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中下游区域旅游合作必要性分析研究
摘 要:金沙江中下游;区域旅游;合作;必要性
关键词:区域旅游合作已经成为提高旅游竞争力、改善区域旅游总体形象,实施旅游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金沙江中下游区域是我国云、贵、川的重要结合部,该区域13地州市境内拥有丰富多彩且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深沉厚重的历史文化、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纯朴浓郁的民族风?
1 问题提出
旅游区域发展合作通过合作区共同建立完善的旅游发展合作保障机制、有效的旅游发展合作推动机制和良好的旅游服务咨询机制,以旅游联合促销,互推旅游产品,互换旅游客源,互相开放旅游市场,扩大双向旅游规模等措施,实现合作区内无障碍旅游,达到各地共赢的目的。
金沙江中下游区域是四川省的宜宾、泸州、自贡、内江、资阳、攀枝花和凉山,云南省的昆明、楚雄、曲靖和昭通,贵州省的毕节和六盘水等13地州市同处川滇黔三省接合部的核心区域,地缘相近、人文相亲、民俗相融,自古就有非常密切的人员商贸往来。随着现代交通网络的建设,纵横交错的108、213、320、321、324、326国道,成昆铁路、内昆铁路、贵昆铁路等交通大动脉及成都、昆明、贵阳、昭通、宜宾、西昌、攀枝花等机场把区域内各地州市更加紧密地连接起来,人员往来更为密切,经济合作日益频繁。
随着金沙江中下游各大型水电站的梯级开发,沿线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纷纷展示出来,溪洛渡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已成为水利观光的新型旅游资源,本课题主要研究沿线各旅游区域怎样抓住区域旅游合作的轨迹,实事求是地梳理区域旅游合作的问题,审时度势地把握区域旅游合作的方向,积极大胆地探索该区域旅游合作的对策,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2 金沙江中下游区域旅游合作存在的现状
2.1区域内合作
金沙江中下游区域的四川省宜宾、泸州、自贡、内江、资阳、攀枝花和凉山,云南省昆明、楚雄、曲靖和昭通,贵州省毕节和六盘水等13地州市同处川滇黔三省接合部的核心区域,地缘相近、人文相亲、民俗相融,自古就有非常密切的人员商贸往来。该区域13地州市境内拥有丰富多彩且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深沉厚重的历史文化、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纯朴浓郁的民族风情,旅游发展都比较快,但相互实质性的合作却很少。合作主要是企业间的交易行为,主要依赖企业间的经济纽带联系。
2.2相关设施协调不够且发展不完善
在公路交通方面,还存在关卡林立、互设障碍的现象,在铁路、高速公路、航空交通等方面还缺乏相互协作,没有形成流畅的区域交通格局。在通讯信息网络、旅游信息设施建设等方面,还仍有画地为牢的现象存在,没有真正成为一个整体。
金沙江中下游区域缺乏区域旅游凝聚力。金沙江中下游区域内,由于地缘上的接近和文化的同源性,旅游资源同质性较强,而作为整体来讲,没有形成统一的形象,缺乏一种区域旅游凝聚力。如向家坝、溪洛渡水利发电旅游资源,没有和该区域的其他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组合在一起,没有组合在同一旅游产品当中。三个省份,各个地市州各自为政,闭门造车发展自己的旅游产品,没有形成相互协调、大的旅游产品。
2.3金沙江中下游区域城市规模等级缺乏合理性
金沙江中下游区域包括四川省的宜宾、泸州、自贡、内江、资阳、攀枝花和凉山,云南省的昆明、楚雄、曲靖和昭通,贵州省的毕节和六盘水等13地州市及其所属区域。目前金沙江中下游城市群经济总量相对较大,但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远远低于其他的区域如长三角或珠三角。金沙江中下游经济发展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区域内部发展差距很大,次中心城市经济实力不强,接受核心经济辐射能力有限,使城市群边缘地区很难分享中心城市的发展成果。三个省城市体系结构中首位度小,低位序的小城市较多;城市规模结构失衡,城市间交流受到限制;各城市旅游业发展不均衡; 旅游资源空间差异较大,资源组合区域特色不明显,竞争大于合作;不能形成合理的空间结构。
2.4 金沙江中下游区域各行政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商务旅游、修学旅游的发展,表明区域旅游的形成与省市之间、地区之间在经济社会领域开展交流合作的范围和深度有着重要的联系。当前,省市间在经济社会发展上的合作尚不充分,也使区域旅游的发展失去了一个本应具有的动力。另一方面,条块分割的财政体制使得各地必然将本地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为了增加本地的财政收入,造成资源利用、道路交通、企业发展等很多方面的障碍,而区域发展不平衡又加剧了这些障碍。特别对于区内市场合作来说,13个城市都希望在该区域旅游市场中占有更大份额,但是相互间缺乏相应的依赖,以上两个方面导致的不平衡使得该区域旅游合作要相长期和深入发展,必须找到有效的合作机制才能更好的实现发展。
3 建立和完善金沙江中下游区域旅游合作的必要性分析
3.1是有效实现该区域旅游资源整合,适应旅游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要实现建设金沙江中下游区域旅游发展的战略目标,有赖于在旅游市场中建设一大批品位高、吸引力强的旅游精品,这样就要求旅游资源加强整合,树立整体品牌。由于该区域旅游资源的差异,加上长期的地区封锁和地方保护,金沙江中下游区域间旅游发展很不平衡,差异很大,如果还是各自为政,相互排挤,内耗严重,过多地重复建设,就会在全国竞争中失去主动权和竞争力,最后丧失的是整体的竞争力。因此,完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通过区域联合一致对外,是增强金沙江中下游区域在开放环境下竞争能力的客观要求。
3.2是实现各种利益关系的整合,减少各地区在旅游合作中冲突的需要
目前,从金沙江中下游区域区域旅游合作的现状来看,对区域旅游合作的管理政出多门、事权不分,各合作方组建的具有旅游协作性质的共同管理机构只是一个半官方、半民间性质的组织,行使协调、监督的功能,没有行政管理权,管理失效。区域旅游合作经常在联合开发线路、联合促销等方面达成协议,但是在区域范围内组织起权威性的整体旅游规划的却很少。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充分发挥合作的作用,导致了对区域性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总体规划与分工,各地区对资源的使用各成体系,近距离重复建设景点的现象时常发生,资源配置得不到合理的利用甚至于浪费。
同时,由于地区保护主义的存
在,“伪合作”倾向在地区间合作过程中时有出现,各自为了自身的利益,互相争夺客源、争夺资源,形成恶性竞争,扰乱了市场秩序。
通过建立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有利于金沙江中下游区域各地区在当前和今后的区域旅游合作中建立起良好的伙伴关系,有利于合作方实现区域共同利益、地区本位利益及旅游企业利益等多种利益关系的整合,减少各地区在旅游合作中的冲突。
3.3是克服金沙江中下游区域旅游合作障碍的需要
区域旅游合作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提出,金沙江中下游区域旅游合作的进程相对较为缓慢,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观念意识、政治、经济、民族等原因。总体上讲,金沙江中下游各地区区情的复杂性决定了该区域旅游合作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薛莹.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综述[J].人文地理,2003,18(1).
[2] 董志文,盛红. 旅游中心城市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功能研究[J].海岸工程,2002,21(1).
[3] 黄泰,张捷,刘泽华,等. 基于区域城市体系的旅游地域系统空间组织研究[J].人文地理,2003,18(2)
[4] 罗明义. 城市旅游与旅游城镇建设[Z].高级旅游经济分析,2007.
[5] 李树明. 区域旅游合作的行为模式与动力机制[J].旅游学刊,2005,20(3).
上一篇:论经济适用房回购及内循环机制
下一篇:土地增值税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