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建立会计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探讨
摘 要:高职教育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特色的教育模式,实践性教学就是实现这种教育模式的重要手段,本文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就高职院校建立会计实践性教学体系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 高职院校 实践能力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会计专业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们感到茫然不知所措。作为职业高校的毕业生凭借什么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与很多高等院校的本科生、甚至更高学历的毕业生进行竞争呢?那就是较高的职业技能,而较高的职业技能就要靠科学完善的会计实践性教学来完成。
一、 会计实践性教学在高职院校会计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高职院校又是培养具有较强操作技能的实用型人才的学校,因此会计实践性教学是高职院校会计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之后,通过会计实践将理论知识进一步巩固和加深理解,从而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为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之间架起了桥梁,是会计理论教学的延伸、补充和深化,没有实践性教学的会计教学是不完整的,因此就需要有一套完备的会计实践性教学体系来实现。
二、建立一套符合高职教育特色的会计实践性教学体系
根据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特色,要使学生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就要建立一套完备的、贯穿于整个会计教学各环节的会计实践性教学体系,具体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有实用的会计实践性教学的系列教材
会计实践性教学需要有一套会计专业主要专业课的系列教材,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纳税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实践性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教材的质量,要选择实用的、并能根据需要不断更新知识的、科学、合理的教材。目前,教材市场上理论教材很多,但实践性教材却很少,适用的也很难找到。这就需要国家有关部门要组织专家,编写一套会计实践性教材,如果没有相应的教材,就由学校组织有教学和实践经验的教师编写一套体现应用型高职教育特点的、适应多环节会计实践性教学需要的、规范的会计实践性教材,分为单项模块化模拟实习教材和综合模拟实习教材。
(二)建立多媒体会计模拟实验室及会计电算化实验室
在会计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对于有些操作性强,在理论教学中比较枯燥、抽象,学生难以掌握的内容,比如票据传递方式、各种结算方式、业务流程等类的问题,可以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之前加以演示,再让学生去做,会使学生由原来理论学习时的“一头雾水”变得非常清晰,有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在会计电算化广泛应用的今天,会计实践性教学不仅有手工实验,还要包括会计电算化实验,它也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还要建立符合实践性教学需要的会计电算化实验室。
(三)培养一支具有较强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由于高职院校大多是近几年出现的,有的院校又是由中专升格的,教师的学历普遍偏低,既有较强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更是凤毛麟角。师资力量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实践性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所以,当务之急是要迅速培养一支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可采取教师“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走出去”就是派一些理论基础扎实、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到企业去进行为期几个月的顶岗锻炼,进行实际业务处理,或让教师参加正规部门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并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资格”,这些是见效快,效果好的做法,但培训费用相对要高;“请进来”就是到财务制度比较健全,会计核算比较规范的企业请财务专家来校对会计教师进行培训、指导,这种做法费用较低,但效果不如前面的方法,学校应根据自己的实力来选择。
(四)建立多学科、多环节的校内实践性教学体系
校内实践性教学采取模拟实习的方式,包括单项模拟实习和综合模拟实习。
单项模拟实习是采用分散型、模块化、混岗式、按课程开设的时间同步进行的模拟实习方式。它包括会计基础模拟实习和专业会计及其他主要专业课模拟实习:
1. 会计基础模拟实习。会计基础实习体现在《基础会计》课上,由于会计基础实习是整个会计实践性教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养成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职业习惯的关键,所 以这段实习在整个会计实践性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要打破传统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教学方式。应在讲完某个内容时就插入实践课,如:讲完“会计凭证”后就安排会计凭证实践课,讲完“会计账簿”后,就安排会计账簿实践课,这样边讲边实践,使学过的理论知识很快与实践结合,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便于对后面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基础会计》课要安排较多的学时,每周6课时是比较合理的,其中实践性教学至少要占1/3,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技能训练,使他们在刚一接触本专业时,就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后面的实践性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专业会计及其他主要专业课模拟实习。包括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纳税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课程的实践性教学,这些课程也像《基础会计》一样采取边讲边实践的做法,其中,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以及纳税会计等侧重于会计核算,审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课程则侧重于分析。
综合模拟实习是将前面各科的模块化模拟实习综合到一起,集中在最后一学期进行的模拟实习方式。它包括手工模拟实习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习:
1.手工模拟实习。它是将前面实践过的内容综合到一起,形成具有难易适中、覆盖面较宽、综合性较强特点的模拟实习。具体做法是:先是将所有业务进行会计核算,并按要求进行纳税业务核算,然后按照审计方法进行内部审计,再根据有关指标进行财务分析,最后按管理会计的方法进行预测、决策、成本控制等分析。
2.会计电算化模拟实习。它是将前面手工做过的综合模拟实习内容,运用财务软件进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习,这一方面可以练习并检查学生会计电算化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对前面手工操作的正确与否进行检验。
综合模拟实习是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和实践进行综合会计核算和分析能力的一种重要的、综合性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锻炼学生
独立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它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全面系统掌握。
(六)实行“校企联合”,办好校外实习
校内模拟实习对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固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它终究是模拟的,代替不了真实业务,要想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还是要到企业进行校外实习,这就需要实行“校企联合”。但由于会计这一行业的特殊性,企业不愿意暴露自己的商业秘密,因此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如果把就业和实习结合起来,也许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即用人单位招聘学生时,双方商议要有一段实习期,在此期间学生的待遇按实习生对待,实习期满用人单位根据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决定学生的去留问题。这一方面可以使用人单位有一段时间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进行考察,排除戒备的心里,另一方面对学生来说,可以专心实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得好就会被留下,也调动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实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会计实践性教学的作业与考核
为了教学及考试方便,可以将传统做法与技能培养和训练并用,就是教师在留课后作业时,既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做,同时能进行实际操作的内容还要让他们实际操作,如:《基础会计》中的原始凭证的填制、记账凭证的编制、账簿的登记、简单会计报表的编制等都可如此。这种做法的优点体现在《基础会计》课上尤为突出,它可以给后面的专业课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实际操作基础,使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得到进一步巩固,也弥补了课堂上教学时间有限,训练不充分的缺点。
建立会计实践性教学体系之后,要建立与之相匹配的考核制度,因此,会计实践性教学考核分校内实习考核和校外实习考核:
1.校内实习考核。针对校内单项模拟实习和综合模拟实习的两种方式,其考核也分两种:一种是单项模拟实习考核,它是把职业技能考核与会计专业各主要课程结合起来同步进行,期末考核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理论考核,一部分是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可按6:4或7:3的比例计入学生期末成绩;另一种是综合模拟实习考核,这种模拟实习是在最后一学期集中进行,其考核可以采用手工操作形式,也可以采用会计电算化形式,就是模仿企业的实际出一套综合业务题,让学生按综合模拟实习的思路进行实际操作考核,这一成绩也是每个学生会计实践性教学的总成绩,是对学生在校几年实践能力的总评价。
2.校外实习考核。这种考核方式就是由实习单位对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表现写一份“实习鉴定”反馈给学校,同时学生自己也要根据在实习单位实习期间的感受,在企业核算、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建议通过“实习报告”的形式写出来交到学校,作为校外实习成绩确定的依据,由实习指导教师给出相应的成绩。
总之,建立一套完备的会计实践性教学体系,是职业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迫切要求。
主要参考文献
陈兆芳.高职会计专业实施模块化教学的构想.财会月刊.2007;1
上一篇:我国标准成本法应用的现状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