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区域经济政策变化对经济转型发展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5-11-18 09:55

摘 要: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差异都是在一定条件下随着经济政策的变动而不断发展改变的而变动经济政策的每个措施与行动都从终端上影响区域差异水平和区域之间经济力量对比的格局新的格局又要有新的经济政策予以调整。文章主要探讨了区域经济政策变化对经济转型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区域经济 经济发展 经济政策
引言
  区域经济政策是现代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和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和战略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再加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特别是其中宏观调控部分,这些对区域经济政策制定和实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制定并实施科学有效的区域经济政策,将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 转型前的区域经济政策(1949-1972)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人们把重工业的发达程度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经济成就的标志和国防安全的重要保障,中国领导人也和许多其他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领导人一样,也加速发展重工业。上世纪30年代苏联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所取得的杰出成就—与西方市场经济的大萧条形成鲜明的对照。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选择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产物。重工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的产业部门,其建设项目建设周期长;大多数设备,需要从发达国家进口;每个项目都需要大量投资。1966年开始,由于经济形势有所好转,我国又进行了经济管理权限下放的改革,陆续实行了将19个非工业部门的基础投资划归地方安排,将一批小企业生产的原料划归地方使用,将地方企业基本折旧基金全部留给地方和企业支配,下放中央直属企业,试行基本建设投资和财政支出大包干等下放政策措施。可见这种均衡布局的思路产生于计划经济体制内部,并是在对过去资本主义不平衡现象、地理决定论的对立中建立起来的。但是理想主义的色彩浓重,没有考虑到中国的具体国情和这种现象背后的合理成分,这样为后来的经济建设产生了负面影响。
2 转型中的区域经济政策(1972-1992)
  在这一时期(1979-1992)我国开始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引入市场机制,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逐渐增强,最终形成以价格双轨制为表现形式的渐进主义改革的方式。当生产的制度结构不可能发生迅速的和彻底的变革之前,当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仍处于某种程度的软化时,价格制度的改革就成为了放松计划控制和引入市场竞争的关键。价格双轨制一方面,计划轨保证了国有部门现有生产能力的发挥和原有计划产量的执行;另一方面,在市场轨上引入了非国有部门和国有进行竞争,既增加了产量,又逐步形成了竞争性的市场结构。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的步伐。在1987年和1988年实行了“企业承包”、“部门承包”、“财政大包干”、“外资大包干”和“信贷切块包干”等五大包干制度,形成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并存的局面。1985年又决定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以后逐渐在沿海、沿江、沿边地区形成了一个开放地带。我国市场取向的改革在选择试验区时,因为沿海地区有了一定市场基础,所以这样就将改革和开放两方面的“先试先行”权都集中到东部沿海,形成一个地区性的“小气候”进而通过它们的示范和辐射,带动内地的改革和开放。
  我国实行的是渐进的改革方式,基本上在维持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的;同时当时国家经济发展阶段和整体状况很严峻,可以实现经济刺激的物质手段有限;非均衡战略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资源和力量的优先排序,沿海倾斜发展战略与内地均衡发展战略最大的不同就是安排资源的顺序发生了重大转变。在政策工具组合方面包括国家直接投资、财政转移支付、对计划单列市与沿海开放地区给予各种优惠政策,同时也对贫困落后地区的扶贫政策、民族地区的政策也作了一定的调整,特别是这一时期区域合作有了一定的发展。
3 转型后期的区域经济政策(1993-现在)
  1992年10月中共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1993年11月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整体改革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改革战略,要求在20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在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上又取得了一次历史性的突破:明确规定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至少一百年的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998年中共十五大的上述决定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9月19日召开的十五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要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结合起来,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2002年的中共十六大进一步提出了推进政治改革、提升政治文明、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2003年9月中共十六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成为各方面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意味着经济社会政治改革将在今后一个时期继续进行和全面展开。
  1996年与第九个五年计划同时制定了《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2002年11月中共中央十六大报告中提到了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个奋斗目标和原则要求及重大措施,形成了20年的长期规划框架。特别是五年期的中期计划,在“十一五”中明确提出,将计划改为规划,从而实现从指令性计划到指导性规划的转变。
4 结论
  在分析区域经济政策与制度之间的关系时,只进行了理论的概括,对于如何从现在的行政区经济过渡到理想状态还有待时间的检验,当然本文对其他如自然条件的差异、地区文化的差异等影响因素没有给予关注,同时对这样一个政治化的论题进行这样规范性的研究也有待研究。
参考文献
  [1] 露彬. 我国经济转型中的经济政策[J].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10,(06)
  [2] 李大海, 潘克厚, 陈玲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水养殖政策的演变与发展[J]. 中国渔业经济, 2008,(03)
  [3] 李连友. 我国不同时期收入分配理论与政策之演进[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7,(04)
  [4] 张泽荣, 李轩红. 经济转型时期:公共财政职能的定位[J]. 财会研究, 2002,(09)

上一篇:中小企业如何走出融资困境

下一篇:西方发达国家公共服务市场化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