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加强公路日常养护 为经济建设发展服务

发布时间:2015-06-18 10:23

  公路养护是保持路况完好,延长公路使用寿命,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服务的根本条件。如果公路缺养、失养,路况必然会很快下降,道路通行就必然受阻。所以在公路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养护工作。本文对公路的日常养护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在整个公路养护工作中,路面养护是中心环节,这是因为路面是直接承受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作用的结构层,关系着行车是否安全、快速、经济、舒适。因此,路面养护质量是公路养护质量考核的首要对象。

  1.公路养护意义

  公路预防性养护时机的选取应基于路面的功能、性能(路面结构性能良好的情况下),公路养护管理者必须弄清公路功能失效的时间,在公路功能、性能加速恶化前进行预防性养护。一旦结构损坏发生,预防型养护措施就不再是可行的选择。及时地采取预防型养护措施将大大减少交通延误时间,延长公路的服务寿命;这也就意味着节约了资金和保持良好的公路质量。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防性养护作为日常养护的一个重要手段。是科学性养护的具体体现,是控制公路病原的有效措施。实施公路预防性养护,将为延长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的寿命奠定坚实的基础。实施有效的公路预防性养护措施,对于保护公路资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公路主要病害的形成

  当前,公路的养护任务以公路垃圾清扫、公路交通设施的维护、路面的龟裂、坑槽、松散、沉陷、翻浆等病害处治为主。若路面病害处理不得力或交通安全设施维护不及时,病害在车轮载荷的反复作用下,向四周扩散,破碎、掉渣,形成大面积的坑槽,损坏的交通安全设施会给过往车辆的行驶安全带来隐患,尤其是夜间造成的车辆损坏及交通事故。《公路养护技术规范》中将公路的病害定为七种类型。

  1.1 变形

  变形指塌陷和沟槽。塌陷或沟槽的形成是由压缩和剪切引起的路面永久变形。关键原因是混合料中沥青的含量低、设计负荷低于实际交通负荷。沟槽内的积液可能会引起交通事故。

  1.2 车辙

  车辙是由层与层之间的混合料切向流动和滑动引起的。原因是混合物不稳定或切向负荷过大,车辆轮胎作用形成车辙。

加强公路日常养护 为经济建设发展服务

  1.3 裂纹

  路表面的裂纹使表面的水份渗入面层,进入到稳定层,通过稳定层进入到路基层。这明显减低了路面强度且导致路面变形、龟裂。路面在裂纹后发生破坏。裂纹型式并不相同。其形成原因有路面疲劳、过热等多种因素。为了确定修复的最佳方法,必须找到形成裂纹的原因。

  1.4 剥落

  沥青路面表面的聚合物脱落。影响路面的平整性。如果路面出现这一破坏,将导致路面的防水层损坏,公路大面积损坏,严重影响交通通行量。

  1.5 磨损

  路表面纹理损坏面层混合料质量较差可能是产生路面磨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日益增大的交通流量也对路面磨损产生一定的影响。物料过细也能导致路表面纹理破坏,使路面附着系数下降。混合料中过多的沥青,摊铺作业后产生条状发亮的油带,也能导致路表面磨损加剧。

  1.6 脱落

  由油料级配差或沥青粘结剂强度弱而造成脱落,这将引起路面疏松和破坏。

  1.7 坑洼

  坑洼是由于交通流量过大而引起的路面材料破坏,结果在路面形成孔洞,特别是在大雨过后,水通过裂纹渗入路面下,极易形成坑洼。水的进入引起路基变软,路面开裂,承载能力降低。细小颗粒也被排到路表面,使路基减弱。

  3. 路面养护技术

  公路的养护与维修是保证其服务质量和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公路主干道交通流量大,行驶速度快,其养护与维修工作应及时、最大限度的实行机械化养护,既能确保快速、安全、可靠且尽可能不中断交通进行维修作业,又能保证公路维修人员的安全,提高工效。在对病害处治之前,要对病害进行实地调查。

  3.1裂缝是沥青路面最常见的病害

  对于较小的裂缝(缝宽<6 mm),应先将路面扫净,剔除缝内的尘土杂物并吹净,用保温壶将热沥青灌缝,再用胶皮刮子刮平缝口,最后在上面撒铺养护细料,经行车碾压使其结合牢固;对于较宽的裂缝(缝宽>6 mm),先将裂缝内处理干净,再将拌好的沥青砂或细粒式沥青混合料填人裂缝,用工具捣实、烙平封口,然后在上面撒铺养护细料,最后用手夯夯实;对于不严重、路面无变形的裂纹、裂缝,在路面干燥的条件下,应先清除缝内的尘土,在缝口刷1层黏度较低的沥青,用刮板(低温时可用烙铁)将沥青料挤进缝内、烙平封口,再撒砂扫匀;对于基层、土基破坏或排水不良引起的路面裂缝、反射裂缝、严重龟裂等,应先消除基层或土基的缺陷,再采取挖补的方法;对于不严重的龟裂或局部龟裂,可先挖掉面层,晾晒数日至基层干燥后,再用修补坑槽的办法处理。

  3.2 对于沥青路面早期出现的磨损、老化、网裂、光滑、松散等病害,可采用乳化沥青进行稀浆封层。稀浆封层可以提高路面的防水、抗滑、耐磨等性能。

  3.3 沉陷和坑槽是路面的一种局部性的破坏

  其挖补方法是:先测定破坏部分的深度和范围,划出使之成正规形状的轮廊线,其纵横边线应与路中线平行或垂直;开槽的槽壁要垂直,且要开凿至稳定部分,并将槽底、槽壁清除干净;根据实际情况,应采用冷拌法(热沥青拌和冷料)或炒拌法,视坑槽的深度采用单层或双层拌铺;在开好的槽底和槽壁均匀地刷1层粘结油,然后填铺混凝土并整平压实。新补部分应略高于原路面,使压实后保持与原路面相平,并在接缝处灌油、烫平。如路基基层破坏,应先将基层修补好,待压实后再补面层。严重的啃边要根据修补范围挖出破损边缘,切成纵横正规的断面,并适当地深挖进行清底,然后再用修补坑槽的办法处理。

  3.4 对于轻微的小块拥包,可在高温时直接铲平;由于基层不平而引起的较严重的拥包,可采用挖补法先处理基层,然后再做面层;由于路面原因而引起的严重的大块拥包,则应进行面层的挖补。

  3.5 泛油是沥青路面用油量不当、油石比过大形成的一种病害。其处理方法为:对于轻度的泛油地段,可撒2~5mm的石屑或粗砂,通过行车碾压至不粘车轮为度;对于比较严重的泛油地段,应根据实际情况先撒5~8mm的矿料,稳定后再撒2~5mm的石屑或粗砂,引导行车碾压成型;对于严重的泛油地段,应先撒1层10~15 mm,或更粗的矿屑,用压路机强行压入。待基本稳定后,再撒5~10 mm的石屑或粗砂,引导行车碾压成型。

  3.6 砂石路面的养护应以提高路面的平整度为重点。采用砂砾石作骨料,配人适量的黏土,进行砾料级配封层,以提高路面的抗磨耗能力。整修前,对拱度不合适的路段必须及时调拱,以保证路面横向排水的畅通。路面封层要利用雨季的时机进行施工,化水害为水利。干旱季节应采用多水滚浆法进行养护,即清扫废砂粉、洒水、撒3~5mm的黏土、车轮滚浆碾压、撒铺级配料、整平、控制行车自然碾压。砾料封层后,要勤撒砂、勤回砂、勤疏砂、勤清除粉料。

  3.7 易翻浆路段疏干路基至关重要,可采取深挖边沟、挖渗水井、设盲沟、打砂柱和打石灰针等方法,以减少地下水对路基的危害;对于路基低、地下水位高、仅日常养护难以解决翻浆的路段,可利用土工织物处理,也可采用透水性好的材料加高路基或做砂砾垫层等方法处理。

  4. 养护施工过程的控制及要求

  (1)施工现场应加强安全管理,加强安全教育,完善安全措施。

  (2)维修作业施工点多线长,设备调迁频繁,路面作业机械尽量选用转变调头灵活、行走方便、快捷的轮式机械。

  (3)加强料温控制。在拌合、运输、摊铺、碾压等各个环节中,由于施工程序繁杂,所以一定要确保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密切协调配合,尽量减少混合料运输汽车的停置时间。

  (4)养护作业应优先采用路面稀浆封层机和路面铣刨机联合施工,保证摊铺工作效率。

  5.认真抓好人才,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

  现代化的养护生产专业化要求较高,它要求从业人员有较高的素质,而我们目前的人员总体素质较低,所以一方面要根据需要,有计划地开展培训工作,提高现有人员的素质;另一方面也要引进急需的人才,包括高级管理人才。人才建设要注重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要建设一个尊重人才,重用人才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才充分发挥他的才能,做到人尽其才。这就要求我们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使每个人都能被安排到合适的岗位,并真正做到责、权、利三者相结合;真正实现多劳多得,按贡献大小“论功行赏”;要形成竞争局面,包括内部的竞争,也要给整体提出明确长远目标,使全体人员有压力,也有动力。

  6. 结束语

  如何搞好公路的养护管理,是摆在公路管理部门面前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正确树立“公路建设是发展,公路养护也是发展,而且是更为重要的发展” 的观点,是我们从事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作为公路养护管理者,要不断加强对公路的养护管理,延长公路使用寿命,为经济建设发展提供良好服务。

上一篇:关于加强煤化工企业现金流管理的研究

下一篇:关于辽宁省当前经济形势分析与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