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加快推进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建设对策思考

发布时间:2015-10-27 15:02

摘 要: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是“十二五”时期福建省十大新增长区域之一,加快推进生态工贸区建设是推动三明市加快转变、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对于把三明建设成为连接沿海、辐射内陆、联动周边的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增长极,成为经济持续发展、文化更加繁荣、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区域至关重要。下面,就加快推进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建设提以下几点个人看法。

关键词: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
一、高标准建设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
 1、明确规划范围。生态工贸区规划总面积3317平方公里,包括梅列区、三元区全辖区范围,沙县的2个街道和富口镇、高砂镇、大洛镇、南霞乡4个乡镇,永安市的4个街道和贡川镇、大湖镇、曹远镇、上坪乡4个乡镇,以及明溪县的沙溪乡、将乐县的古镛镇。其中,核心区包括三明中心城市(三明城区、沙县城区、永安城区)的规划建成区、城市规划建成区之外的工业园区和物流园区规划区,面积约310平方公里。规划背景区为三明市行政管辖区域,包括12个县级行政区(2区、1市、9县),总面积为22959平方公里。
 2、明确发展定位。依托独特生态优势、现代交通体系、扎实产业基础,打造海西先进制造业重要发展区域、海西中部现代服务业集聚地、海西中部旅游集散中心、海西重要综合交通枢纽、海西中部宜业宜居中心城市,逐步建成生态环境美、发展空间大、产业实力强、科技含量高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新增长区域。
 3、明确发展原则。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布局;转变方式,优化结构;承接转移,促进集聚;创新引领,项目带动”的原则,推进产业发展;按照“统筹兼顾,合理开发;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市场运作,制度创新”的原则,推进生态建设。
 4、明确发展目标。围绕建设“生态引领、制造先进、商贸繁荣、宜业宜居”的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的目标,加快生态工贸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业拓展、专业园区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持续壮大先进制造业,率先发展服务业,加快培育旅游业,积极扶持新兴产业,加快构建主业突出、特色鲜明、核心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力争生态工贸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以上,到2015年突破1000亿元。
 二、完善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产业发展布局
  依托中心城市快速通道,以三明市区为中心,实施北扩、南延、东连、西拓,重点建设“四区一带”。
 1、建设中部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核心区。以市区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构筑三明城市物流园、三元大阪物流中心等现代物流平台,加快发展海西金属材料制品市场、汽车贸易集聚区等特色市场,尽早启动服务外包及创意产业园建设;加快提升消费型服务业,引进国内外知名商贸企业,打造市区阳光城—徐碧新城、新市北路—瑞云路特色商圈,以徐碧新城为重点建设中央商务区,以贵溪洋新区为依托建设体育休闲娱乐区,以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为重点带动会展经济发展;积极培育公共服务业和文化产业,抓好万寿岩等文物的保护、开发,实施三明文化印刷产业园、海峡闽中动漫创意文化产业园等项目,力争经过3—5年努力,建成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的海西中部第三产业核心区。
 2、建设北部以现代物流业为主的工贸产业区。以现代物流产业开发区、金沙园、金古工业园和将乐经济开发区积善园为平台,构建以机械装备、轻纺服装、食品加工、现代物流为支撑,以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为重点的产业体系,建成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的工贸产业区。
 3、建设西部以新材料产业为主的特色工业集聚区。依托梅列经济开发区,以三钢集团、小蕉实业公司为龙头,以不锈钢复合板、短流程铸造、稀土深加工等项目为重点,建设不锈钢复合材料高科技园区,形成22平方公里的特色工业集聚区。
 4、建设南部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生态产业区。依托台商投资区、三元经济开发区、尼葛园、载重汽车城,以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林竹、特色资源深加工为重点,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建成总面积为68平方公里的生态产业区。
 三、创新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开发建设机制
 1、理顺和健全管理体制。建立生态工贸区开发建设管理机构,并赋予相应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组织实施生态工贸区规划、开发、建设、管理与保护。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对重大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实行生态工贸区项目统筹管理机制,把好项目进驻关,确保生态工贸区产业按布局实施,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实行“项目飞地”,创新利益共享机制,完善共建园区、共引项目税收分成机制,激发地方政府和各个园区管委会招商引资积极性;实行多种建园模式,探索与其他地区合作建园,引进财团独资开发建园,推进园区加快开发、健康发展;规范对外招商政策,统一建立招商网站,有序开展整体招商,促进园区之间招商有序竞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建立完善扶持机制。整合政府专项资金,建立生态工贸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生态工贸区重点产业、新兴产业、绿色产业、服务业和科技创新等,特别是经济带动力大、行业配套性强、税收贡献率高的行业和企业,促进产业做大做强。通过政府资助、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创业投资、参股经营等方式,吸引更多的企业总部、研发机构和大型企业集团投资落户生态工贸区;协助企业争取中央和省级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等专项资金,利用增值税转型、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技术投入,促进企业税收持续增长;加大对出口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财税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开发新兴市场,积极推动为产业集群配套的科技型、外向型民营企业发展。
 3、创新投融资方式。拓宽开发建设投融资渠道,大力推行BT、BOT、TOT投资方式,采取“先投入后回报”的经营策略,借助投融资平台,加快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完善城市运营功能,提高土地升值预期,带动要素聚集,实现对工贸区建设资源最有效的优化配置。整合政府投融资平台,策划和运作跨行政区域布局、共建共享的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社会事业项目。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制定和颁布鼓励三明生态工贸区投资的主要领域和重点产业导向目录,引导社会资源投向,促进生产要素向生态工贸区集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规范和发展产权交易市场,积极推动各类资本流动和重组,为企业融资提供服务。鼓励重点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开展资产重组、产权置换,以股权融资或项目融资等方式筹集发展资金。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引导重点企业利用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可转换债券等债务融资工具,降低筹资成本。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加快推进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建设,就必须按三明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开放三明、幸福三明为目标,建设以人为本“绿色工贸区”、“低碳工贸区”。

上一篇:试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下一篇:论国有企业经济经营与党务工作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