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论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

发布时间:2015-12-14 12:06

摘 要:我国会计核算实行的两种方法分别是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长期以来,权责发生制在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方面具有重大的作用,其在会计核算中的地位已为人们所公认。然而,随着客观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求也出现了多样化的特征,如何有效地选择会计核算方法对企业经济信息进行记录则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对两种核算原则进行比较,分析两者的优劣,提出将二者有效地融合,反映企业经营信息。

关键词: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原则
  企业是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的,而会计信息的记录则将企业在连续经营过程中人为的划分经营期间,以致造成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内的收、支与相对应期间成本的不配比。当商品经济高速发展,企业之间的信用普遍存在的现实下,倘若一味的按照某一会计方法对企业收入进行计量,必将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如何选择会计核算方法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两种原则的概念
  权责发生制亦称应计制,是指以实质取得收到现金的权利或支付现金的权责的发生为标志来确认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及债权债务,即收入按现金收入及未来现金收入——债权的发生来确认;费用按现金支出及未来现金支出——债务的发生来进行确认,而不是以现金的实际收、付来确认。
  收付实现制称现金制或现收现付制,是以现金收到或付出为标准来记录收入的实现和费用的产生。即现金收支行为在其发生的期间全部作为企业收入和费用,而不考虑与现金收支行为相连的经济业务实质上是否发生。
  二、两者的不同
  1、会计处理的不同
  ①使用会计科目的不同:权责发生制采用应计制,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存在了大量跨期收入、费用,要对不同期间所产生的收入、费用、资产、负债等会计要素的记录,则必然使用到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预收账款、待摊费用及预提费用等科目。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把发生的费用受益期在一年以内的,直接计入了当期损益。这样更简化了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减少了期末的核算工作量。现收现付制在会计处理上手续要简便很多,不需要考虑应计收入和费用的问题。
  ②处理收入和费用的原则不同:即使在同一时期同一业务所计算的收入与费用总额也不可能相同。例如本期收到上月销售产品的货款50000元。针对这一情况,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在上月发生销售时就确认该货款收入,即使当时并未确认增加企业的现金量;采用收付实现制,只能在本月实际收到该笔销售款时才能确认该收入。
  ③对企业的影响不同:权责发生制运用应计科目及跨期核算反映企业经济业务,对于归属本期的收入、费用则在损益表上进行反映,现实中易造成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内的损益表上看起来效益颇高,但在资产负债表上却可能没有对应的变现资产而陷入经营困境。而现金流量表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所确定的本期收入与费用,无疑最大可能地压缩了人为调节的因素。
  ④适用范围不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在我国所有的企业都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准则进行会计核算,而收付实现制多运用于行政单位及事业单位(除从事经营业务外)。
  三、两者的发展与联系
  在尚未出现商业信用和借贷行为的情况下,收付实现制是中西方复式簿记的基础,企业以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的差额来确定当期的收益。然而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商业信用的逐步扩大,以款项的实际收支为标准的收付实现制,易造成企业实际收益结果的偏差,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企业对资本的吸纳,致使收付实现制在经济社会中逐渐失去了其生存的基础。同时,权责发生制慢慢开始运用于各国的会计实务之中。
  权责发生制的核心是根据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和影响期间来确认企业的收益与费用,它从收入与相关成本的关联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基于会计分期的基本假设,权责发生制以应收应付为标准确认各会计期的收入与费用。但权责发生制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对于经济业务事项却具有主观判断性。譬如诸如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等会计政策的选择,坏帐计提比率在内的问题。因而由于权责发生制无法避免的人为因素,使得利润也最终成了一种受制于理念的计量结果,也为调节经营业绩、粉饰财务状况提供了可能。
  从会计主体的角度出发,建立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投资者与经营者,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委托代理的关系,同时作为企业的投资人或债权人来讲,对于企业他们最关心的是企业的盈利性和资金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迫使企业的经营者必须关注现金、银行存款的变化,致使企业现金流量表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它可以提供权责发生制很难提供的诸如企业会计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会计收益与现金流量的关系,企业的流动性以及未来现金流量等方面的信息。除此之外,采用权责发生制时,由于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以及受到众多主观因素的影响,使得不同企业的财务资料的可比性具有偏差。但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现金流量的确认和计量却极为明确和简单,不像收益计量那样涉及多方面的主观因素影响。
  综上所述,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两者之间相互依存互为补充,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变化,必须将二者有效地融合,取长补短,从而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参考文献:
[1]李文彪.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探微.中国市场(学术刊),2007,6.57.
[2]冯晓.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现实比较.上海会计,2001,9.49-50.
[3]谢云天.浅谈新会计准则对会计收益核算的影响.商场现代化,2006,9,319.
[4]田彦霞.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比较与分析.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09,5,65.
[5]企业会计准则2006.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02.

上一篇:关于当前我国证券财务工作的规范化探析

下一篇:中小企业非财务绩效评价的壁垒及其跨越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