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关于我国区域创新系统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5-07-13 09:28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 创新系统 数据包络分析

  论文摘要:创新是当代经济发展的主题,是区域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创新活动中存在着市场失效和系统失灵两种失效。在我国,市场失效主要是由于创新环境不完善造成的;而系统失灵是由于创新网络不健全,创新系统中的核心要素之间的联系不紧导致的。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提出区域创新有效性分析的指标体系,并且根据o3、o4年的数据,运用运筹学软件lingo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区域创新有效性进行了分析。

  一、区域创新系统结构及评价方法

  目前,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区域经济获取竞争优势、实现快速健康发展决定性因素。在这样一个社会经济背景下,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已成为我国技术创新研究的一个崭新领域,目的就是为了使区域技术创新活动更加有效率。

  (一)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

  区域创新系统(RegionalInnovationSystem)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将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或这些要素的新组合引入区域经济系统,创造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新的功能,使区域内经济资源得到更有效利用,从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它是区域创新网络中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的有机统一体。其中,区域创新主体包括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中介机构以及地方政府;区域创新环境包括政治法律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科学技术因素,可以概括为区域创新硬环境和区域创新软环境两个方面∞。

  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是指区域创新系统构成要素的组合形式或关系模式。在区域创新系统中,企业处于中心地位,企业与企业之间和企业与其他创新活动主体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好象是一张网,科技创新就在网络中的各个主体之间的联系互动中产生了,但这些互动关系受到所在区域创新环境的影响,创新环境是否完善直接影响到区域各主体之间的联系互动是否顺利。所以,区域创新的绩效不仅仅取决于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而且还取决于他们所处的区域是否能够为他们之间的互动交流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区域创新系统的评价方法

  区域创新系统的作用体现在其创新活动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在创新活动中,创新投入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在整个区域创新系统中,创新投入很大程度上就是科技投入,科技投入是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活动开展的前提,测度区域创新系统的科技投入对区域经济的贡献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进行实证分析。

  DEA的一个基本模型是CCR模型,它采用固定规模假设,以线形规划方法估计生产边界,然后衡量每一个决策单位的相对效率。凡是落在边界上的决策单元(DMU)是有效率的DMU,其效率值为l;而没有落在边界上的决策单元(DMU),则是无效率的DMU,其效率值介于0和1之间。对于某个特定的决策单元,计算效率值的方程组为:

其中为第j个决策单元对第i种类型输入的投入量;为第j个决策单元对第r种类型输出的产出量;为对第i种类型输入的一种度量(权);为

  二、数据包络分析法在我国区域创新中的应用

  (一)指标体系的的建立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一方面本着全面反映客观事实的原则;另一方面也要同评价方法结合起来本文通过对我国创新环境和创新网络的分析,根据对区域创新的内涵以及其运行绩效内涵和评价区域创新有效性的界定,指标体系包括输入指标,输出指标和决策单元,见表1。

  根据DEA决策单元选取的原则,即要求决策单元是同类型的,如果决策单元较多,“同类型”反映的不够充分,可将他们按照一定特性分成几个子集,则每个子集内的DMU较好的体现出“同类型”,我们可以分别对这几个子集分别进行DMU分析,再将分析结果或者独立或者综合的进行再分析。本文将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分为八大区域分别进行DEA分析。

  我国八大区域的划分如下:东北区域包括I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北部沿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和山东;东部沿海地区包括:上海、江苏和浙江;南部沿海地区包括:广东、福建和海南;长江中游地区包括湖南、安徽、湖北和江西;黄河中游地区包括:陕西、山西、河南和内蒙古;西南地区包括:四川、重庆、广西、云南和贵州;大西北地区包括:甘肃、青海、宁夏、西藏和新疆。

  (二)DEA评价结果

  在收集原始数据时,考虑到知识结构的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延迟,一般假设该延迟时间为两年。综合考虑统计数据的可获取性和我国地区投资结构在同一个五年计划中变化相对不大等方面因素,本文将知识活动的时滞选择为一年,衡量创新投入的指标选用2003年数据,衡量创新产出的指标选用2004年数据②,文本选取《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2003和2004年的数据,经过lingo软件的计算得到以下结果,见表2。

  三、结果分析与评价

  (一)我国八大区域创新绩效总体分析

  (1)从表2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在我国八大区域中,东北地区的吉林、北部沿海地区的北京和河北、东部沿海地区的上海和江苏、南部沿海地区的广东和海南、长江中游地区的湖南,安徽和湖北、黄河中游地区的山西和内蒙古、西南地区的四川,云南和贵州以及大西北地区的青海,宁夏,西藏和新疆在他们的各自区域内都是属于DEA有效的。这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是相符的,比如南部沿海地区的广州拥有国内许多经济特区,属于发展较早的区域,市场化程度较高,科技发展的各方面机制和环境已经趋于成熟,因此能取得相当大的知识结构绩效。东部沿海地区的上海和浙江地区不仅企业、研究院所高度集中,同时注重与国际接轨,着重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从而形成了以企业自主发展为动力机制的城市科技发展模式。北部沿海地区中的北京相比其他区域拥有一大批知名院校和企业,科技创新氛围浓厚,知识生产系统绩效显著。

  (2)在表2中结果显示的在八大区域中DEA有效地区的∑A,=1,即处在规模效益不变阶段。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些地区均具有较强的知识结构效率,有较好的创新环境和创新网络。按照经济学的生产理论,最佳的生产状态应处于生产前沿面上的规模效益递减阶段(此时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但边际产量大于0)中的某个点。因此这也反映出我国达到合理规模水平的区域还比较少。

  北部沿海地区的天津和山东、东部沿海地区的江苏、长江中游地区的江西、和西南地区的广西∑A <1,即处于规模效益递增阶段。说明这些地区的投资力度不够,企业和政府的R&D经费投入强度低。而且这些地区的人才数量相对去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言是不够的,当地政府应该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

  东北地区的辽宁和黑龙江、南部沿海地区的福建、黄河中游地区的陕西和河南、西南地区的重庆和广西以及大西北地区的甘肃,这些地区的∑A>1,即处于规模效益递增阶段,说明这些地区处于规模不经济状态,重复投资和浪费比较严重,资源转化率低。当地的环境不能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创新主体之间缺乏互动联系,“产学研”脱节至使创新效率低。

  (二)山东省个案分析

  (1)创新系统有效性分析。在北部沿海地区中北京和河北属于DEA有效,即0:1,而天津和山东属于非DEA有效,其中山东的0=0.672在这个区域之中排第四。虽然政府对科技的投入和R&D人数大大高于天津和河北,但是由于山东省的面积非常大,结果就导致投入资源的分散,各个地区没有形成规模,山东的总体创新能力增长缓慢,创新绩效并不尽如人意。

  (2)松弛变量分析。根据DEA理论中的前沿面分析可知,输入指标的松弛变量不为零,表明所对应的输入要素对知识结构系统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山东省的R&D经费支出达到了有效水平,但是R&D人员是非有效,这说明山东省的财力使用效率还是较高的,即物尽其用;但是人力资源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即没有做到人尽其才。而输出指标的松弛变量不为零则表示所对应的产出要素存在总量偏低的现象,从表2中可以看出山东省的国内中文期刊科技论文数,高技术产品出口额,高技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存在着较大的不足,这也是当前山东省搞经济建设不可忽略的方面。

  (3)生产前沿面上的投影。山东省在生产前沿面(基于ccR)上的投影点为:xl=7.83+0.953=8.783表明山东省的投入指标中的R&D经费支出要达到DEA有效,而R&D人数要没有达到DEA有效应,当增加其相应的投入,即使R&D人数增加0.953万人,使其增长到8.783万人。Y3=15270+4147=19417.Y4=24.94+14.897=39.837,Y5=1203.7+768.153=1971.853表明山东省的区域创新绩效要达到DEA有效,应当增加其相应的产出值,即使国内中文期刊科技论文数增加4147篇,使其达到19417篇;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增加14.897亿美元,使其增长到39.837篇,而高技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增加768.153亿元,使其提高到1971.853亿元

  (4)影子价格分析。山东省各输入输出的影子价格分别为:10l=0,102=0.00963,l=一0.00107,2=0.000231,3=0,4=0,:0可以看出R&D经费支出的影子价格为0.00963,在所有影子价格中居于首位,可见对人力投入山东省的创新绩效影响较大(增加一个单位的R&D经费会引起绩效的较大增长)。而R&D人员投入的影子价格则相对较小,新增R&D人员对系统创新绩效贡献小。在科技产出中,国内中文期刊科技论文数、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和高技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的影子价格为0,表明要单独国内中文期刊科技论文数、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和高技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的数量是不会对东北地区的DEA有效性有所影响的,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和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则具有影子价格,单独增加这两项产出可导致知识结构绩效一定程度的增长。

  (5)规模效益分析。按照经济学中的生产理论,当生产规模扩大时,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幅度与产出量的增加幅度并不总是一致的。二者的关系可以有3种情况:产出增加的比例大于投入增加的比例,即规模效益递增;产出增加的比例等于投入增加的比例,即规模效益不变;产出增加的比例小于投入增加的比例,即规模效益递减。从表2中可以看出,山东省的∑;=0.892,为规模收益递增。这表明山东省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尚具有较强的知识生产潜力,如何利用“十一五”计划的契机,大力发展知识创新事业,刨建区域知识刨新系统是当前各级政府部门必须重视的一个重大课题之一。

上一篇:对完善商标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浅谈企业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