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北部湾地区发展历程与经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5-07-08 09:08
摘要:北部湾经济区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发展潜力巨大。进入21世纪以来,在各级政府共同努力下,北部湾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迅猛,受世人关注。文章回顾了北部湾的发展历程,深入剖析了北部湾地区的发展经验,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北部湾;出海通道;区位优势;第四增长极;经济圈
  
  北部湾是我国南海西北部的一个半封闭海湾,主要地域为一湾相连的“两国四方”:北部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为广东省雷州半岛,东南为海南岛,西部为越南北部。从经济区位上看,该地区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越“两廊一圈”、泛珠三角合作、西部大开发等多区域合作的交汇点,是具有沿海、沿边、沿江三重叠加独特区位优势的西南出海大通道,国家地缘政治地位重要,发展潜力巨大。当前,在北部湾地区朝着新的增长极而快速发展的同时,其独特的发展历程与发展经验也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
  一、北部湾地区的发展历程回顾
  北部湾区域发展构想早在孙中山的《实业计划》中就被提出过。他倡导以广州、钦州港为龙头,把广州改良为南方大港和世界大港,在钦州设二等港,在汕头、电白、海口建三等港,以发达的海上交通为纽带,从而形成系统的南方港口体系。南方港口建设思想体现了孙中山对北部湾地区发展的重视,并为北部湾地区构想奠定了初步基础。之后,由于政治、历史原因,关于北部湾地区发展研究和实践便停止不前了。
  1988年,广西社科院研究员周中坚首次阐述了建设北部湾经济圈的构想,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北部湾经济圈”这一概念被首次正式提出。周中坚从地理、历史和现实三方面阐述了北部湾经济圈的形成条件,并从交通、港口、产业、合作四方面初步设想北部湾发展方向,提出“两国四方”概念。2000年10月,北海、湛江与海口三市人民政府共同发起的北部湾经济合作组织在广东省湛江成立,参与者包括防城港市人民政府、钦州市人民政府等11个单位。2004年9月,“广西发展论坛”第4期会议于玉林市召开,会议认为环北部湾战略是将环北部湾地区作为促进西部大开发产业的战略重点,把该地区建设成为中国——东盟乃至全球性的制造业基地,并以环北部湾地区各港口城市为通道和窗口联合面向海外发展。2004年10月,温家宝访问越南,双方就此问题进行磋商并达成共识,并提出了具体实施规划。
  2006年3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在南宁成立,将南宁与北海、钦州、防城港三个沿海港口城市列入经济区,随后又把玉林、崇左两市列入其中。2006年7月,“共建中国-东盟新增长极”为主题的首届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在南宁举行。此次论坛围绕环北部湾区域合作的未来发展、环北部湾区域合作机制的建立与路径和环北部湾区域合作的启动与实施三个议题达成广泛共识。时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首次提出了“泛北部湾”概念,倡议促进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2006年8月,胡锦涛听取广西工作汇报时,突出强调广西北部湾地区发展应形成“新的一极”。
  2008年2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准实施,中央政府赋予其功能定位为立足北部湾、服务“三南”(西南、华南和中南)、沟通东中西、面向东南亚,充分发挥连接多区域的重要通道、交流桥梁和合作平台作用,以开放合作促开发建设,努力建成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
  二、北部湾地区的发展经验
  经过近年来大力建设,北部湾地区成就斐然,在发展中形成了一些初步经验:
  (一)立足区位优势,打造大西南出海通道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随着交通设施的多元化与网络化,地理区位对区域经济的作用日益凸显。北部湾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东为广东雷州半岛和海南省,西为越南,马来西亚、印尼、文莱、菲律宾、新加坡等东盟国家环其而立,其沿海城市如钦州、防城港、北海则处于北部湾这一湾口顶端的中心位置,湛江等居其右,处于东南亚各国与我国西南地区所形成的两个扇面枢纽处,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货物运输距离和成本上:
  从海运来看,北海港距香港港425海里,钦州港距新加坡港1338海里,防城港距海口174海里、香港470海里、新加坡1345海里、越南海防港151海里,泰国曼谷港1439海里。两国三省四方11个港口之间,直航一日可达,是地理经济学中典型的“一日经济区”,因此,北部湾必然会成为中国-东盟贸易区的中心。
  从内陆地区出海距离来分析,便利的交通和较短的运输距离使得北部湾成为了我国西南地区最佳出海口,如表1所示。即使是相对于其他沿海经济已经比较发达的城市和港口,北部湾经济圈港口的对外贸易的区位优势也非常明显。
  无论是铁路还是公路,西南五市到北部湾港口的距离都大大的近于其他中、东部发达的港口。如铁路方面,贵阳到防城港的距离只有到上海距离的1/2,昆明则只有1/3左右。即使对比相邻的广州港和湛江港,优势也非常明显,钦州和湛江与西南五市距离比广州要短很多。
  (二)借助矿能资源国家战略,提升区域经济活力
  区域发展战略产业选择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区域经济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北部湾因地处我国南部沿海,优良港口众多、通航方便,与中东等世界性产油地区通航距离较短,是建立大型石油储备基地与铁矿石储藏及深加工基地的最佳地点。北部湾地区各级政府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规划和建立了一大批石油储备基地、铁矿石加工基地,极大地满足了国家矿能资源需求,并为北部湾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以广西为例,国家“十一五”《炼油工业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和《乙烯工业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明确提出在广西等地沿海地区布局建设新的石化基地,新增炼油能力1500万吨,并确定北海市的涠洲岛作为原油进口接卸码头。广西自治区以此为契机,对北部湾沿海港口工业进行了重大布局:一是在钦州港建立千万吨级炼油厂,生产成品油和石化产品,满足滇黔桂成品油市场的需求;二是在铁山港建设年产200万吨催化热裂解装置,发展高附加值化工项目;三是在防城港建设年产300万吨重交通道路沥青系类产品项目;四是依托南宁化学工业基地,建设南宁精细化工基地。
  除广西外,湛江、海南等省市也都制定了完善的规划,如湛江积极与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矿能企业进行合作,建立石化、钢铁基地,并兴建了东兴炼油基地、湛江港成品油集散码头等一大批产业配套系设施。

  (三)发展临港工业,推进工业化进程
  港口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据有关学者研究,国内外发达的经济带或经济圈大都是依托具有不同功能的港口或港口群形成的。作为水陆运输的枢纽,港口既是陆向腹地和海向腹地两个扇面接合处,又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北部湾地区港口优势明显,海岸线漫长,且纬度较低,有多处大型深水不冻港,海港条件优越。港口从某种意义上已成为北部湾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北部湾各地区发展也正按照以港口为中心来发展港口贸易和临港工业,以港兴市、依港促工,依靠港口对产业与人口聚集效应、集约效应、规模扩张效应,推动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有机结合中把北部湾地区的经济、社会建设推进到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  以广西为例,为推进北海、钦州、防城港的港口群建设,广西近两年来共投入100多亿元,完善北海、钦州、防城港三港的航道、路网、供排水及供电等基础设施条件。目前,防城港已建成20万吨级航道,钦州港己建成10万吨级航道,北海铁山港也着手建造千万吨级航道。港口的快速建设与迅猛发展带动了港口贸易和物流业持续发展,并吸引了一系列国内外投资和工业项目的建设,临港工业已初步形成。

  (四)挖掘独特政治地缘潜力,提升北部湾战略高地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国力突飞猛进,与东南亚各国经贸往来逐渐频繁。北部湾地区因与东盟国家在直接接壤,处在我国外交政策、地缘政治、经济突破的战略中枢点,已经成为我国全球化背景下能源和经济安全战略的一个重要试水区。
  2006年召开的首届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上更是提出了“泛北部湾”理念,该理念在传统“两国四方”的基础上,将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和文莱等东盟国家纳入进来,谋划建立起一个由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大湄公河次区域两个板块和南宁-新加坡经济中轴走廊组成的,名为“一轴两翼”的区域合作新格局。地缘政治上的独特地位使得我国十分重视北部湾的发展,国家出台了许多优惠措施来推进北部湾经济的发展。如2006年《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提出,到2010年西南沿海地区港口群的战将、防城、海口港将成为我国五个规模化现代港口群之一;2008年初国务院又批准实施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使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的开放开发从一个地方题材上升到了国家战略,获得了特殊支持。此外,中央政府对广西、湛江、洋浦北部湾地区建立钢铁基地、石化基地以及港口保税区的建设也持积极支持态度。
  三、北部湾地区发展展望
  与我国其他沿海开放地区相比较,北部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低、开发时间最短。但因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北部湾地区又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积极推进北部湾地区经济发展,不仅有利于缓解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约束;还能加快我国和东盟国家的一体化进程,增强双方经济实力,进而巩固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良好关系,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对实现我国的和平崛起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在国家战略层面的大力推动与东盟有关国家的积极响应和支持下,北部湾地区已打造成为以港口经济为基础的北部湾港口群、以产业分工为纽带的北部湾产业群,以城市合作为平台的北部湾城市群,完全有可能成为重要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和未来中国经济的第四增长极,有望形成“现代港口群-临海(港)能源加工(区)群-环北部湾港口城市群”的区域发展形态,形成以港口为物流、国际贸易中心,以石油化工、冶金等能源港口加工业为主导产业、以产业区-港口一体化联动为内在机制的区域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陈澄波,寿思华.孙中山区域经济思想及其对构建泛珠三角经济圈的启示[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2).
  2、聂华林,赵超.区域空间结构概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2006-2020)解读[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
  4、郭晓民.港口经济融入性发展模式的实践[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4).
  *本文系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重点项目《提高区域协调度的高制度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子课题“天津滨海新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项目编号:no.2006bac18b02]阶段性成果。

上一篇:三分天下有其一 联通公司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下一篇:关于建设广西北部湾生态城市群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