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研事业计划经济管理 应遵守价值规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迅速打破了国家高度集中,地区、行业条块分割,企业无责、无权的计划经济管理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市场开放,多体共存,竞争发展,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体制。实践证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是非常正确的,它必将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会对科学技术发展产生重大推动作用。因此,研究市场经济机制对科研事业计划经济的影响,将为改进科研管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帮助。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防科研事业仍须实行计划经济管理
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表现。特别是国防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一个国家政局的稳定、经济的发展起着保护和促进的双重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国防技术仍须具备相对的先进性、严格的保密性和科技成果不可流通性。为了充分发挥国防技术的作用,有效地保护国家利益,国防科研事业必须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
2国防科研单位的军民结合体制要求计划经济管理遵守价值规律
军民结合体制要求对军品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对民品实行市场调节。计划经济管理的方法是,定任务、定时间、定经费、专款专用。它的特点是:①对劳动对象的强制性,即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实现指令性计划;②对劳动者的制约性,即指令性项目专款专用。计划经济管理的强制性和制约性,要求科研劳动组织必须具备相对的稳定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的发展才是稳定的可靠保证。因此,作为指令性任务的军品研制,在完成过程中必然面临着市场机制的挑战。市场价格并轨,生产资料供求关系浮动,劳动价值的可比性,对完成指令性任务都有很大影响。忽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对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完成计划的可靠性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建立军民结合的管理机制,增强了科研单位的增收创效能力,对计划经济管理起到了一定的调节补充作用,但作为计划经济工作本身必须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
3科研经费计划管理必须引进市场经济核算机制
多年来,科研经费核算主要分为两大块,事业费核算和科研费核算。目前的核算方法,延用了原军队供给制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核销制的管理模式,它与改革开放后的科研管理工作已经很不适应。一是事业费严重超支,二是科研费核算失真,这是现行管理制度无法克服的弊病。落后的管理方法对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产生了一定阻力,因此研究市场经济规律,改进计划经济管理工作,是国防科研事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3.1 打破传统的核算模式,调整事业费核算内容
事业费的来源是国家定额拨款,限定开支范围,履行事业职能,列出实际支出。目前的事业费支出有:工资、津贴、职工福利费、离退休人员费用、公务费、设备费、修理费、业务费等项目,涉及到现代企业会计制度中的成本费用、期间费用和税后留利等多项核算内容。如此庞大的开支范围,用人均年6000多元的事业费去核销,必然会出现财务赤字。以三部1994年事业费支出为例:上级拨事业费543万元,而实际支出是1118-6万元,是计划经费的两倍多。其中科技人员的工资性支出是671万元,离退休人员费用是153万元,职工医疗费是114万元,在社会保险体系尚未健全的情况下,这些费用都是事业费必须负担的经费。如此严重的赤字核算,已经失去了计划管理的作用。尤其是对有明确经济载体的科研事业单位,工资作为劳动价值的一部分,应当随着劳动消耗转移到劳动载体中去,事业费应被视为间接劳动消耗(因科研任务是计划经济管理,不能创造利润)。因此,把科技人员的工资费用从事业费中分离出来是最为合理的管理方式。这样不仅解决了事业费超支问题,同时也解除了科技人员的后顾之忧.使职工医疗费、退休养老费有了可靠的保证,事业费也就起到了稳定科技队伍的作用。
3.2 统一科研费成本核算内容,提高计划经济管理水平
目前航天系统的科研费成本核算办法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延用了经费预算供给制、成本核算核销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会计制度实现了与国际惯例接轨,改革科研费成本核算办法也势在必行。
社会公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力量。而第一生产力的主要消耗是人的脑力劳动,按照马克思关于复杂劳动多倍于简单劳动的原理,各国政府一般都比较重视脑力劳动者的待遇问题,
目的在于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科技工作者是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把他们的工资、津贴等劳动费用作为完成科研任务的成本费用是无可非议的。而我们目前的核算制度是“见物不见人”,用部分事业费取代了直接劳动费用,背离了科技发展的价值规律,给科研管理工作造成了许多不利。一是科研费用的成本项目不全,不能正确核算每项任务的实际劳动消耗,使科技人员的劳动价值失去了可比性;二是造成人员经费开支紧张,超支部分没有出处,给财务管理工作造成困难;三是因为劳动和劳动价值的分离,容易出现争经费、多外协、少要人、多创收的短期行为,不仅造成了科研经费外流,而且对科技队伍的建设发展非常不利。要想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必须统一劳、资核算关系,准许科技人员工资进成本;遵守价值法则,以经济杠杆调节生产关系;提高预算水平,实行计划经济招标管理,向管理要效益,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第一生产力。
3.3收益分配应体现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兼顾的原则
目前执行的承包管理办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超支不补减轻了国家计划外支出的压力。但结余归已限定5%的收益率,没有充
分体现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科学管理精神。在二次分配问题上作者认为应该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兼顾的原则,分档次、按比例分配科研经费结余,把不可预见性变成可控性。在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合理地分配收益,使国家在科研成果、经济效益上创双收,单位在经济利益上有所留,个人在技术、收益上有所求,正确处理好三者利益关系,经费控制也就不愁了。
因为现在的科研事业单位是两种经济机制的混合体,按科研经费一定的比例分配管理费用是最佳的管理方式,至于经费突破规定比例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管理体制不合理造成的。因此,在研究经济管理改革的同时,必须研究系统结构体制改革,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实行计划经济招标管理,是降低科研费用、提高管理水平的新途径。
下一篇:计划经济的两种宏观控制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