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钢铁企业供应链建设问题探究
摘 要:生产和消费的同步增长有力地说明,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头号钢铁大国。但是,由于近几年钢铁行业的投资过热,导致铁矿石、炼焦煤等原材料、能源、运输短缺问题更加突出。供应链因素已经成为我国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严重制约了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面对我国钢铁行业的现实,急需跨越企业、行业、地域界限,大力推广一种新型的、适合我国国情的供应链模式。
关键词:钢铁供应链;诚信体制;资源整合
企业从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运输、加工制造、分销直至最终送到顾客手中的这一过程被看作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这就是供应链。供应链的概念是从扩大的生产(Extended Production)概念发展来的,它将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了前伸和后延。供应链与市场学中销售渠道的概念有联系也有区别。供应链包括产品到达顾客手中之前所有参与供应、生产、分配 和销售的公司和企业,因此其定义涵盖了销售渠道的概念。供应链对上游的供应者(供应活动)、中间的生产者(制造活动)和运输商(储存运输活动)、以及下游的消费者(分销活动)同样重视。
钢铁行业供应链中两个最大特征就是物流属性和资金属性。钢材作为大宗的生产资料,它的生产、交易过程中的资金沉淀非常巨大,整个供应链过程需要庞大的资金保障。同时整个供应链对物流的需求和要求均较高。加之钢铁产品的生命周期长,故低成本和效率是钢铁行业供应链的首要目标,属效率成本型供应链。
在7、8年前,我国的部分钢厂就提出钢铁供应链的现代物流理念, ,与钢铁分销商和下游终端用户进行了积极探讨和摸索,但以后几年逐渐冷落下来了,钢厂、钢贸商之间共同构筑钢铁产品供应链的热情似乎没有了,出现“水牛角、黄牛角,各归各”的现象。比如,作为生产源头的钢厂,利用拥有得天独厚的钢材资源优势,纷纷跨出厂门和城门,设立驻外营销点,加大直销,或与下游终端用户建立“联盟”,或大兴土木,搞钢材物流加工配送基地。钢材分销商也不甘落后,为在激烈的市场中赢得生存和发展,也搞起钢铁物流配送中心,或建立钢材市场,与钢厂抗衡。如在上海就有60多家钢材交易市场,据悉在长江中下游个别沿江地区,不到200公里的地带,竟然建起了上百家钢材交易市场,有的钢材市场一年的销量仅有几万吨,有的钢材市场的堆场里,钢材锈迹斑斑,还有的借机圈地,不务正业。有的甚至借办钢铁物流园的名义,对项目进行包装,目的是上市圈钱,或是融资贷款用于炒房、炒股、炒期货。
实际结果是,钢铁供应链新模式并没有建立起来,相反供应链不仅没有加强而且在弱化。据从一些钢厂和下游终端用户的调研中发现,钢厂与终端用户“联盟”,加大直销,有的则“联”而不“盟”,各打各的算盘,最终又出现了新的三角债。如有家钢厂迄今为止被“联盟”的下游终端用户拖欠1亿多元货款,这家终端用户认为反正是国企,货款能欠就欠,可拖则拖,迟迟不愿付款。钢厂大量资金被占用,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而货款又讨不回来,最后大家不欢而散。直销没有搞成,企业还形成不少坏账,亏了不少钱。
近年来,在我国钢铁行业的上游供应链也在弱化,更谈不上供应链的新模式了。就拿钢厂与上游的原材料供应链来讲,过去的铁矿石是年度定价,每年与国外的三大铁矿石供应商签订一次协议价,把一年需要的铁矿石数量和价格都确定下来,国内的钢厂可以根据铁矿石定价,确定生产成本,这样的供应链关系比较稳定,有利于钢厂的组织生产。而现在铁矿石年度定价机制没有了,变成季度定价。还有煤炭,国内现在很多大型钢企都实施了供应链集成战略,就是进行纵向供应链集成,把供应链上更多的业务环节纳入其业务范围,从而实现价值的转移和提高。通过合资、战略联盟、联合重组等资本方式实现对上游矿山、煤炭资源的获取,通过与上游的合作,获得了宝贵的稳定的资源,并把原材料成本波动限制在了一个可控制的范围内。实际上的实施效果是部分矿务局由于市场煤合同的存在,和调价机制不同步市场变化,在市场越紧俏时,对大钢企的合同兑现率偏低,而市场疲弱时,供应量猛增。也没有完全意义上实现稳定供应,战略合作双赢的愿景。由此而来,钢厂与上游的供应链存在的问题比以往更突出了,这正是上游供应链的弱化表现。目前,中国大概有800多家钢铁企业,粗钢生产企业平均规模不足100万吨。中钢协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粗钢生产企业的平均规模不足100万吨,排名前五的钢企只占全国钢产量的不到30%。钢铁产业的集中度不但低于下游汽车制造业和家电业,而且还远低于上游原料产业。全球前5大铁矿石供应商占据国际市场70%以上的份额,5大炼焦煤供应商占据60%的国际市场份额,而5大钢铁企业仅占18%的份额。因此,钢铁企业难以制衡原料供应商的持续提价。迄今为止,钢铁产业的并购整合带来了快速增长、高效率、市场协调和提升价值,但还不足以抵御金融危机的冲击,制衡原料供应商的垄断地位。 产业集中度低造成了对上游供应商较大的依赖,缺少定价话语权。我国的铁矿石受制于人,话语权在别人那里,因此钢厂的上游原料供应链就很难建立,更谈不上什么供应链新模式。
那么,近年来钢铁供应链建设的成效不大,甚至还出现弱化现象,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根本性的问题是是我们的市场经济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还不成熟,不完善,还没有一个很好的环境,促使钢铁供应链新模式的建立。
市场经济是调节供需关系的,它是一个无形的手,当供需矛盾凸现的时候,市场经济这只无形的手能够起到很好的调节效应,利用价格的杠杆,达到供需平衡。然而,在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却还做不到。就说我国钢材供应长时期的供大于求,而且日趋严重,可市场经济这只无形的手,就起不到丝毫的调节作用。越是淘汰钢铁落后产能,而钢铁产能却越来越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这是什么原因?还不是利益在驱动吗。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地方利益,发展地方经济,盲目地扩大钢铁产能;同样,一些钢厂为了片面追求规模,搞高水平的重复建设。像中厚板生产线,现在不少钢厂都在扩建、新建。所以说,在市场经济体制和机制尚不成熟、尚不完善的大环境下,来谈钢铁供应链的新模式,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上述这些钢铁供应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要用供应链原理来构筑钢铁
供需网链结构,就是把生产商、供应商、物流商、金融商、批发代理商结成联盟,钢厂应与上游的供应商、中间的物流商、下游的销售商共同研究如何建立真正体现“合作共赢、风险共担”的供应链机制。从用钢企业的视角看,是否能更好地改善和提高供应链的效率,让本企业能够实现更高效率的运转,是衡量钢铁供应商优劣的重要标准。从钢铁产业链角度来看,钢材的购买和消费企业处于整个产业链的下游。一般来说,用钢企业衡量供应链是否高效,主要是从产品质量(Q)、大宗原料成本(C)、产品的交付(D)、服务(S)四个角度去看,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QCDS理论。要深化上下游产业之间的合作,实现双赢的目标,就必须从这四个方面去努力。
钢铁企业往往有很多的供应厂家,为了实现供应链管理的最优,需要对这些供应厂家的资源进行统一集成和协调,使它们能作为一个整体来运作。因此,要牵扯到多个企业或多个部门环节,会涉及到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利益的分配、文化的融合、业务流程的衔接、系统的集成、数据的传输等诸多问题,必须从不同的层面加以统筹和安排。
在当前钢材产能过剩状态下,要想构筑供应链新模式,钢厂要充分考虑生产过程中物流成本的下降,流通企业也要考虑销售过程中的物流成本下降,这样就能给生产企业、流通企业进行资源整合提供良机。钢铁企业可以根据产品的特性,选择适合的流通方式,对技术含量高、需要进行延伸服务的产品,如优特钢、专用钢材等,采取直供模式,对于已经不存在技术障碍的普遍钢材和不需要钢厂进行直接服务的产品,可以通过钢材流通企业或钢材市场,销售给终端用户以减少销售成本;钢铁企业可以依据客户属性选择流通方式,对采购量大、需求连续、采购频率高的大用户,实施直供销售,而对分散的中小型客户,则通过钢材流通企业或钢材交易市场来进行市场覆盖,并让钢材流通商进行产品的售后服务。一些大型、特大型钢铁生产企业也可以向钢铁产品深加工、专业性钢材物流领域延伸,主动适应下游行业中大型、特大型生产制造企业发展的需要和;增加服务用户的职能。由于钢铁行业产能相对过剩,未来钢企之间的竞争将加剧,能否更深入地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将成为钢厂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砝码。
钢铁企业发展方向正逐步由规模扩张型向结构调整优化型转变,为应对挑战,实现持续稳定发展,中国钢铁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重视并强化供应链管理,逐步实现增强整个产业链竞争力,建立全球市场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王迎军,高峻峻;供应链分销系统优化及仿真[J];管理科学学报;2002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