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农村信用合作社面临的问题与改革思路
发布时间:2015-07-04 20:25
论文 关键词:信用合作社 问题 改革
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 金融 制度改革的深入,我国 农村 信用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已经成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主导力量。然而,在农村信用社长期 发展 过程中所积累的各种体制内外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其提高竞争力和快速发展的瓶颈。这些问题主要有支农力度弱、 网络 资源不足、新业务发展平台尚未建立,治理结构残缺、工作人员素质较低等。只有通过明确信用社的性质及产权治理结构,明确规定农村信用社的服务方向、经营宗旨,建立新的体制框架,培养高素质的从业人员等措施,对农村信用社体制进行改革,才能使其不断提高自身实力,并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求得发展。
经过近五十年的曲折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最庞大和最完备的正规金融组织体系。然而近年来,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出现了诸多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和问题。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作出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于五十多年来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的农村信用社,就如何把握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做出了重要部署,在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的关键阶段,如何正确面对和处理当前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是我们所必须正视的。
一、当前农村信用社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支农力度弱。农业和农村在整个国民 经济 中处于相对比较弱势的地位,容易受 自然 环境、 政治 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商业金融机构对农村贷款的收益率普遍低于对其他产业的贷款,因此贷款积极性不高,而农村信用社作为全心全意致力于为农民、农村服务的合作制的经济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应对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尤其是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更需要合作金融的支持。wwW.lw881.com然而,现阶段我国很多地方却将农村信用社改革目标和责任主体下移至市县联社,在追求目标最大化的经营目标驱动下,变相的把“支农”变成“弃农”。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较大幅度增长,但农业贷款增长幅度较小,大部分资金都被投入到非农业部门,使农村信用社的存贷差连年增加,并积累了大量不良资产。
(二)传统业务操作系统完善、网点资源丰富,但网络资源不足,新业务发展平台尚未建立。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农村信用社的网点布局往往以撒网式展开,一般每个乡镇都有1~2个网点,比较繁华的乡镇,网点数目则多达十多个。遍布全国的网点资源对网络客户起到较好的作用。但由于农信社普遍存在服务形式落后、结算渠道不顺畅的弱点,加上各地之间发展程度差异性大等因素,规模性业务开发的网络资源极其缺乏。虽然当前农信社在传统的综合业务系统网络上与商业银行的差距已大为缩小。但涣散的经营机制使大规模业务开发缺乏统一的平台以及各自为政的做法,直接导致了开发成本的增加,并进一步增大了地区的差异。
(三)治理结构残缺。农信社的治理结构主要由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代理人,即理事长和主任组成。然而,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上述的产权不明晰,导致了“三会”制度也徒有虚名,无法在实践中起到任何的作用。首先,从社员代表大会来看,它的存在基本上是摆设,由于在信用社发展 历史 上的非自愿入社以及民主意识不高等因素影响,社员代表普遍参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其次,理事会也很少依据相应的规章制度就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向社员代表大会做实时汇报,而且在实际运作中,理事长一般都由信用社的主任担任,权力高度集中;最后,监事会几乎完全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其监督约束农信社经营的职能,其重要性无法真正显示出来。
(四)工作人员素质较低。农村信用社从成立至今,由于进人渠道不宽,世袭现象严重,大部分为原来
(二)加强与外部合作
1、加强银银合作。全面实施新 农村 建设对 金融 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由于各方面的限制,当前农村信用社在很多方面的服务水平远远落后于银行,所以农村信用社应在充分发挥自身网点资源、人力资源、地方信息资源等方面优势的基础上,积极主动与银行寻求多方面的合作,充分利用银行的技术优势、管理优势、资金优势,以合作为导因、以学习为目的,切实转变观念、拓宽业务领域,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和投资理财方面,在条件成熟后,农村信用社可将合作转变为自为,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强自己的盈利能力。
2、加强银保合作。农村保险业是一个成长中的市场,在整个农村市场有着极大的 发展 空间,各种保险业务正由无到有、由有到全地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它所涉及到的各项业务既事关农民养老、意外伤害、医疗等方面的保障,也涉及新农村建设投入资金到不可抗力因素时的保障。寻求与保险业的合作,以保险对象的身份出现,积极参与政府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开发的农业险,不但有利于保障自身的资金安全,而且在有助于降低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成本。同时,以保险合作者的身份出现,以拓展中间业务的形式,为保险公司代理开办各项保险业务,不断延伸服务领域。
(三)规范产权,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产权规范的合作制,更适合农信社的发展,其所体现出来的优越性不亚于股份制,因此当前农信社体制改革的重点应放在产权规范而不是股份制改造上。要对现有农信社产权重新界定,明确并落实出资者的权利与义务,使社员利益与农信社利益结合在一起,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对于 历史 原因形成的积累产权,应妥善处理,具体措施包括:对于有明确归属的历年积累,包括非自愿的小额股金,可以采取清退旧股的方法解决;对于无明确归属的历年积累,可以在弥补历年经营性亏损之后,将剩余部分按照一定的比例量化一部分后分给停止分红时的原有社员,其他部分产权本着“集体所有”、“用之于农”的原则,设立农信社发展基金,用于信用社的发展。同时,必须要重塑强化合作社特有的民主管理、一人一票制度,真正发挥“三会”的职能。
(四)加强农村信用社的职工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各联社领导班子建设,特别要加强对中、高层管理人员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设置内部职能机构,并且要树立“以人为本,人才兴社”的经营理念,确定人才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培养一批热爱农村信用社事业、专业知识全面、懂管理、会电脑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同时,要努力营造管好、用好人才和吸引人才的良好机制,对新业务发展需要的高学历专业人才和技术人才,要保证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农村信用社行业管理部门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采取提高学历津贴、技术津贴等手段,鼓励高层次人才安心到农村信用社施展才华;二是加快信用社“改招工为招生”的步伐,有计划地招收一批专业相关性大、学习成绩优秀和办事能力强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信用社工作,改善职工队伍文化结构;三是采取多种办法开辟学历 教育 的新途径,鼓励并引导信用社职工自学成才,把信用社的部分基层干部人员选送到大专院校深造,认真做好信用社干部职工的技术职称评定工作。主要是抓好业务知识的培训、轮训和学习近年来国家颁布的一系列金融 法律 、法规和条例,学习掌握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信贷资产风险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四是抓好岗位技术练兵,制定具体奖惩措施,实行全员达标上岗。
参考 文献 :
[1]赵磊,魏硕.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经济 师,2005.6.
[2]谢平.
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 金融 制度改革的深入,我国 农村 信用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已经成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主导力量。然而,在农村信用社长期 发展 过程中所积累的各种体制内外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其提高竞争力和快速发展的瓶颈。这些问题主要有支农力度弱、 网络 资源不足、新业务发展平台尚未建立,治理结构残缺、工作人员素质较低等。只有通过明确信用社的性质及产权治理结构,明确规定农村信用社的服务方向、经营宗旨,建立新的体制框架,培养高素质的从业人员等措施,对农村信用社体制进行改革,才能使其不断提高自身实力,并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求得发展。
经过近五十年的曲折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最庞大和最完备的正规金融组织体系。然而近年来,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出现了诸多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和问题。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作出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于五十多年来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的农村信用社,就如何把握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做出了重要部署,在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的关键阶段,如何正确面对和处理当前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是我们所必须正视的。
一、当前农村信用社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支农力度弱。农业和农村在整个国民 经济 中处于相对比较弱势的地位,容易受 自然 环境、 政治 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商业金融机构对农村贷款的收益率普遍低于对其他产业的贷款,因此贷款积极性不高,而农村信用社作为全心全意致力于为农民、农村服务的合作制的经济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应对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尤其是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更需要合作金融的支持。wwW.lw881.com然而,现阶段我国很多地方却将农村信用社改革目标和责任主体下移至市县联社,在追求目标最大化的经营目标驱动下,变相的把“支农”变成“弃农”。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较大幅度增长,但农业贷款增长幅度较小,大部分资金都被投入到非农业部门,使农村信用社的存贷差连年增加,并积累了大量不良资产。
(二)传统业务操作系统完善、网点资源丰富,但网络资源不足,新业务发展平台尚未建立。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农村信用社的网点布局往往以撒网式展开,一般每个乡镇都有1~2个网点,比较繁华的乡镇,网点数目则多达十多个。遍布全国的网点资源对网络客户起到较好的作用。但由于农信社普遍存在服务形式落后、结算渠道不顺畅的弱点,加上各地之间发展程度差异性大等因素,规模性业务开发的网络资源极其缺乏。虽然当前农信社在传统的综合业务系统网络上与商业银行的差距已大为缩小。但涣散的经营机制使大规模业务开发缺乏统一的平台以及各自为政的做法,直接导致了开发成本的增加,并进一步增大了地区的差异。
(三)治理结构残缺。农信社的治理结构主要由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代理人,即理事长和主任组成。然而,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上述的产权不明晰,导致了“三会”制度也徒有虚名,无法在实践中起到任何的作用。首先,从社员代表大会来看,它的存在基本上是摆设,由于在信用社发展 历史 上的非自愿入社以及民主意识不高等因素影响,社员代表普遍参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其次,理事会也很少依据相应的规章制度就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向社员代表大会做实时汇报,而且在实际运作中,理事长一般都由信用社的主任担任,权力高度集中;最后,监事会几乎完全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其监督约束农信社经营的职能,其重要性无法真正显示出来。
(四)工作人员素质较低。农村信用社从成立至今,由于进人渠道不宽,世袭现象严重,大部分为原来
1、加强银银合作。全面实施新 农村 建设对 金融 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由于各方面的限制,当前农村信用社在很多方面的服务水平远远落后于银行,所以农村信用社应在充分发挥自身网点资源、人力资源、地方信息资源等方面优势的基础上,积极主动与银行寻求多方面的合作,充分利用银行的技术优势、管理优势、资金优势,以合作为导因、以学习为目的,切实转变观念、拓宽业务领域,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和投资理财方面,在条件成熟后,农村信用社可将合作转变为自为,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强自己的盈利能力。
2、加强银保合作。农村保险业是一个成长中的市场,在整个农村市场有着极大的 发展 空间,各种保险业务正由无到有、由有到全地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它所涉及到的各项业务既事关农民养老、意外伤害、医疗等方面的保障,也涉及新农村建设投入资金到不可抗力因素时的保障。寻求与保险业的合作,以保险对象的身份出现,积极参与政府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开发的农业险,不但有利于保障自身的资金安全,而且在有助于降低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成本。同时,以保险合作者的身份出现,以拓展中间业务的形式,为保险公司代理开办各项保险业务,不断延伸服务领域。
(三)规范产权,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产权规范的合作制,更适合农信社的发展,其所体现出来的优越性不亚于股份制,因此当前农信社体制改革的重点应放在产权规范而不是股份制改造上。要对现有农信社产权重新界定,明确并落实出资者的权利与义务,使社员利益与农信社利益结合在一起,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对于 历史 原因形成的积累产权,应妥善处理,具体措施包括:对于有明确归属的历年积累,包括非自愿的小额股金,可以采取清退旧股的方法解决;对于无明确归属的历年积累,可以在弥补历年经营性亏损之后,将剩余部分按照一定的比例量化一部分后分给停止分红时的原有社员,其他部分产权本着“集体所有”、“用之于农”的原则,设立农信社发展基金,用于信用社的发展。同时,必须要重塑强化合作社特有的民主管理、一人一票制度,真正发挥“三会”的职能。
(四)加强农村信用社的职工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各联社领导班子建设,特别要加强对中、高层管理人员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设置内部职能机构,并且要树立“以人为本,人才兴社”的经营理念,确定人才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培养一批热爱农村信用社事业、专业知识全面、懂管理、会电脑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同时,要努力营造管好、用好人才和吸引人才的良好机制,对新业务发展需要的高学历专业人才和技术人才,要保证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农村信用社行业管理部门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采取提高学历津贴、技术津贴等手段,鼓励高层次人才安心到农村信用社施展才华;二是加快信用社“改招工为招生”的步伐,有计划地招收一批专业相关性大、学习成绩优秀和办事能力强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信用社工作,改善职工队伍文化结构;三是采取多种办法开辟学历 教育 的新途径,鼓励并引导信用社职工自学成才,把信用社的部分基层干部人员选送到大专院校深造,认真做好信用社干部职工的技术职称评定工作。主要是抓好业务知识的培训、轮训和学习近年来国家颁布的一系列金融 法律 、法规和条例,学习掌握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信贷资产风险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四是抓好岗位技术练兵,制定具体奖惩措施,实行全员达标上岗。
参考 文献 :
[1]赵磊,魏硕.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经济 师,2005.6.
[2]谢平.
下一篇: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及投资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