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对我国银行控制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5-12-14 12:07

摘 要: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而近年来银行商业化的经营机制在客观上制约了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资金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

关键词:中小企业;银行;贷款 

  资金短缺是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首要问题。由于资金是企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因此确保融资顺畅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我国融资渠道不畅是目前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最难于突破的瓶颈。由于受管理水平和自身实力的影响,中小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金融机构历来对中小企业贷款持慎重态度。因此,这些企业长期受着资金匮乏和融资难的困扰。
  一、我国银行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风险因素
  我国银行要控制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首先要从中小企业和银行两方面来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从而为风险控制提供依据。
  (一)中小企业方面
  中小企业自身内部的特点所导致的我国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的贷款不能得到及时、足额偿还的风险。
  1、中小企业规模较小,造成市场竞争力差、影响力小,使其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弱。经营风险过大导致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非常不稳定,从而使得银行贷款回收的不确定性增强,贷款风险增大。
  2、资本缺乏,固定资产的规模小,存货和应收账款的比重高,可提供给银行的贷款担保物不足,使得银行面对种种风险的情况下不愿发放贷款。
  3、在对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时,在非财务因素的评价上,评估重点是中小企业的成长性和核心竞争力,管理者及员工的综合素质,企业所处行业及发展前景。企业法人和管理者的资信情况和经营能力参差不齐,导致银行对其发放贷款的积极性不足。
  (二)银行方面
  对于银行来说,贷款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只有通过有效的方式来控制和分散风险。
  1、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信息不对称是指借款人了解项目的具体风险,银行可以了解整个借款人集团的风险情况,却不能准确判断这种风险。就是说在银行和借款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又会带来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所谓逆向选择的风险就是银行对企业的了解远远小于企业本身,当企业想要获得银行的贷款的时候就会提供有利于贷款的资料和有意的回避不利的信息,对于信息不透明的中小企业而言,银行想要控制上述风险,需要在贷款发放前采取更多的调查,来核实企业的实际状况,这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成本和付出,需要更多的贷款发放经验。
  道德风险是指企业在从银行得到资金之后,对于资金的使用有可能用于收益更高风险也更大的项目,无形中加剧了贷款的风险。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管理不规范,内部制约机制不足的现象,资金的使用所受到的制约更少、随意性更大,这要求银行在贷款发放后要经常关注企业的资金使用和财务风险情况,即对银行的贷后监督的要求加大。
  2、内部管理风险——信贷审批人员经验不足
  信贷员综合素质不高。在我国商业银行中,信贷员对贷款的发放享有表决权,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得信贷员工作的风险与回报难以平衡,致使这一职位流动率颇高,很多高学历的毕业生不愿从事这一工作,间接造成信贷人员素质低下,尤其是懂经济、计量、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抵押物估价过高、决策失误以及以贷谋私等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信贷损失。 而且对于银行来讲,要想有效控制风险,就必须有一批经验丰富、长期与企业打交道的信贷人员,他们能够通过对企业的了解来合理的判断贷款风险的大小,对贷款风险小的企业提供贷款,对贷款风险大的企业予以拒绝。但是由于我国银行长期以来贷款主要面向国有企业,造成了对信贷风险控制意识薄弱,有经验的信贷人员缺乏,由于信息不能得到充分的沟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不了解,因此拒绝提供贷款也就成了规避风险的唯一办法。
  (三)政府方面
  首先,有关中小企业的法规立法不规范,导致法律执行无法可依,同时由于担保的风险分散与损失分担、补偿制度尚未形成, 使得担保资金的放大作用和担保机构信用能力均受到较大制约; 其次,乏统一的中小企业服务管理机构,我国扶植中小企业的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缓慢,同时缺乏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的综合性辅导体系。
  二、我国银行控制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的对策
  我国银行要想实现银企双赢,必须要合理、有效的控制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
  (一)中小企业方面
  1、企业融资的选择应该是先内源后外源,在融资工程中优先选择通过内部融资形式,并且从经济发展历史和企业成长历程来看,企业融资都有从内源融资到外源融资再到更高层次内源融资的交替变迁趋势。我国中小企业无论是从自身的经营特点还是从外部的体制约束来看,外源融资的成本都是很大的,短时期内这种情况是难以得到改变的。因此,加强企业的内源融资不失为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2、加强企业自身建设,完善企业管理,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通过引进专门人才,规范领导权限等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提高自身的融资信誉度,形成双边信誉约束机制。中小企业自身积累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这也意味着融资能力的相应提高。
  (二)银行方面
  1、建立长期稳定的银企关系,降低银行信贷风险
  目前,困扰我国企业和银行业的主要问题是:一方面我国中小企业众多,资金需求量巨大,对银行来说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另一方面,我国储蓄量巨大,银行可放贷资金充裕,急需开拓市场。但是正是因为银行和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沟通不畅等原因无法同时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因此建立稳定的银企关系是解决银行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风险和道德风险的有力途径,信息不对称的产生主要由于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管理状况不够了解,而调查中小企业的情况就会大大增加银行的经营成本,一旦中小企业与银行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关系,上述情况自然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
  2、采取多种担保方式  
  对于银行来讲,要降低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有效方法就是要求中小企业提供可保值甚至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增值的抵押品,如土地。但中小企业资产规模较小,普遍存在抵押物不足和难以获得信用担保的现实状况,使得银行降低了对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发放量和发放率。为解决这一问题,银行可探索采取其他替 代性的担保方式,这样既可以降低银行的风险又适应了中小企业的现实情况。例如,可采取变企业担保为个人担保或采取强制储蓄的方式要求借款者定期在该行的账户中存入资金,在偿还贷款前不得随意支取,进一步起到防范道德风险的作用。
  3、银行与担保机构共担风险
  信用担保机构是银行与企业之间的纽带,为中小企业的贷款提供信用担保,解决中小企业担保抵押品不足的问题,也减轻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风险。从我国开始建立信用担保机构至今,全国各地纷纷探索性建立多家信用担保公司,为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要明确银行与担保机构之间的风险承担比例,改变由担保机构独自承担风险的状况,使得银行也承担一部分风险,加强银行的风险意识。由于担保机构承担100%的信贷风险,在中小企业不能按时还款的情况下,担保机构将负责偿还,对于银行来讲没有任何信贷风险,就产生了不对项目作任何的调查和风险评估而一味放款的情况。国际经验告诉我们,担保应采取银行与担保机构按一定比例共担风险的形式,担保比例一般不低于70%,在国际上,担保机构一般只承担80%的贷款责任,若过低将影响银行的贷款积极性,若过高则不利于银行主动进行风险控制。
  (三)政府方面
  我国为了解决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尤其是在经济危机尚未完全消退,整体经济环境还处于低迷的情况下,从中央到地方纷纷出台多项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使中小企业在就业、技术创新和搞活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我国也大胆借鉴国外经验,放宽民间资本进入的限制,在经济发达地区试点成立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伟.《浅谈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控制与防范》,《开封大学学报》,2007年3月第21卷第一期.
[2]梁滨.《浅谈经济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贷款风险控制》,《调查研究》,2006年第12期.
[3]赵妮妮.《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及对策》,《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年第2期.

上一篇: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新模式的探讨

下一篇:试论我省邮政企业资金短缺的原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