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最低工资制度对就业影响的文献综述

发布时间:2015-11-18 09:54

摘 要:最低工资制度作为一种基本保障制度,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对最低工资制度对就业影响报以极大的兴趣,本文将对相关研究进行概括。

关键词:最低工资;就业
一、最低工资的相关概念
  “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国家以法律形式保障其应该获得的、能够维持其生存及必要的供养其家属的最低费用。”1而作为一种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其在维护社会公平、调节社会购买力和保护劳动者权益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最低工资标准的确立关系着劳动者最低生活水平的维护,是最低工资立法的核心问题。目前,最低工资标准的确立方式有两种:一是在立法上直接规定最低工资标准。二是只规定确立最低工资标准的原则,并授权有关机构确定具体的最低工资标准。
二、国内外关于最低工资制度对就业影响的研究
1、国外关于最低工资制度对就业影响的理论研究
(1)古典经济学最低工资理论
  生存工资理论又称“工资铁律”(Iron Law of Wages),最早是由重农学派代表人物魁奈和杜尔阁等人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工资之所以按照这样的规律变动,是因为当工资提高到维持生存水平之上,从而刺激工人人口增长,从而导致劳动力供给的增加和需求的相对减少,则工资水平下降到仅仅维持劳动者生存的水平。 反之,工资被压低到维持生存的水平之下会造成工人的死亡率上升,必然导致在下一个周期内劳动力供给减少,即劳动力需求相对上升,由此使得均衡工资水平的上升,重新到维持劳动者生存的水平。2
(2)新古典经济学最低工资理论3
  该理论认为最低工资政策作为一种市场干预手段,可能对就业存在消极影响并造成失业。在此理论下,由于假设不同分别有以下模型:失业效应模型、冲击效应模型、雇主垄断模型、两部门模型和竞争模型。
(3)马克思关于最低工资的经济理论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出卖劳动力的等价物是工资。劳动力价值的最低限度就是由身体因素决定的部分,它的货币表现就是工资的最低限度或最低工资。在资本主义人口规律作用下,劳动力供过于求,使工人所得平均工资总是低于劳动力的实际价值,而接近劳动力价值的最低限度。而工人经济斗争的意义在于要求实现劳动力价值,得到正常工资而不是最低工资。4
(4)其他相关理论
  效率工资(Efficiency Wages)是企业为了提高工人的生产率而支付的高于均衡工资的工资。5在正常情况下,企业为了利润最大化,要使成本(包括工资)尽可能低。信息不对称和激励机制可以很好地解释效率工资存在的合理性。效率工资的理论模型主要有怠工理论模型、人力资本模型和搜寻理论模型。
2、国外关于最低工资制度对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6
  目前,最低工资对就业的效应究竟是促进还是抑制,在理论上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为此,许多专家学者试图通过实证研究来测算最低工资的就业效应。
  国外学者的实证研究相对而言其研究是丰富并且卓有成效的。例如,Brown、Gilroy、Kohen探索了不同的函数形式,增建了各种解释变量同时拓展了许多基本分析,得出最低工资10%的增长将减少就业1%的结论。而Burkhauser对美国1990-1992年人口和收入情况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最低工资对青少年、年轻黑人和高中辍学者就业的负面影响很大,对中年工人的影响很小。研究者一般同意,目前的最低工资对成年人的就业只会产生一个轻微的负效应,法定最低工资并不会高到引起就业大规模降低的水平。这些研究不同程度的都采取回归分析的方法。
  第二种估计最低工资对就业影响的方法是由Card和Krueger提出的“自然经验”法。Katz和Krueger收集了1990年最低工资增长后德克萨斯州快餐业(工资较低的行业)的就业情况,发现绝大部分德州快餐店没有因为最低工资增加而减少就业。Dolado、Dickens、Machin、Stewart等的经验研究也分别得到了类似的结论,即工资水平的上涨不会对就业产生负面的影响。但是这种“自然经验”常常由于难以找到合适的对照组而饱受非议。
  第三种方法集中在引入最低工资后所获得的受益方面。此类研究的范例是1999年Abowd等研究了法国和美国最低工资增长与就业的关系。
3、国内关于最低工资制度的相关研究
  国内学界对于最低工资的研究主要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对最低工资制度相关问题的讨论也是日趋激烈,笔者归纳了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加以评述:
(1)第一种观点认为政府不应该强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经济学家张五常的观点,他对最低工资制度报以怀疑态度,其理由是最低工资制度作为一种价格管制,其意图在于维护低收入的贫穷工人,但是结果却是阻碍了合约的选择,使得这些下层工人找不到工作。7另外国内学者薛兆丰认为,劳动力市场供求是决定劳动力价格的唯一因素,人们的工资是由其生产力水平和社会中的劳动力供求状况决定的,强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会产生劳动力大量失业﹑用工成本大增﹑竞争力削弱等恶果。8
  北京大学教授平新乔认为,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应充分考虑我国的生产率水平与农民工的机会成本。他指出,我国与实行最低工资制度的西方国家相比,最大的差别是仍有约65%劳动力在农村,只要农民工的收入水平没有大的提高,则就会有农民工接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作,使最低工资制度形同虚设。9
  国内学者张建武认为,劳动力市场是以工资作为信号对劳动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最低工资的做法本质上模糊了这种信号,使劳动力市场的资源配置常常陷入无效率状态。实行最低工资标准可能加速企业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方向发展,从而导致巨大的就业压力。
  这一观点主要是从国家宏观的工商业发展的角度出发,认为人为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会破坏正常的市场秩序,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从而进一步导致劳动力失业,形成了从宏观作用于微观的态势。
(2)第二种观点认为政府应该积极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研究员刘军胜、苏海南认为,当前我国各省市最低工资标准普遍偏低,低于它应有的标准,特别是东部以及其它经济发达﹑生活费用支出较高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低于它应有标准的幅度更趋严重。10
  对于上述的两种观点,笔者的态度是更倾向于第二种观点。首先,我们看到不支持政府提高最低工资 标准的理由主要是认为人为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会破坏正常的市场秩序,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进而造成大规模失业和劳动者的贫困,这与最低工资制度的制定初衷相左。但是笔者认为在当代中国,原材料成本、物流成本、加工损耗和浪费等等所耗费的成本要远远高于人力成本,企业这些方面精打细算效果会更为明显。其次,最低工资的提高对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经营造成冲击的同时也可以视为一个契机,人力成本的提高势必使企业加速产业升级,长远来看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最后,最低工资制度作为一项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之一,旨在保护各个阶层劳动者特别是底层劳动者的权益,其存在的社会意义远非经济尺度所能衡量。
主要参考文献
[1]韩兆洲、魏章进,中外最低工资测算方法比较与思考[J],商业时代,2005年,第14期
[2]梁爱玲,我国最低工资制度及其完善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pp.10-11
[3]陈雪,最低工资制度问题[D],沈阳: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pp.15-19
[4]梁爱玲,我国最低工资制度及其完善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pp.6-7
[5]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下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p.33
[6]薛兆丰,《最低工资法不可取》,载《21世纪经济报道》,2004(11)
[7]平新乔,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价格[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6期
[8]刘军胜、苏海南,当前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变动趋势分析及政策思考[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年第1期
1韩兆洲、魏章进,中外最低工资测算方法比较与思考[J],商业时代,2005年,第14期
2梁爱玲,我国最低工资制度及其完善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p.5
3陈雪,最低工资制度问题[D],沈阳: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pp.15-19
4梁爱玲,我国最低工资制度及其完善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pp.6-7
5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下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p.33
6魏章进、韩兆洲,国外最低工资制度理论研究及启示[J],商业时代,2006年第14期
7资料来源:张五常,《最低工资种祸根》,载于《南方周末》,2000(11)
8资料来源:薛兆丰,《最低工资法不可取》,载《21世纪经济报道》,2004(11)
9平新乔,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价格[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6期
10刘军胜、苏海南,当前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变动趋势分析及政策思考[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年第1期

上一篇:城市近郊型城镇规划与发展 ——以

下一篇:中国对外资源能源型直接投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