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预控
摘 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我国的企业正在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 事业单位也不例外。而与此同时影响事业单位发展的各种风险因素也在增强,其中财务风险已经越来越受到其管理者的关注。它已经贯穿到了事业单位经营的整个过程之中,并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因此,在现实的经济发展中,事业单位要想保证其财务系统的健康发展以及经济效益的有效提高,就必须能够把握风险产生的原因,客观地分析和认识财务风险,并进行适当地控制与防范。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风险 内部原因 外部原因 预控措施
毫无疑问,财务风险是当前事业单位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尤其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那么财务风险究竟指的是什么呢?所谓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使得企业无法实现预期的财务收益,从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则是指其在整个财务活动过程中,因为各种不确定性所造成的单位蒙受损失的机会与可能。我国目前阶段,事业单位普通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所以财务风险也成为了每个企业都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财务风险也是一种信号,通过它可以全面综合的反映事业单位的整体经营状况。可想而知,树立财务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预控处理机制对于一个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现笔者通过对我国一些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意识的了解,就其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等方面来加以剖析,希望能够为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意识的完善尽绵薄之力。
一、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1、内部原因
第一、事业单位的投资规模与投资结构不恰当。一般情况下,单位在通过一些筹资活动获得资金后,都有机会进行投资生产项目、投资证券市场以及投资商贸活动三种类型的投资。但是,并不是每一个投资项目都能够取得预期的收益,因而很容易引起盈利能力以及偿债能力降低的不确定性。在单位决策中要力求达到一种收益性、风险性和稳健性的最佳组合,或者说应该在收益与风险中间,让稳健性原则起着一种平衡器的作用,然而,对于很多事业单位而言,这个“度”是难以掌握的,自然而然,要想准确的掌握好其财务风险就更加的不容易了。
第二、 事业单位自身的管理体制不健全,特别是没有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督促各项资金的合理使用,使其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是一个事业单位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最终目的。然而目前我国部分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融合在一起,以致不能够有效的监督财务资金的投资以及收回情况。内部控制制度也如同纸上谈兵,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加剧了财务风险的发生。
第三、在我国很多的事业单位中,资产流动性不强以及现金流量状况不佳的现象非常普遍。现金流量多少以及资产流动性的强弱对其偿债能力有着最直接的影响,而且单位有多少债务以及有多少可以变现偿债的流动资产可以变现决定着其是否能够顺利地偿还债务。一方面如果偿债的流动资产越多,债务越少,那么偿债能力也就越强,反之则越弱。另一方面,如果用流动资产偿还负债后单位剩下的是营运资金,那么营运资金越少,表明单位的风险就越大,就算整体的盈利状况比较好,一旦现金流量不足,资产变现能力差,单位也同样会深陷险境。
第四、一些事业单位的财务决策缺乏一定的科学性。目前,我国许多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决策时,经验决策以及主观决策的现象依然非常普遍。特别是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时,在分析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过程中,对于投资的内外部环境和未来现金流量产生的影响无法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导致投资失误屡屡发生,项目的预期收益也不能够如期的完成,由此产生了无法估量的财务风险。
第五、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不高,缺乏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实际上,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一定的财务风险。根据笔者的了解发现,我国现行很多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其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的不足,风险意识淡薄,导致其在不知不觉中隐藏着大量的财务风险。
2、外部原因
第一、商品市场供求状况变化和单位经济行为的时间差异。众所周知,市场的供求变化是无法确定的,事业单位决策在调整力度以及时间上都和它有着比较大的差异,它是按照市场整体变化的实际情况或者自己判断的发展趋势来确定自己的下一步行动方向,因此,由于时间上的差异性以及变化的无规律性等等都将导致一些财务风险的出现。
第二、自然灾害因素。一些不可控制的自然灾害如火灾、洪灾、雪灾或者震灾等等都有可能给事业单位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这也将成为发生财务风险的一种因素,但其所占的比例相对而言比较的小。
第三、 很多事业单位无法根据国家宏观环境的变化而对自身的财务管理进行适当的改革。无可厚非,企业的财务管理必然要受到经济环境、法律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各种事业单位,这些因素是无法控制的,并且其中的任何一个环境因素的突变都有可能造成巨大的财务风险,比如说一些法律文件的变更以及相关财务政策的制定等等。
第四、资本结构的不合理。一些事业单位在筹资的过程中,为了更多的减少资本成本,大多数都倾向于采取债务融资的方式,因此造成债务资本在总资本中占据着很高的比例,一旦其资金链断掉,单位无法按时偿还到期的债务,那么将会面临着巨大的财务风险。从我国现有事业单位的资本结构来看,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较高的资产负债率问题,因为事业单位在进行生产规模的扩张以及发生流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向银行贷款,所以很容易导致其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
第五、利率水平以及外汇汇率水平的影响。首先,当事业单位通过负债的方式来筹入资金时,如果合同的利率固定,一旦市场利率下降,那么单位就必须按照合同的水平来支付较高的利息;而如果合同的利率是浮动的,则利率的上升会加大付息压力。总而言之,负债筹入资金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加大财务风险。其次,如果事业单位用外币融资来代替负债筹资,那么财务风险也会随着浮动利率的变化而加剧;再次,汇率的变动还将对进出口事业单位的收益情况造成很大的影响。
二、预控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
第一、建立一整套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可以通过规范内部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以及设计合
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来实现。一方面,科学合理的财务制度,可以尽量避免决策过程中的弯路,加速内部信息的流动,让财务活动变得更加简单快捷。而另一方面,公平公正的激励机制以及切实可行的约束机制,将会形成合理有效地竞争机制,从而约束员工的逆向选择行为,保证财务风险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第二、 理顺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三者的统一。为了预控财务风险,还须对其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加以理顺。要明确各个部门在财务管理系统中的作用、地位、职责以及被赋予的相应权力,保证权责分明,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此外,在利益的分配方面,应该兼顾各方的利益,充分调动起各部门参与财务管理的积极性,真正实现责、权、利三者的统一。
第三、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风险识别预警系统:1、提高对财务风险的识别能力。争取能够在不利风险刚出现或出现之前,就对其加以识别,从而保证单位准确的把握好各种财务风险信号及其产生的原因。2、财务风险预警,在内部设置相应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对内部经营、外部环境等各种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并用财务指标数据的形式来告诉经营者单位目前所面临的一些潜在的财务风险。与此同时。积极寻找造成财务风险的原因以及财务管理系统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并明确告知经营者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进而使得财务管理网更加的完备,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
第四、完善事业单位科学的决策机制。财务风险本身就具有综合性的特点,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所有风险最终都会在财务风险中得到体现,科学合理的决策是预控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因此,事业单位要想防范其财务风险的发生,就必须建立起科学的决策机制。而决策机制是指决策权力的形成、规范以及规定,主要包括事业单位的决策机构、决策内容与决策机制等等。
第五、 提高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素质水平,增强其对财务风险的职业判断能力,以适应当今社会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笔者认为,在预控财务风险的过程中,财务人员的作用举足轻重,因此,事业单位必须要重视对财务工作人员的招聘、培训以及考核,要求其具备财务管理活动的能力,对财务风险具有敏感性以及准确的职业判断。可以在自己的职业范围内及时的发现,估计潜在的财务风险,并且能够借助相关的理论方法来对一些具体的财务风险提出可行的解决措施,为财务风险的预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 《科技经济市场》刘振,吴鹏飞-2011年1期
2、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 《中国外资》王鹏飞 -2010年4期
3、浅议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应对 《中国商界》张军 -2010年5期
4、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预控 《现代经济信息》陆巧萍 -2009年7期
5、试论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 《经济研究参考》江红 -2008年63期
上一篇:关于我国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