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温泉度假地开发现状问题探讨

发布时间:2015-11-16 11:52

摘 要:随着世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温泉旅游也随之发展起来,国内外对温泉旅游的关注也随之增多。笔者通过文献梳理与实践相结合,总结出目前国内温泉旅游度假地开发的现状问题,以期能够促进未来国内温泉度假地的开发工作,实现温泉度假地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温泉度假地;开发现状

虽然我国温泉开发利用历史悠久,但温泉度假地系统地开发利用还不成熟,现存的温泉度假地开发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温泉度假地资源整合力度不够

纵观国内温泉度假区,口号打得五花八门,溶洞温泉、火山温泉、海洋温泉、雪山温泉等等,各类温泉应有尽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大部分的温泉投资者都太注重概念上的东西了,名字打出来了但是没有将温泉其中的文化内涵挖掘出来并与之结合起来,起初是因其名字新颖吸引了不少的游客前来,但因定位不明确,未将温泉真正与自身特色相结合,采用理想的开发模式,导致客流量逐渐下降,后期无法持续营业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于资源本身条件不佳(如温泉质量不高,出水量不大)导致在开发中参入其他的资源进行整合,但在整合过程中温泉这个核心主题不突出,并未体现出其自身资源优势,最终导致了温泉度假地出现市场竞争不强、生命周期短、可持续性较差、风险很大等问题。另一种是温泉自身资源较好,但开发理念落后,温泉产品是为了洗浴而设计,导致所开发出来的产品没有本质上的差别,或者是并没有考虑到从多层面来开发出具有休闲娱乐、保健养生等功能的温泉旅游产品来丰富洗浴内涵,体现温泉“质”的差别。

2 温泉度假地管理和服务水平低下

现在有不少的旅游投资者出于投机心理,期望利用温泉度假地来垄断当地的旅游房地产或是休闲度假产业的发展,因此花费大量金钱在规模建设、装修设施等硬件方面。由于过度追求硬件的打造往往导致对软件的忽视。许多温泉度假地中服务人员工资水平低,人员流动大,很多员工缺乏系统的培训。温泉旅游中对于服务的要求却是很高的。温泉度假地经营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服务人员专业技能的好坏、整提服务意识的健全与否都是衡量温泉度假地软件的重要指标。而国内目前多数温泉度假地软件打造方面十分欠缺,经营管理和服务管理水平低下导致度假区的生命周期不长的直接原因,从而也影响了度假区的可持续发展。

3 温泉度假地产品创新性缺乏

在景观打造和建筑风格的设计中,国内温泉度假地抄袭日本温泉风格和欧美温泉风格的现象已经是兵家常事了。大多数温泉度假地试图打造出异国情调的风情来吸引游客,这种状况通常在开发初期具有一定吸引力,但随着温泉度假旅游的深入发展就容易产生视觉疲劳,这种缺少鲜明的地域文化内涵与特色的景观建筑很难再吸引旅游者的眼球。例如广东地区的温泉大多集中在清远,恩平,中山等地,而很大一部分温泉度假地的景观及建筑风格都是照搬御温泉的模式,有的甚至原封不动地拿过来,根本没有考虑到要将本土的特色文化融入到当中。有的即便考虑到了,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因无“版”可依或是技术的不娴熟出现偏差,弄得土不土,洋不洋,看上去就像个“四不像”。因此,笔者认为温泉景观的打造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不仅需要文化的熏染,也需要讲究文化的“糅合”与“物化”体现。也正因如此,目前在国内很少可以见到将本国文化、本土文化和民俗文化进行全方位、系统包装的温泉旅游度假地。

4 温泉度假地主题文化特色不鲜明

目前我国温泉度假地的度假环境还不理想,并且许多地方无法提供多样化、高档次的康体休闲旅游产品,无法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温泉度假品牌。很大部分原因是无法塑造特色鲜明的温泉度假主题文化。在现代的旅游活动中,主题特色是吸引旅游者的关键,而文化则是主题特色的基础。主题文化直接决定了温泉度假地竞争力的大小。什么样的文化决定了度假区的主题,也决定了度假区的建筑风格。温泉度假区的建设应结合本国本土文化极力发掘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温泉旅游资源,结合其自然景观和文化底蕴,努力发掘出新、奇、特的温泉旅游产品。

5 结论

我国的温泉度假旅游仍处于初始阶段,但发展迅速,并已成为旅游界的关注焦点之一,前景乐观。温泉度假地若想在温泉旅游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应当在规划开发时,结合本国本土的自然资源或人文资源,提升服务质量,打造出具有本土特色的不可替代的品牌温泉度假地。

参考文献:

[1] 樊小兰 ,刘住.国内外温泉旅游比较研究[J].太原大学学报.2008,(03).

[2] 高璐,刘玲.浅析我国温泉旅游度假区的发展[J].职业时空.2008.01.

[3] 骆高远,陆林.我国温泉旅游的回顾与展望[J].旅游经济.2008.03.

[4]郑立,温泉旅游文化内涵探析[J]. 资源调查与环境.2008.29.

[5] 张虹.中日温泉地建设发展比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1.

[6]王艳平,于杨.中国温泉旅游研究三十年进展[J].旅游论坛.2009.1.

上一篇:刍议实践教学环节在高职酒店管理教学中的地位

下一篇:大力加强知识经济基础建设 促进中国社会快速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