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的海南海洋经济发展研究
摘 要:
关键词:
21世纪是海洋经济世纪,世界各沿海国家都纷纷把海洋开发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通过推动海洋产业的发展来提高本国的GDP,海洋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名副其实的增长点。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指出了“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海南是我国唯的海洋面积大省,管辖面积辽阔,海洋资源丰富,区位优势十分突出,海洋经济发展潜力巨大。201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纲要》中指出海洋经济是未来十年内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重点发展的八大产业之一,这是海南海洋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一、海南发展海洋经济的基础与优势
(一)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
海南是我国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份,也是唯一国家授予海洋管辖权的省份,授权管辖南海海域约20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海域面积的2/3,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小,海洋面积最大的热带岛屿省份。
海南省在发展海洋经济、维护南海主权和海洋权益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首先,从区域位置来看,海南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面与菲律宾、文莱及马来西亚海域为邻,又以琼州海峡与广东和广西海域为界,西邻北部湾与越南海域相连,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地理中心位置,海上交通十分便利,发展海上物流具有明显的地理优势,容易形成区域竞争力。其次,从资源储备来看,海南省周围海域油气资源丰富,总储量200多亿吨,居全国海区之首,被称为“第二波斯湾”,除了石油和天然气,南海海底蕴藏着经济效益巨大的金属矿产资源;近海和外海渔业资源极其丰富,是全国发展热带海洋渔业的理想之地;风景名胜资源丰富,发展热带滨海和海岛休闲度假旅游潜力大;海南省还拥有较为丰富的滨海砂矿资源、海洋盐业资源和风力资源等。
(二)国家政策支持为海南海洋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把海南国际旅游岛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0年6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确定了海洋经济是未来十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重点发展的八大产业之一,突出了发展海洋经济对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性。这意味着,海南发展海洋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因此,海南发展海洋经济,既具有资源依托,又具备内在需求和外在动力,海洋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二、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概况
(一)海洋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近几年,海南省海洋经济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呈现出持续上升的发展势头。2005年至2010年,海南省海洋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海洋总产值从2005年的278.47亿元上升至2010年的523亿元,增长了244.53亿元。
(二)海洋经济总量对GDP贡献作用明显
经过多年的发展,海南的海洋经济已经逐渐成为支撑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根据中国海洋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2010年,海南省海洋产业生产总值达523亿元,海洋经济占海南省GDP的2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5.3个百分点,在全国11个沿海省市中具有比较优势。由此可见,海洋经济对海南GDP的贡献作用明显,已成为海南经济名副其实的增长点。
(三)海洋生产总值同比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近几年,海南省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增长速度较快,每年都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如下图显示,海南省海洋生产总值同比增长率远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
三、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虽然海南海洋经济持续了较快增长的态势,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所提高,但从总体上看,海洋开发利用水平与海南海洋面积大省的地位还不相适应,离海洋经济强省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一)海洋经济总体实力较弱
论海域面积,海南是全国第一海洋大省,但论海洋经济实力,海南则比不上其他沿海省市。2010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为523亿元,占到了全省GDP的25.5%。这个比例高于全国大部分省市,但由于经济总量较小,使海南省整体海洋经济规模一直处于沿海省市排名的末位。2010年,占全国三分之二的海域面积的海南省,海洋生产总值仅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比重的1.36%,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分别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4.5%、31.4%、21.6%;海南省管辖海域面积是山东省的16倍,产业规模却不到山东省的1/16。相较之下,海南是典型的“大海洋,小产业”格局。
(二)海洋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影响海洋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海洋产业结构。海南省海洋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二产业发展滞后、比重过低。由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海南省的海洋产业结构还处在比较初级的发展阶段,第一产业比重明显过高,第二产业比重过低,虽然第三产业比重与全国平均比重相差不大,但第三产业主要以利用自然资源的滨海旅游业与传统海洋交通运输业为主,对海洋的利用层次、利用效率仍比较低,是传统型、资源型的海洋产业结构。
在第一产业中,在海洋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海洋渔业,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渔业增长方式主要以近海捕捞为主、水产养殖主要是淡水养殖、水产品加工大多数是初级加工,精深加工占少数、产业化规模化程度较低。以海南渔业大县临高为例,虽然每年的渔业产量都稳居全省第一,但仍然处在“经营分散、综合效益较低”的阶段,且产业高级化程度较低。
在第二产业中,海洋油气近几年发展较快,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油气资源勘探开采量不足、油气化工产业尚处于粗放型起步阶段,油气资源优势未完全转化为经济优势;海洋盐业虽然发展较早,但技术和设备的落后,导致海南盐业生产规模较小、产品种类单一。虽然海南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滨海砂矿资源、海洋盐业资源和风力资源等,但海南并没充分运用这些资源。
第三产业中,滨海旅游业虽然已经成为海南的支柱产业,但除了三亚市和琼海市两个地区发展比较好,其他沿海市县滨海旅游景区尚开发不足,发展相对落后,且海南滨海旅游产品质量和品牌效应还有待提升;交通运输业还未形成规模效应,整体运输能力有限,与其他沿海省份相比,整体水平相对滞后,2009年海南沿海地区货物周转量达到188亿吨公里,仅相当于上海的1/8,广东的1/3。
(三)科技力量薄弱,海洋投
入不足
从整体上看,海南省科技现状与海洋经济发展的需求还不相适应。作为海洋面积大省,海洋科研机构及海洋科技人才相对短缺,高等院校内设置的与海洋相关的专业也较少,纵观海洋大省(上海、辽宁、山东、广东、福建等),海洋院校及与海洋相关的专业均比我省多。省内海洋科研机构分散且规模较小,尚未形成合力,科研力量相对薄弱,导致了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在海洋产业中的比重偏低,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较慢、转化率较低,科技发展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不大,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此外,财政对海洋产业投入的带动作用不足,海南省海洋产业投融资体制不健全、渠道不畅通,一些涉海企业融资能力弱,投入严重不足,而海洋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投入不足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海洋经济发展的进程。科技人才短缺、科技力量薄弱、海洋开发投入少,这是阻碍海南省海洋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四、对进一步发展海南海洋经济的几点思考
(一)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海洋产业协调发展
产业化结构的高级化过程,就是第一产业比重逐步降低,二、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海南应该努力使海洋产业结构转化为“一产小于二产,二产小于三产”的海洋产业结构,实现合理的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一方面是要做大做强海洋优势产业,另一方面是要依托南海资源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
第一,做大做强海洋优势产业。一是发展现代化渔业。海洋渔业,应当坚持捕捞、精养、深加工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方针,海洋捕捞由近海向远海转移,水产品加工由初级向深加工方向转移,改变渔业增长方式,逐步实现渔业现代化。二是发展滨海旅游业。把握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契机,充分发挥海洋和滨海区位优势、政策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优化旅游资源配置,提高旅游业整体质量和效应,打造国际著名海洋旅游品牌,把海南打造成我国最大的海洋旅游中心,世界最大的海洋运动基地以及世界一流的热带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三是发展海洋交通运输业。以港口为依托,海运为纽带,结合海南区位优势,建设面向东南亚的航运枢纽、物流中心和交易基地,发展面向南海的国际海运运转中心。
第二,依托南海资源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一是发展海洋油气及其化工业。海南省管辖的海域范围内,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海洋油气资源等,价值和储量巨大,开发利用南海油气资源对于发展海南海洋经济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应加强与央企合作,提高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把海南建设成南海油气勘探开发基地,将油气资源优势转变成为海南的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二是发展游艇邮轮产业。邮轮、游艇业作为旅游业中的中高端、高附加值的海上旅游产业,将成为高端旅游市场的新亮点。海南应该把握国家赋予海南“先行先试”的机遇,发展邮轮和游艇产业。三是开发以西沙旅游为核心产品的南海岛屿旅游项目。四是充分利用热带海洋药用生物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业。
(二)实施科技兴海,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海洋产业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产业,需要高技术的支撑。海洋的任何一个产业都要依靠科技发展,而海洋科技力量薄弱一直是海南海洋经济发展中的“短板”,海洋科研成果、产业化水平、科研和管理人才等方面的力量都十分匮乏。发展海洋产业,应当坚持 “科技兴海”战略,使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第一,加强海洋科技资源配置和人才培养,以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重点项目为纽带,打破单位界限,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培养和建立高素质的海洋科技队伍。加强产学研合作,整合现有海洋科技资源,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优势,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为提升海洋传统产业提供技术支撑。第二,要加大对海洋科技的投入。增加对海洋科技的投入,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成熟海洋科技成果;利用市场机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引导企业提高研究与开发经费比重。
(三)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海洋投资软环境
国家将海洋管辖权授予海南,海南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制定比其它省市更优惠的海洋开发政策,从资金、信贷、税收、贸易、土地使用权、综合补偿以及人才、技术、外资引进等方面给予扶持。加大财政资金对海洋经济的扶持力度,特别是要增加对公益性海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原则,搭建投融资平台,逐步建立起财政扶持、金融支持、群众自筹、吸引外资等开放式、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将资金向海洋产业倾斜;拓展投资渠道,积极推进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和外资资本参与开发海洋,增加社会力量对海洋科技的投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
(四)保护海洋生态,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
海洋可持续发展是海洋经济发展的根基,发展海洋经济,既要讲发展,也要保环境,发展的主线应该是海洋生态保护与海洋开发并重。控制海洋污染,保护海洋生态,减轻海洋环境灾害,维持海洋生态平衡和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海南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也是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到战略目标之一。
参考文献:
[1] 宋贤卓. 优化海南省海洋产业结构的思考[J]. 新东方,2008,8
[2] 叶波,李洁琼.海南省海洋产业结构状态与发展特点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8
[3] 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09[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
[4] 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10[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
[5] 国家海洋局. 2005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
[6] 国家海洋局. 2006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
[7] 国家海洋局. 2007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
[8] 国家海洋局. 2008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
[9] 国家海洋局政府网站
上一篇:社区建设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