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金融管理风险教学创新探讨论文(共3篇)

发布时间:2023-12-09 07:05

 

 第1篇:互联网金融管理风险探讨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在社会中的不断普及和应用,该方式应用到金融管理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某些程度上,随着互联网的快速进步和发展,在使用期间也会产生一些问题,特别是风险管理模式的形成,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因为风险管理工作是互联网金融模式中最为主要的部分,对其完善与制约是各个人员研究的主要话题。


  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不断创新与进步,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目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还处以初级发展阶段,对风险因素还在不断分析,所以,我们要努力借鉴国外一些经验,促进风险管理工作的创新性与完善性。互联网金融与传统的金融方式是不同的,互联网金融能够实现便捷性特点,利用三大技术以及自身的发展优势,能够改变传统互联网金融行业在市场上的发展地位。目前,互联网金融行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为互联网金融是一项新的金融模式,其管理工作的核心因素为风险管理,所以,在当前发展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发展环境不够良好,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内部没有充分发挥诚信制度。并且,相关人员没有正确认识到风险管理工作,在金融市场上,也没有促进制度的优化建设,从而造成了一些风险因素的产生[1]。


  二、互联网金融风险因素


  1.技术风险


  三大技术能为支撑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积极发展,其风险性影响了该行业的有效进步。其中,主要表现在:计算机病毒与黑客的产生、加密技术的不完善性,其隐患的形成给个人信息带来一些安全隐患。同时,技术支撑中存在潜在风险,导致我国采购的相关设备与软件出现一些内部问题,从而导致一些风险因素的逐渐产生。


  2.虚拟风险


  互联网是一个虚拟化网络,能够促进信息交流与共享性,也能分辨出信息真假。特别是资金周转现象,利用该虚拟平台,无法促进资金的有效监管。


  3.操作风险


  因为在互联网交易过程中,都是利用计算机来实现的,但这种交易方式是固定的,如果对操作流程不够熟练,将造成一定的操作风险[2]。


  4.监管风险


  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呈现分散状态,但监管工作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影响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给监管模式也带来一定冲击。


  5.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很多理财产品没有一定的信用担保,在对金融产品投入前期,其内部存在较大风险。


  三、互联网金融管理风险对策的研究


  目前,互联网金融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风险,影响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也制约了市场经济秩序的有效形成和规范运作。所以说,互联网金融风险成为目前金融发展行业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3]。


  1.基本原则的合理制定


  制定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并使之能够遵循相关的实施原则。因为互联网金融是面向全球用户体现的,不仅服务工作较为便利,还能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为其提供有效保障。互联网金融原则的形成主要遵循几点原则。其一,遵循严格的监管原则,需要对互联网金融行业中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监管,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风险性有效制约,以降低其产生的危害。其二,遵循行业的自律性原则,各个单位需要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自律性进行分析,以保证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4]。其三,遵循实体经济的服务原则,在本质上,互联网是一个交易的平台,是一种实体服务方式。其四,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该原则能够促进金融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其五,遵循互联网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原则,因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在不断发展中,需要吸引更多人才,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2.动态分类监管工作的执行


  执行动态分类监管工作,需要对金融监管的主要概念进行划分,金融监管一般表现为四个方面,分别是自律性、规范性、谨慎审查性以及监管的严格性。同时,动态分类监管工作的有效执行还能对互联网风险进行定期评估。在具体评估过程中,需要根据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不同类型以及不同特征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评定的结果对其评价,以保证监督管理方式的有效形成[5]。


  3.运行安全体系的完善


  促进互联网金融运行安全体系的形成,能够有效降低互联网金融风险因素的产生。为了促进互联网金融运行安全体系的完善性,在具体实施期间,首先,要根据互联网的技术层面,提高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性,并将“三大技术”作为互联网金融管理工作中的基础条件,在该形势下,不仅有效减少了金融风险的产生,在利用互联网金融进行操作与交易过程中,也能促进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实现安全防护技术与防火墙技术的有效形成。


  4.自我保护意识的积极提高


  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以保证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得以提高。消费者需要正确认识到法律法规,并了解法律手段所起到的作用,以使在互联网金融监督工作与管理工作中有效完成。在对知识进行宣传与普及过程中,需要将互联网金融风险知识大力宣传,以保证监管部门明确出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并且,一些监督、管理机构还需要为其提供一定保障,使互联网金融交易的各个参与人员都能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在这种发展情况下,不仅保证了互联网消费者相关信息的安全性,还加大了对一些不法行为的惩罚力度。


  5.促进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


  促进监管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发展,因为互联网金融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所以,对互联网金融风险进行控制期间,面对一些困难。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庞大性,导致一些监管部门的工作职能无法充分发挥,针对这种情况,需要促进各个监管部门的协调发展,这样不仅能有效防范互联网中的风险因素,还能提高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监管力度,保证管理工作的规范执行。如图中所示,为余额宝的发展规模。在业务发展上,互联网企业是很难自己形成深化的,并且,与腾讯、国金证券的合作也不是仅为了导流、销售,在生态链上,实现安全性标准,依靠各个渠道为其创造价值,才能促进金融领域的有利形成。


  总结


  基于以上的分析,因为互联网金融是新时期产生的一种新模式,其具有的优势能够快速发展,同时,利用传统的风险管理机也无法适应当前的互联网金融发展需要,所以,应促进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与完善性,并以创新性的手段发挥良好服务工作,以保证互联网金融工作的健康、稳定发展。


  作者:左卓

  第2篇:金融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一、我国高职金融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理论轻实践,金融实践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金融教学课堂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更注重的是金融课程理论知识方面的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金融知识的时候都处于一种“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很多学校特别重视考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会多设置一些与考试紧密挂钩的学科,而没有注重对学生的全面教学,使学生掌握的金融知识不是很全面。


  (二)设备设施不完善,金融实践教学过程不规范


  在目前的金融教学课堂中,一般都是让学生采用电脑来进行实践操作,并运用电脑对学生进行实践考核,但是目前很多电脑软件不具备在线测试的功能,这也使学生对自己的技能掌握情况了解得不够全面,无法让学生有效认识到自己在金融实践课程学习中的不足。同时在某些高职学校因为资金、设备的限制,使学生的实践课程无法获得有效的开展,有限的教学条件无法有效地满足学生的课程时间需求,学生缺少有针对性的实践训练,因此综合技能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三)教师观念较为陈旧,师资队伍力量较为薄弱


  在高职金融课程中,很多教师学习的都是以前的金融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采用老一套的办法对学生教学,无法有效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教师所了解的金融知识都是很早以前的,没有跟随时代的步伐进行有效的更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无法全面了解金融的相关知识。另外,很多教师掌握的都是金融方面的理论知识,没有经过专门的金融实践训练,当对学生进行金融实践教学的时候,教师无法给予学生正确有效的指导,教师的实践能力不足,自然无法有效地提升实践教学效果。


  二、有效解决金融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问题的策略


  (一)有效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比较重视金融知识理论方面的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也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严重失衡,很多学生对理论知识了解得很清楚,但是一碰到实践课程就完全傻了眼,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为了有效促进学生在金融学习方面的全面发展,教师在金融教学课堂中除了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外,对学生的实践教学也不能放松,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对金融知识获得更加全面的理解。


  例如,在学生学习《会计学》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电脑上进行实操,有效地提高学生动手做账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做账有哪些明细、步骤等,这样使学生在真正进入企业实习时也可以有一个良好的基础,不至于什么都不会。或是在学习银行汇票、支票等内容时,教师也可以尝试找一张支票给学生看,让学生真实地了解这些单子应该怎么填,使学生对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有一个更加直观化的认知,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时候更加富有条理,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有效实现实验室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的结合


  为了有效地提高金融实践教学效率,學校应该在师资队伍力量、教学设施设备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在实验室中学习金融知识,同时学校也要多为学生争取一些外出实践的机会,多让学生走进企业参加实训,让学生可以在切身实践中有效地提高自身的金融实践技能。


  例如,学生在进行金融实践学习的时候经常会用到电脑,那么学生就要积极更新学校的电脑设备,使学生可以利用电脑很好地进行金融实践操作。同时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让学校多和校外的一些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模式,使学生除了可以在课堂学习金融知识外,还能走进企业得到有效的锻炼机会,这样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有效实现硬件设备与软件配套设备的结合


  金融是一门关于经济的综合性的学科,在金融管理专业中学生要学习的知识多种多样,包括《会计学》《财政学》《高等数学》《国际金融学》等,因此在实践的时候也需要配备齐全相应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以促进学生在金融学习方面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金融实践教学时,除了前面提到的电脑外,教师也要在授课中用到多媒体,还需要收集一些账单、票据,了解一些国家的汇率、期货、债券等等,只有全面配备好实践教学所需要的东西,才能让金融实践教学顺利开展,有效的提升教学效率,促进教学成果的全面提升。


  总之,加强金融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不仅能有效解决目前金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促进金融管理专业教学成果的显著提升,还能让学生发展得更为完善,将学生培养成一个综合型的人才,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周周

  第3篇:关于新国情下网络金融管理与创新的探索


  网络金融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模式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成为了新型的大众化金融模式。以余额宝和网络信用卡为例,这两种新型的网络金融技术已经深入到大街小巷,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虽然被人们贴身了方便快捷的标签,然而就我国目前的国情而言,这种新型网络金融技术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多漏洞与缺陷,威胁着人们的财产安全,因此,本文笔者着重针对我国目前网络金融的发展现状,以及网络金融存在的风险进行一个综合性的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可行性措施。


  一、新国情下网络金融的发展现状及管理特点


  (一)网络金融的发展现状


  网络金融俗称电子金融,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产物,也就是通过互联网来实现金融交易活动。回眸过去,传统的金融服务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受到了限制,使得客户在面对金融交易服务时,不得不被动的接受服务,缺乏和交易方的动态双向沟通。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传统金融服务行业通过不断的创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现在的网络金融,而网络金融的出现打破了这种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能够帮助客户实现动态的交易互动,确保客户可以按照自身的需求货比三家,选择合适的金融服务机构,这样就一改了传统金融服务被动接受服务的局限。例如余额宝的出现与发展,更是开创了一个符合我国新国情下的新型网络金融时代。由于余额宝本身操作简单、便捷,门槛较低,而且还能获得额外收益,因此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同时对于网络金融时代的开启,政府也颁布相关政策鼓励余额宝等网络金融的全面健康。


  (二)以余额宝为代表的网络金融管理特点


  网络金融与传统金融的运作方法不同决定了它们在管理方面也具有不同的特点。笔者就以余额宝为例,通过对余额宝运营主体、流程步骤及风险控制这三个方面的分析来了解网络金融的管理特点。


  余额宝的运营主体主要是指支付宝公司、天弘基金公司和支付宝用户三者。發行方天弘基金公司通过支付宝交易平台,将基金产品内嵌到余额宝中,支付宝用户在将钱转入余额宝同时其实就是在购买天弘基金公司的理财产品,基金公司通过这种集资渠道来强大自身的资金来源。而对于支付宝用户在将金额转入余额宝的同时也能达到获取余额收益的目的;此外这种基金管理平台市支付宝公司和基金公司共同创建的,支付宝公司也能从中获得基金公司的一定管理费用。三者相辅相成,达到共同盈利的目的。


  就余额宝的操作步骤来说,主要通过对支付宝用户的资金转入、转出和消费等明确的标准操作流程来实现具体运作。余额宝的资金来源可能是用户的支付宝账户余额,也有可能来源于用户的银行卡,因此不同的方式余额宝在资金转入和转出的额度方面会有所限制;用户确认余额宝的收益实际上是基金公司那边确认收到用户的资金转入才开始计费,并且每天都会将收益的具体情况反馈给用户的余额宝账户;此外,基金公司通过用户使用余额宝消费的方式来实现资金的转出和赎回。


  广大用户对余额宝的印象就是风险较低而且还能获利的理财产品,但是相对投资房方面来说,余额宝的这种投资是不保本的,虽然理论上是由支付宝做担保,资金相对安全,但风险还是存在的。因此,支付宝公司和基金公司要加大对支付宝用户的信息核准,防止虚假信息注册盗取资金,同时还要加大网络技术的创新,深入对公司数据的处理,加大监管力度,防止内部数据外泄,从而较好的降低风险。


  (三)以网络信用卡为代表阐述其特征与法律关系


  笔者认为网络信用卡的实质在于审批过程的网络化。事实上,随着网银业务的发展,银行通过网络提供金融服务并不鲜见,然而这些业务仍然需要申请人到业务大厅进行办理。根据《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信用卡业务的申请材料必须由申请人亲自签名,而且要提供收入证明等个人信息,需要30天左右方可得到批准。网络信用卡的审批过程则全部通过网络进行,微信信用卡可以做到1分钟完成审批,即时可用。


  网络信用卡的另一个特点在于授信基础不同于传统信用卡。传统信用卡根据持卡人资信状况,用卡情况和风险信息对信用卡授信额度进行动态管理,必要时可以要求持卡人提供担保;网络信用卡则不然,其授信的核心依据是消费能力,也就是所谓的“用户等级”进行授信。然而消费能力未必能客观地体现经济实力,消费频率与还款能力也并不相关,有时甚至成反比。


  网络信用卡的发行涉及三方主体:持卡人、电商和发卡银行,三者之间或是服务合同关系或是业务合作关系,格式合同大量存在,利益博弈复杂,所以,出于维护网络交易安全、高效的考虑,法律就该类主体之间协议多安排有一些强制性规定。


  一方面,发卡行与电商之间是合作合同关系,其实质在于电商将其拥有的大量用户资源提供给银行,而银行则利用其合法金融主体的地位发行网络信用卡。但是,这种合同关系是否会侵犯第三人,即客户的隐私权?这种权利的保护不仅仅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能及的。其次,如果双方约定合同的内容是合作发行网络信用卡,那么电商的主体资格又颇值得商榷,因为《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只有商业银行才有资格开展信用卡业务。


  另一方面,客户与发卡主体的之间是服务合同关系,该法律关系的主体应该是商业银行和用户,那么电商地位几何?出现恶意透支等现象后,电商是否可以作为合法主体提起诉讼?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电商应否承担赔偿责任?并且网络信用卡的申请依据是格式合同,如何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也是值得法律完善与思考的问题。


  二、网络金融管理存在的缺陷及应对措施


  (一)网络金融的监管目前还缺乏一个相对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以我国当前的国情来说,网络金融的创新和发展相对比较新鲜,而目前我国所出台的法律法规中没有明确条例来规范和保障网络金融管理的安全。金融监管体制无法满足目前网络金融发展的需求,还是以余额宝为例:自余额宝推出到现在,在用户的潜意识中余额宝的风险很低,倘若余额宝发生亏损乃至倒闭,那么用户的利益到底怎么保障,这些问题的我国的金融监管层还无法找到合适的法律法规。


  综合上述,不难看出拥有一套健全的金融法制体系来保障网络金融的发展是势在必行的,根据我国具体的国情需要,还需大力发展和创新立法体系,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取精去糟,从而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当前网络金融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


  (二)网络金融的监管主体不明确,无法实施明确的监管


  由于网络金融的监管主体模棱两可,使得我国目前对网络金融的监管无法做到专有部门专门监管,因此,像余额宝的出现的发展,其实不是在国家某个法律政策的指导下出现的,而是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就其本身来说不具备合乎现有的法律法规,虽然目前的情况对其并无太大影响,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余额宝的要求也会不断的提高,长此以往,对余额宝的健康发展有弊无利。


  针对这一问题,就要求我国的立法部门应确立网络金融的监管主体,并明确其监管职责,并注重各监管部门间的分工合作,确保信息的公开度,避免因监督力度不到位或重复监督的情况出现。


  (三)网络金融管理上还缺乏一个完善的信用体系


  网络金融不同于传统金融,因为网络金融服务的交易主要是通过网络渠道来实现的,这就在根本上提高了网络金融的风险。另外,由于目前我国的网络金融信用体系还不够健全,这就促使客户在使用网络金融服务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网络金融服务的风险,甚至造成资金的流失。就拿余额宝为例:支付宝用户在某一特殊时间段突然同时进行大量的消费,倘若支付宝公司或者基金公司未能及时发现其中的风险就很容易产生信用危机。


  (四)网络金融管理缺乏完整的审批制度


  网络信用卡的审批由于不需要进行身份验证,出现一人多卡恶意透支的风险极大,对此可以采取关联实名张账户的方法进行规制。央行在《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就提出了这样的制度构想。在同一个支付机构的所有支付账户同一个银行实名账户相关联,对于支付账户的充值、取现等业务则通过该实名账户实现。实名账户就成为银行控制持卡人网络支付账户的纽带,一方面可以避免一人多卡,恶意透支的出现,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持卡人的经济承受能力,更加客观合理地授信。持卡人发现网络支付账户有被盗用、冒用的风险时,也可以通过关闭实名账户的方式冻结网络信用卡,避免损失。


  三、結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的网络金融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同时它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与缺陷。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应根据具体国情,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网络金融服务的发展,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明确监管主体,协调各监管部门的相互合作,优化管理资源,确保资金运转安全可靠,从而在根本上降低网络金融的风险和信用危机,为网络金融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李青松

上一篇:外商直接投资对海南服务业拉动效应的研究

下一篇:财政学与公共经济学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