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经济效益审计的难点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5-11-11 09:46

摘 要:经济效益审计是在财务审计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审计,其内容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我国企业的经济效益审计起步较晚,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本文就经济效益审计存在的难点进行了陈述及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经济效益审计 , 难点, 对策
二十世纪中期以来,经济效益审计在西方一些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相比而言,我国企业的经济效益审计起步较晚,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经济效益审计是在财务审计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审计,其内容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及内涵
  (一)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
  经济效益审计是中国的审计术语,国外与此相同的有多种审计名称。如有绩效审计、价值为本审计、综合审计、全面审计,以及经济效率审计和项目成果审计等。
    对于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各个国家有不同的定义。在我国,经济效益审计被定义为:“独立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依据一定的审计标准,运用专业的审计方法,在真实合法审计基础上,就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审查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经济效益审计的形式多样,只要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审计形式均属于经济效益审计的范畴,核心都是以经营管理活动为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
  (二)经济效益审计的内涵
  我国的经济效益审计,类同于国外的绩效审计或“三E”审计,即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efficiency)和效果性(effectiveness),包括了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部分的内容。
  所谓经济性,是指以最低的支出和耗费开展经营活动,尽量节约,避免浪费。通过经济性审计,可以揭示被审计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恰当程度及其遵纪守法情况。效率性审计,主要是指对投入与产出之间关系所进行的审计。通过该种审计,借以评价成本与盈利的情况,判明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是否经济有效。其审计的主要内容是:判明被审计单位在管理和利用资源上是否经济有效;查明不经济、效率低的原因;检查是否遵守有关提高效率的法规等。效率审计,最终要揭示被审计单位管理结构的合理性和管理职能发挥的有效性,进一步寻求有利于提高效率的办法和措施。效果性审计,是指对计划目标完成情况所进行的审计,即审查产出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是否获得了理想的效益。效果性审计也称经营审计或经济效果审计。   
  经营审计一般称为业务经营审计,是对企业供、产、销等业务经营活动进行的审核检查,以进一步挖掘潜力,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审计。管理审计,则是审核检查管理能力和水平,评价管理素质的一种经济效益审计。虽然业务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其根本目的是一致的,实践中无法分别,其实它们有不同的侧重点,业务经营审计,主要是审查业务经营活动和生产力各要素的利用情况,也即是对企业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的审查,具有直接性;管理审汁,则主要审查管理组织机构的合理性、管理机能的有效性,以促进生产力各要素的有效配合,具有间接性。
  二、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必要性
  经济效益审计着眼于未来,它强调了企业未来经济活动的改进和未来经济效益的提高,对确保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是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经营活动内容日趋复杂,多元化的经营方式日渐突出,股份公司、上市公司、跨国集团等等,使企业的规模急剧扩张,这就要求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必须跟上形势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充分利用内部审计既相对独立、又熟悉企业内部生产、经营和管理情况的优势来开展效益审计,可以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促进企业实现发展的目标。
  (二)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是进一步完善我国审计体系的需要。
  经济效益审计是一种基于财务审计之上的高层次审计,它从财务会计审计领域扩展到企业生产、销售计划和决策等领域,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审计的经济监督职能,既重视事后审计,还大力开展事前、事中审计,保证了审计内容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三)开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是进一步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就需要发挥审计的监督职能,既要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合法和合规,还要通过开展经济效益审计,达到让企业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减少损失浪费的目的,增强企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目前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存在的难点
  (一)经济效益审计规范化制度还没出台
2006年修改后的审计法中对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经济
责任审计、内部审计甚至于社会审计都有条款专门规定。但
是依然对经济效益审计或政府审计中的效益审计没有具体条款的规定,这本身说明经济效益审计理论尚不成熟,缺乏现存操作模式。
  (二)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还未建立
效益审计最关键也是最难的是在于评价,对资源使用效
益的评价是很敏感的,而保持客观、公正是审计的灵魂,效益审计评价直接关系到领导责任追究,怎样的评价才算客观、公正,没有一个评价体系也很难对资源使用效益作出评判。而很多评价指标很难量化,如对可持续发展、社会稳定的影响、领导层的精明程度、员工的士气等,也造成指标体系的建立存在诸多的困难。
  (三)经济效益审计难以处理效益滞后性问题
一般来说,对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和政治效益要经过一
段时间才能表现出来,一般都有滞后性的问题,正、负效益的体现都是个过程,如果仅凭当时的状态来分析和评价效益,就会出现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造成评价偏差,产生对资源使用急功近利的思想,严重影响资源使用管理层的积极性。所以应在适当的时间运用合适的评价指标开展效益审计。
  (四)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存在审计人员能力难以胜任的问题
  经济效益审计业务涉及企业全部经济活动,是专业性很
强且依赖于审计人员审慎性、创造性的劳动。这就要求审计
人员除了应具备财务、审计方面的知识以外,还要熟悉企业
管理、运筹学、投资学、现代管理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在实
际工作中还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而现今的审计人员大
部 分是财务、管理和法律人才,对资源使用的效益审计存在
力不从心的问题。
    四、加强经济效益审计的对策
  (一)找准切入点,以点带面。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问题、管理的薄弱环节、重要单位为重点,紧密围绕公司经营目标和中心工作,选准突破口,确定经济效益审计项目,这样可起到事半功倍、以点带面的效果,也必将受到企业领导层的支持。
  (二)充分占有资料,注重调查分析。面对企业复杂的经营活动,去分析评价经济效益,发现问题,找出薄弱环节,面广量大,技术性很强,必须充分占有资料,注重调查分析。除在审计中,审前就必须收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经营业绩、计划完成、重大事项的实施等各方面的情况并进行科学的数理分析、评价,以正确的制定审计方案,找准目标、揭示问题,提高审计效率。
  (三)常规审计与经济效益审计有效地相结合。在具体的审计实践中,要把经济效益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不同种类的审计相结合。要将经济效益审计贯穿于每一个审计项目,提高这些审计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审计成果的质量。如发现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严重不实,则应进行传统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如只发现一部分资料不实或小范围违规,则可重点开展效益审计。
  (四)应建立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审计工作要做到有章可循,审计结果客观、全面和准确,就应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遵循全面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原则建立起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可依据国资委、财政部等国家政府部门出台的“国有资本金绩效考核评价规则”、“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等办法制度,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借助计算机软件系统,按照影响效益大小分别设定权重,参照公司历年发展水平及行业标准制定出一个较为全面、可行的效益审计指标评价体系。
  内部审计师建立的经济效益审计的指标评价体系应包括以下方面:1. 反映管理水平和能力的指标;2. 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3. 反映获利能力的指标;4. 评价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指标;5. 营运能力评价指标;6. 经济资源营运能力评价指标;7. 评价企业社会贡献能力大小的指标。
  (五)不断提高内审人员素质是做好经济效益审计的根本保证。加强对内审人员经济效益审计等方面知识的培训,是提高经济效益审计工作技能和工作水平,更好发挥内审职能作用的重要保证。培训内容要突出经济效益审计实务的培训及经济效益审计方法的技术培训,重点提高审计人员审计能力和经验,从理论上准备,实践上探索,提高审计人员开展效益审计的工作水平。
  (六)大胆实践、积极控索、不断创新。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目前尚处于摸索阶段,可借鉴的现成经验很少,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实践,采取多种形式,以创新的思维积极探索开展效益审计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情况熟、流程清、制度明的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效益审计,不断提升经济效益审计水平,为企业发展服务。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是适应发展、顺应时势,实现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今后一个时期必将成为我国内部审计的主旋律。内部审计应不断研究和总结在开展经济效益审计上成功的经验和案例,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促进,不断推动经济效益审计的深入发展。
  (七)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基本原则,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通过审计机构设置和审计的客观性来体现的。内部审计部门应在整个组织或单位中处于较高的权威位置,直接受最高管理层的领导或授权。只有这样,审计业务才会不受其他部门的干扰和限制,从而有效地行使审计职权。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有利于审计的客观性。审计部门应独立于管理部门、经营部门之外,审计部门只有独立于被审计活动,才能做到审计结论的客观、真实、公正。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审计同其他事物一样,也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机遇。我们要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切实鼓励思想创新,使我国的经济效益审计取得更大、更快的发展。

上一篇:浅析我国股市对消费的影响

下一篇: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整与改革问题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