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创业板公司审计费用与盈余管理实证检验

发布时间:2015-07-09 09:10

原文作者:张惠

  【摘要】2009年10月酝酿十年之久的创业板开市了,随之带来人们对创业板的思考。本文在进行了主板与创业板不同之处的比较后,想到了关于创业板盈余管理与审计费用的问题。基于深市创业板的数据,筛选了2011年228家样本年报截面数据,通过simunic模型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审计费用未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盈余管理;审计费用;创业板;非经常性损益
  一、引言
  企业在年末通常要聘请注册会计师对其年报进行审计,即企业需要会计师事务所为其提供审计服务,而会计师事务所因这种服务而得到的酬劳就是审计费用。2001年美国证券委员会(sec)要求美国上市公司批露审计和相关服务费用,引发了西方对审计费用的研究。2001我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6号一支付给会计师事务所报酬及披露》,要求上市公司公布支付给会计师事务所的报酬,这项规定提供了实证方法研究审计费用的数据支撑,从此国内有关审计费用实证研究渐多。
  创业板是指能够在企业创办初期,为企业提供资金、管理等多种便利的集中空间,这种空间是为了对高新技术成果、科技型企业、创业企业进行助推,以推动企业的合作和交流。以海外创业板的经验数据来看,创业板的投资主体是机构投资者,相对来说,中国的机构投资者发展相对落后,创业板有相当多的个人参与其中。鉴于创业板的这些特征,创业板开市以来会出现很多方面的风险。大致归总一下,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高新技术产业识别风险。创业板有很多新行业,新技术企业,一般民众甚至是专业的市场分析人士可能无法真正地了解和把握这种新型的产业的走向及态势,从而造成一种识别和判断的失误。(2)预期价值判定风险。创业板是一种预期的市场,我们对其预期的价值很难判定,造成一种预期价值判定的不确定性。(3)绝对控股现象。在创业板会有很大一部分管理者和技术人持公司大部分股权,造成了一种绝对控股的现象,使的企业管理具有随意性。(4)监管的风险。由于创业板企业一般规模都比较小或许会出现操纵市场现象,而鉴于其上市的门栏又比较低,所以其中可能会出现鱼目混珠的现象。由于这些风险的存在,引发我们思考关于创业板公司审计费用的问题。我们依然用使用于主板的simunic模型来验证,当然可能有不尽之处。
  二、研究设计
  (一)盈余管理的衡量与研究假设
  上面我们也提到创业板之于主板的不同之处及特殊风险,特别是管理层及技术人控股现象,在我国存在大量的盈余管理行为下,研究盈余管理与审计费用之间的影响关系显得更为重要。盈余管理比财务报表中的其它要素更具有不确定性,较难审计且容易被操纵。而在某一审计风险水平下,注册会计师要把审计风险降低到一个合理的水平就必须增加实质性测试的时间和范围,以此降低检查风险,这将增加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努力,意味着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的过程中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来识别盈余管理行为。而投入更多的审计努力,搜集更全面的审计证据,导致注册会计师会以较高的审计费用来补偿审计成本。
  一般来讲,衡量盈余管理的方法有三种,分别为净资产收益率是否处于“保牌”或“保配”区间、非经常性损益或非主营业务利润比重和可操纵性应计利润。而本文采用了非经常性损益作为衡量盈余管理的指标。本文提出了以下假设:
  假设: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审计费用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选取2011年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年报作为研究对象。数据选取遵循如下原则:剔除了数据缺失和信息披露不完整的样本;剔除了未披露审计费用的上市公司;剔除了未按时间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最终选取了2011年228家深市创业板上市公司年报数据作为有效样本。
  所涉及到的公司财务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csmar),并从最股网()对缺失数据(非经常性损益数据)进行了补充。本文所采用的数据有些直接来自数据库,也有些是从数据库获得数据的基础上而来的,如审计师事务所转变为虚拟变量等。[论文网]
  (三)检验模型与变量说明
  1.检验模型的选择
  2.变量说明
  (1)被解释变量
  本文把审计费用作为被解释变量,对审计费用取对数进行标准化。
  (2)解释变量
  本文采用衡量盈余管理的指标非经常性损益与总资产之比作为解释变量。
  (3)控制变量
  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本文采取以下变量作为控制变量:
  1)上市公司规模。上市公司的规模越大,相应的各种经济业务和需要处理的会计事项也就越多,导致上市公司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水平越高,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候就需要调整审计测试的范围,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审计费用也就会越高。
  2)上市公司经济业务的复杂程度。上市公司经济业务的复杂程度越大,审计师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来进行审计,因此审计费用也就会越高,本文在考虑公司业务复杂程度的基础上采用应收账款与总资产的比,存货与总资产的比作为控制变量来衡量业务复杂程度。
  3)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的错报或者披露,而审计人员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会计师事务所在收取其赢得的审计报酬时会考虑由于审计风险所导致的预期诉讼风险,会导致审计费用的增加。本文采用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与总资产的比,长期负债与总资产的比作为控制变量来衡量风险因素。
  四、研究结论及不足
  研究表明,在此模型及数据的支撑下,创业板的盈余管理与审计费用不存在非常显著地相关性,但并不表明两者之间不存在某种关系。主要是因为存在以下的缺陷及不足:
  1.适用于主板的simunic模型可能不存在普遍的适用性。
  2.创业板为2009年10月开市,时间较短,制度可能不健全,数据不完整。我们只截取了2011年的截面数据,因此数据的缺失也是造成拟合优度不好的原因之一。
  本文的研究结果并不能说明创业板的全貌,随着创业板的不断深入的发展,制度及数据的进一步健全,应该会出现更好的结论。本文只限于用2011年的创业板截面数据来阐述盈余管理与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陈涛.创业板公司审计问题初探[j].山东审计.
  [2]朱小平,余谦.我国审计收费影响因素之实证分析[j].中国会计评论,2004(02).
  [3]张庆洋,宋英慧.审计费用和盈余管理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视角,2011(06).
  [4]游迦越.浅谈我国创业板ipo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j].新会计,2011(02).
  [5]汪猛,魏标文.审计费用与盈余管理实证检验——基于沪市a股年报数据[j].财会通讯,2011(11).

上一篇:中国股市需要“停车修理”

下一篇:投资决策、风险管理与投资效益的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