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试论汇率传递效应对出口商品结构调整的实证分

发布时间:2015-07-04 20:10
 摘 要:通过构建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
  关键词:汇率传递效应;出口价格;结构调整
    
  一国经济在开放环境下发展,本币汇率作为重要的价格变量,其变动会通过对进出口贸易品相对价格的影响而作用于该国内部经济,对内外部经济均衡加以调节。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币值累计升值幅度巨大,对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出口产品相对价格的提升对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产生了不利影响。到底出口企业会在多大程度上将汇率变动的影响反映到贸易品价格上,这需要用出口商品的汇率传递弹性来衡量。不同类型商品的出口价格汇率弹性存在差异,研究行业特性与传递弹性大小的关系,对研究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我国产业竞争力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有着重要意义。
  
  一、汇率传递的结构调整效应:理论分析
  
  一般来讲,汇率传递是指由汇率变动所导致的其他一系列相关经济变量变动的过程。单纯就出口贸易品而言,汇率完全传递是指名义汇率升值(贬值)会导致出口产品相对价格同比例上升(下降),汇率的变动1:1地反映到商品的价格中去。而汇率传递弹性则被定义为本国出口商品的进口国市场货币价格变动与汇率变动的比率㈣。
  我们首先建立简单的分析框架来进行理论阐述,首先设置三个前提条件:(1)存在两国经济体,c为出口国,a为进口国,c出口的产品分别为x和y,两种产品的价格需求弹性不同,x产品富于需求弹性,这意味着当产品价格上升时,居民对x产品的需求将会以一个更大的比例下降。而当价格下降时,需求也会有更大比例的上升。y产品缺乏需求弹性,说明价格变动对y产品的需求影响有限。假设影响产品价格需求弹性的其他因素(如居民的偏好结构等)不变,意味着价格变动是影响需求的惟一变量。(2)c国劳动要素丰富,劳动供给富有弹性。c国同时生产两种产品,但国内市场资源配置侧重于y产业,c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优势产品是y。(3)c国与a国短期内货币供给量保持不变。
  产品的价格需求弹性与产品特征密切相关。从产品要素角度讲:商品的创新性和资本、科技要素含量越高,其产品的价格需求弹性越高,同时产品的差异性也就越强。商品的资源、劳动要素含量越高,产品的价格需求弹性越低,而其产品的同质性越强。所以,可以假设x产品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y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一)假设存在汇率的完全传递
  如果c国货币对世界主要货币的当前名义汇率为e(直接标价法),当c国货币出现升值,即e下降时,在汇率传递效应下,c国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上升。在汇率完全传递的情况下,出口商品价格用进口国货币表示时,表现为产品价格上涨幅度与汇率变动幅度相同。因为x产品富于价格需求弹性,a国居民对x产品的需求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需求曲线向左下方大幅移动,而y产品缺乏价格需求弹性,对y产品的需求只有小幅降低。整体而言,c国货币升值,会降低其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从而带来出口额的削减,出口额变动幅度与本币升值幅度成负相关关系。
  在a国,在一般物价水平不变的假设条件下,两种进口品的需求量会降低,但需求下降幅度不同,x产品受到的需求下降的牵制力量要大于y产品。这表明,在进口成本价预设的情况下,x产品因需求推动的价格上涨幅度要小于y产品,也就是说,两种产品的相对价格在a国会发生变化,x产品对于y产品来说变得相对便宜了。因为资源总是流向产品价格相对提升的产业,所以y产品相对于x产品来说,将面对更多的来自a国国内替代产品和a国从其他国家进口产品的竞争。
  
  (二)假设存在汇率的不完全传递
  1.由于x产品价格需求弹性大,其需求量变动对成本加成②的减少较敏感,厂商牺牲少量利润即可带来需求量的扩大。而y产品价格需求弹性小,需求量变动对价格降低不敏感,在这样的情况下,生产厂商需要牺牲较多利润空间,才能带来需求量的扩大。这样,x产品的厂商在本币升值时,为维持销量,目标市场货币的价格上涨幅度不大,因此汇率的传递弹性小;y产品厂商无力维持目标市场货币价格的稳定性,汇率传递的弹性大。因此,本币升值将使y厂商在销量或利润方面蒙受较大的损失。
  2.考虑中间投入品。由于出口商品成本中会包含进口投入,在本币升值的背景下,c国进口品的本币价格相对下降,这对x产品的厂商来说意味着进口先进设备与技术成本的下降和更多可利用的廉价外资③,这一成本上的削减,最终可体现为出口厂商利润空间的增大,这为出口厂商自行调整加成份额提供了更大的可操作空间,产品价格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y产品成本中劳动要素成本占相当大的比例,进口原材料和技术价格下降对其总成本影响有限。如果c国同时出现本币升值和国内最低工资标准上升趋势,厂商为应对冲击,要么进行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要么将利润的增加建立在削减工人工资的基础上,而这一方面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而难以操作,另一方面也会带来国民福利的损失。这样,在短期内由于成本的变化而导致利润空间的增减,再结合1的分析,我们也可以得出x产品汇率传递弹性小,y产品汇率传递弹性大的结论。从边际成本的角度分析,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由于国际市场需求疲软,c国出口动力不足,导致国内出口产业开工不足,规模效应降低甚至不存在,使随产量增加的产品边际成本上升,这会抵消掉一部分进口投入价格下降所带来的收益。

 3.考虑产品的差异性。x产品差异性的存在,使得c国产品与a国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存在较大不同,产品的替代性小,使厂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垄断,生产厂商存在超额利润,能够在汇率升值时降低出口商品相对于本国商品的本币价格。同时,由于一定程度的垄断,x产品的市场需求对价格的弹性会降低,出口厂商将有能力提价(价格提高后,需求量不会减少,市场份额不会削弱),差异性越大提价能力越强。以上两种情况有可能导致两种结果:产品汇率不完全传递甚至逆传递,或者是产品汇率传递弹性增强甚至完全传递。不同的结果取决于厂商不同市场策略的选择:是谋求市场份额还是谋求垄断利润。与此相对,y产品同质性越强,面临a国替代品和来自其他国家产品的竞争越激烈,产品市场越趋向于完全竞争市场,需求对价格的弹性会越高,

出口厂商提价能力降低甚至完全丧失,成为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厂商面临较大的利润损失压力,汇率趋向完全传递。
  汇率变动实际上会成为出口厂商的一种成本。作为额外附加的成本冲击,本币升值会打破原有产品市场的均衡,此时不同产业的出口厂商面临的压力是不同的。依据前文的分析,x类产品的出口厂商,由于产品特性,在市场竞争、技术进步和产品差异化的作用下,汇率的不完全传递致使产品价格变化不显著,产品竞争力和厂商利润得到了很好的保持。而y类产品汇率传递效应显著,出口厂商在同时面对市场激烈竞争、议价能力下降、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的现状下,产品竞争力下降,厂商利润缩减明显。其最终的结果是c国生产资源得以重新配置,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者破产,或者谋求规模效益以降低边际成本,或者使经济资源流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以获取更好的收益率。
  
  二、产品分类层面对人民币汇率传递的实证检验
  
  (一)计量模型及数据处理
  本文在估计分类产品的汇率传递效应时使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ector autoregression,var)。该模型包含5个变量:以工业增加值(gy)作为国内外需求的代理变量,表示需求对价格的冲击影响;以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neer)表示汇率变动对出口商品价格的影响;以广义货币供应量(m2)表示货币变动对价格的影响;以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表示供给对出口产品价格的冲击;以出口价格指数(lm)来表示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的价格水平;出口价格指数(zm)表示资本技术密集型出口产品的价格水平。其中,lm变量和zm变量将分别与其他4个变量构成模型系统,随后本文将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数据样本期间为1996年10月至2009年4月。其中,gy、m2原始数据来自中经统计数据库,以人民币表示,统一以2001年1月为指数100的定基cpi进行平减,并利用x12进行季节调整。neer数据来源于国际清算银行统计数据库(bis)。ppi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lm和zm出口价格指数,沿用cem与sax-ena(2002)的数据选取及测算方法计算,首先按照sitc2的一位数商品分类将

上一篇:简论人民币汇率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

下一篇:浅论我国商业银行防范金融风险的手段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