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财务集中核算在实务中的利与弊

发布时间:2015-07-03 11:13

【摘要】会计集中核算制是完善我国公共财政体系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强化会计监督、提高行政单位资金使用效率和遏制腐败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作为一项全新的制度,在近几年的推行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和矛盾,如不能很好地解决,势必会引起实际工作的混乱,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损失。本文就会计集中核算制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会计集中核算制存在问题完善对策
  
  企业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制是为了加强会计核算、会计管理与监控,防止财政资金被截留、挪用和浪费等违纪违法现象的发生。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会计内部控制规范》,推出了如会计委派、集中采购等一系列财务改革制度,颁布了新会计准则。这一系列措施,都推动了国内各企业逐步实行财务集中核算。目前,会计集中核算已经成为我国财政收支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对预算单位实行会计委派制的一种特殊形式。近几年,一些实行了财务集中核算的地区和行业在实际工作中,逐渐暴露出财务集中的一些利与弊。必须不断深化认识并使之完善,加强会计核算,提高管理水平,从而在根本上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强化财务管理。
  
  一、会计集中核算制的基本职能
  
  会计集中核算制是集金融会计服务和管理监督为一体的新型会计管理模式。其基本职能是:会计核算中心对各单位的财务收支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和分户核算。在纳入集中核算的单位的资金所有权、资金使用权和财务自主权不变的情况下,它实行财务集中管理,统一开设账户、统一会计核算、统一收付资金并统一调配资金,行使了财政资金的监督职能。同时,对总部来说,它还行使了一部分支付功能。纳入集中核算的单位的各项收支由核算中心严格按规定的标准和相应的科目列入预算,实行预算内外资金统管。单位所有开支在单位领导审核批准的基础上,再经会计核算中心审核后入账,从而保证了各预算单位开支符合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
  
  二、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意义
  
  企业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可以严格预算执行,强化会计监督,确保企业资金的合法、有效使用。在具体实务工作中,其作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资金由原来的分散存储改为集中存储,资金在未被使用前始终保留在核算中心的单一账户上。通过集中存储,使资金高度集中于核算中心,便于统一支配、调剂使用。这样做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也防止了资金被中途克扣、截留,保证了在专款专用中发挥资金最大效益,维护了受款单位的利益。财务集中核算后,企业都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资金管理制度,加快了资金回笼,减少了融资成本。
  2、有利于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实行财务集中核算制,通过竞争上岗、择优录取,选拔一批业务强、水平高且技术过硬的精兵强将成立核算中心,实行统一的管理办法和会计制度。这会使得由人员素质低下等导致的不规范的会计行为得到彻底根治,会计标准化工作将迈向一个崭新的阶段。会计核算中心进行集中核算后,现在会计科目归类更合理和规范,正确性也越来越高。
  3、有利于内部控制制度的严格执行
  财务集中后实现了资金全过程监督,做到了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问效。在处理报销和结算业务时,报账员须持有效票据及内控表单到核算中心报销结算,原始凭证须经过层层严格的审核才得以支付。在审核过程中,不会受到原单位领导等的人为干预,而且大多数款项是直接到达单位的,避免了恶意财务处理现象的发生。通过计算机网络和会计一级核算系统,将有效的实现对原始凭证的真伪、资金的支付去向和资金的使用效果等的全过程监督,真正防患于未然。
  4、有利于财务报表及时上报
  集中核算后各单位不再出具财务报表,统一由核算中心上报。这样提高了财务报表上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同时会计报表的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5、有利于资产管理
  集中核算后生产资料统一调配,管理效率提高,管理成本降低,企业效益也得到提高。资产统一管理,使得内部资产的调拨更加有效,大大提高了无效低效资产的综合利用率,为企业节约了资金。
  6、有利于成本费用的控制
  这也是最直接的有利方面。集中核算后,各单位无法再像过去那样把成本超预算的矛盾在年末甩到财务处,财务核算中心可以在发现单位成本超支的情况下拒绝办理结算和核销业务。同时,财务核算中心能更好的管理和控制整体成本费用发生。
  
  三、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时存在的问题
  
  会计集中核算的实行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财务管理,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是存在很多严重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主体及责任的定位不明确
  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不少单位负责人认为本单位没有了财务及会计人员,也不再履行会计工作,因此对财务管理工作不再重视。而财务核算中心方面实质上只是在为单位记账,只对原始票据的真实性负责,至于相应交易的合规合法性则无法保证。单位作为资产的所有者,其会计主体地位没变,以至于会计责任和法律责任的界定不清晰。
  2、会计监督工作存在盲点
  会计集中核算形式下,财务中心核算人员脱离了各具体单位的实际业务工作,不了解情况。而且,财务中心一个核算人员同时要负责多个单位账务,无力掌握每个单位业务细节,行使会计监督职能的难度过大。
  3、对外投资管理薄弱
  过去由单位财务科负责的投资项目管理都由专人负责,而集中后只能由报账员一个人承担,力量薄弱。但是报账员只能办理投资结算工作和转资工作。导致项目前期管理、项目建设管理和项目后期管理都无人问津,投资项目成了工程预算员、报账员的工作。集中核算后,资本化不及时成了普遍问题。报账员负责转资业务,人员少、工作量大,往往造成转资不及时,更无法按照投资项目进度或者完工百分比法进行预转资。
  4、人员配置上存在误区
  有些地方进行会计集中核算改革后,原先单位上业务较强的会计人员调到会计中心或调岗,领导再安排一些非财务人员担任报账员。报账员实质上是各单位唯一的财务人员,要充当出纳、会计、资产管理员和预算管理员,要兼负财务管理、投资项目评价、编制预算、成本费用预测和资产管理等诸多职能。这些工作都需要专业财务知识,以他们的业务素质往往不能胜任。但领导认为现在单位没账了,谁都可以干。这种矛盾长期存在,一直得不到重视和纠正,必将给单位的财务管理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各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做不好,整个财务中心,乃至整个企业、集团都不能真正实现财务管理职能。
  5、不利于内部成本费用节约
  由于各单位只对自己的预算指标负责,即便实际支出达不到预算指标,也会想办法支出,以使成本费用不节余。倒挤法已经成为集中核算模式下各二级单位的共识。这种管理模式,无法做到成本费用的合理支出。
  6、物资材料结算滞后
  由于集中核算后业务流程、管理流程更加庞杂,物料消耗结算严重滞后。有些单位的物资采购程序就不适应集中核算的要求,即便这个问题得到解决,庞杂的业务量也不可避免地拖慢业务处理速度。这就人为地造成在途材料上的金额很大,并由此导致库存物资账实不符,也使得各单位对常年积压材料的清理不积极。而这些都是内部管理、审计和内涉及的度控制事项。
7、财务中心岗位流动难度加大
  由于集中核算后财务中心每个岗位负责的业务面积大,岗位流动会造成业务处理短暂的混乱。这在财务工作中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因此,岗位流动几乎不可能。但这又在客观上造成财务中心财务人员业务单一、能力下降。
  

  四、会计集中核算中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具体表现在如下几点。
  1、宣传和执行不到位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其宣传力度不够,执行力度不好。实际工作中,集中核算是自上而下的,各单位就是服从和执行。财务中心对集中核算后的形势、各单位今后的职能,几乎都没有进行过系统正式的培训学习,更没有进行过宣传讲解,只是被动地接受,造成执行力度不好。
  2、例行的财务工作会、财务推进会没有及时按时召开
  集中核算后,财务工作中出现的共性问题、难点和矛盾焦点,都需要财务中心定期召开财务工作会,进行通报、规范和要求。但实际工作中,财务中心忙于应付日常业务,没有形成定期召开财务工作会的制度。很多问题悬而未决,使共性问题反复要求、反复强调,增加财务中心工作难度。同时,报账员盲目工作没有方向和重点,与近期财务中心工作重点不统一。而对于集中核算后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取得的突出成绩,应该总结后召开财务推进会,激励广大财务人员和报账员。但是实务中财务推进会根本无从谈起,导致好经验未得到及时总结与推广。
  3、二级单位领导观念没有更新
  集中核算后,很多单位领导对财务管理不重视。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以前,财务工作不但有财务人员、财务科长、总会计师,甚至还有主管领导督促。随着财务集中核算的推进,很多困难、矛盾都摆在了报账员面前,而报账员是无法全部完成这些财务管理工作的。这就要求单位领导能抽出时间更多地关注并学习财务管理,站在企业整体发展的角度开展财务管理工作,而不是仅仅考虑本单位成本是否超预算。要树立这样的观念:只有每个职工、每个部门、每个单位做到节约成本,整个企业的成本才能降低。
  4、表彰奖励力度不够
  对于在成本管理中能够节约费用成本的先进单位,财务中心年末应该进行表彰、宣传。但目前只是根据完成情况在业绩考核中有所体现,成本超支的扣分,节约的不加分、几乎没有奖励。对于成本管理做的好的财务中心核算人员、报账员,应该有所奖励,并树立“节约费用成本先进”的理念,使员工真正受到激励。
  5、财务中心去二级单位调研太少
  财务中心应该多组织各科室人员去基层单位调研了解情况。财务中心预算指标的下达往往不能做到准确科学,突发事件也给预算的执行带来难度。为了处理好企业效益和成本预算的关系,应该要求财务中心人员能经常去二级单位了解情况。但是,调研可以是多种形式,不应该给二级单位造成负担。
  
  五、完善会计集中核算的措施
  
  1、实施责任会计
  鉴于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时产生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分离的局面,有必要尝试建立责任会计的研究。单位的报账会计要对单位的资金运动和经济活动起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的作用,成为联系会计核算中心与具体发生经济活动单位的枢纽。为正确处理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关系,应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报账会计向责任会计的转化。只有责任会计才能把责任单位或责任人的经济责任具体而系统地反映出来,并给会计核算中心的监督提供必要的基础。
  2、把握好财务集中核算的集中度
  通过健全会计集中核算的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使财务核算中心更完善。还要从实际出发,不断加强会计集中核算制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并且在实践中检验管理制度的可行性,不断地修正和完善。同时,要把握好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双重职能。
  3、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建立健全对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调动这些会计人员监督的积极性。首先,鼓励会计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寓监督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上狠下功夫,做到监督与服务的统一。其次,核算中心会计人员应摆正自己的位置,抛弃名利观,树立为二级单位服务的观念,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履行会计工作职责。再次,核算中心应尽快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二级单位和报账员进行奖励。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广泛认真吸取各单位领导及报账员对财务中心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促进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的提高。
  4、建设一流的培训基地
  人才培养和队伍发展要有高度。会计行业专业性很强,新政策不断变化,与国际会计准则逐渐趋同,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会计人员和报账员都需要经过不断地学习培训。因此,企业要积极打造自己的培训基地,以大庆培训基地为榜样建成业绩一流和服务一流的财务团队。
  总之,会计集中核算制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其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须加以区分。不能笼统的认为这些存在的问题是会计集中核算制自身带来的,更不能据此否定它。应该看到,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以后,它在强化会计监督职能、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上取得显著的成效。当务之急是应该从这些现象中找到问题的症结,提出合理的建议并积极运用到实践当中,最终使得会计集中核算制得以完善和发展,为遏制会计信息失真发挥应有的作用。

上一篇:新时期下我国发展期货投资基金的战略构想

下一篇:浅析开放式基金的投资行为对股价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