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
摘 要:中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同时改革中也暴露出很多矛盾,如何解决好这些矛盾,对接下来的经济能否保持高度发展至关重要。本文考察了国际、国内经济发展规律及现有经济环境,提出了对内强化改革力度、协调区域经济、打破城乡二元经济,对外确立人民币国际货币地位,形成新的国际金融体系等办法来应对目前的困。
关键词:改革 区域经济 城乡二元 国际货币
中国在1949年政治上站起来之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经济上在全球处于弱势地位。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集中精力发展经济,至2011年我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重新赢得了大国尊严。于此同时,国际环境多变及国内凸显的各种矛盾,制约了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对我国实现民族振兴提出挑战。如何使我国能在复杂多变的、日益恶化的国际金融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处理好改革开放进程中凸显的各种矛盾,是我国当务之急。本文回顾了我国改革开放经济方面30多年的历史,研究了世界西欧及美国的发展历程,期待寻求一条适应当前国际、国内环境的经济发展道路。全文分三个部分:一是三十年改革开发回顾;二是考察西欧及美国的发展历程;三是由此而得出的结论,即我国该如何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化发展目标。
一、 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发展历程
自1978年至今,中国经济实现了历史的跨越。30多年来,我国GDP以每年近10%的速度增长,2011年我国GDP跃居世界第二;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由1978年2.5亿减少至2000多万;30年来中国人民的思想面貌、精神世界焕然一新,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都取得了重大进展;30年中对外交往日益密切,外交能力、国际地位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度都在不断提升。现在我们来回顾改革的历程。
1、改革开放的动因。基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人人平等的愿望和建国初期贫乏的物质条件,中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制度,吃大锅饭;在城市,就业、住房实行分配制,人员流动很少。这就压制了人民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事实证明,在缺乏物质奖励的条件下,多数人的积极性难以调动。邓小平同志主持工作以后,随着紧张的国际形势逐渐好转,青年一代对僵化的体制不满加强,形成了改革开放的基础。
2、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对内改革国内计划经济体制为市场经济体制,主要为价格机制的逐渐放开,形成统一的市场定价机制。邓小平同志提出“贫困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只是资本主义可以用”等论断,打破了理论上的束缚;对外开放,是开放沿海城市,提供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来共同开发。其中,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为沿海城市加工业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同时也增加了农村人口的收入。
3,步伐稳健,调控并行。由于经济转制期间实行的是双轨制,即部分计划部分市场的模式,没有引起社会大的动荡。市场经济追求利益最大化,难免失控,宏观调控则可以引导市场避免大的损失。宏观调控的力量来源是政府税收,94年前后的分税制改革解决了中央财政不足的困难。
4,激励机制改革。经济建设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怎样调动人的积极性是关键。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权制,政府官员经济导向晋升制,是地方实现自身发展的两大动力。现在经济发展模式已经由城市经济向区域经济发展。
二、西欧及美国经济发展研究
西欧及美国的经济发展始于15世纪末新航线的发现,经过16-18世纪中期商业革命及实行重商主义政策的积累,成就于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各国基本以英国为蓝本,结合自身习俗、文化,各有不同。西欧人通过自身相对发达的航海技术和武力征服了亚非拉大量的土地,对当地的居民进行残酷的迫害、奴役,掠夺当地的黄金及特产。豪不夸张的讲,西欧的发展史是一部亚非拉人民的血泪史。近代中国发生的“鸦片战争”可作为西欧掠夺贸易的缩影。这种原始积累模式中国无法复制。
近代美国崛起,取代西欧役使世界,但经济扩张模式没有变化,只是对象和程度上的区别。如近来的伊拉克战争、叙利亚战争,美国打着人权的幌子,四处粗暴干涉他国内政,以达到控制他国经济的目的。
西欧及美国对国外掠夺,得到的巨大财富除了战争消耗之外,大部分被资本集团拿走,国内难以维持高福利制度。现今利用借贷消费刺激经济,又陷入债务危机,是否能自拔于泥潭,还待观察。
三、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解决哪些问题
社会能稳步发展,我认为主要是社会机制能调动大众的积极性,即个人社会地位及财富能够通过努力合理流动。穷人可以通过辛勤劳作赚到部分富人的钱,年轻人能通过努力在社会上赢得地位,这才是良性的流动的社会。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萌生了很多问题。比如说,开放三十多年来取得的巨大财富集中在沿海大城市,以形成良好的城市环境及建成的产业中心和金融中心表现出来,而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相对发展就较慢。又如城乡差距,沿海城市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加工业所需的庞大劳动力都是由农村提供的,可经济发展带来的教育、医疗、住房等福利只由城市人口所享有。再如我国的服务业所占比例不高,如何转变,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以上研究,针对我国凸显的各种矛盾及西欧等国发展误区,我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1、 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国改革采取增量改革的战略,减少了改革的阻力取得了成功;同时也由于改革不彻底,产生了种种弊端,包括腐败、寻租、社会不公等,都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才能去除。
2、 加大中西部地区投入,以沿海城市带动其他区域发展。沿海城市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具备了很好的基础,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渤海湾三大块区域经济。我们应实现以上地区的产业升级,把部分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利用好当地廉价的原材料和人力资源,繁荣当地经济。这样国家的整体经济规模就能在产业升级的基础上持续扩大。
3、 处理好城市二元化问题。城市二元化问题由来已久,外来务工者,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迫切需要分享城市建设的成果,享受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方面的市民待遇。长期的待遇歧视,将迫使他们选择出国或是其他城市就业,将损失大批的优秀劳动者。另外,城市二元结构对就业城市来讲也
是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影响社会安定团结。
4、 通过宏观调控,调节收入水平。当社会过分强调资本要素,人屈服于资本,靠工资勉强度日时,离社会发展停滞也就不远。应合理调整要素收入水平,调整个人收入差别,才能使社会时刻保持活力。经验证明,收入水平绝对平均和天差地别都难以形成良性发展。同时,调节收入水平,结合市民待遇的实施,解决了加大内需的问题。内需从来不是加大的,关键是收入有没有提高,有没有医疗、教育、养老等后顾之忧。
5、 积极促使形成不以美元为基础的国际金融体系。美国利用其技术优势和军事优势,通过强势借贷刺激经济,再通过货币贬值,让全世界人民买单。我们即使做到以上四点,获得的经济发展也是无偿奉献给美国资本家。只有形成另一种替代中央银行以美元作为储备的形式,才能够阻止美国用其他国家中央银行的储蓄资助其军费赤字和金融收购的做法。同时,积极确立人民币国际货币地位。
参考文献:
1、《世界经济史》 萧国亮 隋福民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中国未来30年》 吴敬琏 俞可平 罗伯特.福格尔等著
3、《中国的大国经济发展道路》 陆铭 等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4、《朱镕基讲话实录》 人民出版社
5、《美国通史》 刘绪贻 杨生茂 编著 人民出版社
下一篇:城市贫困群体的社会救助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