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政府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中的作用
【摘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十一五”时期的主要任务和发展战略,也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明确政府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中的职能和作用十分重要,政府应从多方面积极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发挥对自主创新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政府;自主创新;作用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经济竞争的关健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加快科学技术发展关健又在于自主创新,一个国家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保持优势,已越来越取决于科技进步的速度和自主创新的能力。自主创新的本质就是要牢牢掌握核心技术的所有权和科技发展的主动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谋求经济长远发展的主动权,构建长期竞争优势。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明确指出,要坚持自主创新,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这是对今后较长时间内我国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出的重大的战略部署,对于实现我国“十一五”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进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十一五”时期的主要任务和国家战略,是中国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主线。自主创新已不仅限于科技层面,而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点,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WwW.lw881.com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市场经条件下,应明确政府在提高和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职能与作用。
一、政府要明确角色定位,科学有为
提高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政府的作用,但政府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技术创新规律,转变职能,纠正错位,收回越位,弥补缺位,正确定位。
(一)政府要既不当“运动员”,也不应当“裁判员”,而是要当“场地维护员”和“监督员”
政府的作用在于创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条件,营造鼓励自主创新的环境和氛围;政府要从科技资源配置的主体转变为资源配置方式的制定者,资源配置过程的监督者,资源配置绩效的评估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二)要克服完全或大部分由政府直接投资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及政府鼓励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认识和操作误区
提高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既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自主创新体系,又要弥补市场失灵,政府应在基础性研究、公益性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技术平台和科学普及等重大公共科技产品供应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三)政府要健全相关法律政策,完善自主创新机制
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使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相协调,使科技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创造平等自由的竞争环境,倡导自主创新精神,全面促进科技发展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总之明确政府在促进自主创新中的职能与作用十分重要,只有政府定位准确,才能真正发挥对自主创新的引导与促进作用。
二、要实施支持自主创新的财政、税收、金融和政府采购等政策,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
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政、税收、金融和政府采购政策,是提升我国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力,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进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因此国家应出台和建立一套扶持鼓励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等政策和机制,加强国家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的协调统一,充分发挥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等经济政策对自主创新的推动作用,全面支持企业自主创新。
(一)实施鼓励自主创新的财政政策,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
科技投入是科技进步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证,增加科技投入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我国虽然在科技投入总量上逐年不断增长,但仍显不足,目前我国科技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仅为1%,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不能满足自主创新的需要,另外也缺乏明确的科技投入战略,带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加大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大量研究表明,我国的技术研究尚处于改进技术阶段,我国的科技投入体系尚未成熟,许多重大科研项目仍由政府组织实施,这也就决定了政府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在全社会研发投入中相当时期内仍将发挥主渠道作用。政府应进一步健全科技投入机制,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力度,确保科技研发经费投入的增长,调整投入结构,加大对基础研究、前沿高新技术研究的支持,加强对科技经费的合理配置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提高和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二)实施鼓励自主创新的金融政策
一个项目的创新过程通常是一个风险极大的过程,银行不愿提供贷款,一般投资者也不愿投资,于是就普遍存在着创新项目融资难的问题。因此要不断改善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大力发展科技创业服务体系、科技融资体系,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支持创新型企业股票上市,多渠道解决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改革金融、证券市场制度,运用各种金融工具,为创新型企业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
(三)实施鼓励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降低创新型企业成本和风险
当前我国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的税率为15%,而且还有许多优惠政策,而内资企业所得税为33%,这种税负不公平状况,显然不利于国内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利于它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发自主品牌产品。要以税收政策为杠杆,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快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实施公平税赋,完善出口退税制度,鼓励拥有自主品牌产品尤其是高科技产品的出口。
(四)实施扶持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
利用政府采购政策推进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发达国家的普通做法,如美国的《购买美国产品法》、《联邦采购法》等法律就专门制定了针对创新技术和产品进行政府采购的内容。从我国目前情况看,政府采购仍主要以节约采购资金为主,对促进自主创新作用不明显。因此应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府采购的相关法律法规,把优先考虑采购本国创新技术和产品,鼓励和促进自主创新作为政府采购的重要内容。
三、支持和激励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在市场经济下,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只有众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才能使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增强。
近几年我国企业的科技创新投入有显著增长,创新能力有所提高,但企业创新投入仍显匮乏,据统计多年来我国大中型企业科研经费支出与销售收入的比值一直维持在0、5%左右,而世界主要国家企业的这一指标为2%-4%左右,企业或由于实力资金有限或过分追求短期利益,往往因为科技创新投资额大、见效慢而不愿投入;我国科技研发资源配置不合理,科研主力、科研经费投入主要集中于科研部门及大专院校,产学研脱节,企业研发人才不足,企业在技术创新中仍是配角,基本处于从属地位;另外国家对企业的优惠政策往往难以到位,技术市场相应的中介服务不完善。总之我国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科技对企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较弱,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尚未确立,这已成为我国技术创新体系中的明显软胁。
提高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政府要健全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体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主体、投资主体、研究开发主体、创新利益分配主体和科技成果转化主体。要多方面为企业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研发中心,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和关健技术,形成现实生产力,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塑造知名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
四、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
人才是创新之本,高素质人才资源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自主创新的实现最终要落实于人的创新活动中,自主创新能力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培养,因此要努力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创新型人才。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观念,全面贯彻人才强国战略,把发现、培养、使用、凝聚优秀人才作为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深化人事管理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资源管理和开发体制,完善客观、公正的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营造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才干的良好环境,营造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公平竞争环境,用良好的机制、政策、环境和待遇吸引人才,凝聚人才,把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竞争优势,为自主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和人才支撑体系。
实施自主创新,教育是基础。要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统筹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创新型人才。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整合科技资源,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水平。
五、实施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的技术引进提升了我国的整体技术水平,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长期存在着“重引进、轻消化”现象,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严重脱节,形成了严重的技术依赖。大量资金用在了引进环节上,对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投入严重不足,据统计目前我国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投入比例仅为1:0、08。因此要正确处理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的关系,明确引进技术并不等于引进技术创新能力,要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通过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和吸收带动我国科技水平提高,实现创新。政府应制定相应的规划和调控政策,支持和引导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加快我国经济由导入型向内生型经济转变。
六、健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制度是保障、促进自主创新和实现国家技术发展战略的重要工具,其实质在于保护创新者利益和积极性,促进技术合理、有偿地扩散,促进自主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至关重要,要充分认识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意义。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知识产权意识仍薄弱,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依然存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使知识产权保护面临新的挑战。
首先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健全知识保护体系,营造有利于自主知识产权产生与转移的良好法治环境。
其次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知识产权保护就是要保护知识创造者和拥有者的合法权益,是知识产权制度的核心。要加强执法,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进一步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查处和打击力度,严厉制裁违法行为。
另外还要加强宣传教育,培养全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七、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和交流
坚持自主创新并非排斥技术引进,也并非是封闭式创新,而是要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在树立全球视野、利用开放的条件下实现自主创新。我国已经成功开展了许多国际科技合作,在利用国际资源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果,但也应该注意到存在的不足,即参与的多,主导的不多;低层次的多,高层次的不够;关健性人才相当缺乏。
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鼓励我国企业及其它部门主动充分利用国际资源,积极参与国际科技活动,扩大多层次、多渠道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加快形成国际化研发体系,全面提升国际科技合作层次、规模和水平,提高我国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评论员.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j] .求是, 2005(24).
[2]编辑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经济结构调整[n] . 经济日报,2005-08-29.
[3]陈晓钢. 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人才资源是核心[n] .光明日报, 2005-11-10.
[4]评论员.积极营造优良的自主创新政策环境[n] . 科技日报,2005-11-03.
上一篇:关于经营城市的思考
下一篇:能源农业发展战略的国际比较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