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谈固定资产减值对公司的影响
摘 要: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科学技术推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环境越来越不确定,企业经营的风险也在不断加大,企业的资产面临减值的风险。我国于2006年2月15日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第8号的资产减值部分引入大量全新理论体系,实践操作性较强,增加了信息的可靠性。本文试图通过对固定资产减值理论的分析,执行的意义,以分析新准则的执行对公司可能带来的财务上的影响。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减值;公允价值;资产组;盈余操纵
一、固定资产资产减值的概念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新准则)第二条规定了资产减值的定义: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新准则对需计提固定资产减值的情况认定为:当固定资产存在减值迹象,应当进行减值测试,估计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那就是固定资产已发生减值,应当按低于账面价值的金额计提减值准备。
新会计准则资产减值的主要特点:
(1)增加了可回收金额计量的操作性
新准则增加了可回收金额计量的操作性,其中包括公允价值的使用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计算。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的市场交易中, 理智的双方充分考虑了市场信息后所达成的交易价格, 其最大特征是来自于公平交易的市场,较原企业会计制度的“销售价格”更加恰当,理论上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利润操纵。根据新准则对“公允价值”的描述,确定的标准,由先到后分别是:买卖双方信息对称,公平协商;按照活跃市的价格;参考同类资产最近交易价。
(2)新资产减值准则引入的新概念
“资产组”,我国资产减值准备针对会计实务中部分企业以单项资产为基础而估计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十分困难的实际情况,引入“资产组”的概念。
二、资产减值对公司的影响
(一)、资产组概念引入的影响
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资产组应当由创造现金流入的相关资产组成。
对于企业的实际操作来说,固定资产存在着一些以单项资产为基础计提减值准备在操作上有困难的情况,新会计准则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就我国的企业管理现状和公司的监管机制看,资产组属于全新概念,引入资产组的概念将面临一系列困难。
1、资产组的划分缺乏明确的标准,划分方法不同,直接影响到资产减值准备应该计提及计提多少等问题,容易诱发盈余管理行为。
2、资产组概念的运用,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水平。我国的大部分公司没有编制长期现金流量的惯例,而这恰恰是采用资产组所必不可少的,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对现金流量的测算普遍缺乏经验。
3、我国的企业规模普遍不大,中小企业居多,在辨认资产组时仍然会面临诸多实际困难。
例如,某一家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在A、B、C三地拥有分工厂,A地分工厂生产一种部件,由B地或C地的分工厂组装后销售到全国各地。如果A地的分工厂的产品不存在活跃市场,A地的分工厂生产的部件就无法在当地销售,只有将部件发往B地或C地的分工厂组装后才能对外销售,才能产生现金流入。此时,应当将ABC三地的分工厂看成一个资产组。如果A地分工厂生产的部件存在活跃市场,从理论上说,A地分工厂生产的部件是可以独立对外销售的,则应将A地分工厂当作一个资产组,B地和C地的分工厂作为一个资产组。
(二)、公允价值使用的影响
整个资产减值的确定过程就在于资产公允价值的制定。由于在现阶段,公允价值是通过市场价格进行确定的,但往往在我国市场中,同一产品将会有多种价格,多种价格就意味着,合同协议上规定的价格往往不一定是最惠价格,合同的公允价值往往无法体现其最合理的价格。健全活跃的资产交易市场是确定资产价位的最重要方面。但我国目前资产市场上的交易依然不够完善与透明,从而使得资产准备的计提资金缺少客观的资料作为基础。因此有必要健全和发展证券市场、期货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旧货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和金融市场等,使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有较为客观的依据,同时也可增强其可操作性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
当然在市场上价格依然不明朗的情况下,公司对于新购入固定资产部分采用对其损耗的年、月预估,5年、10年、20年,并将资产减值平摊到实际的年月当中,这是大多公司采用的较为稳妥的方式进行固定资产折旧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能够保证公司资产减值能够按时平摊完成,但是对于其在市场中实际的客观价值却往往无法体现,其公允价值无法在平摊过程当中得到很好的表现。新准则中做出了更多详细的规定:“建立在预算或者预测基础上的预计现金流量最多涵盖5 年,企业管理层如能证明更长的期间是合理的,可以涵盖更长的期间”,公司可以采用此预测方式来保证公司固定资产的减值或者增值的金额的平摊正确性。
(三)、资产减值损失可否转回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十七条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不仅与之前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产生了比较大的差异,而且体现了我国在制定准则时的规则导向性。虽然制定详细的准则有利于会计人员依照规定进行执行,但是由于市场价格起伏不定,往往存在回收的金额远远大于之前购买金额的情况。这样往往会导致一部分资产的价值在长期使用的过程当中被低估。这样一来,虽然保证了会计账面的价格准确度,但这样的却牺牲了资产市价的准确性。
结束语
通过我国推广新准则经验以来,我们可以看到,新准则的执行,杜绝了公司盈余操纵的机会,使财务信息更具真实可靠性。执行中,尽管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但瑕不掩玉,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驱同性,标志我国在不断学习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之上进行的自我发展和完善,有利于改善公司管理,提高公司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曹阳,赵丹平,新旧资产减值准则的差异以及对企业的影响,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6年第10期.
[3]孙军.新准则下资产减值会计面临的难题,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第10期.
[4]于霄.资产减值会计相关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上一篇: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