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金融危机下的倒“微笑曲线”

发布时间:2015-07-04 20:29
【摘要】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我国实体经济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经济出现了奇特的倒“微笑曲线”现象:处于价值链中游的企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最大,下游企业所受冲击次之,上游最小;不同行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也有显著差异。深入研究这一现象对提升我国企业和产业竞争力有着巨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倒“微笑曲线” 启示
  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全球经济呈现萎缩状态,我国实体经济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大量中小企业在这次危机中陷入了生产经营困境,濒临倒闭。然而一部分企业却趁全球金融危机加速优胜劣汰之机,巩固了其在行业的优势地位,开拓了企业发展的新篇章。这种现象究竟该如何解释,又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一、“微笑曲线”理论
  
   “微笑曲线”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初,享有台湾“it教父”之称的宏基(acer)总裁施正荣先生根据波特理论和他多年从事it产业的丰富经验提出的。这个理论后来又被不断拓展,现已成为许多产业和企业分析的重要基础与依据。
   顾名思义,这一曲线形似微笑(见图1),“嘴角”上扬的程度代表了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附加价值的多少,反映了处在价值链上游、中游和下游环节所带来的附加价值的变化。“微笑”的底端代表着价值产生的中间环节,是劳动力最为密集的环节,它产生的附加价值最低。曲线的左端代表价值链的上游,集中表现为设计和研发环节,具有较高的附加价值。右端代表建立品牌、提供服务的价值链下游环节,附加价值相对也较高。
 
  同时,不同的行业之间也存在附加值的差别,“产业微笑曲线”簇就是不同行业附加值的体现(见图2)。图2列出了一般制造业、中等技术密集度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三组曲线组成的“产业微笑曲线”簇。三条曲线之间的位置差异反映了不同产业因素对曲线空间位置的影响。一般来说,资金—技术密集度越高的产业,其曲线的位置越高、曲线的弯曲度也越大。图2的“微笑曲线”只是一种定性的描述,还没有严格具体的尺寸大小与长短的精确定量意义。
 
  “微笑曲线”理论是以附加价值的高低来看待企业和产业的竞争力:只有不断往附加值高的区块移动和定位,才能赢得良好经营效益与持续发展。在全球化的条件下,企业在累积了足够经验和能力之后,只有不断创新进取,向“微笑曲线”两端逐步升级,才能赢得竞争的主动,扩大产品的附加值及利润空间;产业结构调整只有在产业链上的不同位置和不同产业之间的调整,才能取得更多的附加值,获取更多的利润,才能赢得更强的国际产业竞争力。

  二、金融危机下的倒“微笑曲线”
  
  在次贷危机和金融风暴的全球背景下,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不同的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是不同的。主要表现在:从规模看,规模较小的企业受到的影响要大于规模大的企业;从价值链看,处于中游的制造环节受冲击最大;从行业类别看,劳动、资本密集型企业受到的冲击相对较为严重,而技术密集型相对较小。
  这一现象与我们熟悉的“微笑曲线”正好相反,在这里,我们称之为倒“微笑曲线”(见图3),它反映了处在价值链上游、中游和下游环节所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变化。倒“微笑”的顶端代表着价值产生的中间环节,比如模块零部件的生产、组装产品等等,它受金融危机冲击最大。曲线的左端代表价值链的上游,即设计和研发环节,它在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影响最小,甚至得到了快速发展。右端是品牌营销及服务环节,它处于价值链下游,受到的冲击相对也较小。
 
   同样,不同的行业之间受到的金融危机冲击也存在差别,它与“产业微笑曲线”簇基本相对,形成了倒“产业微笑曲线”簇(见图4)。与“产业微笑曲线”类似,它表明在图示的三种产业中,高新技术产业抗击金融危机的能力最强,而一般制造业受到的负面影响最大。
  
  
  三、倒“微笑曲线”原因分析及启示
  
  为什么会出现金融危机下的倒“微笑曲线”,结合产业经济学理论,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原因。
  首先,从上游企业看。处于价值链上游的企业之所以能有效地抵御金融危机,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注重研发,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从而提高了抗风险能力,确立了长期的竞争优势。研发、设计属于价值链上游环节,它是提高一个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取得竞争优势的企业可以获得技术上的领先,率先进入市场,甚至决定该行业的技术标准,并在一定时期内形成行业上的垄断。由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模仿本身的难度,产品的附加价值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处于较高水平。因此,企业本身的抗风险能力得到加强,竞争力得到提升。可以说,在当今社会,自主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的关键。只有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不断扩大投资规模,才能形成规模优势,最大幅度地降低产品成本,从而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处于产业链上游的企业就是凭借自身高技术、低成本的优势,有效地控制了经营风险,将负面影响降到了最低,甚至取得了可观的赢利。
  其次,从中游企业看。处于价值链中游的企业往往被认为是附加值最低、受冲击最大的部门,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这一价值链的管理上选择了外包的模式。我国有很大一部分企业由于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只能靠廉价的劳动力竞争。随着竞争压力加剧,客户要求提高,产品生命周期变短,以及大量新技术的出现,这些企业的利润被大幅挤压。再加上现今社会生产标准的一致性,以及机器设备,生产技术等的通用性,价值链中游的进入门槛较低,竞争缺乏保护,从而引发了这一段竞争的残酷性。因此,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一方面由于产品附加价值低,运营负担重;另一方面抵御风险能力差,易受到资金短缺、订单减少的冲击,这些企业纷纷陷入生产经营困境,甚至濒临倒闭。
  最后,从下游企业看。价值链的下游是企业在区域性竞争中发展的主要基础,企业可以通过把握市场需求,迎合消费者的喜好,迅速建立销售渠道,率先取得市场占有率,从而获得较高的利润水平。随着产业竞争的加剧、技术的扩散和标准化,同业产品的差别越来越小。这时,企业之间的竞争就不再是单纯产品的竞争,而逐渐转变为服务的竞争,品牌的竞争。因此,很多企业长期实行名牌战略,致力于创立一个知名品牌,生产质量好、样式新、最有创新的产品,以引起顾客的兴趣,并将这种兴趣发展为“品牌忠诚”。在金融危机下,这一战略的正确性得到了验证,很多企业就是靠着长期建立起的良好企业形象和优质的产品品质,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从而取得了不俗的销售利润,成功的应对了这次冲击。
  我们不难看出,在金融危机下,运行良好的企业都存在一些共性:注重研发、实施品牌战略、尽量往产业链两端移动、专注主业、注重公司结构治理和制度建设、注重人力培训等等。因此,这也给我国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指导。
  各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实施不同发展策略,积极进行产业优化升级,适时进行产业转型。如向上整合价值链,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提高技术含量,注重人才培养。同时,学会舍弃,可适当将制造环节外包,提高企业整体效益。注重向下延伸价值链,建立品牌,增强服务过程中的附加值。总而言之,不断优化生产关系,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这应是我国企业持之以恒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战略任务。
  
  【参考文献】
  [1] 施振荣:再造宏基[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2] 马永驰、季琳莉:“微笑曲线”看“中国制造”背后的陷阱[j]. 统计与决策,2005(5).
  [3] 余建形、徐维祥、楼杏丹:“微笑曲线”和高技术产业发展[j]. 经济问题探索,2005(9).
  [4] 单东:金融危机条件下浙江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j]. 特区经济,2009(4).

上一篇:国外存款准备金制度发展趋势及中国的应对

下一篇:互惠性金融创新: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