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贷款的现状及问题控制
摘 要:高校不断扩招促使高校对于办学设施的需求逐年增加,资金来源成为高校关注的热点,高校贷款也就自然应运而生。本文试图通过对高校贷款现状的分析,提出控制问题出现的办法,目的是充分发挥高校贷款优势,为高校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高校;贷款;问题;控制
1.高校贷款现状
从高校贷款的情况看,绝大多数的贷款主要是用于学生公寓和校园建设。投资建设易于操作,高校与银行在此方面共同具备管理能力与实践经验,同时,投资建设属不动产投资,有资产作保证,风险相对最小,所以基本建设贷款成为银行与高校合作最先突破的合作领域。但是实际运作中且存在以下问题。
1.1 高校存在盲目贷款的现象
高校作为具有民事能力的独立法人,有向银行贷款应当自己承担到期还款付息的责任。在教育部1998年提出“银校合作”之初,就对直属高校提出了“谁贷款谁负责”的原则。但是,目前尚未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对高校贷款的责任主体及负债行为的后果进行明确。部分高校认为,教育作为一种公益性事业应由国家出资兴办,依靠信贷方式来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举,而且高校贷款最终形成的资产并非如营利性组织那样用于获取利润,而是提供“准公共产品”,即高等教育,同时,这部分资产属于国有资产,当高校偿还贷款存在困难时,应由政府出资偿还。在这种观点之下,少数高校将政府的支持作为高校贷款负债运营的最后退路,缺乏应有的财务风险意识,存在盲目贷款的现象。
1.2高校缺乏偿还意识
一方面,学校虽然是独立法人,但不承担学校倒闭的风险,表现出权利和义务不对等的现象;另一方面,学校现有的资金来源仅能满足维持日常运行的需要,并没有投资建设的余力。因此,学校主要根据贷款利息承受能力来决定贷款规模,几乎不考虑学校自身偿还本金的问题,其贷款的偿还还存在着明显的不确定性。
1.3高校贷款存在盲目攀比现象
当前很多高校对未来的发展更多的注重规模,存在着盲目攀比心理。如,别人征地建设新校区,我也要想方设法搞扩建,别人贷了款,我也要贷款,别人贷款5000万,我要贷款1个亿。
1.4高校贷款管理和使用缺乏科学性
高校利用银行贷款开发建设校园、改善教学设施,是我国当代高校谋求快速发展的一种模式,但这种发展模式包含着多方面的风险,如政策风险、财务风险等。要合理规避这些风险,就必须对高校贷款的用途、规模、还款计划等进行科学的设计与规划,对高校贷款的使用过程进行严密的管理和控制,使之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然而许多高校习惯于以往无偿使用政府的各种拨款,部分高校对校园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不够充分,对投资的经济效益不够重视;高校对银行贷款的性质与风险没有形成客观的认识,有时甚至对政府投入和银行贷款的性质产生混淆。因而,部分高校对贷款的用途、规模、还款计划等缺乏科学的设计与规划,也无法对贷款的使用过程进行严密的管理和控制。
2.控制高校贷款问题出现的办法
高校贷款问题有许多成因,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改革开放中高校贷款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高校与银行之间没有找到相互制约的良好办法。因此,要控制高校贷款问题的出现办法,就必重视以下工作。
2.1政府应加大经济投入
政府作为高等教育的资金提供者,要充分发挥其在高等教育投入中的主导地位,逐步建立教育投入保障制度,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在我国现有的国情下,高等学校的筹资渠道有限,学费和杂费不宜进一步提高,同时,高等学校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具有很强的外部性特征,单纯的市场机制无法使教育服务达到供求平衡。因此,无论是高校已有的债务问题,还是未来的长远发展,政府应加大经济投入,以保证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2.2建立健全高校融资体系
建立高校基建经费的稳定拨付体制。作为高等教育的资金提供者,政府要充分发挥其在高等教育投入中的主导地位,逐步建立教育投入保障制度,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作为宏观调控者,政府要不断优化高等学校的发展环境,尤其是融资环境和立法环境,建立健全高校融资支持体系,完善关于各种教育投入的政策法规。应大力支持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提高民办高校的综合实力和教育质量,打破现有的公立高校占绝对主导的格局,在更大程度上满足我国多层次、多元化的高等教育需求。
2.3走多元化高等教育发展的道路
坚持走多元化高等教育发展的道路,分担政府的教育投入压力;建立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高校发展所需的资金问题。首先,适度恢复行业对部省、部市共建的行业高校的支持,建立财政支付的渠道,保障共建经费的落实。其次,积极推动高等教育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和部分适宜的公办高校的转制试点;鼓励高校采取多种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逐步实现由民办大学来占有扩招的市场份额。同时,要清楚地认识到,民办高校和二级学院也是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同样具有明显的公益性,也应得到政策和财政支持,而不能依靠他们的收费还贷,更应该注意防止用民间资金积累国有资产的倾向。
2.4 高校增强自身化解财务风险的能力
以解决高校贷款问题为契机,积极推进教育行政体制和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有效的贷款约束、监督机制和风险预警、防范机制,改善高校的造血机制,增强自身融资和化解财务风险的能力。要形成勤俭治校、量力而行的观念,建设节约型大学,防止由于过分追求高标准、大规模、高档次而造成的盲目投入和重复建设,防止建设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应合理安排预算,正确处理短期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合理配置学校资源,做到物尽其用。
要结合实际,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高教发展规划,改革高校评估体系,建立分类指导、系统科学、实事求是的评价体系,鼓励高校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自身实际确定学校的定位和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控制发展规模,减少学科建设的盲目跟风,避免重复建设。
参考文献:
[1]郭国庆,汪晓凡,赵军.中国高校贷款问题、成因与对策[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1.
[2]周华云.解决高校贷款问题的几点建议[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
[3]谢奕玲,张海涛.高校贷款问题初探[J].现代商业,2007.8.
下一篇:城乡建设用地置换项目融资方案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