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高校新校区建设融资模式及风险预警研究

发布时间:2015-10-23 09:29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新校区建设的资金困境以及融资模式状况,接着对高校融资风险预警体系进行研究,并对完善风险预警系统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校; 建设; 融资; 风险预警
1高校新校区建设的资金困境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需要足够的经费投入来支撑。然而,现实的情况是,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和现阶段我国居民承受能力的制约,高等教育经费的增长远远赶不上高等教育规模扩张,高等教育经费缺口不断加大。在目前国家财力相对有限的情况下,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现代化的新校区对高校来说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难题,新校区建设项目资金筹措就是其中之一。高校新校区建设融资困难主要表现在:国家财政投入不足和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等。
  1.1国家财政投入不足
  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大多数是建设周期长、投资额大,通常预算都是上亿,甚至十几亿,并且是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财政采取统收统支的形式分配资金,财政支出基本上采取无偿拨款的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可以获得财政拨款,但是真正能够用于支持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的财政资金非常有限。
  1.2难以获得银行借贷
  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项目建成后的现金流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具有不确定性,商业银行作为自负盈亏的企业组织,必然要对投资的收益与风险进行权衡。同时,由于银行要保持资金的清偿能力并受到存款数量的约束,导致其倾向于提供中短期的小规模贷款,而不提供大规模、资金使用期限长的贷款。基于目前许多非重点高校的办学效益低,偿债能力差的现状,而且由于新校区建设项目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回收期长等特点,银行往往不愿意对这些高校提供贷款
2高校新校区建设融资模式状况
  面对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政府投入的相对不足,高等教育经费严重短缺。目前高校的主要融资渠道包括财政拨款、学费收取、银行贷款、校办产业和教育基金五个方面,但是各种渠道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且都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2.1财政拨款
  财政拨款仍然是我国高等院校融资的主渠道,但是政府拨款情况与以前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简而言之,就是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绝对数增长,但其增长率不断下降。此外,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以后一段时间内也不太可能得到持续性增长,这除了财政收入增长的局限性外,财政债务的增长也会给政府资金的使用带来压力。最后,其他方面需要财政支出的压力增加,特别是社会保障支出、收购农产品、西部开发等,甚至包括国防等支出要增加,这样必然会挤压教育支出。正是由于财政拨款的有限性,高等院校要满足扩大办学规模、增加教学科研基本设施的需要,就要采取多种融资渠道,不能仅局限于这一种融资渠道。
  2.2学费收取
  学费是指个人或其家庭为受教育而必须支付的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包括学费及学杂费。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收费偏高。目前我国高教的学杂费水平,已经达到居民个人及承受能力的较高值,在此基础上如果要在短期内进一步大幅度提高学费,将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从我国国情出发,高校只能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逐步增加,但每年提高的幅度不能过急,不能过多的强调把提高学费标准作为解决高校经费不足的主要途径。
  2.3银行贷款
  在商品化、市场化的大趋势下,银行贷款成为高等院校近几年发展较快的融资渠道之一。但当前银行贷款量过大,可能导致高校后续发展不足。高等学校的收入来源,受制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政府对高等学校的投入,更受制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状况,虽然可以适当提高对高等学校投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以及适当提高学生交费的比重,但也是有限的。
  2.4校办产业
  高等学校创办企业,能使学校从企业获得大量的资助,为学校的发展提供资助。我国高校校办企业的产生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高校缺乏充足的财政来源;二是加强产学研结合,为学生提供实习的培训基地,养成他们动手实践的能力;三是加速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高校兴办的企业或工厂已经成为高校融资的一个重要方式。
  2.5教育基金
  教育基金(包括捐资、集资、合资)也是高校融资的主要渠道之一,但基金会的运作存在着一些问题:
  (l)基金会尚未形成完善的规章制度。基金会也需要办公费用,如筹资成本、外聘工作人员的工资等,这些费用的来源不一。
  (2)基金会缺乏专门的人才。按照民政部审计署管理司的规定,基金会有三大功能,一是筹集资金,二是管理资金,三是使资金增值。如何筹资、管理、运作等方面的方案设计、资料的准备都很重要,何时由谁部署,何时由谁出面,要有统一的步调,这些都要由专人来进行,而我国较缺乏这类人才,也缺乏类似的奖励制度。
  (3)捐赠经常化的组织系统没有形成。近代乃至当今中国,不乏有实业家与华侨捐资兴办高等教育,分析一下,我们不难从中发现一个特点:即捐赠个人化、零星化、偶然化,始终未能形成开展经常化捐赠的组织系统。
  (4)捐赠资源较缺乏。由于我国高校传统上是在给学生发了毕业证后再无联系,来自校友及社会的捐助不多,一是还没有形成对院校进行慈善行为的传统或文化,二是我国国情决定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低,尤其在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国有企业面临困境,人民生活虽有很大改善,但同发达国家相比,仍属于低收入,人们的收入差距也较大,尚未形成普遍的捐赠能力。再加上我国的税收制度并未对设有对院校捐赠方面的优惠措施,更加限制了捐赠资源的拓展。
3高校融资风险预警体系研究
  3.1风险预警的基本理论
  3.1.1风险管理理论
  关于风险的定义是:风险是指客观存在的、在一定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不确定性事件发生并产生损失及损失大小的可能性。因此,风险一词包括了两方面的内涵。其一,是指风险意味着出现了损失,或者是未实现预期的目标值,其二,是指这种损失出现与否是一种不确定性随机现象,它可用概率表示出现的可能程度,但不能对出现与否做出确定性判断。它具有客观性、突发性、多变性及无形性的特征。
  3.1.2预警管理理论的提出
  预警管理系统是以警报为导向、以矫正为手段、以免疫和安全性为目的的防错、纠错机制,本质是主体的自组织能力与预控能力。其通过对主体运营过程中有可能引 起风险变化的因素进行识别、监控、预测、评价,借助预防控制策略及时矫正主体的不良发展趋势。
  现阶段,随着经济主体经营环境的变化,管理者越来越重视主体在特定经营环境下的对策研究。尤其,当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人类共享的经济发展模式时,更使得对那些由市场规律所支配下的危机或逆境现象的研究,从各个部门、各个领域、各个国家的相对独立的研究,开始走上共同研究、共同发展的轨道。现在,各种经验教训使人们认识到风险管理应从研究对象整体角度进行,而不应像以前那样孤立地进行若干个独立的风险管理。
  3.1.3风险预警的功能
  一个融资风险预警系统,它具有以下功能:
  (l)监测功能。监测即跟踪高校的融资过程,将高校融资的实际情况同高校预定的目标、计划、标准进行对比,对高校融资状况做出预侧,找出偏差,当危害高校的关键因素出现之时,以提出警告,让高校融资者早日寻求对策,以减少财务损失。
  (2)诊断功能。诊断是预警体系的重要功能之一。根据跟踪、监测的结果对比分析,运用各种技术对高校融资状况做出判断。
  (3)矫正功能。通过监测、诊断,判断高校融资存在的弊病,找出病根后,应对症下药更正高校融资过程中的偏差或过失,使高校恢复到正常运转的轨道。一旦发现财务危机,经营者要阻止财务危机继续恶化下去。
  (4)免疫功能。通过预警分析,高校能系统而详细地记录财务危机发生的缘由、处理经过、解除危机的各项措施,以及处理反馈与改进的建议,作为未来类似情况的前车之鉴。这样,高校将纠正偏差与过失的一些经验、教训转化成高校管理活动的规范,以免重犯同样或类似的错误,不断增强高校自身的免疫能力。
  3.2高校融资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
  3.2.1高校融资风险预警系统的组成
  高校融资风险预警管理是对管理失误、管理波动、管理逆境等进行监测、识别、论断、评价和预控的一系列工作,它是以高校经营活动中的逆境现象为研究对象,从而达到研究逆境现象的本质特征、成因背景、发展规律,构建高校预警管理机制的目的。融资风险预警是以高校融资风险为对象,对融资风险进行监测、识别、评价、预警和预控,也就是对融资风险的管理由事后控制变为事前预控,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控制。
  3.2.2高校融资风险预警信息机制的建立
  建立一个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首先要确定风险可能发生的位置、路线和显露特征,以便尽快对风险实施信息采集。一个准确和及时的风险采集系统,是高校风险预警功效最有力的基础,只有采集到风险最原始的信息,才能做出相应的分析和管理决策。接着在对信息进行归集和整合的基础上,全面地做出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付诸实施。信息采集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下一阶段风险分析的质量,进而影响对风险的判断和决策,因此信息采集人员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按时按质地完成该阶段信息采集工作。
  3.2.3高校融资风险预警分析机制的建立
  风险预警分析机制是对融资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进行正确分类和评估,以便有效判断融资决策的正确与否,从而将融资风险尽早隔绝在起始之初。高校必须针对所面对的融资风险和环境,结合风险预警目标与管理队伍水平,选用适用的风险评估与分析模式,以保证高校对融资风险的结构分类、程度测评、结果分析和转化可能做出准确判断,及时做出风险控制和管理的指令。高校融资风险可以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进行研究。由于定性指标综合性、概括性较强,难以量化,因此对于定性指标的风险评价,我们仍然采用专家问卷的德尔菲法,通过专家得到定性指标的评价分值。
  3.2.3.1高校融资风险的定性分析
  德尔菲法依据系统的程序,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专家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通过多轮次调查专家对问卷所提问题的看法,经过反复征询、归纳、修改,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作为预测的结果。根据专家对各种定性指标的评价结果进行加权平均便能得到定性指标单项指标的风险系数,进行定性指标的风险评价。这种方法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较为可靠。
  3.2.3.2高校融资风险的定量分析
  高校融资风险的定量分析主要是针对高校贷款带来的财务风险,下面将选择若干财务风险指标分析、预测财务风险,借鉴“高等学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控制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修正。
  1、高校融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
  通过财务分析指标可对某一单位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抵抗风险能力做出评价。许多的学者也对高校财务风险分析、控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种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有繁有简。
  2、高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控制模型的建立
  (l)模型设定的前提:高校不能因偿还贷款本息而影响现有基本办学能力和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高校事业在未来一定期间内呈稳定增长的态势;不考虑非常态的不可预计与不可控制的情况;将高校视为一个整体,不考虑内部各级次的资金分布状况。
  (2)模型的基本思路:高校贷款的前提条件是必须保证未来一定期间每年具有可用于偿还贷款的可偿债资金。然后,根据“高校事业在未来一定期间内呈稳定增长的态势”这一设定,进一步设定非限定性收入与必要刚性支出按同比例增长,从而非限定性净收入也将按同样的速度递增。
  (3)贷款控制额度的测算
在综合考虑未来经费收支增长、货币的时间价值、事业基金中一般基金的余额等因素后,对可偿债资金进行计算并作适当的调整,即可确定贷款控制额度。
  3.3高校融资风险预警系统的完善
完善融资风险预警系统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l)树立风险防范意识。牢固的风险防范意识是高校融资风险预警系统得以成功建立并有效运行的前提。这就要求全体员工特别是领导层在思想上对潜在的财务为既要有清醒地认识和高度警惕,对员工发现的问题即提出的合理建议应给予重视和采纳,努力提高管理的业务水平,培养员工的风险观念,使对融资风险的控制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
  (2)提供通畅、开放、可靠的信息平台。准确及时的信息才能保障预警系统顺利运行,真正起到预警的作用,保证预警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3)融资风险预警系统应和高校各项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互配合。只有各项制度都配合到位,风险预警才能真正成为“预警”,而不会落不到实处。
  (4)完善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以纠错防弊、守法、提高效率为目标,而以“纠错防弊”为基本目标,从而形成了目前以岗位分设、授权控制、流程规范和手续牵制为主要内容的内部控制体系。没有这样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融资风险预警系统就行同虚设,也就无法提供准确可靠的预警信息。
4小结
  财政拨款、学费收取、银行贷款、校办产业和教育基金是目前高校的主要融资渠道,一个准确和及时的风险采集系统,是高校风险预警功效最有力的基础,风险预警分析机制可以对融资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进行正确分类和评估,要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提供通畅、开放、可靠的信息平台;融资风险预警系统应和高校各项制度建设结合;完善高校内部控制制度。
作者简历:
王金舟,男,50岁,党校研究生毕业。
工作单位: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计财处长、经济师

上一篇:论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

下一篇:煤炭企业管理中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必要性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