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市场适销人才
论文关键词:毕业生就业率 需供比 社会需求 市场 适销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从精英化教育转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毕业生普遍出现就业难问题。毕业生所学专业离市场需求越远,就业率越低。文章通过研究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状况,提出了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从精英化教育转人大众化教育,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凸显,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普遍下降,就业问题越来越影响高校的生存和发展,中医院校也不例外。
毕业生就业率是判定一所高校办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是对高校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是否合理的检验。毕业生所学专业离市场需求越远,就业率越低;毕业生综合素质越低,就业率越低。所以有必要通过研究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状况而提出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i毕业生“就业率一需供比”曲线的分析(理论)
“毕业生就业率”是指本年度已找到单位的毕业生人数与全部毕业生人数之比。笔者拟以经济学供求理论为分析依据,分析毕业生就业的状态曲线,寻找毕业生就业率的合理状态点。
“需供比”指的是就业岗位数(简称为需求方)与毕业生人数(简称为供给方)的比率。一般来说,就业率是随着需供比而变化的。通常情况它们成正比例关系,也就是随着需供比的增大,就业率也随之提高。但在就业率达到loo%以后,不再随需供比增大而变化。以就业率为Y轴,需供比为x轴,对这种变化关系可作出“就业率一需供比”曲线图,见图to
在图中由不同的“需供比”得到()A、()B、()c、OE、OAZ等线,其中A点(x一1,Y—1)、t3点(x>1。y=Z>,F点(x>1, y<1)等为我们分析的关键点。
当“需供比”为1,就业率为100%时,即出现图中的A点。A点表示毕业生没有一个因不能就业而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用人单位也都找到了自己所需人才,因此,A点是理想状态的毕业生就业点。OA线上,当x<1时,y=xo OA线表明:当岗位数少于毕业生数时,一般毕业生的就业率是随着岗位的增多而提高。
当需供比大于1,就业率等于100%时,由不同的需供比得到水平线AZ(AZ线为x)l, y= 1的直线),AZ线表明:当x>1即社会岗位多于毕业生数时,Y恒为1,即就业率保持10000,不会随岗位数增多而提高。我们把曲线OAZ称之为理想状态的毕业生就业线。
现实中,毕业生就业曲线是要偏离OAZ曲线的。假如偏向Y轴(如OE线)任取一点,如取E点(x=0.3,y=1),其含义“需供比”=0. 3(岗位数有3G,毕业生有10G),此时即使全部岗位均录用了毕业生,其就业率也只有3G/lOG=300o,但是E点代表的就业率则是10000,因此这情况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曲线的偏离趋势只能是偏向x轴,如OC曲线。OC线表示:在岗位数少于毕业生数(x<1)时,又加上就业数小于岗位数时,就业率是无法达到100%的;但在在岗位数多于毕业生((x>1)时,通过各方的主观努力是有望使就业率达到100%的。这是由于社会提供的岗位不适合毕业生等多种原因,出现了所谓的“失业与空位共存”的现象。
如何认识社会对毕业生需求大于供给((x>1),就业率都达不到100%(y<1)的现象(如F点的x=1, 25,y=85%)呢?这是就业中典型的“失业与空位共存”的现象,其形成原因主要是社会需求岗位的要求与毕业生的就业要求错位,说明高校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方向存在问题。
就业率达到100%一般是不可能的,但就业率达到95%是较佳的就业点(即趋近A点)。要实现较高的就业率,需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发展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创造更多的适合毕业生就业的岗位;另一方面高校的发展一定要使培养的规模、结构及毕业生层次、专业设置等都要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
2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状况的研究(问题)
2. 1从历年的一次性就业率看用人单位的需求变化
近年来总体上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比例还是较高的,从各地举办的供需见面会了解到,90%以上的用人单位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仍有招聘毕业生的意愿。企业的人才来源主要是到各高校招聘毕业生,所以应届毕业生社会需求意愿仍好。
从我省近六年来本专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看(见表1),毕业生就业率存在波动性,总体上反映了多数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的意愿仍强,但就业率未达到理想状态的A点。
有关分析认为[}z}:从世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来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至少要达到2500-3000,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目前我国的毛入学率仅为17%。从总量上来看,我国的大学生不是多了。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产生不是总量上的矛盾,而是结构上的问题。大学生就业已经市场化,但大学的专业设置仍然是原计划经济时的那一套做法,致使专业结构不合理,缺乏规划性和市场性,部分院校学科专业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部分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市场需求出现了错位。
2. 2用人单位对人才供求状况的主观分析
不同地区、不同用人单位对人才供求的主观判断差异较大。江西省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办公室通过调查发现:60%以上的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供大于求,23%用人单位认为供求基本平衡,12%的用人单位认为供不应求。由此提示,应该高度重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向,一定要使毕业生就业有适度的“求大于供”(即x>1)才能保证毕业生就业率趋向理想状态A点。
2. 3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的“看重点”调查
当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到一定的程度,专业人才不再像“皇帝女儿不愁嫁”,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素质要求自然会提高。来源于中国高等教育杂志的数据显示,用人单位最重视毕业生三个素质:第一是综合素质,占的比例是s}. s%,第二是实际运用能力素质,占78,4%,第三是专业知识水平,占53. 5%0用人单位不看重的是毕业生的社会关系、学习成绩。
高校的教学内容陈旧、教育模式落后,严重阻碍教育质量提高,造成毕业生综合素质偏低,这也是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4J。高校扩招后,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在教学内容上,某些专业所用的教科书和讲义还是多年前的,专业知识陈旧,技术落后;在教学方法上,基本上还是偏重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适应能力不强,特别是动手能力弱,实际工作能力差,很难受用人单位欢迎。
2. 4用人单位对已聘毕业生的评价反馈
在人才市场处于买方市场的今天,用人单位在选择高校毕业生时,都要综合考察其思想素质、工作态度、专业基础、文化修养、社会活动能力、创新意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等方面状况。由此发现不少毕业生知识面过窄、基础理论不宽、专业水平不高、实际工作能力差、动手操作技能低和创新意识不强,造成适应市场需求能力差,不受用人单位欢迎。
从江西省几所主要院校已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反馈信息[3J中得知,毕业生的各项评估指标的平均数均在3. 5以上(<5点计量制),其中最满意的是工作态度、合作精神和综合素质,排在后三项的是创新能力、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用人单位认为最需加强的是毕业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敬业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心理承受力。这提示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必须认真思考应如何加强学生的以上能力。
3如何构建适应市场化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对策)
3, 1优化教育结构合理设置专业
首先要优化教育结构。高校毕业生是高校生产的“教育产品”,作为人才市场的供给方,必须以学校的“教育产品”能“销”得出去为办学原则。这就如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工厂不可能只管生产而不管销售一样,也就是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要“适销对路”。鉴于当前我国处于快速工业化过程的实际,从市场的总体需求看,不仅需要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而且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更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因此,我们可以在稳定发展研究生教育基础上,大力发展本专科教育,特别注重发展高职教育,使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高职高专教育协调发展,从而使毕业生“适销对路”。
其次要合理设置专业。适应市场需求,特别是满足当前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变化的需要,调整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应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重要的是要推进高校面向社会办学,提高其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对毕业生知识结构、专业技能的需求,及时调整或设置专业。特别要强调的是,在调整或设置专业时,要坚持“厚基础、宽专业”的原则,按照打好“厚实公共基础、厚实专业基础、厚实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三大基础的要求,设置大学科、大口径专业,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学科面、专业面过窄的局面;在拓宽专业口径、扩大专业覆盖面的基础上,根据科学发展与社会需求,设置柔性专业方向,扩大主辅修制,增设辅修专业。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才能克服知识面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差的弊端,才能受到用人单位欢迎。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是当今世界并行不悖的发展潮流,高校应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起以区域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增强培养人才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根据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需求发展,对一些学科专业设置可适度超前,使学校的专业设置更具远见性,形成特色。
3. 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多样化人才川
社会需求已呈现多样化特征,既有国家需求主体,也有社会群体需求主体和个体需求主体,这就要求高校培养人才的规格和模式要突出多样化和应用型。加强与用人单位联系、沟通和合作,做到毕业实习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多样化地培养人才。比如:“高级蓝领”稀缺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大瓶颈,因此,高校可经常到用人单位、人才市场去调研,了解市场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深化产学研合作和推广订单培养,为现代化制造业、服务业培养大量的应用型的紧缺人才。
3. 3改革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素质
必须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适合当今时代要求的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为毕业生就业从根本上创造有利条件。这些年来,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专才型”人才培养模式还没有被“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所取代。学科划分过细、专业口径过窄、课程体系过专、技能培养过单一的局面还没有彻底改变;那种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过于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过分强调共性的传统教育方式和“教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老师考、学生背”落后的教学方法,还不同程度存在着。所以要优化课程结构,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强化专业实习、案例教学、个性培养;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水平。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要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避免日益突出“趋同化现象”。学生的创新能力,素质水平已成为衡量培养学生质量高低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因此,各地方高校要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3. 4更新就业观念提高求职技能
加强就业教育,促进传统就业观念转变困。一要通过就业教育转变毕业生的精英化就业观,使毕业生树立自主就业和多元就业的意识,破除要“当国家干部”、“端铁饭碗”的旧观念,适应市场需求调整就业期望值,确立大众化的就业观;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思想,真正把择业观念纳人市场引导、自主就业的轨道上来。其实当今在基层、在农村、在西部、在非公有制单位、在中小企业,存在着广阔的就业空间,只要观念转变了,就业就不难了。二要把高校学生就业市场化的教育工作抓早,大学生一进校门就要进行市场经济理论教育,使学生从人学开始就树立市场就业意识,认清形势,抛掉“等”、“靠”思想,努力学习就业本领和就业技能。
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是新形势下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必要举措川。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在大学期间如何正确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怎样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等问题要让学生心中有数;让学生了解人才市场供求情况,明确自身求职定位,懂得如何与用人单位交流;让毕业生学会在毕业求职时如何“包装”、“推销”自己。
上一篇:体验经济映射下的我国政府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