,在影响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同时,也使得新疆农牧民与全国的收入差距难以缩小。
  虽然几十年来,在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稳步增长的同时,工资性收入、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较快增长,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一方面,从增长速度看,农牧民来源于财产性、转移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均明显高于家庭经营收入增速。另一方面,从收入结构看,家庭经营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从2005年的86.2%下降到2010年的78.6%。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不断提高,由2005年7.9%提高到2010年12.0%;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由2005年的5.9%提高到2010年9.4%,说明尽管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仍来自于家庭经营收入,但工资性收入、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已成为农民家庭增收的重要来源,反映出农民收入来源渠道正在不断拓宽[2]。但是,由于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科技文化思想的滞后性,这些渠道虽有宽度上的拓展,广度和深度上还有待大力改善。
  3.由于粮食减产,流通环节分享了涨价的大多数利润,我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在去年全年上涨2.5%的基础上又上涨了5.0%,仍然在高位运行,加上政策性增收空间有限,这些因素就导致了农村难以增效,农民难以持续增收。
  四、政策建议
  我们应该怎样改善农民增收难的这种困境呢?以下我们给出几点政策建议:
  首先,健全法制和市场机制,保障农民切身利益
  政府要完善法律机制,让农民这个弱势群体有法可循,有法可依。同时为他们提供失业保险、养老保障、医疗保险、子女就学等社会保障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现在的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许多农民离开农村到城市谋职,以求能增加收入。但是新疆由于市场经济发展较晚,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发展不够完善,尤其缺乏成熟规范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与中介机构的信息不对称,导致许多农村劳动力往往处于弱势地位。这就需要政府给农村劳动力应有的利益保障,健全法制机制,将其纳入受益之列。
  其次,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提升农民收入。
  随着我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劳动力市场正由体力型向智力型、技能型转变,综合素质低、劳动技能差的劳动力在就业市场上正逐步丧失竞争力。此外,为他们提供与所处地域,市场相关的职业培训,提升他们的人力资本存量,让他们在市场上有自己的竞争力[2],可以加快城市化和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同时加大农民对农业再投资和科技投入的力度,跳出科技投入过少就会严重影响农业的生产发展,农业的生产得不到发展又会反过来造成农民收入下降的农村贫困恶性循环。还可以增加农民消费有效需求,加强农民对下一代的教育投资,提升我区未来的劳动力素质。农民的收入提高,购买力增强,消费的预期就会增强,从而就达到了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目的。所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给农民提供各种补贴倒不如从根本上寻找农民难以增收的原因,从这个契点出发,提供农民种植,养殖的知识技术,让他们用科技改变自己的命运。一旦他们有了一技之长,会提高自己的边际生产力,这就会增强创收的能力,从而推动农村的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3]。
  参考文献:
  [1] 王会艳. 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新疆农民增收对策研究[J], 工作研究,现代农业科技 2009(2):224—225.
  [2] 朱韵洁,于兰. 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增长[J],华东经济管理, 三农问题.
  [3] 新疆统计信息网 http://
  [4] 中国三农信息网 http://
  [5] 韩留富.试析农村劳动力平等就业的政策歧视[J],乡镇经济,2009,(12):34.
  [6] 张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J],当代财经,2006,(7):71.
  [7] 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课题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5,(8):30.
  [8] 张惠茹.中国农业保险研究观点综述,经济纵横,2005,(5):77.

上一篇:中小企业融资绩效评价分析

下一篇:新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