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融入长三角对策选择的博弈论分析
摘 要:就安徽融入长三角对策选择的问题,应用博弈分析的原理,分析区域分工的动力机制,以及区域政策对区域竞争和分工过程及结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长三角 区域分工 政策建议
2008年元月中旬,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时指出:安徽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总书记的讲话赋予了安徽乃至长三角更大的想象空间。有了想象的空间,就有跳跃的空间,甚至变革的空间。安徽开始面对一个从未有过的机遇。
一、安徽融入长三角分工合作的博弈论分析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带动作用,被称为中国第一区域经济板块和“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安徽主动融入长三角既面临机遇又要迎接挑战。长三角经济圈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最大地区,该地区工业基础雄厚、商品经济发达,水陆交通方便,是全国最大的外贸出口基地。而安徽省经济社会相对落后,如何切实取得“主人翁”地位避免被边缘化是我们不得不深思的问题。
目前,很多学者提出要建立区域分工合作机制。区域分工是区际经济联系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 是区域经济利益增长要求在空间的具体体现, 是突破单个区域资源与生产率限制的一种有效途径。区域分工形成的客观基础是区域差异和对大区域整体利益的追求, 即利益是驱动区域分工合作的根本动力。
传统的区域分工理论主要有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以及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绝对利益学说认为任何区域都有生产某种产品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 使生产成本低于其他区域;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如果某地区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存在成本优势, 则主要生产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则认为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差异是导致产品生产成本不同的根源。三种理论都认为成本优势是形成区域分工合作的动力基础。但是, 如果将区域作为经济主体, 其是否主动参与分工则不仅取决于地区比较优势本身, 而且取决于参加分工能否增加地区收益。如果分工后的收益大于分工前的收益, 那么该区域会主动参与分工, 否则该区域可能不参与分工。对此用以下博弈模型进行解释说明。
假设在一个大区域内, 只有甲、乙两个子区域, 它们都生产X、Y两种产品, 但生产
成本不同
表1 甲乙两区域生产X、Y 产品的单位产品生产成本
如表1 所示, 在X、Y产品生产上, 甲区域都拥有绝对优势。但根据甲、乙两区域X、Y产品的相对成本比较, 甲区域在Y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乙区域在X 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根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甲乙两区域会进行生产分工, 甲区域专门生产Y产品, 乙区域专门生产X 产品。但是, 如果进行区域利益的博弈分析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首先, 从整体区域角度考虑。假设甲乙区域对X、Y产品的需求都为5 个。分工前,
为满足需求, 两区域的总成本为1275元
表2 分工前两区域为满足需求所耗费的成本
区域 | 产品X生产成本 | 产品Y生产成本 | 总成本 |
甲地区 | 25 | 250 | 275 |
乙地区 | 50 | 950 | 1000 |
若分工后,X 、Y产品的生产成本由生产所在地确定, 则X、Y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8元与50 元, 于是两区域生产10 个X 产品和10 个Y产品的总成本降低
表3 分工后两区域为满足需求所耗费的成本
区域 | 产品X生产成本 | 产品Y生产成本 | 总计 |
甲地区 | 500 | 500 | |
乙地区 | 100 | 100 |
分工后, 甲乙两区域以600 元的投入满足了原来1215 元投入才能满足的需求。这样, 分工使整体区域实现了低成本下的需求满足, 所以整体区域愿意甲乙两区域进行分工。
其次, 从个体区域角度考虑。假设Y 、X 产品的实际交换比率是1∶R, 分工前, 甲、乙两区域各生产一个单位的X、Y产品(即一共各2 单位的Y、X 产品) 然后全部拿到市场上交换, 所得利润以X 产品的价格利润表示。设X 产品的单位价格是V, 则甲区域的投资收益率为(1+R ) V/ (50+5 ) , 乙区域的投资收益率为(1+R ) V/ (190+10) 。分工后,甲、乙两区域各增加两单位的专门化产品生产(总体上还是保证各2 单位的Y、X 产品) ,然后交换, 假设X 产品的价格不变, 那么甲区域的投资收益率(生产了2 个Y产品) 为:2RV/ (50 ×2) =RV/50 。乙区域的投资收益率为: 2 ×V/ (2 ×10) =V/10 。这样, 就可得到甲乙两区域分工前后的收益博弈决策模型
表4甲乙两区域参加分工的博弈决策模型
如果甲乙两区域都是理性的, 那他们参与分工的前提是分工后的投资收益率要大于分工前的投资收益率, 而且一个地方是否参与分工的选择是在假设对方也是理性的基础上作出的最优选择。对于甲区域讲, 其参与分工的基础是分工前与分工后的投资收益率比要小
于1, 对于乙区域也是同理。以方程式表达为:
[(1+ R) V / 55]/ [RV / 50] <1
[(1+ R) V / 200]/ [V / 10] <1
上式中: R >0 , V >0 。可将上式简化为:
(V + RV) / RV < 55/ 50
(V + RV) / V <20
通过对不等式方程求解, 得出只有当R>10 时, 甲区域才会选择参加区域分工; 而只有当R<19时, 乙区域才选择参加区域分工。若两条件同时满足, 则两区域会达成一致意见实行区域分工, 否则分工合作将无法实行。
通过博弈分析发现,甲乙两区域在承接X、Y 产品生产转移时的分工合作是有条件的,即Y、X 两种产品的实际交换比率必须在19 与10 之间。但是,即使在承接产品生产转移过程中的分工合作存在R大小这个制约因素,我们仍然认为甲乙两地在承接长三角的X、Y 产品生产转移时进行分工合作是可取的。这是因为,当甲乙两地进行分工生产后,甲地专
门生产Y 产品,乙地专门生产X 产品。这样甲地会更有能力扩大Y 产品的生产规模,乙地也会更有能力扩大X产品的生产规模。一般来说,在企业的生产规模由小到大的扩张过程中,会先后出现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提高的规模经济和使经济效益下降的规模不经济。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产品的单位成本会下降,经济效益提高,这是分工合作的结果。随着分工生产后产品生产规模的继续扩大,会出现规模不经济,这会导致产品单位生产成本上升,但是只要甲地生产Y产品的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不超过120 元,乙地生产X 产品的单位产
品生产成本不超过20元,两地的实际交换比例就会存在于19和10 之间,通过上述的博弈分析知道,这时甲乙两地的投资收益率依然会大于1,这就说明随着分工合作的进行,即使产品生产成本会扩大(与原成本相比,这个限已经相当高) ,但分工合作依然可以进行。因此可以说各省辖市在承接产业转移时,无论是出现规模经济还是规模不经济,分工合作都是可取的。
二、结论
1、安徽省在融入长三角过程中若能根据各自的工业化水平、要素禀赋及比较优势,深化企业和产业的分工,形成优势互补、产业互动、资源共享、错位发展的高效率省内分工合作体系,将有利于达到真正快速融入的目的。
2、利益因素是驱动各地区参与分工的根本动力。在市场规律作用下,各地区是一个具有自身利益的经济实体。作为理性的经济实体,它尽可能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因此,各地区做出的任何决策都以不损害利益追求为原则,分工融入的前提也只能是融入后的利益收入大于融入前的利益收入,否则,各地区将不参与分工。
3、影响各地分工融入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分工产品或要素之间的价格比。通过分析可知, 在甲乙两区域决定是否参与分工融入时,各自所生产的专业化产品的价格比R是重要权衡因素。如果R过大,乙区域参与分工融入只会导致更大的利益流失, 故乙区域将不选择参与分工。如果R 过小, 甲区域参与分工将导致既有优势的丧失,故甲区域也不选择参与分工。因此, 为实现甲乙两区域之间进行合理的生产分工, 必须保证R值维持在一定限度之内。
三、政策建议
1、在实施“ 东向”战略的过程中始终贯彻“ 先发和后发优势互补”战略。在探寻融入“ 长三角”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或先行者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先进经验,吸取它们的教训,并结合自身的实际,通过“ 引进—模仿—消化吸收—创新提高”,走出一条有安徽特色的发展途径,实现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又要主动地发现机遇和抢抓机遇,积极主动的出击、探索和创新发展模式。现阶段,安徽需要努力地争取东部产业的更多转移,在新一轮的利益分配和实力的提升中占据有利地位。
2、培养增长极或增长点,构造增长极或点轴布局模式,形成区域工业、商业、技术、金融、贸易中心、交通通讯中心。根据安徽现阶段的省情,增长极或点轴布局模式的布局更适合安徽的发展要求。安徽要打破区域壁垒,根据整体发展要求、地域的特色、原有生产力的结构布局状况、经济联系程度、产业关联现状、市场结构、心理归属感和认同感做好经济区域的规划和调整。培育地区性的中心城市,发展一批具有内聚力、辐射力和带动力的城市群、经济圈、产业带,建立健全城市体系,培养安徽的增长极,加强区域的协调和城市间的协调;发展交通运输,提高人、物、信息的流通效率,加强区域内的联系,缩短时间距离,形成区域内的工业、商业、技术、金融贸易和交通通讯中心。
3、开展省内各区域间的互补合作和有效竞争。开展省内的互补合作和有效竞争,正确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是缩小省内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最有效途径。安徽省内各辖市应该认清自身的优劣势,做好准确的定位,拟订好符合实际的可行规划,通过区域间城市、产业等合作点的寻求和良性的竞争,形成一种你追我赶、区块竞争、以先进带动后进、共
同发展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马丽, 庞效民. 区域经济政策的博弈解析[J], 地理研究,2001,20 (4)
(2) 母爱英,论博弈分析在区域政策中的运用[J], 经济地理,2003,23 (1)
(3) 郑瑞坤,安徽经济崛起路径选择[J],产业经济,2007,318
(5)华兴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安徽区位功能优势的发挥与发展对策[J],《学术界》(双月刊) 总第108 期,2004. 5
下一篇:大同市节水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