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对《财政学》传统教学形式的影响
本文以慕课的发展为出发点,结合《财政学》的课堂教学,理清了慕课与《财政学》教学的关系,分析了当前慕课与《财政学》教学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慕课与《财政学》教学的有机结合的对策建议,无论是《财政学》教学人员的课堂教学,还是对管理者未来的政策制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演进和“互联网+”概念的不断推广,传统教学模式受到了广泛的冲击。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一个又一个新的网络教学形式不断的冲击着人们的视觉,也冲击着原有的课堂教学形式。慕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在现代教学体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财政学》是一门理论课程,以财政支出,财政收入,宏观经济的监督、调控与管理为研究对象,在通常的概念中,往往是以课堂教学形式呈现给广大学生。随着信息时代和“互联网+”概念的不断推广,也展现出新的气象,以当前的网易公开课为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传统的财经类院校就将《财政学》这一课程推向互联网,不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实现了“双赢”。
网易公开课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但与慕课相比,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那么,就《财政学》教学而言,如何实现慕课与《财政学》教学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发挥传统教学知识的储备,另一方面展现新的教学形式的传统优势呢?本文将沿着这一问题逐步展开。
一、慕课与《财政学》教学的关系
1、什么是慕课
慕课,英文名MOOC,全称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中文意思是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是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教授模式。慕课2008年起源于美国,2013年开始进入中国,很快便对我国传统教学形式产生巨大的冲击。
2、慕课对传统教学形式的冲击
(1)教学理念的冲击。传统教学基本是40分钟到45分钟,一个学期按每周学时及周数均匀分布,具体课程内容由教师自行掌握。而慕课则不同,通过由5—15分钟的各类小片段组成,每个片段包括一个知识点,而知识前后有联系,如果前一个知识点没有理解,很难去学习后一个知识点,所以慕课一方面对老师要求更高,知识必须讲清楚,另一方面,对学生要求更高,要求必须完全理解课程的相关内容,否则很难进行进一步的学习。
(2)教学模式的冲击。传统教学强调一个“教”字,基本是以教师为核心,一门课除了专业知识的讲授之外,更多的是教师经验、经历、阅历、能力的一种综合反映,学一门课,同时也在读一个人。但慕课相反,更强调一个“学”字,基本是以学生为核心。学生更强的学习选择权,张三讲得不好,可以学李四的,一方面与自身课堂教师有比较,另一方面,也可以自由的选择名师,这种模式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很可能会导致教学人员的大量减少,同一门课教师之间竞争的不断加剧。
(3)学习方法的冲击。传统的教学形式,课堂学习,课后练习。从目前的经验来看,课后学习,课堂讨论,实现“翻转课堂”,是一种新的学习形式。传统课堂教学一旦有内容没有理解,只有通过后期阅读教材,与教师沟通才能进一步加深印象。慕课则不同,对于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可以略去,对于重点、难点,学生可以反复学习,逐步理解。
(4)教学评价的冲击。传统教学形式主要通过校内评价实现,尽量选取的要素不同,各自的权重不同,但高校教学评价基本上是领导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学生评价、自我评价,“五位”一体的模式。慕课的评价方式则完全以学生为核心,选课人数的多少直接决定了教师的水平,尤其是开放的课程,面对的受众更多。
3、传统教学形式对慕课形式的拓展
传统教学形式为慕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自然科学领域的客观思想,社会科学领域的主观论断,思维科学领域的缜密逻辑,这些都是慕课的丰富素材。另一方面,由于专业的特点不同,有些课程偏重于理论讲授,有些课程偏重于应用学习,有些偏重实践操作,对慕课的形式也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此外,传统教学形式中的方法对慕课而言也值得参考。复习、讲授、小结的时间控制,论述、案例、比较的内容分配,停顿、反复与扩展的节奏把握,这些对于慕课而言,未来也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当前慕课与《财政学》教学结合存在的问题
1、教师层面的问题。作为传统的《财政学》教师而言,首先要实现的是教学形式的突破。传统教学的课堂上,出现口误,或者某一概念的反复,并不会影响教学的效果,但慕课不一样,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更高,语言组织能力要求更高,现场控制能力要求更高。其次,要实现网络技术的突破。一方面要实现制作精美的电子课件,造成较好的视觉冲击,另一方面也需要实现语言与电子课件的配合,使课堂教学与电子课件同步展现,这对教师而言,是另一种要求。
2、技术层面的问题。就技术层面而言,首先是专业设备的购置。没有专业的设备,很难将教师的教学工作完美的展现出来。购买专业设备,一方面会增加单位的财政负担,另一方面由于政府采购制度的影响,也会增加相关的部门的工作量,对于综合实力较弱的单位而言,其实是两难。其次是专业技术传播的问题。如果仅仅依靠信息中心等管理部门进行慕课的传播,受到学校规模的影响和部门人力资源的限制,很难进一步推广。因此,需要对教师,尤其是从事慕课教学的教师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慕课的制作、剪辑、合成等相关技术。再次,技术合成的问题。这一问题是技术传播问题的延伸,如果单纯依靠信息管理人员进行合成,教学过程中的思路很难完美的展现,承、转、启、合无法实现最优化处理,因此,对于优于慕课效果而言,对教师进行技术培训不仅仅是必要的,同时也是必须的。
3、学生层面的问题。学生层面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初期的推广问题,另一个是后期的收费问题。前一个问题体现慕课的社会价值,后一个体现慕课的经济价值。
初期推广不仅仅要面向本院、本校师生,而且应该面向社会,既包括其它院校,也包括有相关需求的人。只有这样,慕课的社会价值才能发挥到最大。另一方面,作为慕课的创造者,其劳动成本也需要得到补偿,这里面存在一个初始成本很高,边际成本很低的问题,那么,如何找到一种体现其经济价值的手段就成为了创造者或者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目前,很难在技术层面实现这一问题。而这一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着慕课创造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管理层面的问题。就管理层面而言,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没有专门的机构。目前,很多高校都成立了信息中心,然而信息中心仅仅是技术方面的支持,而慕课的形成,不仅仅是技术方面的问题,同时也是专业方面的问题,而且两者必须有机的结合起来,所以原有的信息中心已经很难满足这方面的要求,尤其是在与专业结合领域,需要得到提升。二是经费保障不足。目前,很多高校通过教研经费的形式为慕课等多媒体教学形式提供支持,然而,这种支持首先力度上并不大,慕课教学虽然授课时间不长,但准备的时间远远超过普通教学,要求更高,所以成本应该更高。三是资源分配有限。某些高校在经费的使用上往往更多的偏向于技术部门,而非教学人员,结构上并不合理,教师的积极性不高。
三、如何实现慕课与《财政学》教学的有机结合
1、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
作为整个慕课教学的核心,教师一方面要成为知识领域的专家,将最前沿的知识,最精深的见解带到课堂,另一方面又要成为教学领域的翘楚,将最简洁的教学内容通过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带到课堂,因此,教师需要身兼多职。如何让教师身兼多职呢?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具体应该从专业能力、教学方法和信息技术三个方面入手,同时加强管理手段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慕课发展的要求,与课堂,与《财政学》教学结合起来,达到慕课教学的要求。
2、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
由于慕课教学不能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那么对教师而言,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就存在着一定的变数,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课前,需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到互动的过程中,因材施教,有的放失。课间,要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提醒学生注意,如现场提问,弹出对话框等。课后,要有及时的反馈机制,这是既是对学生学习的检验,也是提升课程质量的重要方法。就《财政学》课程而言,纯理论内容较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往往不高,通过有效的手段了解学生的情况是必须的。
3、推动多方资金的筹集
发展慕课离不开资金的推动。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政府,慕课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尤其是优质的慕课,能够改变人的行为或者思想,推动社会进步,属于公共产品范畴,具备较强的正外部性,所以政府应该出资。二是学校。学校不是直接出资,而是寻找正确的收费模式,如通过植入广告、发行证书、批改作业、收取学费的等方式,补贴学校正常的劳动。三是企业。一方面慕课可以为企业培养专门的人才,获取间接收益。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参与慕课的运行,获取直接收益。因此,如果合作方式恰当,企业是有发展慕课的动力的。就《财政学》课程而言,高校自身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资金的推动主要在财政,也不排除宏观经济形势、税收筹划领域企业的资助。
4、积极探索慕课的管理方式
慕课应该由谁来管?是学校兼管,还是教师直管,还是行政托管?慕课如何管?慕课采用何种管理方式?这些问题目前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财政学》慕课教学领域更是无从谈起,这些都需要实践者的总结,理论者的提炼,决策者的推动,管理者的执行,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一时一刻之力,任重而道远。
【作者简介】
李正旺(1980—),男,湖北武汉人,武汉纺织大学副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