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煤矿企业促进企业所在地经济发展的方法讨论

发布时间:2015-12-15 11:58

摘 要:本文针对矿产资源开发与所在地存在“强区与富民”悖论这个问题,通过分析煤矿企业运营的几种形式,对煤矿开采对企业所在地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初步讨论,提出煤矿企业促进将当地经济的发展的几种方法,促使企业与当地和谐发展。

关键词:矿产资源,利益,和谐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煤矿企业的利润得到极大提高,但煤矿企业的开采,对企业所在地的经济影响存在着矿产资源开发“强区与富民”悖论。贺红艳对产生这种悖论的原因进行了讨论[1];张丽芳进行讨论了煤矿流体机械的经济运行分析[2];普红研究了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并提出了一些对策[3];这些文献对煤矿企业如何促进矿区所在地经济发展研究的很少,为此,本文分析目前煤矿企业的情况,根据分析,提出了一些促进矿区经济和谐发展的措施。
我国煤矿企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我国之所以出现开采业飞速发展,而企业所在地经济发展却缓慢以及当地人民不能获得更快发展的原因是各方面的,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但主要还是企业缺乏社会责任以及以下问题。
  第一是我国目前存在的小矿山一般为私有,他们各自为政,技术落后,难以形成规模采矿和规模经济,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据统计,大型矿山占全国矿山总数的0.33%,中型矿山占0.82%,而小型矿山却占到全国矿山总数的98.85%,小型矿山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0%~60%。这些小型煤矿企业因私有,所以缺少雄厚的的资金、难以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也缺乏有效的规划管理,因而在生产中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现象严重,造成有用资源难以完全有效的开采,而且常常越界偷采,极大地浪费了资源,同时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故采用投资少、见效快的方式进行生产,造成极大地安全环保灾难,在给当地的社会经济带来暂时的畸形繁荣之后留下的不尽的灾害和当地经济发展的停滞。这些小矿,经过国家治理后,已经极大地减少。
  第二是对于一些大型矿山,由于国内相关技术水平、设备都比较落后,难以实现高水平的采矿、选矿、深加工,对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较低。这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因人们的观念、技术水平和管理的落后,矿产资源的开采、综合利用率低,企业只是简单的开采,没有开展相关产业的开发,不能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当地经济发展受限。
  第三是有一些企业在经营中追求短期效益,直接利益为主,只注重企业产量的增加,缺乏长远的战略性思考,只守着煤矿开采,只考虑自己企业,很少思考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持问题。这也造成了当地经济发展滞后于煤矿企业发展的现状。
  第四是当地政府、社会、企业的观念有待转变,政府很少考虑本地经济持续发展问题,只着眼于当前,本地人员对当地今后的发展没有思考,企业只是被迫进行一些改善当地经济状况的临时措施,这些结合起来,造成了煤矿企业巨额利润,而矿区经济落后的资源财富悖论。
煤矿企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措施
  要使社会和谐发展,企业所在地的经济应该跟随企业的发展,使当地人从企业的发展中获得合理的好处,促使社会和谐发展,为此,企业应该在保持自身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做一个有社会责任和良知的企业,就应该采取如下方法,来使企业与企业所在地区协调发展,为建立和谐社会努力。
  首先,企业建议、促使当地政府支持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为企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为当地与矿业相关的技术开发提供资金,促进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
  其次,以技术为先导,提高煤资源综合利用率。使煤矿企业发展趋向管理集约化、科学化;采用使矿产资源高效、低成本、少污染的选冶加工流程技术;采用低耗高效装备;力求采、选、综合利用设备自动化和智能化,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如在露天采矿中,广泛采用各种先进技术及工艺,以达到大规模、高效率和低成本的目的。地下采矿中实现集中强化等措施,为企业投资当地奠定基础。
  第三是充分利用工业发展的交融性。实行煤企带当地企业的制度方法,充分发挥煤企的工业功能,有计划、有组织地把部分设备、项目、产品、零部件和工艺扩散到当地,鼓励个配套企业当地开展各种形式的经济技术联合和协作,拓展当地工业的发展空间;而当地小企业积极与各个配套厂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姻”,寻求新的生长点,使当地企业利用自身灵活的经营机制,进行兼并、租赁、承包的方式,推进了煤企工业在产业、产品、技术、组织上与当地进一步交融,促进了当地工业的发展。
  第四利用科学技术的助推性。煤企带当地企业后,我们发挥科技这一煤企的主导功能,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地组织煤企科技力量支援当地,开展科技服务。组织开展生产力扩散会和科技成果转化会;举办各种培训班培训人员,进行科普教育及各种科普展览。促进了科学技术在当地的发展和接受,使科学技术渗透到当地的各个生产领域。促使科技成果向生产领域转化。
  第五是发挥文化教育的渗透性。积极投身到当地的教育中,主动提供各种教育基金,努力提高当地人员的教育文化水平,在此基础上,在组织各种物资交易会的同时,努力把具有本地特色的丈化活动与商业贸易相结合,开展了一些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这种“特色商贸文化”的开展,将当地推介给全国,促使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增强当地经济发展的后劲。
  三 结束语
  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企业,只有企业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经营发展现象,体现出国企良好的道德风貌。为此,在分析煤企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几种态度后,提出了煤企应该采用哪些措施,参与到当地的经济发展中去,并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使当地经济发展与煤企的发展息息相关,从而在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外部环境的同时,打破资源开采与当地财富发展悖论,提供一个有力的支持和参考。同时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企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贺红艳。矿产资源开发“强区与富民”悖论研究[J],财经科学,2010,7(268):87-94
[2]张丽芳。煤矿流体机械的经济运行分析[J],理论研究,2008,119-120
[3]普红。我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和对策分析[J],露天采矿技术,2010,3:70-72

上一篇:关于城市大规模项目建设的思考———限制房地

下一篇:山地城镇规划设计中地质灾害风险规避策略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