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十一五”期间青岛市初级中学教育经费统计分

发布时间:2015-11-11 09:44

摘 要:

关键词:

    “十一五”期间,青岛市将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教育经费增速明显,但也存在均衡发展不够的问题,现从最具代表性的初级中学的教育经费入手做分析。
一、全市生均指标分析
    全市初级中学生均教育经费总支出由2006年的5572.41元逐年增加到2010年的9069.24 元,年均递增12.95%,其中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由2006年的5449.27元逐年增加到2010年的8969.40元,年均递增13.27%。
    农村初中生均教育经费总支出由2006年的4599.24元逐年增加到2010年的7990.58元,年均递增14.81%,生均事业性经费支出由2006年的4533.49元逐年增加到7967.46元,年均递增15.14%,农村初中生均教育经费增长也较迅速。
从以上数据看,青岛市初级中学仍然存在城乡差别,如2006年农村初中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比全市平均数低973.17元,到2010年则扩大到了1078.66元,这有悖于均衡发展的理念。
二、分区市生均指标分析
1.生均教育经费支出
    此指标增度较快的市南区、黄岛区和四方区,年均递增速度分别为19.71%、17.74%和17.36%。2006年,最高的市北区为10410.12元 ,最低的平度市为3635.04 元。平度市比青岛市5572.41元的平均水平低1937.37元,比最高的市北区低6775.08元,市北区是平度市的2.87倍;到2010年,最高的仍为市北区,生均达到18340.58元,最低的莱西市为6207.13元,莱西市与青岛市平均水平的差距加大为2862.11元,与最高的市北区差距加大为12133.45元,市北区是莱西市的2.96倍。这表明青岛市初级中学生均教育经费总支出区市间存在较大差异,且呈扩大趋势。究其原因,“富”区办小规模初中教育和“穷”市办大规模初中教育是首要因素,如2010年市北区有初中在校生8125人,而莱西市为32466人,后者的学生数是前者的4倍。
2.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
    此指标增长较快的胶州市和平度市,年均递增分别为29.59%和21.77%。增长较慢的黄岛区和胶南市,年均递增分别为3.31%和9.23%。2006年最高的市北区为9491.08 元,最低的胶州市为2391.02 元,两者相差7100.06元,前者是后者的3.97倍。到2010年最高的仍为市北区,生均达到了16071.72 元,最低的莱西市为5592.74 元,两者相差10478.98元,差距明显加大,前者是后者的2.88倍。但2006年青岛市平均为4720.60元,生均最低的胶州市与全市平均水平相差2329.58元,2010年青岛市生均增长到7969.61元,比2006年增长3249.01元,生均最低的莱西市与全市平均水平相差2376.87元,两个数据基本持平。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虽然五年间生均最高水平与最低水平的差距在拉大,但青岛全市初级中学的生均水平却呈现出越来越向平均值靠近的趋势。
    三、生均支出均衡度分析
    用绝对数反映的全市或各区市的平均数,只能说明在某个指标上发展到的程度,而不能说明发展的均衡性,现用差异系数对青岛五年间初级中学在经费支出上的均衡情况进行分析,以期挖掘统计数据的“潜台词”,有益于做好教育经费分配工作。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一个逆指标。
1.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均衡度分析
    2006年至2010年青岛市初级中学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均衡度(差异系数)分别为0.38、0.31、0.38、0.44和0.40,年均递增1.1个百分点,除去偶然性因素,可以分析出此项的均衡度数值有逐渐扩大的趋势,说明“十一五”期间,青岛市在初中方面的教育经费支出均衡度降低,落实到具体的生均数据上则说明,青岛市在此期间,各区市在初级中学的投入上标准不统一,差距在拉大。如2006年生均数值最高的市北区是最低的平度市的2.87倍,到2010年生均数值最高的市北区是最低的莱西市的2.96倍,尤其是2009年,生均数值最高的市北区是最低的莱西市的3.77倍,这也直观的说明了差距在拉大。
 “十一五”期间,青岛市在初级中学的投入上采取鼓励经济富裕区加大投入,补助经济相对困难区市的政策,“保底而不封顶”,这一方面促进了县域内初级中学的较快发展,但也客观的造成了县域间支出的不均衡。
2.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均衡度分析
    五年来,青岛市初级中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的均衡度分别为0.43、0.37、0.40、0.41和0.37,整体呈下降的趋势,从直观数据来分析,2006年生均最高的市北区是最低的胶州市的3.97倍,2010年最高的市北区是最低的莱西市的2.88倍,支出差距缩小了。
    综上所述,“十一五”期间,青岛市初级中学的教育经费投入总体水平迅速增长,但仍存在均衡发展不够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区、县教育投入的不均衡,也就是城乡投入的不均衡,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个人认为应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要积极落实教育经费投入新政策
    自2011年起,山东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增加教育投入的新政策,主要是财政性教育支出增长幅度要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财政预算执行中超收部分优先安排教育拨款;要从土地出让纯收益中拿出10%计提教育资金;彩票公益金要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教育等,这些政策的实施必将对教育经费投入的大幅增长发挥巨大作用。
二是青岛市要加强宏观政策的调控力度
    要通过制定全市统一的均衡投入政策来实现,进一步均衡教师的工资项目和工资标准,进一步均衡学校硬件配置标准,进一步均衡生均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等,在鼓励区市政府大力发展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区市内学校的均衡发展,既要防止出现“豪华型”学校,也要防止出现“饥饿型”学校,在此基础上再研究对策加强全市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是青岛市要加大市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城乡教育发展欠均衡的主因是城市经费相对充裕而农村经费相对不足,对此,一方面要鼓励农村各市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要加大青岛市本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切实支持欠发达地区尽快缩短与先进各区的距离。

上一篇:谈商业银行财富管理发展战略

下一篇:证券经纪业务市场竞争态势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