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范文整理(10篇)

发布时间:2023-12-07 05:43

  第一篇:石油公司集中式财务管理优化研究


  石油公司的外部业务范围扩张、内部结构增加、规模扩大,提高了对石油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一方面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波动难以捉摸,庞大的公司体系增加了集团筹资、投资等财务管理的风险;另一方面随着产品的更新和生产技术的提升,公司财务管理的内容和项目复杂,增加了财务管理的强度和难度。因此,选择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模式,提升石油公司的财务管理效率,进而增加石油公司的综合效益是公司发展的首要问题。


  一、集中式财务管理的概述

  集中式财务管理通常是指企业的财务管理权限集中于企业高层,由企业高层完成对企业财务管理的集中化控制,实现对企业经营现状、财务能力的掌握,企业的分公司、支部要按照企业总公司、高层的财务管理决策执行财务管理工作,包括企业对融资、投资、资金管理、资产处置和收益分配等各个项目的管理。集中式财务管理强调了集團财务管理统一化、规范化和一致化,这种财务管理模式适合大型企业集团,降低了大型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权利分散风险,有利于整个企业的经营目标实现,有利于企业资源的统一配置优化,有利于实现资金的全程化管理。


  二、石油公司实施集中式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石油公司实施集中式财务管理的中预算管理问题

  全面预算管理是石油公司实施集中式财务管理的首要问题,是总公司对各个分公司、支部的财务统筹管理。预算管理由于只对公司第二年的经营进行覆盖,缺乏长期的战略发展目标,导致财务管理忽视长期效益,此外预算编制工作的复杂性也增加了分公司对编制细化的难度,导致公司预算编制数据的失真。


  2.石油公司实施集中式财务管理的中资金管理问题

  石油公司的集中式财务管理中强调了资金的内部循环,然而缺乏对资金源头和流出的根源管理。此外,石油公司对供应链客户的财务管理存在矛盾和无序的现象,例如不同物流服务商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不同区域的分公司与物流服务商的签订报价不一致,且收款期限各异,增加了总公司的资金回收难度,导致流动资金的周转率下降,额外增加了资金的占用风险,增加了公司的财务成本。


  3.石油公司实施集中式财务管理的中内控管理问题

  石油公司在实施集中化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管理的模式和落实对财务管理有着重要影响。实施集中化财务管理时需要了解公司实施的内部控制工作范围,了解公司的内部控制要求,积极完善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公司的内部控制目标进行明确,对相关管理进行完善。由于集中式财务管理自身的信息沟通缺陷,导致了石油公司信息沟通的障碍,加之石油公司规模庞大,内部控制管理者中对信息与沟通尚未建立起有效的运行机制,其实效性和精确率不到,使得信息沟通不畅,也导致了内部控制中监督监察方面的不足。


  三、石油公司实施集中式财务管理的优化措施

  1.完善石油公司集中式财务管理的预算管理

  对于公司的预算编制管理,应当由公司管理高层积极审定,同时各个分公司在预算编制计算之中建立独立的预算部门,建立长效的预算管理体系,积极优化预算的考核指标,增加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充分发挥集中化财务管理优势的前提下,激发各个部门的工作潜力,实现预算编制工作的效率优化。在建立预算管理目标时,与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相结合,提升管理高层对于财务预算的重视程度,从公司发展的长远角度出发,结合市场行业动态变化,考虑企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使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互相配合,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2.优化石油公司集中式财务管理的资金管理

  优化石油公司集中式财务管理的资金管理内容,就要首先建立一个独立的、专业的资金管理中心。独立的资金管理中心利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实现资金管理的统筹安排,将子公司的开户银行进行统一在一定数量范围之内,确立一家为重点银行,其他为辅助银行,将公司的分散资金集中化,降低资金的闲置率。此外,规定中的开户银行分别设置资金池,利用先进的资金管理信息系统,开户银行的资金在每日结算中都统一拨到银行总账户,充分利用了银行的资金,提升了资金的利用效率;其次,应当建立ERP管理系统,融合公司所有部门的资金流向和变化,统一企业的财务核算和会计政策,建立公司统一的财务管理系统,将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与银行资金管理系统对接,形成资金在收集、加工、处理和管理的动态化、统一化,实现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3.增强石油公司集中式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管理

  石油施工集中式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管理需要积极加强内部控制的预防管理,注重部门之间的互相牵制,强化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内部控制管理不仅仅是事中的控制和事后的补救,更重要的是对事前的防范,以提升公司财务管理效率。内部控制的实施要注重互相牵制,在内部控制设计中,要明确部门和人员的工作范围和权责,实现职务分离,实行薄记牵制、体制牵制等,以增强监督和制约的效果。此外,还应当结合公司发展目标和发展要求来明确内部控制的目标,优化内部控制的环境,降低内部控制管理风险,增加内部控制实施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张伟.电力公司财务管理现状与财务集中式管理模式的构建[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04):3-4.

  [2]刘军霞.海外石油公司参股项目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1):118-119.


  来源:中国经贸 2017年20期

  作者:段沛海



  第二篇:论“营改增”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


  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营改增”税制改革的试点工作全面推开,从而拉开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序幕。同时,也预示着在中国大地上,施行了67年的营业税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增值税税制的实施,对于我国结构性减税政策的推进、对于公开税负、降低企业生产成本,都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医院作为原营业税税制下的免税企业,在增值税税制下,由于其属于非企业性单位,可选择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但是部分地方的国税机关也存在,按照经营规模认定,将部分税制改革前的应税服务年销售收入超500万元的医院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如广州大部分三甲医院都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其适用社会服务业6%的税率。广州的医院改征增值税,这对于国内的医疗领域改革来说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也为医院由事业单位向企业性质迈进、与国际接轨开辟了一条道路。本文也以此为切入点,将以一般纳税人性质的医院为例,对此次税制改革对于医院的财务管理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及策略进行论述。


  一、“营改增”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

  财务管理的意义在于帮助其所在的组织、单位实现价值最大化,即在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增收节支,提高其获利能力。“营改增”后,对于医院的财务管理影响主要体现在会计日常核算、纳税成本方面的影响及发票管理方面的影响,现就从上述3个方面展开论述:

  1.“营改增”政策对于医院会计核算的影响

  (1)收入方面影响。增值税与营业税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在于,其属于“价外税”,而在营业税税制下,属于价内税。具体为增值税税制下,医院所取得的每一笔收入,都是含税收入,在核算中的营业收入要换算为不含税收入。假设,某医院年收入为1000万元,“营改增”以前其营业收入即是1000万元,“营改增”后,医院应属于现代服务业,其一般纳税人的税率为6%,则换算成不含税收入后,1000/(1+6%)=943.4万元,可见“营改增”后,医院的营业收入名义上下降了许多。


  (2)成本费用方面。增值税税制一个较大的优势在于能够完善抵扣链条,使得相关企业能够相对的降低增值税的税负,但是抵扣的重要前提是,其应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医院也一样,其购进的相关设备、器械、针剂、耗材如果能够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其符合抵扣條件的,其增值税进项税金是可以抵扣的,因而计入成本、费用的金额相对也可换算为不含税金额,故而在成本、费用方面得到了一定的节约。


  2.对医院纳税成本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受到,纳税成本高低直接对企业盈利水平、现金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国内税收征管体制的日臻完善,给企业的纳税筹划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企业都在为降低纳税成本想尽办法。“营改增”前,医院相关营业税的业务收入,按照5%税率直接计征营业税,1000万元的收入,要上缴50万元的营业税(暂不考虑相关的附加税种),且所采购的物品及发生的费用所涉及的增值税税金是不得抵扣的。增值税的税收原理是扣税制,即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同样是1000万元的收入,增值税计算方法下,其销项税额:1000/(1+6%)x6%=56.6万元,而其采购的医用物品以及电费,日常办公用品大多为17%的税率,可见其销项税率与进项税率的差异还是蛮大的,其实际税负率应该是下降了。按常理来说,“营改增”后医院的纳税成本是降低了。


  3.发票方面的管理

  税制改革前,医院对于营业税的应税收入均开票营业税发票,且发票开具也较为简单,因其不具备抵税功能,受关注度相对较低。而“营改增”以后,发票的管理特别是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的难度提高了很多,因其具备抵扣功能,可以说企业收到“专票”后,就可以抵扣发票上所列示的税金,并可以少缴纳增值税。这也是在1994年增值税实施初期,专用发票虚开的一个重要原因,有许多人也因此受到了行政、刑事处罚,乃至于被剥夺了生命。随着近年来增值税征管体系的完善,特别是“金三”系统的推出,虚开发票的案件少了很多,但是税收征管部门仍然没有放松对于增值税各类发票的管理力度。可见,“营改增”以后,医院税务管理风险在增大,医院财务人员要特别注意增值税专用发票可能产生的相关法律责任。


  二、“营改增”后医院财务管理中应采取的对策

  1.正确核算不同税率业务

  医院按照业务性质,其收入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类型。即科研经费收入、药物临床实验收入等适用于6%税率;出租房屋等租赁收入、不动产转让收入适用于11%税率(其中2016年4月30日前的业务适用于5%简易征收);进修生学费属于文化业收入按3%税率征税;医院的自营商店适用17%。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企业如果兼营不同税率,应分别核算相关业务,如果不能清晰划分,税务机关将从高计征增值税。可见,医院的增值税业务核算相对复杂,只有正确核算不同税率业务,才能充分享受到相关的优惠政策。


  2.加强发票的管理力度

  医院财务部门在其日常工作中,除了严格自身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外,还要加强对于进项税发票的管理。因为,增值税税种是扣税制,得进项税发票者得天下。同时,进项税发票,也不是拿到了就能抵扣,要符合相关的规定才行。比如,“三流合一”,发票填制符合要求,没有虚开行为,哪怕是善意取得等。由于医疗机构较重视医疗技术提升、医护人员业务素质培养及先进医疗设备的引进,而对于增值税相关业务管理方面相对薄弱,因而应加强增值税业务方面的管理,并且要着重加强对于发票的管理力度。


  3.提升增值税相关业务的核算水平

  医院的财务人员因其长年从事的营业税核算业务,其业务核算相对简单,综合能力也是相对欠缺,这不是财务人员的原因,是原有的税制体制促成的。因而,“营改增”后,财务人员应按照增值税的核算要求,细化调整相关会计科目,保证能够正确核算增值税的相关税金,这也是对于一般纳税人资格取得的一项重要的要求,要准确填制税务申报表、报税。同时,还要努力学习相关的增值税业务,多与税收主管部门沟通,努力将增值税的纳税风险降至最低。并且,要在熟练掌握相关税收业务的基础上,结合医院的自身状况,适当地谋划一些税收筹划方案,在合法的前提下,为医院降低纳税成本。


  三、总结

  “营改增”税制改革不亚于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这是我国政府为企业节省纳税成本,为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红利,带来的直接结果。医院做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始终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注,此次税制改革为其降低纳税成本提供了较大的便利,这同时也是间接地让利于民,为百姓节省医药开支铺平了道路。因而,医院等相关医疗机构,应从正确划分不同税率业务、加强发票管理及提升增值税相关业务核算水平等几个方面做起,才能保证有效的规避相关税务风险、合理降低纳税成本,并最终达到财务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丽云.在“营改增”背景下对公立医院税负问题的思考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16(11).

  [2]刘晓辉.“营改增”对医院经济运行的影响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国卫生经济,2016(11).


  来源:中国经贸 2017年20期

  作者:商春超



  第三篇:农业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农业专业合作社是为适应现代农业转型发展需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社法》而成立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成立、运行和发展,对增加农民收入,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维护农民的利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和壮大,农业专业合作社在财务管理中的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农业合作社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合作社财务管理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

  合作社因其运营规模普遍偏小,通常都未设立专门的会计机构,都是通过一些兼职会计人员或合作社内有一定会计知识的人员对合作社进行会计核算,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特别是盈余分配制度。


  (二)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缺乏现代管理意识,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制度执行不到位

  合作社管理人员通常为农村的技术能手,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有一定的特长,有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但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缺乏现代管理理念及现代管理知识,对财务管理工作不了解、不重视,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还停留在管好钱、不乱花钱上面。管理人员对合作社的控制力度较强,法制意识淡薄,再加上监督机制不健全,难以对管理人员进行财务监督。还有的管理人员认为请专业的财务人员需要支付一笔不菲的工资,财务管理制度又有太多的条条框框,不太能够适应农业生产经营特点及农村的特殊情况,对合作社经营业务的开展不仅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反而让合作社的生产经营处处受到制约。因此,合作社财务人员通常都由兼职会计人员(含代理记账机构派出的兼职人员)或合作社内有一定会计知识的人员担任。兼职会计人员往往只负责日常会计核算,不负责合作社的监督管理。且兼职人员多数未系统学习和研究过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对合作社会计核算规定理解不深入、不透彻,不能很好地将《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用于指导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工作。合作社内的人員没有经过系统地会计知识的学习,只能记简单的流水账,无法帮助合作社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


  (三)未执行统一的会计制度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社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的财务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2007年财政部关于印发《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的通知》(财会[2007]15号),自2008年1月1日起执行,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的合作社执行的是《小企业会计准则》,导致会计核算标准不统一,各专业合作社之间的财务信息缺乏可比性。执行《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的合作社在进行纳税申报时,一些地区的纳税申报系统内没有设置《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中制订的财务报表模板,会计核算人员难以将合作社财务报表导入纳税申报系统。


  (四)财务人员素质不高,会计核算不规范

  由于受合作社自身发展水平及经营规模、地域条件的限制,合作社很难聘请到高水平的财务人员,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在会计核算方面,会计基础薄弱,在账簿设置、成本核算、固定资产、资金及存货管理等方面均存在不少的问题,如白条抵库、“坐支”现金、公款私存等现象普遍存在。


  (五)缺乏流动资金,运行困难

  合作社为互助性经济组织,注册资金少,在合作社的日常运行及持续发展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困难。合作社拥有的资源主要为土地、技术等,市场适应能力差,承担风险的能力弱,又缺少抵押物,金融机构不愿意向合作社提供贷款。


  二、改进农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合理设置会计机构

  合作社要结合内部控制的要求,建立健全和完善财务收支审批、货币资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存货管理、采购与销售管理等方面的制度,确保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避免营私舞弊等现象出现。有条件的合作社可设置独立的会计机构,加强财务监督;没有条件的合作社可尽量聘请具有一定水平的会计从业人员,会计、出纳分别由不同的人担任,做好合作社的会计核算工作,强化内部监督。


  (二)政府加大对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的支持力度

  政府在对合作社进行政策、资金扶持时,应考虑到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加大对合作社扶持资金的检查力度,确保扶持资金得到有效利用。针对合作社财务管理现状,各级政府可根据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引导和帮助合作社提高管理水平。为切实提高合作社财务管理水平,政府部门可出台鼓励政策,引导代理记账机构加强合作社财务制度的学习和研究,由代理记账机构帮助合作社进行会计核算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三)加大对合作社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

  政府相关部门对合作社的扶持,应该不仅仅考虑资金、政策方面,而要结合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合作社管理人员及财务人员对现代企业管理知识、财务管理等相关的学习,帮助合作社管理人员建立现代管理观念。对有志于从事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通过一年一度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及专题培训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合作社财务人员提高管理水平。对具有较高财务管理水平的人员,可引导其到多家合作社任职,以便对其经验进行推广应用。合作社管理人员及财务人员要通过培训和自学,本着对合作社及社员负责的态度,促进合作社的规范运行,积极为合作社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四)统一会计核算制度

  合作社要统一执行财政部发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加强会计核算。税务部门做好数据接口的管理工作,确保合作社在进行纳税申报时能够导入财务报表。


  (五)加强日常监督,规范会计核算

  合作社要充分发挥监事会的职能作用及社员代表大会的作用,加强对合作社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的监督,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合作社也要定时向社员公布生产经营状况及资金收支情况,方便监事及社员对合作社进行监督。财务管理人员要加强会计监督,杜绝白条抵库、“坐支”现金、公款私存等不规范现象。要按照会计核算工作要求严格审核原始凭证,正确使用会计科目,准确编制会计报表,做好财务分析,依法申报纳税,为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六)养成自觉遵守财务制度的习惯,加强对合作社执行制度的监督检查

  再好的制度如果不能落地执行,那也是白纸一张。因此,合作社建立财务制度后,要通过文件、会议、集中学习等形式,将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向生产经营人员进行传达,使生产经营人员能够自觉遵守合作社的财务管理规定并能反馈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合作社执行政策、扶持资金使用情况及纳税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合作社严格执行国家各项政策及按要求使用扶持资金,依法申报纳税,确保扶持资金用于生产经营。对财务管理制度健全,会计核算规范,依法申报纳税,深受社员喜爱的合作社可加大扶持力度,以鼓励其继续规范管理,并对其管理经验进行推广,起到示范作用。合作社监事会要加强对财务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制度执行中出现的问题,督促生产经营人员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要按制度规定主动向社员公示合作社财务收支状况,接受广大社员的监督。


  (七)拓宽融资渠道,促进合作社健康发展

  除了向金融機构贷款外,合作社可考虑引入社会资本,农民以技术、土地入股等方式,拓宽合作社的融资渠道,增强合作社的资金实力,分散经营风险,促进合作社规范管理,提高合作社的内生发展动力,使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增强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结束语

  农业合作社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实力。特别是国家对农业产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为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但是,合作社的管理水平特别是财务管理已成了制约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在合作社内部加强规范管理,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引导及支持、监督的情况下,才能筑牢合作社发展的基础,促进农业合作社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红.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研究.山西农经,2016(03)

  [2]吉文丽.新疆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商业会计,2015(1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贵州省烟草公司六盘水市公司贵州六盘水553001)

  (责编:纪毅)

  来源:经济师 2017年10期

  作者:黄延科



  第四篇: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研究


  1引言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也发生了新变化,同时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因此,如何提高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成为相关管理人员关注的重点,基于此,本文对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能够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新思路。


  2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2.1财务资金管理绩效的必然要求

  事业单位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财务管理人员通常只是进行会计核算或依照相关财务预算实施具体规划进行财务分配,没有有效发挥资金管理的作用。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工作职能以及财务管理绩效需要进一步提升。例如在融资环节,如果财政资金与事业单位的发展情况不统一,这时,就需要事业单位扩宽融资渠道,以满足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并通过对资金的管理,快速提高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质量,进而提高资金管理的绩效成绩。


  2.2事业单位适应经济新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也发生了一些改变,主要向经济结构调整、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中国制造2025等方向转变,使得經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就事业单位来说,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人们对自身相关的科教文卫等服务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保证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发展相统一,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也要进行创新,提高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


  2.3事业单位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

  新形势下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内容的创新也要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同时,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促进经济的转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促使事业单位对从事的专业财务工作作出相关评价,准确反映相关经费的使用情况,进一步提高了事业单位资金的利用率,促进事业单位向社会化的方向发展,进而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利益,促进社会经济转型。


  2.4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必然要求

  由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使得对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管理的内部控制相对较弱,进而影响资金管理工作进展。近年来,我国不断提高对事业单位内部工作的管理和控制要求,并出台了经济管理的相关政策,规范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和控制,并要求详细记录资金管理的内部控制执行情况,并形成书面报告,以规范内部控制促进财务资金管理的创新发展。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经济管理人员是其中的关键,因此,经济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并建立相关内部控制制度,例如风险评估、监督评价等,规范事业单位管理工作。在新形势下,提高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与效率,能够促进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管理的创新发展。


  3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3.1财务资金预算管理不够完善

  事业单位财务资金预算管理直接关系到单位资金的使用,是事业单位有关公共服务的表现形式,由于缺乏有效的财务资金预算管理机制,长期以来,事业单位没有使财务资金预算体系化,部分事业单位财务预算只是反映预算以内的资金,部分财政性质的资金没有进行费用预算管理,导致事业单位财务资金预算管理存在较大的差异[1]。另外,在进行资金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没有经过上级的审批,随意发放奖金、津贴等现象,资金管理人员只是大概统计财务总量,没有弄清财务的具体流向。


  3.2财务观念落后,管理体制不健全

  我国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进而使得一些资金管理人员滋生了无所谓的管理态度,在进行经济管理时,工作态度不认真。部分经济管理人员管理观念落后,认为运行中的资金主要是来源于国家的财政,没有必要严格要求财务管理工作,对国家财政的认识不足,导致资金管理工作中出现很多问题。此外,当前很多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对资金管理工作的重视不足,没有全面了解国家相关资金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没有很好地将资金管理工作与相关政策相结合,导致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工作发展滞后,不能高效与市场经济体制对接。


  3.3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目标创新需进一步加强

  资金管理的目标是资金管理工作的主流方向,当前,在资金管理目标创新工作中,有些事业单位将会计核算的目标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没有充分发挥资金管理的作用,也没有实现财务管理的创新;有些事业单位将其发展目标作为资金管理的目标,认为资金管理应该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没有认识到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能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总的来说,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目标的设立比较片面,没有进行创新。


  4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创新的策略分析

  4.1合理管理事业单位预算

  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重点是加强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是保障事业单位正常运行的前提,加强对财务预算的管理和控制,能够有效调动资金,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使财政中的每一分钱都花在有用之处。合理管理事业单位预算问题,需要相关管理人员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第一,处理好预算之外费用和预算之内费用的关系,保证事业单位各项资金在控制范围内;第二,在保证公共服务费用充足的基础之上,根据具体的需求支出相应的费用;第三,在确保主要公共服务事项的预算完成之后,按照事情的轻重对预算做出主次安排。


  4.2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资金管理水平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人员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工作质量,同时,提高资金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也是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创新的重要策略。提高资金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首先,控制财务人员的选拔标准,严格把关选拔的过程,保证资金管理人员已经取得会计等级证书并具有相关的资金管理经验;其次,定期对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的管理技巧,了解先进的管理方法;再次,对资金管理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突出強调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转变对资金管理工作的认识;最后,制定合理的奖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2]。


  4.3不断创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

  为了防止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目标的片面性,使资金管理目标能够充分引导资金管理工作,事业单位需要不断创新资金管理目标。第一,充分认识事业单位的职能,将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目标与企业资金管理目标进行区分,更好地突出事业单位的职能,充分发挥资金管理的作用;第二,针对事业单位不同的业务合理制定管理目标,例如学校等教育机构,资金管理的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在投资回报统计中,将生源增加到投资回报中去;第三,加强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目标体系化建设,有效保证资金管理目标的落实。


  5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给事业单位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能够有效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促进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因此,在新形势下,要对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合理进行事业单位财务预算,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资金管理水平,不断创新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目标,使得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新需求。


  【参考文献】

  【1】范尚杰.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10):121-122.

  【2】郭雪飞.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J].会计之友,2011(1):78-79.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作者:李涛



  第五篇:企业成本控制环节及财务管理


  在我国企业的各项管理中,财务管理已经成为最核心的内容。企业要想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要对公司的财务进行有效的管理。而做好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这两方面的工作是确保落实企业财务管理全程控制的關键。因此,各企业必须要重视本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

  一、控制成本管理的具体环节

  (一)成本预测

  成本预测是成本管理的首要环节,成本预测是否准确合理直接影响其他的环节。因此,企业在做成本预测时必须要以企业实际经营的情况、发展的目标为基础。在预测企业的发展趋势时,为了确保预测的准确性,必须采用因果分析法和定量定性分析法这两种方法来进行预测。


  (二)成本控制

  在进行成本的有效控制时首先要清楚其控制范围和控制深度。在新时代的社会经济体系中,需要对传统成本控制的范围进行扩展,也就是说在成本控制体系中必须要包括各个生产经营部门和常规管理部门。这样才能明确各部门的成本控制情况,并用成本控制网络来全程控制管理各部门之间的成本。


  (三)成本分析

  在该环节中,既要重视成本预测和实际成本支出的相互影响关系,又要建立一个预警机制来监控成本差异的问题。除此之外,也要重视分析研究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成本管理问题。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控制带来的风险和保证顺利进行成本管理工作,企业必须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应急预案。


  (四)成本考核

  为了确保成本考核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要有完善的考核标准、改革考核的方式和奖惩的方法。第一,采取双向考核和沟通的方法,有效避免了考核结果出现偏差的情况。第二,根据个性化来设计奖惩的方法。例如,基层的工作人员适合采取物质奖惩的方法,管理人员则注重职务提升的奖惩方法。这种个性化的奖惩方法更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有利于稳定公司的人才。


  二、分析财务管理的作用

  财务管理直接关乎到企业的发展,因此,必须要重视并做好财务管理的工作。

  (一)决策的正确性

  企业在进行决策投资的时候,一定要对成本控制进行正确的把握,并对效益和风险进行正确的评估。风险管理既能够监督财务内部的控制执行情况,也可以有效地检验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合理性。企业如果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成本控制管理制度,可以大大地提高决策投资的正确性,就算一旦出现投资风险,企业都能有效地进行应对,尽可能挽回损失。企业的决策确保科学正确的话,可以大大减少隐性方面的支出,有效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的实际经济收益。


  (二)金融资金

  作为企业发展根本的金融资金,其变化情况会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及成本管理带来直接的影响。因此,企业必须要资金的管理运作,并将其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由于资金管理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其的管理方式也应该要多样性。例如,当资金管理存在缺口时,就要购买具有性价比的材料,有效节约材料采购的成本。资金管理必须要和财务管理、成本管理进行有效的衔接,形成科学的成本管理控制体系。


  (三)成本管理人员的选用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从事财务工作的相关人员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对一切违反财务制度的行为必须坚决制止并进行举报。只有落实财务监督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制度的执行力,进而提高企业成本管理的水平。


  三、提高财务管理的理念,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

  (一)提高员工成本控制的意识

  员工素质是企业灵魂充分体现。员工财务管理意识的强弱、成本管理素质的高低、工作态度是否积极等都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重大的影响。因此,企业必须从上至下进行全面的成本管理理念的培训。第二,重视财务工作人员的招募和成本管理意识的培养。第三,对在职员工进行考核。考核的方式可以是定期或不定期的,并根据企业自身的业务来安排考核的内容。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成本控制的意识。


  (二)创新企业成本控制的理念

  成本控制包括多方面的内容,而不仅仅是现金的支出。企业在做好成本控制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要做好隐形成本的控制。通常来说,企业成本主要有基础成本以及效能成本两部分的内容。基础成本是一种看得见的成本,即是一种具体的商品或所需服务消耗等的实际的具体的成本,主要是指支付日常经营活动的现金。效能成本是一种投资性的成本,即首次支出巨大的费用,但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并提高了企业以后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成本作用。因此,企业要从根本上提高成本控制的理念,就必须要注重成本控制理念的创新。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是任何企业经营发展的核心。企业想要提高自身经营的效益,就要注重企业成本的控制和管理。企业对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地分析、做好投资风险的规避,以及重视企业成本管理控制理念的创新,才能切实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为企业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冬莹.论企业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J].管理学家,2013,(18):444~444.

  [2]邢燕彬.关于企业成本控制环节及其财务管理环节的分析[J].中国商贸,2013,(20):44~44,47.


  来源:智富时代 2017年9期

  作者:高波



  第六篇:关于新医改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问题分析


  一、新医改对于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要求

  自从国家开始在公立医院推行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后,精细化管理就成为了当前我国公立医院的建设和发展目标。其中,对公立医院的财务系统进行改革成为了关键,因为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是提升管理成效的基础和来源。与此同时,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也重点强调公立医院必须建设全面的预算管理和综合绩效评价体系,这进一步证明了财务变革对公立医院落实新医改任务和目标的重要意义。然而现实却是当前很多公立医院没有对财务管理系统进行更新,部分医院甚至还在沿用过去的管理理念和措施,这显然降低了公立医院的运行效率和竞争力,与新医改的要求背道而驰。本文正是基于这一出发点,对我国公立医院在新医改背景下暴露出来的财务管理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目的是希望通过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来促使公立医院获取更多的效益,进而为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二、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所暴露出的问题

  1.管理者对财务管理工作并不重视

  随着医疗卫生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对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实却是很多医院的财务工作人员缺乏对自身工作的深入探究,他们往往仅将工作重心放在做好账面管理和开支核对上,对财务风险预警不够重视,进而很难实现对重大财务问题的有效预防。此外,公立医院的管理者对财务管理工作也不够重视。由于管理者的漠视,导致医院也很少为财务工作者提供培训机会,这样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就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提升。最后,公立医院对财务管理改革的推行力度不够,造成很多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无法得到有效应用,这也给医院在未来的长远发展形成了制约。


  2.财务工作人员缺乏财务预算管理意识

  有别于企业,公立医院作为我国传统的事业型单位,对财务预算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很多医院的财务人员都没有形成预算意识,认为医院只要将资金注入进来就必将实现预期收益,但现实却与预期可能会存在较大差距。医院管理者如果对预算管理缺乏重视,财务工作人员就可能无法做好预算管理,而这就会造成医院工作秩序的混乱,进而导致医院的运营存在缺陷。财务工作人员如果没有预算管理意识,那么就会造成医院的资金注入缺乏依据,盈利剖析的合理性就更会受到质疑。同时,如果财务工作人员不能做好预算管理工作,那么医院在运营中一旦出现资金危机,那么就可能使医院陷入经营困境,给医院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危害。


  3.在财务成本管理方面缺乏足够的力度

  从当前我国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来看,成本掌握力度不够也是导致财务管理工作出现偏差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医院不能实施完善的成本管控,那么就必然会给财务管理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如果不对现实情况进行完善的分析和安排,而就仅仅只是进行简单的记账和会计核算,那么成本管理就会失去作用,不能对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改革作出贡献。只有结合医院自身的条件和现实情况,实施完善的成本管理,才能将财务工作做到细处,进而也才能确保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不发生疏漏。


  三、解决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1.提升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对优秀人员实施奖励

  公立医院上到管理层,下到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要对财务管理有一定的意识,这样才能为财务管理工作的改革提供坚实的基础,进而实施更加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确保医院规避财务风险问题。同时,要对那些致力于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深入探究的工作人员予以政策倾斜,对做出成绩的财务人员更是要提供晋升渠道和经济奖励。同时,对于那些价格较低的服务部门,医院要对其价格进行调整,使其更加顺应市场局势,推进公立医院获得全面发展。


  2.应用新的管理技术手段,提升财务人员素质

  公立医院在推进财务管理工作变革时,要加强对先进管理技术手段的应用。以信息技术为例,通过建设一体化的财务会计信息核算系统(如图1所示),可以显著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此外,财务工作人员还应该加强对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先进管理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工作,通过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来保障对新的管理模式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3.加强医院内部审计,落实工作责任制

  公立医院要构建完善的内部审计体制,并在基础上加强对财务监管工作的审查。同时,医院管理者要对内部控制机制的落实情况进行核查,通过落实工作责任制的方式来推动内部审计体制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结束语

  新医改的推行对公立医院的发展是一项重大机遇,但同时也对包括财务管理在内的医院运营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公立医院只有对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调整和革新,才能顺利通过新医改带来的严峻考验,进而收获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林艳冬.新医改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26):43.

  [2]井红艳.新医改下如何提升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水平[J].中国集体经济,2016,(3):145-146.

  [3]章丽.关于新医改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问题的研究[J].经济师,2015,(3):144-145.

  [4]王家宁.浅谈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J].中国市场,2014,(25):76-77.


  来源:智富时代 2017年9期

  作者:赵岩靖



  第七篇:关于电力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研究


  在中国的国民经济中,电力企业因为关系到国计民生,所以地位比较重要,电力企业的良性发展,能够促进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其特点是资产比重较高、筹资的风险大、收益不确定性高、资产高度集中。电力企业本是垄断企业,不过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电力企业体制的改革,电力市场的开放性和竞争性越来越明显,电力企业也要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国家电网公司从2009年开始全面推动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不过,现如今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处理。


  1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

  1.1企业财务管理的概念

  企业财务管理的概念:遵从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并考虑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有组织、有程序地对企业的各类财务活动进行管理。企业的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企业以风险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进行筹资、投放资金等活动,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非常重要,会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1.2企业财务管理的特征

  企业的财务管理主要有涉及面广泛、综合性强、敏锐度高和法制管理等特点。首先,涉及面广泛,财务管理渗透到企业内部经营生产活动的方方面面,还涉及到与企业利益相关的各种外部关系,如政府、金融机构和股东供应商等。其次,综合性强,因为财务管理内容广泛,包括了资本管理、成本管理以及收入与利润管理等内容,这些内容渗透到了企业活动的全过程。此外,敏锐度高,因为财务管理能够非常及时有效地体现出企业各类状况的变化。最后,法制管理,企业的财务管理是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进行的[2]。


  1.3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

  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主要包括三大内容:资本管理、成本管理以及收入与利润管理。资本管理主要管理筹资、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成本管理主要管理发电、供电、输变电的成本;收入和利润管理,收入管理主要管理售电收入、劳务收入、产品收入等,利润管理主要表现在利润的分配上,电力企业的利润分配应该在企业正常经营的前提下,兼顾各方的利益[3]。


  2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

  2.1企业财务控制不够合理

  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仍然受到比如过度垄断、严重浪费、政企不分、效率低下等问题的制约,这是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问题;有的电力企业中,存在个别高层管理者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的现象,电力企业内部缺少比较科学健全的内控制度,由于缺少健全的控制制度,电力企业的自我监控能力不高,很多会计的基础工作仍然不到位,甚至出现了财务秩序混乱的现象。


  2.2财务风险的控制意识缺乏

  电力企業本是国有垄断企业,长期为政府机关发挥作用,所以从最初电力企业就缺少财务风险控管的意识,又由于电力企业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经济效益和员工薪资水平都很不错,其发展模式是发展靠国家、利益靠政府,所以电力企业非常缺乏应对外界多变环境的能力,这种情况就比较容易产生财务风险。现在看来,电力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很大,财务风险也很大,可是电力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水平还是不高,同时风险管理的机制也没有完善。这样看来,建立和完善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2.3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在中国电力企业管理机制中,还没有将现代财务管理模式纳入,企业内部对培养高素质的财务人员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这就使得有的财管人员缺乏创造力、学习积极性。此外,电力企业的财务人员越来越年轻化,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知道的多,但是现实的管理经验却是很缺乏的,电力企业对财会人员的后续教育培养工作做得也不好,同时工作压力过大制约了财务从业人员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2.4缺少精细全面的财务预算的管理体系

  预算管理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相当重要,但是在电力企业中却被忽视,电力企业目前并没有形成统一的预算管理体系,而现有的预算管理方式简单粗放且不容易落实。总的来说,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缺乏的是精细、全面的预算体系,考核办法也没统一确定,相应的激励机制没能建立健全,考核周期没有确定,考核指标总体来说是不完善的,让整个考核流于形式。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不足,全面预算没能发挥其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作用,态度比较消极。电力企业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依旧不足,预算编制上没有充分考虑到其科学性。


  3电力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3.1完善对电力企业的财务控制

  电力企业在管理上,一直以来都是对发电重视,却忽视供电,过于看重企业的产值产量却忽略了能够取得的利润。这就需要我们树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经济核算理念,从而完善对电力企业的财务控制。这就要求电力企业不断健全财务决算机制,明确分工,权责明晰,规范企业核算制度,财务风险的内外部控制机制也需要建立,更好地监督会计信息和生产经营管理活动。


  3.2树立财务风险意识,健全财务风险管理体制

  对于财务风险管控,需要制度支持和公司员工上下一心齐心参与,认识到风险的存在和影响。电力企业需要从长远利益出发,积极防范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因为外部的市场、经济等环境复杂多变,所以针对变化的环境要有多个对策,一步一步提高电力企业的适应能力。同时全程监控电力企业的各类资金活动,经济效益也需要及时的考核评价。

  此外,内控制度的建设尤其重要,降低企业在财务决策、成本费用规划及控制方面的低效率情况,尽量避免因为企业内部因子所导致的资金风险等问题。一个良好的内控制度应该是授权分权、权责分明、工作程序规范的,增加防范风险可能性。


  3.3培养财务管理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而人才的培养是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和发展的客观要求。电力企业应该进一步改革财务机构,定期培训财务人员,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积极弘扬优秀的企业文化也是有作用的,坚持人本管理,并激励和约束财务人员;激励和培训财务从业人员以便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及时考核并奖惩财务人员。


  3.4推进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的开展,顺应了电力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电力企业需要从内部开始,管理要效益,管理要向精细化发展。因为财务管理越是精细,就越能反映企业经营效果,给企业的经营者提供有效的信息。在预算管理中,最重要的是成本费用预算管理,这要求逐步形成产、供、销整个过程的预算体系。执行预算管理时,还要继续完善预算管理组织结构,这样方便更加全面地分析整个预算管理的执行情况,并改进全面预算的考核机制。精细全面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预算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人是非常重要的,是预算的制定者、执行者、被考核者,同时是预算工作的主体,决定着预算工作效果的好坏,所以要坚持以人为本,让公司里全体员工都能发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发展有技巧的预算编制,加强资金预算管理,对预算方案实施监控。


  参考文献

  [1] 何章姐,陈娜,张根文.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157-158.

  [2] 董灵丽.探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J].江苏商论,2011(2):204.

  [3] 宋少华.加强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浅析[J].中国市场,2016(28):123-124.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24期

  作者:王美琴



  第八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在我国快速发展阶段,各企业和单位在传统模式下的运营急需进行策略性改革,以适应时代的进步,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国家事业单位的传统财务管理现状问题甚多,要实现企业单位的长期发展,要将其中思想观念、人员素养及基本工作和国家法律方面多层次深入分析中间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实现单位财务管理有效性改革。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探析

  (一)内在思想意识方面

  1.管理意识淡薄

  传统的事业单位领导者的个人主观意识比较强,对制度没有足够的清晰认识,甚至将自身的主观意志凌驾于管理制度之上,严重影响财务工作的正常进行。这就直接导致领导对财务工作缺乏监督和管理,使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工作懒散,不求上进,领导也不予以引导和激励,使整个财务管理工作系统失去管控。


  2.工作人员认识欠缺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对自身工作的认识单一,一些工作人员觉得自己的工作就是算账,没有什么重要性,尤其事业单位之前属于财政供给单位,员工和单位的收入比较稳定,更加重了财务管理人员在财务工作中不求上进,对法规和管理制度认识浅薄,对财经纪律更是不在乎,不重视其危害性。


  3.工作传统缺乏创新

  事业单位由于性质原因,财务工作人员更是感受不到社会的压力,觉得单位的长期发展只跟业务部门有关系,导致在新时期发展下,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缺乏创新意识,工作模式单一不求突破,对于财务管理工作千篇一律,难以适应快速发展市场环境下的财务新要求。


  (二)工作人员素养方面

  很多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招聘流程不规范,多数是从其他部门的原有职工中调入或者选拨上来的,专业的财务知识欠缺,跟经过专业训练、严格筛选招聘过来的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素养差别甚大,而且调拨的财务管理人员安于现状,对新的财务管理知识缺乏学习意识,工作能力低下[1]。


  (三)基础工作方面

  1.来往账务不清晰

  原始凭证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但有些事业单位原始凭证极度不规范,对原始凭证的管理非常混乱。在一些事业单位中,很多原始凭证内容都填写的不全面,有些实物发票连数量以及单价都不写,直接笼统的写个金额,该盖章的地方也没有盖章,该签字的地方不签字,有些即便签字也是草草不清,甚至一些自制的原始凭证格式错误内容欠缺,导致单位来往账务严重混乱。

  2.记账凭证简单

  有些事业单位由于财务管理工作懒散,业务处理过于拖沓,工作态度不认真,会计记账凭证的摘要本应对该笔账目的经济往来进行详尽说明,但实际填写时却敷衍了事,简单带过,会计科目名称也随意乱写。

  3.财务报告不专业

  一些事业单位进行财务报告的时候,对应附注说明的地方标注不清,财务报告只有报表没有其他专业性的分析,财务报告内容欠缺,账表不符。


  (四)法律建设方面

  1.财务管理信息作假

  一些事业单位或者单位个人为了其个体的利益,在财务做账的时候弄虚作假,尤其在单位监管不严,财务记账凭证不规范的情况下,更加助长了某些单位及个人做假账的风气。有些项目实际是盈利状况却被记录为亏损账面,以此来转移国家资产;有些单位为了提升业绩做假账,将实际亏损的项目账面作假,形成表面盈利的假象;还有写账面与账实严重不符,来实现单位偷税漏税的非法目的。


  2.监管不严

  有些单位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个人权利比较小,一些财务监管直接由单位领导来负责,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即使想监督管理单位的财务状况,还要请示上级领导部门,流程麻烦且实施障碍重重,根本没有实权来实行监管。


  3.法律意识不强

  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严重缺乏监督管理,即便发现财务数据作假,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也很少追究其法律责任,大部分只是轻微处罚或者采取调账的方法掩盖过去,对其惩戒不严,使其法律意识越来越淡薄,严重影响《会计法》的实施和法律的威严[2]。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对策分析

  (一)强化观念

  1.增强竞争意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时期,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要强烈提高竞争意识,积极学习和创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管理水平,强化财务管理的决策权,增强事业单位的抗风险能力和应变能力。


  2.树立效益目标

  财务管理部门作为单位的经济中心,要强化财务工作人员的经济效益观念。在资金流入和流出方面严格把关,严抓投入产出比,帮助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赢得长期发展目标的早日实现。


  3.充分利用時间价值

  时间就是金钱。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要严格把控好资金投入时间和产出比,对要投资的项目进行深化评析,客观的判断投入资金的时间价值高低,尽量使资金得到最优化和最充分的利用。


  4.加强风险控制

  单位在实际项目投资中,常会由于一些客观因素和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实际项目盈亏和财务预算的收支相差比较大,造成单位经济损失。财务管理部门作为资金的支配部门,工作人员必须提前对项目投资风险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判断,尽量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对投资造成的风险,权衡利弊,最大程度的降低损失实现利益最大化。


  (二)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素养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必须是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上岗,对之前在岗没有从业资格证的要进行在岗培训及时获取会计从业资格证,达不到要求的就严格换下。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素养。


  (三)加强管理财务基础

  1.加强稽核工作

  对于财务管理信息的各项凭证,为保证凭证的规范性和真实性,设立稽核岗位。稽核岗位的员工严格审核各类原始凭证,对合格的凭证加盖印章,不合格的不予进入会计核算系统。如果被查出有不合格的原始凭证被稽核人员通过,产生的经济处罚将由稽核人员负责。


  2.加强收款票据管理

  为防止财务混乱和违法乱纪情况的发生,一定要加强对收款票据的严格管理。票据的不同使用阶段要由不同人员负责,严格按照规定使用票据,票据填写也要规范清晰。


  3.凭证流转规范管理

  为了进一步保证凭证的真实合法性,凭证进行流转和保存的时候要进行严格的分离审批。凭证流转的每一步都分经不同人手负责,收款凭证和支出凭证都要严格按照规范的流程之后再记入账上[3]。


  (四)加强法制建设,建立新型财务管理制度

  1.国有资产制度规范化

  为保障国有资产最大化,财政支出合理最小化,建立国有资产科学制度化的管理非常有必要。在事业单位中坚持有偿的原则,合理的将非营利性资产转变为盈利性资产,以实现国有资产扩大化目的。


  2.成本核算制度严谨化

  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部门是资产流出的源头,增加成本核算对投资项目的每个环节都进行成本控制,在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的同时防止资金浪费,实现单位盈利最大化。


  3.收支管理统一化

  在现有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事业单位的经费收入来源广泛,种类多样且多数享受免税政策,应将这些经费统一纳入预算管理,作為公共资金来用于公共事业,防止个别不法人员趁机将部分资产进行违法转移或者偷税漏税[4]。


  四、结束语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事关单位和国家的切身利益,财务管理信息混乱,弄虚作假,违规乱纪,严重损害着单位和国家的经济发展。由此,我们要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进行严格整改,对现有的各方面问题深入发掘,从根源入手,逐个击破,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各方面的财务问题彻底解决,防止国家资源的进一步流失,保障国有资源的安全与完整。


  参考文献:

  [1]谢新景.新会计制度下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3(18):162-163.

  [2]马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2):273-273.

  [3]陈世权,唐剑芳,李淑,等.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总会计师,2016(4):94-95.

  [4]刘国辉.新常态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港澳经济,2016(3):83-84.


  (作者单位:长春市殡葬服务中心)

  来源:财会学习 2017年21期

  作者:贺锐



  第九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助力主营业务开展的模式构建


  如何有效发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职能优势,来推动组织主营业务的开展,已成为当前研究事业单位财务内控问题的重点。与单纯从财务管理原理出发来进行问题讨论不同,将财务管理问题纳入到助力主营业务开展中来进行探讨,其首先表明了财务内控在事业单位中的职能角色,再者还表明了财务内控的工作重点。笔者所在的事业单位为某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该部门作为向社会提供食品药品安全服务的专业技术服务组织,提升其主营业务的开展质量必然会对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产生显著的社会效应。而对主营业务提供预算资金支持,则构成了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由此,从对专项预算资金的管理出发,来探讨财务管理助力主营业务的开展便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对食品药品监督局的体制改革有加速之势。根据分类改革的逻辑,尽管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仍作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但在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大局下,增强单位主营业务的竞争能力仍将是当务之急。在寻求财务管理助力食品药品监管时,需要正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职能定位问题

  之所以提出这一问题,归因于目前部分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对财务管理的职能地位重视不够。在执行预算会计的财务内控中,主要将财务职能理解为被动执行上级预算安排,进而就较少关注到财务管理在助力食品药品监管主营业务开展的作用。因此,在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优势之前,应根据“监督实施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督管理稽查制度,问题产品召回和处置制度,组织查处重大违法行为。依法处理食品药品安全咨询、投诉、举报。负责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监测检查”的主营业务内容,则在财务内控制度层面提升财务部门的职能地位。


  (二)财务管理工作范畴问题

  全面预算管理构成了食品药品监管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在全员参与和全过程管理下,财务管理工作涵盖了单位资金循环的整个周期。但基于价值层面的工作范畴,在配以被动执行预算安排,便使得财务管理工作长期以来与成本控制目标相割裂。毫无疑问,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是同一硬币的两面,而且成本控制则是食品药品监管主营业务开展中的约束条件。


  (三)财务管理中的主体问题

  似乎这并不构成现实问题,但在贯彻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下,财务管理中的主体便不能仅局限于财务管理人员,而应在全员参与下落实到每位职工的肩上。主营业务的开展在追求社会效益目标的同时,还应追求“产出/投入”的满意效果。因此,以岗位绩效考核为主线来落实财务管理中的主体责任,方能切实助力主营业务的开展。


  二、财务管理助力的着眼点分析

  从食品药品监管职能中可知,其对财务管理的职能范畴给出了清晰的界定:承担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资金预(决)算编制、财务管理、内部审计、政府采购、固定资产投资申报立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对专项经费和各类行政性收费、罚没款实施统一管理。组织国家投资项目申报、实施、审核。为此,当前需要从以下三个着眼点来开展工作:


  (一)提高项目立项论证的科学性

  财务管理在助力主营业务开展的过程中,需要防止专项资金在主营业务配置中的系统性风险,那么这就需要提高项目立项论证的科学性。如针对专项设备采购项目,需要同时对设备功能和资金统筹规划等环境进行充分论证,这样才能避免因决策失误而产生不可逆的结果。通过提高财务部门的职能地位,财务人员便有职责对专项资金使用提供建议和意见,而且从专业视角下来对项目实施做出可行性分析。可见,这属于事前控制环节。


  (二)增强项目资金配置的效益性

  这里的效益性可以用“产出/投入”比例关系来表达,而且效益增强的途径也可以从该关系式中得到反映:一是在產出一定的情况下,应实现最小化的资金投入;二是在资金投入一定的情况下,则应实现最大化的产出。从助力食品药品监管主营业务的内在要求出发,应在第一种模式下来增强资金配置的效益。从实施手段的着眼点入手,则要求财务管理在资金节约使用上下功夫,而从物化层面来看则要求强化成本控制。


  (三)实现项目预算管理的刚性化

  长期以来,食品药品监管在预算管理中难以做到约束的刚性化,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体制内预算管理中特有的“父爱情结”。面对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要求,预算硬约束不仅能加强财务内控的效果,还能确保单位资金池的安全性。因此,财务管理助力的着眼点还在于,实现项目预算管理的刚性化。为此,这里就需要着力排除人为干扰。


  三、财务管理实践中的难点问题解析

  在将财务管理的助力点落地之时,还需要对以下三个方面的难点问题进行解析:

  (一)对财务管理价值取向问题的解析

  以全面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核心工作,那么将其作为助力主营业务开展的基础手段时,如何建立资金管控与监管服务职能的协调共处呢。从一般原理中可知,强化资金管控则会抑制社会服务质量的提升,反之又将增大预算资金的投入。因此,这里就需要对财务管理的价值取向问题进行解析。笔者认为,财务管理职能落脚于“助力”上,则需要首先满足增强单位食品医药监督管理职能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来进行资金统筹与监管。


  (二)对财务管理契合成本控制的解析

  财务管理主要基于价值层面,所以长期以来对成本控制的正面影响较小。究其原因可以归为:一是信息不对称使得财务部门对资金的使用监管缺失;二是职能壁垒弱化了财务部门对资金使用监管的力度。然而,维持现状将可能导致财务管理存在系统性风险,而无益于主营业务的开展。因此,建立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之间的契合态势,便成为了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全员参与和全过程管理的要求下,应提高全员参与的力度和绩效。


  (三)對预算资金效益实现机制的解析

  这里需要解析的问题便是,如何对预算资金最终的使用效益进行评价。如:专业设备采购和在职人员岗位培训是食品药品监管的常规事项,有效履行该事项将推动食品药品监管主营业务的开展,从而也就构成了财务管理助力的着眼点。从资本的形态来看,此时货币资本已转变为物化资本和人力资本。因此,对货币资金投入的效益评价,也必须转变为对物化资本和人力资本效益来进行评价。


  四、财务管理的模式构建

  根据以上所述,财务管理的模式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一)从制度层面提升财务部门的职能地位

  正如前面所指出的,若是依然将财务部门作为被动执行预算安排的单位,那么其所呈现出的“助力”效果便将大打折扣。因此,食品药品监管的管理层需要从制度层面来提升财务部门的职能地位。其中的关键之处便在于,以制度的形式来拓展财务部门的职能范畴,并对财务部门的职能权限进行授权,使其能够参与到对专项采购和在职培训项目的论证中来,增大其在论证中的发言权。目前,重点在于对专项设备采购进行科学论证。


  (二)建立任务导向下的预算管理工作机制

  以任务为导向反映出了财务管理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但财务管理并不能被动执行预算管理,而是需要主动将工作贯穿于监管任务论证、任务实施、任务执行效果评价的始终。关于任务论证前面已经阐述,这里着重就任务实施进行探讨。笔者建议,可在滚动计划法的原理下,动态调整预算资金的配置额度,如在专项设备采购过程中存在着安装调试、人员操作培训等事项,在其中难免存在追加预算投入的需要(如因安装调试需要对单位操作室进行改造)。为此,需要在权变理论下来执行预算管理工作。


  (三)创新财务管理使得成本控制红利内化

  创新财务管理的出发点在于,推动全员参与到主营业务运转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中来。那么,这里就需要将职工实施成本控制所形成的红利内部化,进而在利益封闭的状态下来形成岗位激励。具体的实施策略为,将主营业务运转总成本进行逆向分解,落实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每位职工肩上。在使他们明确自身的成本控制目标后,将其成本控制绩效纳入到岗位绩效考核之中。若是达到成本控制要求,那么在对职工的绩效奖金发放上就可以体现出“红利”。


  (四)多部门协同下考核项目实施后的绩效

  拓展财务部门的职能范畴,关键在于将财务管理工作延伸到对项目实施后的绩效评价中来。以专业设备采购项目为例,财务部门应在国资管理部门的协同下,对项目采购进行审计;又以在职人员岗位培训为例,财务部门同样需要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协同下,对培训经费的使用进行审计。通过落实审计制度,来确保财务管理助力主营业务开展的同时,规制经济失范行为的发生。

  综上所述,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不难知晓,在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今天,财务管理职能的作用将日益凸显。


  五、小结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作为事业单位的组成部门,作为向社会提供食品药品安全服务的专业技术服务组织,提升其主营业务的开展质量必然会对群众的食药安全产生显著的社会效应。从其财务管理制度入手可知,在提升主营业务开展质量的过程中,对专业设备的采购和对职工的岗位专项培训,应成为了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本文围绕着助力这两个环节的工作开展得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助力措施为:从制度层面提升财务部门的职能地位、建立项目导向下的预算管理工作机制、创新财务管理使得成本控制红利内化、多部门协同下考核项目实施后的绩效。


  参考文献:

  [1]段慧君.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析[J].山东纺织经济,2011(1)

  [2]陈红蕾.浅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J].价值工程,2011(1)

  [3]那贵玲.以人为本做好事业单位改革的思想政治工作[J].奋斗,2010(12)


  (作者单位:太原市晋源区晋源新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山西太原030025)

  [作者简介:崔世梅(1968—),女,汉族,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人,大学本科学历,经济师中级八级]

  (责编:玉山)

  来源:经济师 2017年9期

  作者:崔世梅



  第十篇:村居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村居财务管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近年以来,我县通过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大工作力度,使全县村居财务管理工作逐渐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当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阻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稳定。因此,加强农村村居财务管理,采取强有力措施,对稳定农村的社会大局,保证农村的财务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村居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基础工作普遍薄弱,财务管理不规范

  一是,原始凭证记录不全,白条入账现象略微严重。无经办人、无证明人、无审批人的白条,无正式单据,这些现象在自然村票据中普遍存在。二是,“坐收坐支”现象普遍存在。目前个别村居除转移支付外,还有其他收入如部分征地款、一事一议项目集资款等收入,有些村干部将这部分收入自行开支,报账时仅仅是交一些收支票据,使得“双代管”会计科目形同虚设。三是,会计档案资料的保管不善。不按规定保管会计档案资料,会计资料不及时移交,谁管的账谁带回家等的现象普遍,后果就是会计资料严重受损、丢失,甚至人为地销毁。


  (二)村居财会队伍不稳定,财务人员变换频繁。

  因为实行“双代管”后,各自然村只设一名报账员,在选任财务人员的过程中“任人唯亲”的现象比较普遍,村干部主要是从本村村民中选用。一些不懂业务的人员被安排为村级报账员,使得村居财务工作处理不规范、不完整,以至于无法系統体现村级账目。甚至到换届移交时“一问三不知”,难以说清楚本村财务收支的来龙去脉。


  (三)代理记账会计人员不稳定,村务公开流于形式

  一是,代理记账会计素质不高。乡镇“双代管”会计是最后也是最有效的一道审核关口。但由于乡镇财经服务中心人员不稳定,原则性和责任性不强等原因,存在着“重记帐、轻管理”的现象,使违反财务制度的票据凭条得以入账。二是,村务公开不及时,大部分流于形式。


  (四)村居财务相关纪律制度观念淡薄,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一是,私设“小金库”。一些自然村干部利用虚假单据入账,重复支出,或收入不进账等私设小金库。二是,大吃大喝,乱发补助,支出无标准。一些自然村干部利用公款大肆吃喝。据调查了解,个别村居生活费支出一般占自然村年总支出的30%左右,有的甚至高达50%以上。三是,村干部职责不清。一些自然村书记、主任、报账员职责不清,村干部人人都可以收钱、管钱、用钱,造成“责、权、利”不明晰,家底不清,无法形成有效监督制约机制。


  二、农村村居财务管理工作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村居财务制度不健全

  长期以来,村居财务管理实行的管理模式是“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即自己收入、自己记账、自己监督,以至于财务管理上出现许多漏洞。村级财务制度不规范,相关会计资料如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手续不健全。在账目设置上,不按规范的财务账目进行财务收支核算的现象是存在的,一本流水账,使用增减法记账,也不分资金来源性质,不列明细科目,这就变成了一本糊涂账。财务管理工作无章可循、无据可依正是因为财务上的手续不规范,财务上的制度不完善。


  (二)村居报账员工作多头管理

  《会计法》明确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法律条款的内涵已经十分明确,即财政部门负责村级的会计工作,但事实上村级会计管理主要是由农业主管部门负责的,这就与《会计法》的规定相悖,后果就是村级财务多头管理,造成村级财务管理权问题上意见不一致,乡村两级财务由经管站,财政所两线管理,造成机构重叠,人员冗多,管理职权、范围更加不明确。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三)村居财务监管乏力

  会计的第二职能就是监督,在一些乡镇政府和村委会,村居财务工作十分缺乏经常性的有效的考核监督,导致会计核算混乱、敷衍了事,乡镇机关作为与村委会行政距离最近的机关,也很少对村级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同时在实际操作中常存在“包包账”、“捆捆账”的现象,账务处理程序违反会计基础规范要求,更有甚者,账目一塌糊涂,以至上级来检查时拿不出象样的账本来。


  (四)村居财务管理人才缺乏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为了寻找更好的生存、发展空间,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他们大多是有一定文化素质的中青年;还有部分农村青年通过接受良好教育,也进入大城市寻求发展,最后在城市成家立业。回到农村从事财务工作的更是少之又少。由于农村人才大量流失,造成农村财务管理人才缺乏,村居财务工作的有续性削弱。


  三、加强农村村居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强化“村财镇管村用”,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使村居财务管理有章可循

  在“村财镇管村用”的村居财务管理模式基础上,对村居财务的审批制度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规范和完善:一是,实行项目资金公示制度,凡由村级实施的项目,要在资金到位3日内,将项目名称、资金来源、资金数额、项目实施负责人等情况报镇纪委备案,并向村民进行公示,便于镇纪委监督检查和群众监督。二是,实行社区党支部书记和各村居社区委员联签的审批制度,凡村级财务支出,必须由社区党支部书记和各村居社区委员联合签字进行报销;对于重大资金的支付,须由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三是,财务支出必须取得合法的原始单据和凭证,由经办人注明资金用途、签字后方可审批。四是,村居项目资金的支付,要附有村民代表大会或村居两委会议纪要、合同、工程结算资料等方可进行结算,工程结算后要在村务政务公开向全体村民公开资金使用情况。五是,禁止村居超额列支招待费制度。自从规范村居财务审批制度以来,由于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纠正,有效预防和减少了村居财务管理中违纪违法现象的发生,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二)推行“阳光财务”,增强政务公开透明度,切实推进实行“两公开一会审”

  为增强农村财务公开的透明度,由社区牵头,每月25日召开由各自然村“两委”成员、全体党员、全体村民代表参加的“议事学习日”会议,“两公开一会审”通过。一公开是对各自然村事务开展、财务收支、资产管理、工程招投标、民生工程等重大决策和审批事项进行公示。二公开是对各村下一季度拟办各种事项和开支预算进行预公开。一会审是由镇联系村干部、村”两委”成员、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党员(群众)代表,每季度对村级各项公开和预公开的内容进行讨论会审,对存在的不规范、不合理的事项向村”两委”进行咨询、质疑。首先由村报账员对发生的财务收支、资产管理情况进行宣读,公布财务结余情况。然后由村党组织书记对各种事务开展及重大事项审批情况逐项进行公开,对每季度拟办事项及财务收支进行预公开。由党员、村民代表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对公开事项进行审议并提出意见,村主要负责人对代表提出意见进行说明。在加强村居事务和财务(资产)管理的同时,规范了村居事务和财务(资产)处置,有效的促进了村务、政务公开的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民主决策。


  (三)加快农村财务用人制度改革,提高财务人员队伍整体素质

  积极推进农村财务人员聘任制改革。由乡镇一级财政经管中心负责,面向社会公开考录,择优录取。凡进必考,统一调配,持证上岗,将年轻、文化素质高、业务水平好的财务人员充实到农村财务岗位上。然后统一组织上岗培训,定期组织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农村财务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以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对农村财务会计人员更高要求。


  (四)推进会计工作的电算化应用,使村居财务管理工作由记账型向管理型转变

  财政部“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指导下,农业部也提出“农村会计电算化是发展的方向”,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集体因财务管理问题引发的上访现象问题。农村财务计算机网络系统建成运行后,乡镇财政经管服务中心人员统一上网计账,全部实现村居财务会计电算化管理。


  参考文献:

  [1]赵士海.村居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村居审计方法初探[J].商业经济,2014(18).

  [2]朱敏婧.浅谈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2(05).

  [3]赵茂東.规范村居财务管理[J].农村财务会计,2009(03).


  (作者单位:莒县刘官庄镇财政经管服务中心)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 2017年31期

  作者:李永华


上一篇:财务报表分析范文10篇

下一篇:金融论文范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