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困境与对策
摘 要:技术创新生态化是资源环境约束下资源型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资源型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过程中面临着思想、人才、资金以及管理障碍,通过强化生态意识、多方筹措资金、加强人才引进培养以及管理机制创新等手段有助于破解技术创新生态化过程中的难题。
关键词:资源型企业;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生态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越来越高,由此带来自然资源的日益匮乏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这就要求企业的技术创新策略由传统的以开发自然资源为导向转向以资源再生利用为导向,实现技术创新生态化,尤其是资源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越来越高,由此带来自然资源的日益匮乏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这就要求企业的技术创新策略由传统的以开发自然资源为导向转向以资源再生利用为导向,实现技术创新生态化,尤其是资源型企业更是如此。然而,资源型企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过大,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着思想、制度、资金、信息等诸多障碍,成为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转变的桎梏。因此,剖析资源型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过程中存在的障碍,由此提出破解对策对于资源型企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资源型企业与技术创新生态化
资源型企业是指从事煤炭、石油、有色金属等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初加工,为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其初级产品的,具有法人资格,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盈利性经济实体。由于其资源依赖性高,资源型企业具有依托丰富的区域资源优势发展起来、产品成本中构成资源物耗成本占主体、产品种类单一、产品附加值不高等特征。资源型企业转型升级要求企业转变生产方式,由主要依靠资源开发和初步加工转向资源深度开发和精深加工,由粗放、高耗、低效、单一线性发展转型集约、低耗、高效、多元循环发展,这一转变的关键在于加强企业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节约生产成本,这样才能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标,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传统的技术创新是以经济增长为导向的,这种创新战略虽然带来了物质财富的快速增长,但是却也带来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甚至突破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承受力。资源型企业资源的依赖程度高,单位GDP能耗高、物质流量大,如果实施传统的技术创新战略不仅不能解决发展瓶颈,甚至还可能加速其走向衰退。因此,资源型企业必须走生态化技术创新战略,即遵循生态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通过开发生态技术代替传统技术,通过资源的科学开发和配置减少物质和能量减量化,通过开发再生技术,实现废弃物资源化,从而实现生态负效应最小的“无公害化”或“少公害化”。生态化技术创新是能够满足人类生态需求、减少生产与消费边际外部费用的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
二、资源型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困境分析
1.思想障碍。资源型企业的利润来源于其资源优势,他们依靠销售国家资源获得相应利润。我国资源性产品价格长期以来受政府的行政性管制,这种扭曲的定价机制,导致资源型产品未能反映市场供求变化、环境稀缺程度以及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在扭曲的资源型产品定价体制下,资源型企业往往能够获得一定的利润,即使发生亏损也有相应的政府机构买单,导致不少资源型国有企业失去了技术创新的动力,形成了“等、靠、要”思想。此外,一些企业深处边远山区,认为环境污染不会对社会产生多大影响,消极对待环保要求。在新的形势下,国家陆续放开了资源价格管制,使资源型产品逐步走向市场,同时着手进行资源税改革,资源型企业无疑面临着极大挑战,如果不能破除这种思想障碍,企业就无法实现新的突破和发展。
2.人才障碍。资源型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需要高端人力资源支撑,尤其是生态化技术,如发展循环经济所需要的替代技术、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以及信息化技术等都需要专业化人才。资源开发加工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员工以体力劳动者为主,同时从事煤炭、矿产资源、石油等开采和加工的资源型企业往往深处偏远山区,工作环境恶劣,工资待遇不高,资源型企业人才引进力度不够,人才流失严重,造成从事这类行业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匮乏, 影响了生态化技术的开发和推广。
3.资金障碍。资源型企业进行生态化技术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资源。近几年来,资源型企业的总体利润水平呈现下滑趋势,这些资源型企业除了要履行企业职能外,还要履行社会、政府的职责,由于处于边远地区,企业要办学校、医院、老年活动中心等,这些责任无疑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加剧了资源型企业技术能力提高的资金紧张程度。目前,很少有资源型企业的研发投入达到其销售收入3%以上,有部分企业的研发投入几乎为零,影响了企业技术创新的需要,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管理障碍。资源型企业的技术创新往往目的非常明确,都是从企业实际出发去研究和解决生产实际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种导向虽然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是也容易导致技术创新中的短视行为。资源型企业对于企业创新成果的激励也主要是针对工程应用与实践,缺乏对基础性、前瞻性问题的投入和激励。此外,企业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够,绝大多数企业尚未形成一套系统的技术创新管理制度,如果不能建立规范的技术创新管理制度,企业的技术创新将受到极大制约。
三、促进资源型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对策
技术创新生态化是资源型企业走出资源日益枯竭的根本途径,也是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由于,生态化技术创新具有组成的多元性、目标的多重性、结构的多维性和功能的多样性等复杂性特征。因此,资源型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生态化过程中,需要作足功课,通过提高研发投入水平,加强产学研合作,健全管理机制等手段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1.强化生态意识,破解思想障碍
资源型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关键就是要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技术方面下功夫,通过技术突破带动产业链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从而摆脱企业产品单一的困境。由此,资源型企业首先应当在企业中培育资源节约和资源循环再利用的生态文化,贯彻循环经济理念,用生态环保意识指导企业技术创新和企业发展,管理层要摆脱过度依赖资源,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应增强员工的资源忧
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员工心中形成“资源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人人有责的理念,牢牢树立技术创新“人人有责,人人可为”的观念,使生态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成为员工行为的准则。
2.多方筹措,破解资金短缺困局
研发投资是一个长期持续性投资过程,为了保持技术的领先,必须不断对原有技术改进,这就需要大量的后续投入,投入的停止意味着原有技术的过时和落后,造成企业竞争力的丧失,生态化技术由于其技术的先进性、新颖性、复杂性等特点,更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研发投入资金从哪里来,这是困扰企业的长期问题。首先,企业应当制定相应文件规定研发投资资金的来源渠道,并使资金使用制度化,应明确销售收入中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比例,确保这一比例逐年增加。其次,由于不少资源型企业规模小,利润率低,难以在研发方面持续投入,这时候地方政府应当承担起相应的职责,政府应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对研发投入大、成果显著的企业给予一定的鼓励,如实行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抵扣,财政对研发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废弃物加工再生技术、固体废物处理技术等循环经济相关技术的企业直接提供资金支持等。第三,鼓励建立共同研发基金,单个企业势单力薄,这时候可以建立研发战略联盟,以某项技术创新为纽带,成立共同基金,通过整合各种资源,共享研发平台、信息和成果,进而达到提高研发效率和降低研发成本的效果。
3.加强人才引进培养,破解人才匮乏难题
技术创新生态化归根结底需要依靠一支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去引领和支撑,而资源型企业先天性的区位劣势成为吸引人才的桎梏。为此,资源型企业要加速转型升级,突破技术瓶颈,实现技术创新生态化需要制定出完善的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政策。对于引进的人才,在提供优质的物质条件同时,还应特别注重感情留才,通过打包解决编制、住房、子女教育等人才关心的问题,让高学历、高水平人才“引得进、用得上、留得下”。资源型企业在人才招聘上应当打破区域限制,通过面向全国招聘,创建引进、网络常态化招聘、校企联合“订单培养”等方式源源不断地为企业输送新鲜的血液。资源型企业应创新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新机制,通过建立高素质的科技创新团队,并专门为其制定相应的引进、激励和培训考核等制度,实施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搭建人才迅速集聚和成长的平台,实现“引进一人,带动一帮”的效果。
4.加强管理机制创新,破解制度障碍
生态化的技术创新在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前提下,追求自然生态平衡、社会生态和谐有序。资源型企业要实现从传统的技术创新模式转向生态化技术创新模式,管理机制的建立和落实尤其关键。首先,应当建立生态化导向的技术创新机构,通过建立专门的机构履行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的职能,其中很关键的是要增加环境评价和生态认证职能,以确保企业的技术创新生态化。其次,建立技术创新生态化管理平台,执行企业技术发展的规划和管理功能,使其成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其中,该平台的一个重要任务要对企业发展的亟需技术进行前瞻性预测,并对取得的成果及时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加速技术的产业化进程,确保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规范化运行。第三,建立开放式创新管理机制,由于生态化技术的复杂性特点,单纯依靠企业的力量很难实现,因此资源型企业应当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技术合作与交流,积极与科研单位、高校、同类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合作,实现企业由资源导向型向科技导向型转变。
参考文献
[1]罗天强,黄涛,李锐锋.湖北省中小企业技术生态化现状与对策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133-136
[2]潘建红,刘姗姗,高栋.论技术创新生态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商业时代,2011(27):55-56
[3]孙育红,张志勇.生态技术创新:概念界定及路径选择,社会科学战线,2011(8):14-17
上一篇:绥化市物流配送现状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论如何健全财政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