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理念创新

发布时间:2015-12-14 12:08

摘 要:本文主要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理念创新的八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供 大家参考。

关键词:内部控制;主要内容;理念创新分析
  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内部的管理控制系统,是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对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予以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安排。内部控制不健全等问题,严重限制和阻碍了其发展,因此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显得尤其必要与紧迫。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与完善有利于企业改善经营活动,提高防风险的能力,促进企业持续有效经营。是否有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成为企业成败的一个关键所在。本文主要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理念创新的八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
  1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是现代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外部监管部门的法律要求。标志着中国版的“萨班斯法案”即《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相关配套指引的发布,拉开了中国企业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序幕,为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增强风险防范能力,提高财务报告信息质量指明了更为清晰的方向。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从广义来讲,泛指企业为控制经营活动而采取的一系列控制活动及过程,本文主要从狭义方面探讨,主要指财政部等五部委于2008年5月22日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以及于2010年4月15日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等18项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2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主要内容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应当贯彻全面、审慎、有效、独立的原则,渗透到企业的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和岗位。同时,内部控制应当具有高度的权威性,任何人不得拥有不受内部控制约束的权利。内部控制体系一般由财务控制、实物控制、组织控制、经营控制、人员控制等五个方面构成。
  财务控制具体分为四个方面:预算控制、会计控制、内部审计和财务风险管理。
  预算控制主要是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加强对企业所有经济活动的控制。会计控制主要是通过有关的会计制度予以保障,利用会计的一些特殊方法与手段,对各部门及下属单位的财务进行监督、管理与控制。内部审计主要通过进行财务收支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等各种审计方法,保证企业资产安全完整、既定方针的实施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是通过担保管理,融资管理、资金集中管理等方式防范各类担保风险、现金流风险和资金使用风险。
实物控制主要是通过建立统一采购制度,规范的保管程序和定期与不定期的盘点制度等,防范采购、验收、保管和处置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漏洞。
  组织控制主要是利用工作分工,形成一些职能上的互相牵制。另外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分割,使同一业务由不同部门进行操作,并进行稽核和监督,从而减少可能出现的差错。
  经营控制主要是在各项经营业务开展过程中,通过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使各项业务开展能按规定的程序公开公平的进行。
人员控制是指通过建立严格的招聘、用工制度、薪酬管理制度以及业绩考核激励制度,在充分发挥职工雇员的积极性时,防止一些不利因素的出现。
  3 内控体系理念创新分析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发布,不仅是国内几十年内控理论和实践的总结,更是根据目前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中国国情,并结合国外先进的内控理论和实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企业管理理论的一次革命,秉承的理念创新更具有划时代。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3.1由制约的观念到持续发展的观念
  纵观以往内控理论和实践中所发布的一系列法观条款,无不折射出对企业重点控制领域的制约,但却忽视了支撑这些领域的基础领域,新的内控体系的发布,提出了对诸如企业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等领域如何加强内控的具体对策,指明了存在的相关风险,企业如果对失去基础领域的控制,即使一时的繁荣也掩饰不住发展后劲的疲软,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将成为一名空话。
  3.2由结果控制观念到过程控制观念
  传统的控制理论注重对行为结果的控制,为了达到控制的目的,事先制定了许多条款,划定了许多框框,从制定的种类和所涉及的内容上看,可谓事无巨细,但缺点便是从制定的开始便割裂了业务的流程,因此执行效果不尽人意;新的内控体系强调业务过程的梳理,重点实施对业务流程的控制,将控制理念渗透到业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控制过程从事后控制转向事中、事前控制。
  3.3由单一会计控制观念到全面控制观念
  传统的控制理论和实践中有一种比较普遍的倾向,认为内部控制就是会计控制,只要会计系统控制得好,企业的内控水平注比较高,这实际上过度夸大了会计控制的作用。从一系列企业造假案例来看,这些企业的会计控制可谓不好,为了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用尽心机在会计资料形成的整个环节造假,内部控制在这些企业形同虚设。而新的内控体系则强调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全面控制,它应当贯穿于企业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3.4由内控属于执行层面观念到决策层面观念
  以往的内控理论注重执行层面的控制,2001年以来原先制定的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筹资、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担保等均从经济业务实际操作上加以规定,而新的内控体系不仅有业务层面上的具体规范,比如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等9个应用指引,而且新增加了如组织架构、发展战略等属于决策层面的5个指引,突出强调了企业的决策行为在企业内部控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3.5由借鉴国际观念到自主创新观念
  从发布的内部控制体系来看,虽然借鉴了国际上新的理论比如美国萨班斯法案的成果,但是同制定企业会计准则相比较而言,理论自主创新成果比重增加,与中国国情结合更紧密了,从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内容可以明显看出,均立足于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及管理的现实,无论是制度要求的口径和范围,还是具体要素和业务活动的内容及相互关系,较国际的通行做法,在保持框架大体一致的前提下,又有许多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特色,是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的一大创新。
  3.6由遵循法规指引到内外融合观念
  新的内控体系要求我们改变以往只遵循法规指引的定势思维模式,切忌将内控体系看成教条,而应当将法规 性内容同企业内部实际情况充分融合,形成适合本企业的内控手册,成为进行各项业务和事项的行动指南,只有做到这样,企业内控体系才会成为企业发展的加速器。
  3.7由合规控制到管理和价值控制观念
  以往的内控法规只注重强调企业的合规性,从形式上强制企业执行,呈现一种被动执行,但是新的内控体系则不仅强调合规性,更将它提升到企业管理、企业价值增长的高度,它迎合了企业需要实行控制的内在要求,因此它具有主动执行的客观要求,一个企业要想做大做强,要想走向国际,没有内部控制是不可想象的。
  3.8全面引进风险管理观念
  旧的内控体系虽然个别地方也提到风险概念,但新的内控体系则全面引入了风险管理的概念,指出企业在业务梳理过程中,根据控制目标,应当充分关注并及时进行风险评估,以此确定相应的风险承受度。从具体的内部控制指引来看,均列出了各个项目可能存在的相关风险,并指出防范风险的具体措施。由此来看,只有通过对企业面临的具体风险的分析,从而建立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控制体系,内控制度才能深深扎根于企业并服务于企业。
  4 结束语
  内控体系不仅需要理论的推进,更需要理念先行。充分认识内控体系的创新理念,才能使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自觉按照内控体系所体现的精髓要求,构建起适合本企业的内控体系,同时,也应当看到,推进企业内控体系贯彻实施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只有保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作风、精心组织、通力协作,就一定能够将企业内控体系建设好、实施好,进一步促进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抵御风险能力!

上一篇:所得税会计改革探析

下一篇:企业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及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