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谈价格听证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5-11-10 10:07

摘 要:价格听证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影响了价格听证的效果,也引发了公众的质疑。本文先阐述价格听证中信息不对称的表现,接着指出缓解信息不对称的对策。

关键词:价格听证;信息;公开;制度

      价格听证是行政听证的范畴,推动了公用事业定价的良性发展,提高了消费者参与价格决策的积极性。价格听证是一个过程的完成,是各方利益代表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以定价方案为中心开展辩论,以维护自身利益。谁掌握的信息越充分越全面,谁在这场价格的博弈中就占据优势,获得充分的主动权,可以为己方利益集团获取更多的利益,听证的信息关系到听证效果的好坏。但在实践中,消费者代表获取信息困难,很难与经营者展开有效的辩论,从而影响消费者维护自身的权利。目前来讲,听证中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听证中的材料信息不公开
      垄断行业的经营者在事实信息上占有优势,可以控制听证过程中的价格信息的真实性和全面性。从维护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垄断企业常以商业秘密为理由拒绝向社会公开,或提供一些不实信息。影响价格制定的关键是成本,但多数价格听证会中经营方提供的材料中都没有相关的成本及调定价方案的具体依据,没有这些资料,将严重影响消费者的知情权。企业上报的成本数据不实,会误导消费者和价格主管部门,削弱听证参与人的能力发挥,影响听证的效果。除了成本信息外,调价的方案,政府的成本监审报告都没有向公众公布,让公众难以对这些信息进行验证。
二、听证参加人的遴选及信息不公开
      由于价格听证办法没有对参加人的信息是否公开作明确的规定,因此,各地实际操作有所不同,一般很多地方在选择公布代表名单时通常只有姓名,性别,单位或职业这几项,不公布其具体的职务和联系方式等信息。不公开透明,会让公众质疑代表的产生过程,怀疑听证的公平公正性,有损政府机构的公信力。
三、听证材料送达时间短加剧信息不对称
      听证办法规定,听证会举行前15天,应当向听证会参加人送达材料。消费者只能利用业余时间来阅读材料,理解分析材料,调研收集消费者意见,还要撰写发言稿,时间明显不足。而且消费者收到的资料多,长达上百页,且专业性,技术性很强,在短时间内无法看完全部资料,不能对听证的事项全面掌握,如何能与经营方进行有效的博弈,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呢。
      价格听证应是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听证会,这就要求整个过程都要公开,才能让消费者获得与自己有关的信息,并能充分利用这些信息,才能在听证会上对听证事项进行质疑,辩论,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要求。要缓解信息不对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建立经营者信息披露制度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经营者可以利用信息资源虚报成本获取高额的回报。在缺乏对经营者的法律制裁的情况下,经营方更愿意去投机,因为投机所带来的收益远远高于投机失败而付出的代价。因此,需要制度安排来对经营方的投机欲望进行遏制,明确经营方的责任和义务。首先,公用事业的经营方在向政府提交调定价申请时,不仅需要将相关的成本信息,调定价的理由和依据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提交,同时,还需要用各种方式向社会公布,以便消费者了解调定价的理由,调查成本的真假,验证调价方案的合理性,为听证会做准备。其次,由专门的人员负责对消费者提出的问题进行回应和解释。
      2.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在听证会举行前,首先应当向社会公众公布经营方的主管部门、企业负责人、企业的地址和网站,以及申请调价的理由、依据、企业的成本信息和确定的调价方案,同时还应向公众公布成本监审的情况,应将成本监审的过程也公开,而不仅仅向公众公布一个成本监审的结论,因为消费者更关心的是企业的运营情况。相关部门和经营者还要公布专门的咨询电话或电子邮箱,由专人负责回答社会公众的咨询及回复公众的信件。在听证会召开之前,可以通过网络或热线电话的形式,广泛征求消费者的意见。公开信息有助于提高价格决策的透明度,激发公众的参与热情。
      3.公开听证参加人的遴选过程和相关信息。
      价格主管部门应在决定举行价格听证会时,公布听证参加人的遴选标准和选取方式。各利益相关方在选拔听证参加人时,也应采用公开的形式进行选拔,尽量减少指定的形式,从而减少选拔的随意性。确定听证参加人的名单后,将所有参加人的姓名、职业、单位、职务和联系方式等相关资料向社会公开,便于各利益群体能与听证参加人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听证参加者的遴选,要通过报纸、网络向社会公告,随机选取听证参加人时可在媒体的监督下进行,由电视台现场直播以便增强公信力。
      4.适当延长听证通知的时间
      为了消费者群体的合法权益,保障消费者参加人能平等的与经营方对话,拥有话语权,就必须规范听证的程序特别是时限的规定。可以适当的延长时间,将听证材料送达参加人的时间应延长到一个月至一个半月,使听证参加人有足够的时间消化材料,进行调查走访,做好听证的准备工作。
      总之,缓解听证中的信息不对称,关键是要加大信息的公开透明程度,将公众关心和质疑的问题摆出来,接受整个社会的监督,才能提高价格听证的民主化,保证价格听证的公正性,充分发挥价格听证制度在公用事业调定价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彭宗超,薛澜等.听证制度——透明决策与公共治理[J].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章志远.价格听证困境的解决之道[J].法商研究.2005年第2期.
[3]宋扬、邹伟.我国价格听证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J].中国物价.2007年第8期.
[4]叶必丰.价格听证中的信息不对称及其解决思路[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上一篇:收益与风险的内部博弈

下一篇:浅谈企业异地开发人力资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