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青海省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筹集研究

发布时间:2015-12-14 12:00

摘 要:通县、通乡、通村公路建设是解决青海省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牧民群众行路难,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条件。而公路建设,资金是关键。青海省农村公路建设当前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资金缺口巨大,如何筹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是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分析青海省农村公路现状,得出鼓励社会筹资、企业赞助、个人捐资等方式,切实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农村社区为辅、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渠道的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筹资机制。

关键词:农村 公路建设 筹资机制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东临四川,北依甘肃,南与西藏接壤,西与新疆毗连。东西长1200多公里,南北宽800多公里,平均海拔3500米。青海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共有42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2.76%。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故有“江河源”之称。高海拔以及复杂的地形地势,使得青海省公路建设的技术难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需要投入的建设资金也较高。通县、通乡、通村公路建设是解决青海省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牧民群众行路难,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条件。而青海省农村公路建设当前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资金短缺,如何筹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是关键所在。
一、青海省农村公路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十年代后期,青海公路呈现出快速的、跨越式发展态势。从历年投入公路建设的投资看,从解放到1998年近50年共投入资金不到50亿元,而“十一五”期间完成投资累计超过了400亿元,达到408.68亿元,年均增长17.1%。目前青海省公路网主骨架已初步形成,国省干线公路主要路段基本达到二级公路标准。“十一五”时期也是青海省农村公路建设史上投资最大成效最显著的时期,在这期间青海省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138.29亿元,相当于“十五”期间总投资的6.7倍。5年来,青海省建成县乡沥青(水泥)路7393公里、通村沥青(水泥)路1431公里,建成通村砂路、通寺公路以及生态移民公路4万多公里。
  青海省农村公路状况虽在“十一五”期间虽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在数量和质量上仍然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距甚远。目前仍有8.8%乡镇没有通沥青(水泥)路,约1000多个建制村没有通村公路,村公路的硬化更是少数。农村公路总量不足、通达程度深度不够、路面质量差以及技术等级低、抗灾能力弱等是青海省农村公路存在的主要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继续加大对农村公路的投入。
二、青海省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困难
  资金短缺是制约青海省农村公路建设的关键因素。由于地质和其他方面的原因,青海省公路建设的成本较高,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同时,青海省经济基础差,地方财政收入较少,可用于公路建设的资金很少。这两个极端的矛盾致使青海省政府用于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是极其有限的。
  青海省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总体上进展缓慢。国有经济至今在整个经济中仍占有80%的份额,而非国有和非公有经济发展迟缓。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较低,劳动力结构调整缓慢,整个经济靠传统产业支撑着,新型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低,这种经济结构严重影响着外资的进入。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也相当局限,资本市场不健全。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农村公路建设要想靠企业赞助难度很大。
  此外,交通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中将村道列入农村公路的范畴,明确规定了村道公路的建设由村民委员会按照村民自愿、民主决策、一事一议的方式进行。也就是说,村道公路的建设国家没有资金投入,只有省上的一点补助,这无疑是杯水车薪,绝大部分资金得靠广大农民群众一事一议来解决。青海本来就属于西部的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更是贫困人口的集中区,当地居民很少有剩余的资金用来修路。同时,由于农村公路是一种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所以使得农民不愿意或根本不会集资来修公路,况且公路修好以后每个人的受益程度不一致,也正是因为利益的不对称,使得大家多不愿意出资修建。
  政府财政拨款的有限、吸引外资投入较为困难、企业出资难度大、当地农民能力有限以及公路本身的属性使得青海省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筹集较为困难。
三、青海省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筹集
  目前青海省农村公路建设的融资渠道主要是政府财政拨款,此外还有以工代赈。以工代赈是我国公路建设的独有特点,是国家对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公路建设的政策性补助,主要用于修建一般性公路。其次,当地公路管制部门还要完善公路建设预算体制,预算由县级交通主管部门负责编制。
  贷款融资修建收费还贷公路,在青海省虽已经开始起步,但目前效果不好,而且大多是国道和省道,农村的还贷公路较少。只有当所修建的收费还贷公路有能力在规定的期限内通过收取车辆通行费偿还全部贷款本息,那么,贷款融资行为才是科学合理的。目前已建成的收费还贷公路由于车流量偏低,缺乏按其还本付息的能力,给金融资本带来了较大风险,阻碍了进一步贷款修路的渠道,解决的途径是主动降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可以考虑采用公路收费权质押的办法。农村公路也可以采用贷款融资的方式,但是同时必须相应的提高摩托车、拖拉机等农村地区车辆的养路费的征收幅度。
  其次,可以运用市场机制,实行谁受益谁开发的方针。权责清晰,便于管理。
  综合以上分析,政府要完善农村公路筹资政策,加大政府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充分调动和发挥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大力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社会筹资、企业赞助、个人捐资等方式,切实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农村社区为辅、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渠道的筹资机制。要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管理制度,保证国家补助资金真正用到农村公路建设中去,防止中间截留和挪用。

参考文献:
[1]徐安华等,青海省公路建设融资方式探讨[J].青海科技.2003.3
[2]蒋小虎等,四川省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集管理研究[J]。交通财会.2008.3
[3]侯卫忠,李世永,青海省公路现状及发展的探讨[J].青海交通科技.2002.2

上一篇:世界经济危机下的中国经济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浅谈现代税收文化的构建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