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群体文化认同的影响的相关探

发布时间:2015-07-16 19:13

 关键词:手机媒体 大学生 群体文化认同
  一、手机媒体简述
  (一)手机媒体的内涵
  手机作为媒体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上的手机媒体是指通过互联网和无线通信技术形成的负载、传播信息符号的个人移动信息终端以及与之相关的传输者、传播机构或组织的总称。狭义上的手机媒体是指“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
  (二)手机媒体的传播特点
  手机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体,它与报纸、广播、电脑、电视等传统主流媒体相比,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即时性传播。无线电、互联网等技术的诞生联通了全球信息资源,地球发展成为“地球村”,尽管如此,手机媒体诞生以前一切媒介仍然无法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自由通信,手机的出现使信息传播以快速、灵活、机动性强的特点,超越了地域、时间和电脑终端设备的限制,实现了实时数据传输和即时的交互性信息传递。[2]同时,从手机传播的受限度来看,手机传播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如对方手机关机或不在服务区),但只要在网络所覆盖的范围内,手机便会随时有效的接收或发布信息,真正实现了信息的即时性交换。
  2、移动便捷性传播。手机之前的一切媒介,即使是最最神奇的电脑,也分割了说话和走路、生产和消费。“手机是第一个流动家园”。[3]手机作为一种新式媒体,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移动便捷性,手机使用者只要随身携带手机,就可以随时接受和传递信息。因此,手机使用者借助手机移动性特性,可以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信息传递,这种移动与沟通的巧妙结合,突破了时空对信息阻隔的限制,实现了人们空间的释放。
  3、互动性传播。就传播科技角度而言,互动性是“新传播系统(通常计算机为其中要件)‘回话’给使用者,近似于个人参与对话的能力。”(RogerS,1986∶4)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传播者是以传播者和参与者双重身份存在的。手机就是这样一个双向互动的媒体平台,受众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将自己想法主张通过手机再次传输出去,所以手机用户传送双方兼具传、受双重身份,彼此相互转化。受众之间在相互传递过程中,信息变得更加主动清晰。
  4、“去中心化”传播。随着手机普及率的迅速提升,手机逐渐成为大众化通信工具,在通过手机媒体实现信息流通过程中,人际参与范围会逐渐扩大,同时他们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生产者,在“人与人直接对话”的过程中,他们通过沟通与交流,稀释了大众传播媒体在社会信息流程中的绝对主导地位,从而改变了传统媒介传播的社会信息单一流向的特点。通过手机媒体传播,社会信息不再是沿着社会主导媒体所既定的单一流动方向,而是在立体的网状结构中向多个方向流动。这使信息传播转换成“去中心化”传播。
  二、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群体文化认同的影响
  手机在新文化传播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大学生是运用手机媒体的最广泛群体,易于通过手机媒体接受外来文化思想,但同时大学生社会阅历浅薄,很容易导致他们在纷繁芜杂的文化思想面前无法明辨是非,因此,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群体文化认同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一)手机媒体强化了大学生群体文化的平等话语权观念
  传统的大众传媒使精英阶层具有优先话语权,这是由于传统大众传媒容易导致信息垄断,而作为信息的接收者只能处于被动阅读地位。手机不同于大众传媒的独特之处在于信息传播不再是主导媒体所既定的单一流向,而是在立体的网状结构中多向流动,借助手机传媒,任何人都可以进入思考和传播系统,这就削弱了大众传媒工具的传播垄断地位。大学生群体是即将走向工作岗位接触大社会的特殊群体,敏锐的政治头脑使得他们非常看重平等的话语权,手机媒体满足他们自身特点,这对培养他们良好的政治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二)手机媒体降低了大学生群体文化的自我确认能力
  传统的大众媒体能够通过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思想,为信息接收者提供一个自我评价的参考框架,信息接收者在通过与自身所建立的参考框架进行比较过程中,反省自身行为,由此协调自己的观念和行为。手机媒体由于缺少筛选过滤性功能,多种价值观念和冲突对立思想同时传播,大学生缺少丰富的社会阅历,无法通过自身价值体系筛选信息,这往往导致大学生在纷繁芜杂的信息面前陷入迷茫状态。他们在运用手机媒体过程中,逐渐弱化了大学生自我确认能力,最终将导致他们迷失于繁杂的手机媒体之中。
  (三)手机媒体弱化了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认同
  我国传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通常采用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方式,由于灌输组织及教师的权威性,大学生很容易产生价值取向的一致性,实现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手机媒体是大学生网络文化中的主要传播媒体,手机媒体在传播信息过程中,具有开放性、大众化、平等化等特点,这必然会对传统宣传教育方式形成一种严峻的挑战,同时手机媒体通过双向互动甚至会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者提出反对意见,这会使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弱化,甚至会挑战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
  (四)手机媒体增加了大学生群体文化内部的冲突与对立
  文化认同是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文化认同与文化冲突是相辅相成的,当文化传播与输出呈现多样性和变动性特点时,文化冲突不可避免。大学生通过手机媒体快速掌握海量最新信息,信息所传输的思想和价值理念呈现多元性特点,这为大学生群体选择不同的价值理念和信仰提供了可能,由于大学生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主体的差异性,大学生进行信息选择与筛选时,呈现个性化特点,这就造成了彼此之间的文化信仰的冲突与对立。
 三、手机媒体环境下培养大学生群体文化认同的新举措
  (一)重塑大学生媒介素养,奠定大学生群体文化认同基石
  媒介素养是 “人们面对媒介的各种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思辨性应变能力以及创大学生群体文化认同是当代大学生群体将特定的文化系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根植于内心,并自觉地按照这一文化系统标准来评价事物、规范行为的过程。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使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媒介批判能力,充分运用手机媒介资源完善自我,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在自我身份的寻找与确认中,坚定大学生群体主流文化。因此,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是大学生建立群体文化认同的前提和基础。
  (二)充分利用手机媒体交互平台,构建大学生群体文化认同的宣传格局
  手机媒体的优势特点是大学生可通过对话、交流、互动与参与等方式接受新鲜文化思想和信息。这一特点增加了大学生在文化思想接收与传输过程中的主体意识。高校教师等施教者可充分利用手机媒体互动、交流等特点,使施教者与受众者共同参与,从而能够多途径、多角度的向大学生传播、宣传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意识,增加主流文化的说服力和亲和力。
  (三)加大手机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填充力度,增强大学生主流文化的感召力
  手机媒体具有自主性、开放性等特点,每个运用手机媒体的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随意改造和杜撰信息,由于主观判断存在差异,信息碎片扭曲现象大量存在,大学生通过手机媒体获得海量信息时,很容易导致其无法判断信息的真伪。这就要求高校教师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者和宣传者不仅要做到在传统课堂上的传道、授业与解惑,还要通过手机媒体增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思想的传输,增强大学生判断能力,恰当的引导教育学生对手机媒体的正确运用能力,提高大学生自我辨别信息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丹丹.手机新媒体概论[Ml.
  北京: 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23,261
  [2]刘君.手机媒体的传播特点和传播控制[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6(8)
  [3][美]保罗·莱文森. 手机——挡不住的呼唤[Ml.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6
  [4]刘勇,汪海霞. 当代媒介素养教程[M].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66

本文选自《中国经贸导刊》2014年第14期,版权归原作者和期刊所有。

上一篇:节能减排视阈下产业结构优化研究的路径分析

下一篇:新形势下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和策