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稳经济关键看股市

发布时间:2015-07-09 09:09

稳经济关键看股市

  稳经济的关键在于立即结束中国经济的恶性循环状态,而结束恶性循环的关键性突破口唯有股市有效。其他的做法都将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利大还是弊大尚难以权衡。
  中国经济的恶性循环体现在多方面。最为核心的恶性循环是:美国人逼迫人民币升值,加之国内输入性物价上涨,导致央行紧缩货币。结果是:物价不跌、紧缩不止、升值不停。如此恶性循环之下,内需越发虚弱,实业资本出逃,市场热钱加剧,央行收紧加力,内需更加虚弱。
  恶性循环还有:用紧缩的货币政策应当成本推动型物价上涨,结果企业在需要更多的贷款的前提下,财务成本大增,资产负债表不断恶化。这使得企业基本面状况与股市之间形成恶性循环――企业基本面越差,股市越跌;股市越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越不容易得以修复。
  现在不是吗?中国经济内需不是十分虚弱吗?股市投资者信心不是很严重地恶化吗?否则干嘛“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中,一共六点意见。最为触动我的是第六点:要切实防范经济风险,密切关注世界经济运行中的各种风险变化,提高抵御风险冲击能力。
  不过,我不希望中央再次采用财政投入这种“被动式经济增长”方式稳定经济,而应当想方设法变被动为主动,而最为捷径的方式是大力度刺激中国股市形成“修复性上涨行情”,而其核心又是转变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前景的预期。
  具体方案是:中央政府负责经济托底,绝不允许发生经济失速的状态。切实保障实体经济发展的正常需求,让货币政策回归被动地位,依据经济需求实施“保障性货币政策”,有效结束央行从紧的货币惯性。当然需要财政大力度的减税政策,切实减税,而不是名减实加。
  其次是通过我们过去论述过的方式,实施内需拉动的“联动政策”,强力修复股市信心,修复国人对经济前景的预期。迅速使经济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由中央财政担保,社保基金向商业银行定向发行两万亿元“30年期的社保基金债”,用于填实社保基金个人控账户,一次性解决社保控账户问题。用意在于:强行把永远没用的储蓄转化为投资。
  中央银行同时下调2.5%个百分点的法定存准率,释放流动性,顺应社保基金的发债行动;
  所有效益好、公司治理结构优良的蓝筹股,尤其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银行任由社保基金自由选择持股――按照一定比例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通过定向增发和二级市场收购两种路径获得股权,同时允许这笔资金参与国有企业的兼并重组。
  社保基金持谁的股份必须规定硬性前提――上市公司必须以每年净利润的60%以上的现金分红。
  告诉国民“你可以按时退休,但退休后将享受的是你账户中中国最优质企业资产的分红收益”,而非单纯的、旧机制下的“固定养老金”。
  中央政府出台相关法规、政策,确保社保基金利益不会受到上市公司的侵害,同时加大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这样做法相当于强行将储蓄转化为投资,同时投资收益归属社会公众所有。它的好处是:
  死钱变活钱,用一部分必须闲置在中央银行的资源,为老百姓谋福利,不仅将长期悬而无解的社保空账户的问题一次性解决掉,而且部分地消除了居民

转贴于论文联盟

消费的后顾之忧,为拉动消费奠定基础。
  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这笔钱在市场上,以市场化的手段转化为企业股权资本,破解实体企业和银行的财务风险;
  用至高无上的投资者对抗至高无上的上市公司,逼迫蓝筹股大比例分红,这将完成中国股市一次极有意义的重大改革
  两万亿元的资金进入股市,以及蓝筹股60%的分红承诺,会激励股市形成修复性上涨,配套政策要是衔接得好,可以引发牛市,从而为中国经济顺利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多次论证过,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必须依赖股市,而绝不是银行。
  两万亿元社保基金债券的持有,其收益远远高于央行法定准备金存款的利息收益,提高了银行收益能力,提高了银行资金的使用效率。
  最重要的是:至少从理论上说,股市活了,消费、投资都会有效增加,将彻底扭转市场预期,使中国宏观经济驶入良性循环轨道。
  一定有人担心通胀,但这样做,恰恰不会引发恶性通胀。原因是,这笔钱没有直接进入消费领域,而是通过股市财富效应拉动的投资和消费,这是渐进式的,要比组织大规模财政投资的效果舒缓得多,作用长久得多,而且其市场化程度也远高于财政投入。
  一定有人担心股市泡沫,但我看,有一点泡沫要比现在的这样过度地干瘪(负泡沫)强得多,甚至是天壤之别。一个是良性循环下的活跃,一个是恶性循环下的衰退――这不是天壤之别吗?
  避免中国经济在一场大的国际资本争夺中,全球经济重新洗牌的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转贴于论文联盟

上一篇:建设国内证券法律体系探究

下一篇:证券交易税设计创新:触发式证券交易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